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在严重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的精神综合征,是临床危重症,但经积极治疗护理,一般能完全逆转,若抢救和护理措施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故其预见性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在严重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的精神综合征,是临床危重症,但经积极治疗护理,一般能完全逆转,若抢救和护理措施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故其预见性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肝病科具有肝性脑病诱发因素和前兆症状的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施预见性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结果:实验组肝性脑病发病2例,死亡0例;对照组肝性脑病发病14例,死亡7例。两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具有肝性脑病诱发因素和前兆症状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就诊的3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干预护理的观察,并随机抽取前期同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34例患者进行观察2个月,与对照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干预护理的96例患者数字连接试验的复常率为48.3%.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起到预防控制作用,可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肝性脑病的早期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1],常发生在各种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细胞癌及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极差。1~2期是肝性脑病的早期,如在此期能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综合性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我院自1995年8月以来共收治50例肝性脑病患者,成功抢救了其中34例1~2期肝性脑病患者,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肝性脑病患者为本院1995年8月—2006年8月住院的患者,男38例,女12例;年龄35~68岁,平均52岁。病程1个月~30 a…  相似文献   

6.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情观察,根据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方法对30例肝性脑病患者实行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结果 30例肝性脑病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25例抢救成功,症状改善,好转出院。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若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及时去除诱因,进行正确恰当的护理,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9例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循证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HE发生情况及NCT-A得分、静脉血氨、AST、ALT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静脉血氨水平、NCT-A得分在干预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5.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5%(P<0.05);干预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在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合理锻炼两组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以诱因预见性护理、感染预见性护理及认知预见性护理为主体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静脉血氨水平及NCT-A得分,减少HE的发生率,今后需要在干预策略中加入跟踪干预的方法以提高远期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预见性护理预防肝性脑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 alopathy,HE)是各种肝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98%的患者均有比较明确的诱因,而且常出现先兆症状,清除HE的诱因和潜在危险因素,做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或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2006年12月-008年12月,我们对2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肝性脑病(HE)的预见性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出肝性脑病早期的观察方法及内容,并对肝性脑病的诱因进行了分析,表明了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感染是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诱因,从而提出了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安全防护和预防肝性脑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防治肝癌患者肝性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60例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正规的中药抗肿瘤、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并根据护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组均观察2个月。结果:观察组复常率54.2%(13/24),病死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6.7%(5/30)、23.3%(7/30),对照组病死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3.3%(10/30)、43.3%(13/30)。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58.3%),部分缓解7例(29.2%),轻度缓解3例(12.5%),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33.3%),部分缓解7例(29.2%),轻度缓解5例(20.8%),无效4例(16.7%),有效率为83.3%。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晚期肝癌病人发生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终末表现,以意识障碍昏迷为主要表现形式,其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认为血氨升高为主要原因,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肝性脑病多发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而慢性肝性脑病多发于肝硬化或门脉高压。肝性脑病大多数有诱因,患者在发病前常出现先兆症状,若能早发现,早处理,预后较好。现将多年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早期病状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168-169
目的:探讨针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有效方法。方法:从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肝性脑病患者中选取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得到控制的人数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结合临床治疗帮助肝性脑病患者恢复健康,使得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余晓若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80-180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9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96例,好转201例,死亡13例,自动出院7例。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15.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终末表现,可分急性和慢性.慢性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有明确的诱因.在肝性脑病前常出现先兆症状,若能早期发现、诊断,及时处理,预后较好.现将肝性脑病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性脑病既往曾称为肝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并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通常是肝功能衰竭的终末表现。本病属祖国医学“神昏”、“昏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护理及应对措施。方法:对本院40例肝性脑病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结果:40例肝性脑病患者中,昏迷前期7例,昏睡期10例,昏迷23例,临床治愈15例,死亡25例。结论:加强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肝性脑病是在严重肝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的精神综合征,若抢救和护理措施不及时就会导致生命危险,如能掌握其基础理论知识,给予积极的治疗护理,多能完全逆转。本科自2003-2007年共收治患者32例,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是各型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生肝性脑病前都有一些性格及行为改变。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各类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性脑病者31例,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康复护理对肝性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3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加强防范、临床护理和康复教育等全面护理。结果:患者生存率为89.88%,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全面康复护理可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