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颏兜Ⅲ类牵引与功能矫治器Activator矫治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采用颏兜口外牵引联合功能性矫治器矫治38例前牙反(牙合)病例.结果有效地抑制了下颌骨的前伸及发育、上颌骨与牙弓的发育均有改善、磨牙(牙合)关系基本达到安氏Ⅰ类关系.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颏兜与Activator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纠正早期牙列反(牙合),疗效显著,稳定.但下颌牙列舌倾及高角患者不宜使用Activator. 相似文献
2.
Activator联合头帽颏兜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颏兜Ⅲ类牵引与功能矫治器Activator矫治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采用颏兜口外牵引联合功能性矫治器矫治38例前牙反[牙合]病例。结果:有效地抑制了下颌骨的前伸及发育、上颌骨与牙弓的发育均有改善、磨牙胎关系基本达到安氏Ⅰ类关系。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颏兜与Activator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纠正早期牙列反牙台,疗效显著,稳定。但下颌牙列舌倾及高角患者不宜使用Activator。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安氏Ⅲ类错病例应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矫治而取得不同矫治效果的原因,以便更准确地对Ⅲ类错的治疗进行预后估计。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Ⅲ类错女性病人32例,用前方牵引与头帽颏兜联合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将样本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矫治前后错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分析两组病例在矫治前后颅面结构特征的不同。结果开始治疗阶段,在垂直向上无效组下面高、下面高与全面高之比、下颌平面角大于有效组。在水平向上SNA有效组小于无效组,SNA、SNB在两组中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有效组和无效组从开始治疗(T1)至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T2)的头影分析,有效组表现出更多下颌骨的移位。结论对于骨性的Ⅲ类错,在进行治疗时要分析其生长趋势,对长面型、面角高的病例要慎重,对于其治疗效果要有充分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笔者运用头帽-颏兜矫治乳牙期和替牙早期的前牙反Ye病例的体会,分析了乳前牙反Ye矫治后复发的因素,探讨了头帽-颏兜牵引矫治下颌前移型乳前牙反Ye的机理;提出了乳牙期前牙反Ye可分牙型和合颌前移型,强调尽可能在乳牙期矫治前牙反Ye,以阻断颌骨畸形的发展,诱导儿童,颌,面的正常发育,介绍了运用布替代自凝塑料制作刻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Activator联合多用弓矫治安氏Ⅲ类错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Activator联合多用途弓技术矫治26例混合牙列前牙反病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8~12岁,平均10岁。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Bo1ton指数分析,骨量与牙量有异常者采用Kes1ing诊断性排牙。结果:对26例前牙反病例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SNB角减小,SNA角增大,ANB角增大,SN-MP角增大,但改变较小,说明下颌有向后下旋转趋势。U1-L1角减小,U1-NA角增大,说明上前牙唇向倾斜,面中部组织发育不足得到改善。结论:使用改良Activator联合多用途弓矫治,不仅可以解除前牙反,还可压低前牙,使上切牙产生冠唇向转矩。导弓可诱导下颌前牙舌侧移动,可改变上颌骨及下颌骨的生长方向。上颌牙列唇倾病例,下颌牙列舌倾病例及高角病例不宜使用该功能性矫治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帽颏兜矫治器矫治4~6岁幼儿骨性Ⅲ类错的效果及其对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骨性Ⅲ类错畸形的4~6岁患儿10例,单纯用头帽颏兜牵引器矫治,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例患儿矫治后磨牙关系均达到中性关系。同矫治前相比,矫治后SNB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P〈0.05);SNA(t=-11.33,P〈0.05)、ANB(t=-3.86,P〈0.05)、SN-MP(t=2.92,P〈0.05)、FH-MP(t=2.74,P〈0.05)、Y轴角(t=-2.76,P=0.04)、N-Me(t=2.37,P=0.03)、Ptm-A(t=2.51,P=0.02)和Wits值(t=2.54,P=0.02)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NS(t=0.74,P=0.48)、Ar-Go(t=1.87,P=0.07)与Go-Po(t=0.35,P=0.73)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帽颏兜矫治器能使下颌骨向后下旋转,对下颌支、下颌体长度的变化影响不大,能间接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He的效果。方法:使用头帽颏兜,双侧共施加700-1000g的矫治力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He患者136例,通过治疗前后模型,计算每一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分析4个组虱的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疗程及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速度。结果;C1,C2,C3组患者(3-11岁)疗效明显,C1组患者(3-5岁)疗程最短。结论:应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反式Twin-block治疗AngleⅢ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反式Twin-block矫治前牙反牙合8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4~6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形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牙合得以纠正。结论:改良反式Twin-block是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价应用后牙斜面导板矫正器与头帽 -颏兜治疗早期安氏 III类下颌前突错的可行性。方法 对 8名 (男 3女 5 ) ,平均年龄 10 .2岁的早期安氏 III类错畸形进行矫治。结果 经过 2— 6个月 ,平均 4.3个月的治疗后 ,8名患者的磨牙均达到 I类 ,侧貌改善。结论 后牙斜面导板矫正器与头帽 -颏兜的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早期安氏 III类下颌前突错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 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 ~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作用均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 Activator 联合多用弓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 Activator 联合多用途弓技术矫治26例混合牙列前牙反(牙合)病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8~12岁,平均10岁.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 Bolton 指数分析,骨量与牙量有异常者采用 Kesling 诊断性排牙.结果:对26例前牙反(牙合)病例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SNB 角减小,SNA 角增大,ANB 角增大,SN-MP 角增大,但改变较小,说明下颌有向后下旋转趋势.U1-L1 角减小,U1-NA 角增大,说明上前牙唇向倾斜,面中部组织发育不足得到改善.结论:使用改良 Activator 联合多用途弓矫治,不仅可以解除前牙反(牙合),还可压低前牙,使上切牙产生冠唇向转矩.导弓可诱导下颌前牙舌侧移动,可改变上颌骨及下颌骨的生长方向.上颌牙列唇倾病例,下颌牙列舌倾病例及高角病例不宜使用该功能性矫治器. 相似文献
13.
Herbst矫治器与头帽肌激动器矫治骨性安氏Ⅱ类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比研究头帽Activator与Herbst矫治器治疗骨性安氏Ⅱ类错的机理。方法应用 Pancherz设计的 Herbst矫治器及 Van beek设计的 Activator治疗Ⅱ类错,以 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头帽Activator对上颌生长抑制作用强于Herbst矫治器,而Herbst矫治器刺激下颌生长尤其是水平向生长效果优于头帽Activator;头帽Activator内收压入上前牙效果显著;而Herbst矫治器压低下前牙较为明显。结论头帽Activator更适于矫治上颌矢状及垂直向发育过度的Ⅱ类错,Herbst矫治器适于矫治下颌发育不足的Ⅱ类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笔者运用头帽-颏兜矫治乳牙期和替牙早期的前牙反病例的体会。分析了乳前牙反矫治后复发的因素;探讨了头帽-颏兜牵引矫治下颌前移型乳前牙反 的机理;提出了乳牙期前牙反 可分牙型和下颌前移型。强调尽可能在乳牙期矫治前牙反 ,以阻断颌骨畸形的发展,诱导儿童颅、颌、面的正常发育。介绍了运用布替代自凝塑料制作颏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前方牵引与头帽颏兜联合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预后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应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矫治而取得不同矫治效果的原因,以便更准确地对Ⅲ类错[牙合]的治疗进行预后估计。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Ⅲ类错[牙合]女性病人32例,用前方牵引与头帽颏兜联合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将样本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矫治前后错[牙合]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分析两组病例在矫治前后颅面结构特征的不同。结果:开始治疗阶段,在垂直向上无效组下面高、下面高与全面高之比、下颌平面角大于有效组。在水平向上SNA有效组小于无效组,SNA、SNB在两组中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有效组和无效组从开始治疗(T1)至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他)的头影分析,有效组表现出更多下颌骨的移位。结论:对于骨性的Ⅲ类错[牙合],在进行治疗时要分析其生长趋势,对长面型、面角高的病例要慎重,对于其治疗效果要有充分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7.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7,(4)
采用改良肌激动器结合高位头帽牵引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以评价对骨骼和牙齿的影响。20例治疗和19例未经治疗的儿童进行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ANB角明显减小,下颌骨水平向生长趋向正常。而用肌激动器结合头帽牵引还能更有效地抑制上颌生长,刺激下颌生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对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牙性和骨性影响。方法:选择 17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前牙反牙合,矫治开始及前后各 6个月拍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在治疗期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轻度向下后旋转:SNA平均增大 2. 6°, A点平均前移 3. 1mm;前牙覆盖增加 5. 2mm, 其中骨性变化占 63%,牙性变化占 37%。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装置,可最大程度地减轻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