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转移胃癌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56例有腹膜转移胃癌原发灶和24例腹膜转移灶的手术标本中GST-π的蛋白表达情况,以40例非腹膜转移胃癌原发灶作对照,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ST-π在癌旁正常组织、非腹膜转移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胃癌原发灶和腹膜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20)、72.5%(29/40)、89.3%(50/56)、66.7%(16/24)。GST-π在非腹膜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低于腹膜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在腹膜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低于其在相应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蛋白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脏器侵犯、Borrmann分型、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程度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统计结果显示腹膜转移胃癌患者GST-π的高表达与否与其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 GST-π蛋白表达与腹膜转移胃癌原发灶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表达情况对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化疗药物选择及提示预后有一定的意义,GST-π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腹膜转移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不同Lauren分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并筛选预后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将收集到的633例胃癌患者分为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对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弥漫型胃癌而言,肠型胃癌比例略高(51.66% vs. 48.34%),男性比例较高(2.94:1 vs. 2.03:1,P=0.035),更易发生于老年患者(发病年龄≥60岁比例54.43% vs. 35.94%,P<0.001)。肠型胃癌预后明显好于弥漫性胃癌(中位生存时间:90.90个月 vs. 37.33个月,P=0.01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CA199异常、肿瘤较大、分化较差、浆膜侵犯、初始淋巴结转移、姑息性手术、非幽门切除术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Lauren分型可以较好的反应不同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指导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不同系统性炎症性评分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的短期及长期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LR、PLR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法检验差异显著性,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结果 高NLR和高PLR组患者年龄大、GPS高、肿瘤浸润深度深、淋巴结转移多、TNM分期晚(P<0.05)。高NLR组切缘阳性比例高(P<0.05)。高NLR和高PLR组患者术中需要输血比例明显高于低NLR和低PLR组(P<0.05),高NLR组具有更多的术后并发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PS、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浸润、NLR和PLR均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相关(P<0.05);高NLR组和高PLR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低于低NLR和低PLR组(P=0.018和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GPS和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和P=0.002)。结论 术前系统性炎症性评分指标NLR、PLR是影响胃癌围手术期临床转归的预后因素,建议可与临床常规应用的其他预后指标联合用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39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39例,其中未分化癌1例、未分化及移行细胞癌1例、腺癌37例;单纯型腺癌29例、混合型10例,其中合并透明细胞癌7例,合并子宫内膜样癌2例,合并移行细胞癌1例。盆腔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大网膜,为17例,术前化验CA125升高13例,38例患者接受术后化疗,39例患者5年总存活率为51.3%。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病理分期(Ⅰ~Ⅱ vs.Ⅲ,P<0.001)、术中残存灶大小(P<0.001)、大网膜转移(P<0.001)、卵巢转移(P=0.034)、腹膜后淋巴结转移(P=0.018)及术前CA125升高(P=0.002)与预后相关,而年龄(P=0.310)及病理分级(P=0.663)与预后不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大网膜转移(HR=12.205,95%CI:2.354~63.290,P=0.003)及病理分期(HR=3.810,95%CI:1.202~12.079,P=0.023)与预后有关,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病理分期和大网膜转移是影响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彻底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薛英威  魏玉哲 《癌症》2010,29(4):388-392
背景与目的:Ⅳ期胃癌在中国整体胃癌患者中仍占有较高比例,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手术、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4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以及随访资料齐全的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病例630例。根治性手术338例,非根治手术292例。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30例患者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31.4%和14.3%。单因素分析显示: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为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脏器侵犯、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是否根治和联合脏器切除(P0.05);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脏器侵犯、病理分型和是否根治与3年预后显著相关(P0.05);Borrmann分型、脏器侵犯和病理分型与5年预后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仅病理分型是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5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行根治和联合脏器切除可延长其患者生存期,但还应结合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77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77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而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治疗方式、肝转移灶数目及是否合并肝外转移与预后无相关(P>0.05)。术前血清CEA和CA19-9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TNM分期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仅原发灶手术方式与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男性、肿瘤低分化及Ⅲ期是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CEA和CA19-9的表达水平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预后价值及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R0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55例,根据CEA和CA19-9的表达水平分为A组(CEA<2.19ng/mL且CA19-9<10.78U/mL)、B组(CEA≥2.19ng/mL或CA19-9≥10.78U/mL)和C组(CEA≥2.19ng/mL且CA19-9≥10.78U/mL),比较三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并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进展期胃癌患者间临床N分期、临床TNM分期和病理TNM分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B组和C组。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分化程度、病理T分期、病理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阳性数、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 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评估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iR-320a和头帕肿瘤综合征蛋白(CYLD)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肿瘤切除术的4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收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非肿瘤胃粘膜组织,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20a和CYLD mRNA表达水平,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YLD蛋白表达, 分析miR-320a和CYLD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iR-320a和CYLD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37±0.09)、(0.91±0.23), 在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6±0.15), (1.56±0.42), miR-320a和CYLD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非肿瘤组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078, 29.113, P<0.001);CYLD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3.48%与癌旁非肿瘤组织73.91%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24, P=0.003);miR-320a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25.859, 13.742, P<0.05);YLD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37.725, 59.323, P<0.05)。miR-320a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0.36±0.56)(95% CI:19.252~21.462)与miR-320a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8.29个月95% CI:27.158~29.412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967, P<0.001);CYLD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17.70个月95% CI:16.599~18.796个月)与CYLD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6.74个月95% CI:25.474~27.997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87, P<0.001);miR-320a和CYLD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9.01个月95% CI:26.831~28.946个月)与非共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17.13个月95% CI:17.214~19.568个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80, P<0.001)。肿瘤组织miR-320a与CYLD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07, P<0.001);miR-320a低表达、CYLD阴性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39、2.180、1.561、1.719、1.608, 95% CI:1.141~3.295, 1.252~3.796, 1.014~2.403, 1.115~2.650, 1.097~2.357, P<0.05)。结论 miR-320a和CYLD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降低, 与疾病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是潜在的胃癌诊断及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 1,SRC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6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q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RC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86例胃癌组织中SRC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RC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SRC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4),SRC1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SRC1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高表达SRC1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0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SRC1(P=0.002)、肿瘤侵袭T4a~T4b(P=0.004)、淋巴结转移N(P=0.038)、远处转移M1(P<0.001)是独立影响总生存时间的预后不良因素。SRC1低表达较高表达患者预后差。结论 胃癌中SRC1的表达明显降低,胃癌组织中的SRC1表达水平可作为独立的胃癌预后不良因素,其过低表达与胃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及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opine-8(CPNE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于仙桃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并经过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标本1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PNE8在胃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PNE8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中明显升高(63.9% vs. 26.4%,χ2=36.450,P<0.001);CPNE8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993,P=0.014;χ2=6.703,P=0.0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PNE8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病生存时间(DFS)均明显短于CPNE8低表达患者(χ2=23.130,P<0.001;χ2=21.570,P<0.001)。TNM分期(HR=1.297,95% CI:1.018~1.652,P=0.036)、淋巴结转移(HR=1.340,95% CI:1.027~1.749,P=0.031)和CPNE8蛋白表达(HR=1.531,95% CI:1.208~1.940,P<0.001)是影响胃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HR=1.280,95% CI:1.028~1.593,P=0.027)和CPNE8蛋白表达(HR=6.010,95% CI:1.355~26.661,P=0.018)是影响胃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PNE8在胃癌组织中显著表达上调,并与患者恶性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PNE8可成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中行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50例胃癌患者(治疗组)与未行此方法治疗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温热灌注液游离癌细胞检出率为7.4%;对照组冲洗液的癌细胞检出率为30.8%。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两年内腹腔复发率分别为14.6%和38.7%(P〈0.01)。治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9%和60%;对照组则为95.1%、50.2%和35.2%,两组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简便、高效、安全,具有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作用,可降低患者术后腹腔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新  张则伟  徐志远 《癌症》2009,28(5):511-514
背景与目的:残胃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外科治疗复杂,预后差。本研究主要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81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1例残胃癌中,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47例,非根治性治疗(包括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或造瘘术及探查术)34例,根治手术切除率为58.0%。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1%、24-3%、11.8%。根治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42.0%、20.8%,非根治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3%、5.9%、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残胃癌术后生存率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病期、根治情况、腹膜种植、肝转移等因素有关。结论:合理的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肿瘤的病理类型、TNM分期、根治情况、腹膜种植、肝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及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对1994年1月~2005年10月手术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25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5例患者的总5年生存率为91.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而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给予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随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生存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根治切除术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姑息性切除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IA期和肿瘤〈6cm的患者有效率高于ⅢB期和肿瘤≥6cm的患者有效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是一个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方案,肿瘤分期及肿瘤大小可能是影响新辅助化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133、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和AT丰富结构域1A(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和ARID1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33、SPARC和ARIDI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 7%(24/90)、72.2%(65/90)和30.0%(27/90)。3种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与TNM分期有关(P<0.05)。ARID1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CD13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部位有关(P<0.05);SPAR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ARID1A和SPARC的表达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因素,而TNM分期、术后辅助化疗周期及CD133的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CD133阳性表达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12个月和17个月,阴性表达者分别为41个月和5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高表达者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41个月和54个月,高于低表达者的10个月和2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D1A阳性表达者的中位DFS和OS未达,阴性表达者分别为20个月和3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SPARC、ARID1A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预后,为胃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及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及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胃癌患者的血清CEA水平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CEA及胃癌组织Ki-67阳性率分别为37.27%、75.45%。血清CEA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浸润至肌层以上、淋巴结阳性、TNM分期越高其阳性率越高。而Ki-67表达只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随着浸润深度增加,Ki-67阳性率增高。两者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5,P〈0.05)。两者联合检测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随着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的增加,两者双阳性率增高。CEA阳性组、Ki-67阳性组的复发风险明显较高(P〈0.05)。CEA及Ki-67双阳性组患者的复发风险明显高于非双阳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及肿瘤组织Ki-67可作为临床评价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为胃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4年间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61例,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相关(P〈0.05);而在相同浸润深度时,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对于浸润深度相同,而淋巴结转移程度不同的胃癌,积极手术治疗能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23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4.3个月,其中早期复发145例(≤2年),晚期复发90例(>2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化疗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淋巴结转移(P=0.007)、术后化疗(P=0.011)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3)、TNM分期(P<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胃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且预后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继发血小板增多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对血小板增多的胃癌患者与胃良性病变患者,以及血小板正常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小板计数〉400×109/L的胃癌患者86例,占6.92%(86/1243)。胃癌组和胃良性病变组中继发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21);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与胃癌患者肿瘤直径(P=0.007,OR=2.755,95%CI:1.657-3.424)、TNM分期(P〈0.001,OR=1.899,95%CI:1.582-2.655)、浸润深度(P=0.011,OR=2.654,95%CI:1.943-3.673)有关;对患者血液凝固状态的影响上,血小板增多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凝血酶原时间下降(χ2=4.092,P=0.043)、纤维蛋白原增高(χ2=5.358,P=0.021)和D-二聚体增高(χ2=7.019,P=0.008)的可能。胃癌血小板增多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明显短于胃癌血小板正常患者(26个月),且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前高血小板(RR=1.545,95%CI:1.064-2.242,P=0.022)是一个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期有关。胃癌术前继发血小板增多可以作为一个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胃癌行手术治疗时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部位胃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比3、5年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1/3部位胃癌患者的平均预期生存时间明显比中1/3和下1/3部位胃癌患者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中1/3和下1/3部位胃癌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对术式进行正确的选择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生存率的显著提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