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神经根能否受累,不仅与所在骨管是否狭窄、周围软组织是否存在炎性病变和肿胀有关,还与神经根外径的相对大小有关。目的:通过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累的出现率,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的解剖学因素。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研究室。对象: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120侧。方法:在60具成尸上,用精确度0.02mm的游标卡尺和直角规测量:①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②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计算颈神经前支横径与相应颈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的比值和脊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与相应椎间孔前后径、上下径的比值。得出颈神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的出现率和脊神经根各径线大于或等于相应椎间孔各径线的出现率。主要观察指标:①C3-6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相应脊神经沟外口宽度的出现率。②C3-6上下径、前后径分别大于或等于相应颈椎间孔上下径、前后径的出现率。结果:共测量成尸60具120侧(男56侧,女64侧)。①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可造成嵌压男女合计总出现率为24.6%其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35.2%,10.9%,X^=6.272,P&;lt;0.01)。②颈神经前支在颈椎脊神经沟处可造成嵌压男女总出现率为6.3%,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8.9%,3.9%,X^=6.65,P<0.01)。结论:颈神经受累不仅与骨管狭窄有关,而且与周围软组织损伤有关,通过神经根外径与椎间孔的比值和颈神经前支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比值.选其≥1的出现率可直接获得神经受压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椎间盘髓核向侧后方脱出以及神经根管内的软组织炎性肿胀可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但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的嵌压因素与严重性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与颈椎病严重程度关系.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教务处.对象实验选用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经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共120侧.方法取60具成尸,测量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颈神经前支横径/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椎间孔大小的均值,比值≥1的出现率.结果颈神经根与椎间孔之比值明显大于脊神经与脊神经沟之比值(t=2.66,P<0.01);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24.6%)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6.3%),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6.95,P<0.01).结论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椎间盘髓核向侧后方脱出以及神经根管内的软组织炎性肿胀可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根,但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的嵌压因素与严重性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与颈椎病严重程度关系。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教务处。对象:实验选用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经甲醛固定成尸60具,男28,女32;共120侧。方法:取60具成尸,测量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颈神经前支横径/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椎间孔大小的均值,比值≥1的出现率。结果:颈神经根与椎间孔之比值明显大于脊神经与脊神经沟之比值(t=2.66,P&;lt;0.01);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24.6%)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6.3%),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6.95。P&;lt;0.01)。结论: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脊神经沟与颈神经前支嵌压关系的神经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脊神经沟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形态学变化,探讨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取60具成尸(男28,女32)120侧颈椎,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进行观察,并统计脊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结果:①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自C3至C6均逐渐增大,其平均值分别为(4.5±1.2)mm和(4.3±1.2)mm;②3到7颈神经前支横径逐渐增大,平均值为(2.9±1.0)mm;③颈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C5最小(1:1.54),C4次之(1:1.67),C3最大(1:1.75)。结论: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累关系密切,下颈段(C5,C6)颈神经受累几率可能大于上颈段(C3,C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脊神经沟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形态学变化,探讨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取60具成尸(男28,女32)120侧颈椎。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进行观察。并统计脊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结果:①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自C3至C6均逐渐增大,其平均值分别为(4.5&;#177;1.2)mm和(4.3&;#177;1.2)mm;②3到7颈神经前支横径逐渐增大,平均值为(2.9&;#177;1.0)mm;③颈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C5最小(1:1.54),C4次之(1:1.67),C3最大(1:1.75)。绪论: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累关系密切,下颈段(C5,C6)颈神经受累几率可能大于上颈段(C3,C4)。  相似文献   

6.
颈椎侧弯对颈椎间孔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侧弯对颈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于颈椎中立位及侧弯位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自C3椎体上缘至C7椎体下缘的横断面扫描,并在C3/4、C4/5、C5/6、C6/7椎间孔斜45°的重建图像上测量椎间孔的上下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及截面面积,比较侧弯时颈椎间孔形态的变化。结果:侧弯时侧弯侧颈椎间孔截面面积因孔的上下径、上前后径及下前后径的减小而减小13.07%,对侧因孔的上下径、上前后径及下前后径的增大而增大19.84%,C3/4椎间孔面积变化率与C3/C4间侧弯角度存在相关性。结论:侧弯可影响颈椎间孔的形态,且相互间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此结果对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颈椎病的许多不同的疼痛综合征是由颈椎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结构紊乱所引起,如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导致椎间孔外神经根的压迫,颈神经根受到刺激而导致疼痛.但近年来不少研究认为颈神经后支在椎间孔外压迫是引起头、颈痛及肩、上肢牵涉痛的主要来源之一.我院通过C臂定位下颈神经后内侧支注射治疗颈肩痛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rad iculop-athy,CSR)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改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而所致脊神经等邻近组织受累,颈椎侧后方的突出物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相应的临床症状。笔者从陈家扬主任医师应用“苦以坚筋”治疗癔病性瘫痪[1,2],受到启发,从2  相似文献   

9.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根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而引起颈椎间孔狭窄的因素很多.本文就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在X线上的投影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旋转对颈椎间孔形态的影响 ,并探讨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 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于颈椎中立位及旋转位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自C3 椎体上缘至C7椎体下缘的横断面扫描 ,并在C3~ 4、C4~ 5、C5~ 6、C6~ 7椎间孔斜 45°的重建图像上测量椎间孔的上下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及截面面积 ,比较旋转时颈椎间孔形态的变化。结果 旋转时旋转侧颈椎间孔截面面积减小 ,对侧椎间孔截面面积增大 ,C3~ 4椎间孔面积变化率与C3 、C4间旋转角度亦存在相关性。结论 旋转可影响颈椎间孔的形态 ,且其相互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结果对颈椎病 ,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椎病和脊椎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脊椎错位的解剖学因素。方法在16具成人尸体上,在椎间联结完整和人工破坏的情况下,分别观察颈椎各向运动时的错位情况及错位对相关组织的影响。结果椎间联结破坏后,脊椎运动大于30°时可致椎间关节错位,椎间孔变形变窄,椎间孔变窄1/3时,神经根受到刺激,变窄到1/2时,神经根受到压迫。脊椎侧屈大于30°时,钩椎关节发生侧摆式错位,使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到影响。椎体前后滑脱式错位超过2.0~3.0mm时,可使已有椎管狭窄的脊髓受到压迫。结论在已有损伤、退变的脊椎运动时可引起错位,错位是引起脊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及脊髓背角环氧化酶-2mRNA含量的影响。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手针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手术方法将浸有甲醛的定量滤纸片放在颈6-7神经根肩上,导致颈神经根的炎症,从而造成大鼠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电针治疗组予以夹脊电针治疗,治疗3周后处死,检测模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的电镜观察及脊髓背角COX-2mRNA含量的表达,观察夹脊电针治疗对模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的电镜下表现及脊髓背角COX-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的电镜观察及脊髓背角COX-2mRNA含量表达较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夹脊电针治疗能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脊髓背角COX-2mRNA的表达,对神经根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诊断的460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表现,总结其各分型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460例诊断为颈椎病患者的平片和CT检查颈椎骨质、椎间隙、椎间孔及椎间盘改变的影像表现,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颈椎病患者中,X线表现中以椎间隙变窄多见,好发部位以颈5/6为主,CT表现中以颈椎间盘突出常见,以颈5/6椎间盘好发,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多。结论:X线平片和CT检查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颈椎病并分型。  相似文献   

14.
脊椎相关疾病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脊椎病和脊椎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脊椎错位的解剖学因素。方法在16具成人尸体上,在椎间联结完整和人工破坏的情况下,分别观察颈椎各向运动时的错位情况及错位对相关组织的影响。结果椎间联结破坏后,脊椎运动大于30°时可致椎间关节错位,椎间孔变形变窄,椎间孔变窄1/3时,神经根受到刺激,变窄到1/2时,神经根受到压迫。脊椎侧屈大于30°时,钩椎关节发生侧摆式错位,使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到影响。椎体前后滑脱式错位超过2~3mm时,可使已有椎管狭窄的脊髓受到压迫。结论在已有损伤、退变的脊椎运动时可引起错位,错位是引起脊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为临床治疗脊椎相关疾病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背景: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中前后根的神经分束应达到神经小束水平,分束越多越利于电刺激选择,利于准确地切断阈值低的引起痉挛的Ia类神经纤维,也越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后根中的感觉神经纤维.目的:根据限制性和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要求,对脊神经前后根进行显微解剖,确定神经小束的分束标准和数目,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新的手术标准.设计:以成人尸体标本为观察对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和锦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对象:实验于1999-12在锦州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进行.以志愿捐献的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为观察对象,男11具,女4具,生前均签署志愿捐献书.方法:①在15具(30侧)成人脊柱标本上,对L1~S2节段的脊神经前后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显微测量.②取新鲜尸体的L5脊神经前后根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将脊神经后根起始部、中间部和椎间孔外部3个部位切片,分别测定神经纤维总数、引起痉挛的Ia类神经纤维的数目及其占神经纤维总数的百分率,比较3个部位Ia类神经纤维的分布规律和数量.主要观察指标:①脊神经根神经分束情况及神经小束的直径.②脊神经后根起始部、中间部和椎间孔外部计数100 μm2神经纤维总数及Ia类神经纤维占神经纤维总数的百分率.结果:①脊髓圆锥部脊神经根是由根丝逐步汇合而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后根一般可分为10~18小束,前根一般分为6~11小束,其小束的直径是基本一样,数值较为恒定.②脊神经后根起始部、中间部和椎间孔外部计数100μm2总的神经纤维数为(3 243±143)根,Ia类神经纤维为(1 702±85)根,占总神经纤维数的52.5%.Ia类神经纤维在后根内呈均匀分布,没有集中分布区.结论:改良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的最大特点即脊神经前后根的分束标准应尽量细,这样有利于准确切断Ia类神经纤维,一般前根达到6~11小束,后根达到10~18小束,切断最大比例应不超过后根神经纤维总数的1/2.  相似文献   

16.
背景颈椎病各种影像学的征象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的对颈椎病的X线诊断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研究由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影像科完成,研究对象为2001/2003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45例,男86例,女59例;年龄35~78岁,平均56.5岁.方法收集临床上不同程度颈椎病症状患者145例影像学资料,对其X线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X线片或CT反映的颈椎骨性改变.结果钩椎关节骨质增生82例,占56.3%;椎间隙狭窄118例,占81.3%;椎间盘突出67例,占46.2%;椎间孔狭窄78例,占53.7%;颈椎骨质增生123例,占84.8%;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78例,占53.7%.结论颈椎病在X线与CT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同一患者可能存在多种骨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二十一世纪较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科疾病,它也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年来,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该病的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针刀疗法作为一种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新式治疗方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备独特的优势。本文将近年来通过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方法加以概述,以期了解我国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