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白山吸血蠓的垂直分布空军医学专科学校吉林132011叶青山,李民飞在不同的地形地带,吸血蠓的组成不同[1]。长白山吸血蠓曾有记述[2],但吸血蠓的垂直分布尚不了解。为此,作者于1988年7-8月选择5个采集点作了调查。调查地区概况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物种线粒体CO Ⅰ基因对吸血库蠓胃血来源进行检测,研究库蠓的吸血习性。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于重庆綦江赶水地区不同生境采集吸血库蠓,并调查该地区吸血库蠓种类组成;同时根据周边环境中库蠓可能的吸血对象的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物种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吸血库蠓胃内血粉进行线粒体CO Ⅰ基因扩增,通过将扩增产物与不同物种所对应的目的条带大小进行匹配,检测吸血库蠓胃内血粉种属来源。结果 鸡舍、羊舍和鸡鸭混合圈舍主要以荒川库蠓为主,分别占93.36%、75.26%和94.29%,猪舍以洋岛库蠓为主,占69.44%。通过随机抽样,对6种主要吸血库蠓的190份饱血库蠓胃血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上述种类都存在兼性吸血的现象,可同时吸食4~6种动物的血液,其中琉球库蠓和荒川库蠓兼具吸食人血,两者吸食人血比例分别为56.52%和1.39%。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物种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可应用于吸血库蠓胃血来源的检测,同时发现6种吸血库蠓都为兼性吸血,具有吸血习性多样、对象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吸血蠓人工驯化的研究,迄今仅见台湾孙克勤氏(1974)的报道。但人工饲养品系至今尚未建立,给吸血蠓防治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我们于1983年~1984年间对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和岛屿的主要吸血蠓种——明斑库蠓进行了人工驯化研究。初步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1979-1993年,我们对新疆63个县(市)的蠓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证实,新疆现已知有蠓科昆虫15属,其中有吸血蠓3属63种,发现新种12种,中国新记录10种,自治区新记录18种。本调查基本渣清了蠓类在新疆的分布;优势种的季节和日数量动态;对人,畜的危害;阐明了它们在时间,空间,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危害程度,为我国和新疆地区进行蠓类的研究及蠓媒的防治提供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上已记载有吸血蠓约1100种,我国根据1985年资料,有库蠓属164种,细蠓属11种,铗蠓属23种,新种69种,共267种。但全国调查不普遍,至今江苏省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6~1987年间,在镇江市及丹阳、丹徒、扬中、句容4个县市,以15w2537nm紫外线诱虫灯诱蠓,进行了初步的常见吸血蠓调查,共诱获库蠓5018只,包括以下6种:  相似文献   

6.
吸血蠓(Blood-sucking midges)是世界上最为微小的有害昆虫类群之一,其不仅刺叮骚扰人畜,还是蓝舌病、赤羽病、施马伦贝格病、土拉弗氏菌病等多种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控制和消灭传播媒介是预防和减缓蠓传疾病暴发流行的有效途径。但吸血蠓体小、分布广、扩散性强、孳生地类型复杂,一般的防治手段很难对其进行有效防治,选择科学、合理、安全的防治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吸血蠓的防治对策和经验,为日后开展蠓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东宁县位于东经 130°19′~ 131°18′,北纬 43°2 5′~44°0 8′,地处长白山东北段 ,海拔 30 0~ 70 0 m ,年均降雨量 5 30mm ,多集中在 6~ 8月份。主要植被有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木丛和农作物等。多年来 ,吸血蠓对该地区军民的吸血骚扰危害较甚 ,为了对吸血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对东宁县的吸血蠓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方法根据东宁县地理景观特征 ,选择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次生幼林、住室和畜厩作为观察点。用灯诱和挥网法采集吸血蠓。灯诱是将诱虫灯悬挂于厩舍内 ,距地面高为 2 m,每次观察设一盏…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经127°3′~128°55′,北纬41°31′~42°28′,总面积近800km2。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望。该地区吸血蠓种群数量较多,对边区居民、生畜危害严重。为提供生物学和生态学防制依据,笔者于1985~1991年先后在吉林、延边、白山、通化、白城5个地区进行蠓类调查,采获吸血蠓2属33种,对其中的优势种原野库蠓(C.homotomus)、孔库蠓(C.punctatus)、伊库蠓(C.erairai)、华库蠓(C.sinanoensis)、淡角库蠓(C.pallidicornis)、浑江铗蠓(F.hunjiangensis)、亚单带库蠓(C.subfascipennis)、明边库蠓(C.matsuzawai),…  相似文献   

9.
蠓类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的蠓科(Ceratopogonidae),是一类微小型双翅昆虫。目前,我国已发现除澳蠓亚科外的4亚科38属1000余种,其中非吸血  相似文献   

10.
明斑库蠓孳生习性的调查和防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南部地区是指欧亚大陆最大的沙漠性盆地-塔里木盆地及其四周的高原山脉组成的封闭性地理区域。根据既往研究资料表明,该地区吸血昆虫(蚊类)的组成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但有关新疆南部地区蠓类的调查尚未见报道。作者于1990年7月和1991年8月两次对该地区的和硕、库尔勒、阿克苏、乌什、阿图什、阿克陶、乌恰、于田、和田、若羌(米兰)等10个县(市)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发现吸血蠓类有3属23种。其详细名录报告如下: 1.薄明库蠓 culiooides alatavious cutsevich et Smatov 196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DNA-ITS基因序列在吸血蠓分子鉴定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通过PCR扩增获取台湾蠛蠓rDNA-ITS基因,测定分析ITS1和ITS2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台湾蠛蠓ITS1和ITS2片段长度分别为310 bp与360 bp,与汤斯维尔铗蠓的同源性最大,分别为71%和92%。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基于ITS1、ITS2基因序列的分子鉴定结果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rDNA-ITS基因序列可作为蠓科昆虫分子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曲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但该地的吸血蠓迄今尚无文献记载。为此,我们于1990年4~10月间,对曲阜市区的吸血蠓种类和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自然地理概况曲阜市位于东径116°51′~117°13′,北纬35°29′~35°49′,地处鲁中山区与鲁西南平原的交接地带。年平均气温为13.6℃,年平均降雨量600.3mm,年平均相对湿度68%。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三孔”名胜区植物类型主要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特别是孔林内森林茂密,草木和灌木等植物亦极为丰富,构成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吸血蠓的种类。方法根据上海浦东机场(芦苇湿地)2007-2009年夜间紫外线灯诱获得的蠓类材料,经初步分类后用树胶酚法制作玻片标本,镜检其形态和量度特征,鉴定蠓种。结果发现库蠓属一新种,命名为上海库蠓Culicoides(Beltranmyia)shanghaiensis sp.nov.。该新种鉴别特征为:①翅无斑,基室具0~7根大毛;②雌蠓复眼分离,小眼间具细毛,喙头比(P/H)0.7,头喙比(H/P)1.45,触角比(AR)1.18,触角第3~14节具感器(其中第4~10节的感器出现频率分别为:0.7、0.5、0.5、0.7、0.5、0.8和0.7,呈无规律的缺失),具一个发达的受精囊;③雄蠓阳基侧突基部窄连。新种形态酷似Culicoides homoc hrous Remm,但该种翅基室密布大毛;雌蠓复眼分离、光裸,头喙比为1.03~1.04;雄蠓阳基侧突分离。此外,沟栖库蠓Culicoides charadraeus Arnaud和稀见库蠓Culicoides rarus Das Gupta与本新种亦相似,但前2种雌蠓复眼光裸、密接(或窄离),触角比1.61,翅基室无大毛,雄蠓尾器有明显不同。结论描述采自上海的库蠓属带纹亚属一新种,并与近似种的鉴别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云南老山地区位于东经104°24′~105°48′,北纬20°55′~23°44′。地处中越边境,群山绵亘,河沟纵横。5~10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1181mm,相对湿度达85%以上。该地区的蚊蠓等吸血双翅目昆虫,过去未见文献报告。现将笔者于1985年5~11月间,在老山地区的蚊蠓采集结果简报如下。限于当时条件,调查仅是初步的。  相似文献   

16.
本报道新疆发现毛蠓1新种,乌什毛蠓[Dasyhelea wushi sp.nov)和毛蠓2个新纪录种,即冒沙毛蠓[Dasyhelea(Leptobranchia)mascari Macfie]和苗夫毛蠓[Dasyhelea(Leptobranchia)muradovi Remm]。  相似文献   

17.
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云南白纹伊蚊建立的实验种群,进行了吸血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白纹伊蚊具有再次吸血的特性,第一次吸血后6-7天再次吸血率高达100%。每只蚊虫平均吸血量为1.3570-1.4820mg。吸血温度在15-40℃之间,最适吸血湿度-30℃。每次吸血所需时间2-19分种。  相似文献   

18.
微山湖地区吸血蠓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89年5月~9月对微山湖地区的吸血蠓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调查点分别设在微山岛、夏镇城区和欢城湖滨地区。白天以帐诱法(每次15min)、网捕法(每次5min)和通宵灯诱(每h收集1次标本)进行定点定时调查。每次采集标本时均测定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  相似文献   

19.
棕形额蚤的实验养殖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棕形额蚤的实验养殖方法,生活周期、繁力、对人的嗜血能力、体重、吸血量有生存期等。在温度21±0.5℃,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棕形额蚤的生活周期为45.28d,繁殖力为2.20只/♀,d,在1、4、6天不同饥饿条件下对人的吸血率分别为51.11%、72.17%、81.82%,饥饿蚤体重0.358mg,吸血蚤体重0.492mg,吸血量为0.134mg,羽化蚤平均饥饿寿命为8.2d,养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系统学相关技术日臻完善,在物种分类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分子分类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手段,可以弥补传统分类技术的不足,可有效区分近缘种、隐种,并在物种种群进化、起源及亲缘关系的研究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吸血蠓的分子分类研究进展,对几个常用标记基因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