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胎界面的滋养细胞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但滋养细胞的侵袭受到严格控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nm23-H1亦在母胎界面表达,并可能对滋养细胞的增殖、侵袭、分化以及凋亡等生物学功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nm23-H1在母胎界面的生物学作用将有助于更加全面认识胚泡植入及滋养细胞侵袭调控,并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程红  邹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36-4338
目的:研究IL-24在早孕期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其对绒毛外滋养细胞系TEV-1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早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IL-24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人重组IL-24蛋白对TEV-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分析绒毛外滋养细胞在IL-24作用下的侵袭能力。结果:早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均有IL-24的表达,分布于绒毛柱、滋养细胞、间质及血管内;不同浓度的人重组IL-24蛋白对TEV-1细胞增殖无影响;人重组IL-24对TEV-1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IL-24可抑制TEV-1细胞的侵袭能力,因此早孕期母胎界面产生的IL-24可能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过程,在妊娠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对母体来说,胎儿是半“自己”半“非己”的移植物。虽然母体和胎儿具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但在整个妊娠过程中胎儿并不被母体排斥,其机制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在正常妊娠时妊娠母体能有效地调节、制约对胚体产生潜在性的有害反应。实际上母体针对携带双亲遗传信息的胎儿抗原,仅仅予以低度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母胎界面产生的多种因子有利于胎盘的生长和发育,从而使多数妊娠获得成功,并推测某些妊娠失败可能是由于免疫学问题。因此,有关对母胎界面的免疫识别及其调节的认识,为解决妊娠的免疫学问题提供了希望。同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将导致以新的形式治疗反复自发性流产,还可能对临床移植和肿瘤治疗产生新的影响。母  相似文献   

4.
胚胎对于母体来说是半同种移植物,成功植入的胚胎之所以不被母体排斥,是由于母胎界面存在一系列免疫耐受机制。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可通过影响滋养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母体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因子(Th1/Th2型细胞因子、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等)的功能,破坏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 G, HLA-G)作为非经典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 在母-胎界面的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上特异性表达。妊娠期间, 胎儿同种异源的绒毛膜外滋养细胞侵入子宫黏膜, 却免于母体来源的免疫细胞攻击, 其中HLA-G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关于HLA-G在母-胎界面特殊调控方式的研究, 特别是与各类免疫细胞及膜表面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 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着重对HLA-G在母-胎界面的表达、调节及与相关免疫细胞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胚胎对于母体来说是半同种移植物,成功植入的胚胎之所以不被母体排斥,是由于母胎界面存在一系列免疫耐受机制.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可通过影响滋养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母体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因子(Th1/Th2型细胞因子、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等)的功能,破坏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Fyn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作用。方法构建妊娠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子宫胎盘组织中Fyn表达;建立LPS诱导的小鼠流产模型,以Fyn活性抑制剂,计算胚胎吸收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炎症因子(IL-17、RORγt、IFN-γ和TNF-α)水平、Th17和Treg细胞含量。结果 Fyn水平在小鼠妊娠第4.5天最高,着床后明显降低;Fyn主要表达于子宫系膜淋巴聚集区的淋巴细胞中,自然流产组Fyn表达高于正常妊娠组;SU6656抑制LPS诱导的小鼠流产和IL-17、RORγt、TNF-α的异常高表达,以及Th17细胞含量的升高。结论 Fyn通过Th17细胞等免疫因素参与母胎免疫调控及妊娠维持。  相似文献   

8.
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体免疫系统不排斥被视为半同种移植物的胎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由蜕膜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被认为在妊娠建立与维持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已成为生殖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近几年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熊苗  屠菊红  赵爱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315-3317
母体免疫系统不排斥作为半同种移植物的胎儿,是免疫生物学界的唯一例外,已有的研究证实母胎界面的免疫细胞如NK、T、调节性T细胞等参与了妊娠免疫耐受的形成,作为对淋巴细胞的迁移、募集和归巢起决定性作用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是上述免疫细胞参与反应的初始阶段,笔者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母体免疫系统不排斥被视为半同种移植物的胎儿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由蜕膜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 ,被认为在妊娠建立与维持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已成为生殖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近几年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nm23-H1蛋白在大肠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组织学类型、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76例大肠癌组织标本、43例癌旁组织标本及正常大肠黏膜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H1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的正常黏膜有不同程度nm23-H1蛋白表达;大肠癌组织nm23-H1蛋白表达(80.3%)高于癌旁组织(58.1%,P<0.05)及正常黏膜(48.8%,P<0.001);nm23-H1蛋白表达未显示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结论大肠癌组织nm23-H1表达明显增高,提示nm23-H1蛋白的表达升高可能与大肠组织的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nm23-H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分化抑制因子nm23-H1蛋白在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儿及6例复发的AL患儿、14例持续完全缓解的AL患儿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的含量。结果:nm23-H1在初治及复发的AL患儿中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持续完全缓解的AL患儿nm23-H1血浆浓度与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耐药组nm23-H1血浆浓度明显高于非耐药组。结论:nm23-H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中不同病期表达水平不同,高表达者预后差。提示nm23-H1血浆蛋白浓度可能是判断急性白血病患儿预后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评估鼻咽癌(NPC)预后因素的指标.方法对1992~1994年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完成全程根治性放疗,随访5年以上的115例NPC放射治疗前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m23-H1癌基因蛋白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m23-H1的表达与NPC分期、放疗敏感性、生存率、转移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NPC组织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8%。NPC的分期,淋巴结转移,3、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与nm23-H1蛋白低表达有密切关系。结论nm23-H1蛋白低表达对判断病变进展,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趋势、生存率及转移复发和将来可能进行的基因治疗有指导作用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Nm23-H1/NDPK-A蛋白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实验,制备出NDPK-A蛋白的抗血清,为国内NDPK-A的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开发提供基础条件。方法:重组人肿瘤转移相关蛋白Nm23-H1/NDPK-A蛋白经Macro-prepDEA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CibacronBlue亲和层析,得到了电泳纯的NDPK-A蛋白,以此制备抗原,免疫新西兰纯种兔,进而得到NDPK-A蛋白的抗血清。结果:ELISA法检测所制备的抗体的反应效价为:1:400-800。结论:westernblot试验结果证实。该抗血清具备较好的特异性。能与NDPK-A蛋白发生反应,可应用于NDPK-A蛋白的实验检测利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EphA2蛋白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标本取自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56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实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nm23-H1蛋白在56例宫颈癌(12例有淋巴结转移.44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石蜡标本和在12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EphA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EphA2蛋白实验组的阳性表达率(85.7%,48/5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3/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100%,44例不伴随淋巴结转移患者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81.8%(3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8.2%,27/56)低于对照组(91.7%,11/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1/12),44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为59.1%(2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EphA2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这提示,EphA2和nm23-H1蛋白可望为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中DPC4/Smad4、nm23-H1/NDPK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m23-H1/NDPK、DPC4/Smad4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实验组为34例胰腺癌组织,对照组为慢性胰腺炎组织34例.结果 DPC4/Smad4蛋白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低于对照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m23-H1/NDPK蛋白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在对照组织中的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在高分化组织、无淋巴结转移组、临床分期为I、II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低于低分化组织、有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中的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nm23-H1/NDPK基因可能是胰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也可能是转移与预后差的指标,nm23-H1/NDPK在胰腺癌中可能不显示肿瘤转移抑制功能.⑵DPC4/Smad4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改变对胰腺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⑶DPC4/Smad4与nm23-H1/NDPK在胰腺癌中表达不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RT-PCR方法检测腺病毒介导的nm23-H1基因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制备nm23-H1重组腺病毒并感染人类肺腺癌A549细胞系,用RT-PCR方法检测A549细胞内nm23-H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A549细胞nm23-H1/β-actin值分别为0.82和0.51(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Adeno-nm23-H1成功介导了A549细胞内nm23-H1基因表达量的上调,为进一步研究nm23-H1抑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及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nm2 3基因的寡核苷酶探针 ,通过Northern印迹转移的方法 ,检测了 9例肾癌及 19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的nm2 3基因的表达产物mRNA的水平。结果显示 :⑴肾癌标本的nm2 3mRNA的水平增高(10 14± 3 4 6 )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3 4 6± 1 94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3 172 ,P <0 0 1)。⑵膀胱癌标本nm2 3mRNA水平增高 (7 79± 3 4 1,n =19)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3 0 8± 1 99,n =6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 =2 90 4 ,P <0 0 1) ;膀胱肿瘤中不同的分期之间和肿瘤细胞的分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显示肾癌和膀胱癌中nm2 3基因mRNA表达量增高 ,且表达量与膀胱癌的分期和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19.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择已分离鉴定的人巨细胞肺癌细胞高转移亚型PGBEl,转染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以获得稳定表达nm23-H1基因的人肺癌细胞株。方法:采用亚克隆方法获得pcDNA3.1(-)/nm23-H1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PGBE1细胞;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命名为pcDNA3.1(-)/nm23-H1-PGBE1细胞株;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nm23-H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m23-H1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正确插入了具有完整阅读框的nm23-H1基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经G418筛选出的稳定转染的PGBE1细胞,形成“小岛”;RT-PCR和免疫组化显示转染的细胞中nm23-H1 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增高。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nm23-H1基因的PGBE1转染细胞株,可用于进一步研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