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总结3例较长时间供心缺血[367~542(465)m in]的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1例二次手术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及上腔静脉插管,另2例采用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28.1℃~29℃),轻-中度血液稀释(血红蛋白82~119 g/L),50~83 m l/(kg.m in)的流量进行体外循环灌注;供心保护方法: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再灌注冷UW液,并放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3例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合理的灌注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可使供心冷保存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脏不停跳法猪供心保存模型的建立,评述其意义及价值。方法选用25~30kg的广西巴马猪12头,6头只用于采血,6头取心脏作为供心模型。全麻下,胸部正中切口,全身肝素化(4mg/kg),从上腔静脉放血500ml;阻断并切断头臂干插灌注管,切断上腔静脉和右上肺静脉回收血液,灌注心脏停跳液使心脏停跳。切断降主动脉起始部和两大分支,取下的心脏经肺静脉和二尖瓣口置入左心室引流管。用自行组装的灌注装置连续灌注氧合温血液,维持心脏空跳8h。结果6只供心都完好地保存了8h,保存期间除了1例出现短暂的心房传导阻滞(2:1)外,其余无发生心律失常。红细胞压积从灌注1h(T1)到5h(T5)逐渐升高,从T7到T8逐渐降低;游离钙离子和钾离子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H和BE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心脏不停跳保存灌注压变化从T1到T4灌注压力呈逐渐下降,以后就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冠状静脉血氧分压(56.62±6.93)mmHg。心脏表面无干燥或水肿现象。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是进行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理想的实验动物,离体猪心不停跳模型的建立对移植供心保存的研究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丹参心麻液长期保存供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每组10只。采用Langendorff灌注兔心模型。其对照组单纯用圣托马斯液作为心停跳液和保存液,丹参组则在圣托马斯液中加入丹参。离体心脏于4℃下血停跳6h再灌注30min。丹参组缺血后心输出量、心肌肌酸磷酸激酶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脂质含量分别为(32.4±2.3)ml·min^-1、(177.1±11.96)u/g、(198.2±6.6)u/L、  相似文献   

4.
心脏移植供心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是南非的巴纳德(Barnard)在1967年12月3日施行的.至今,心脏移植已成为终末期心脏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与其他医疗手段比较,无论从对病人的治愈率还是从病人接受移植后的生存时间来看,都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最好的.随着心脏移植各方面的发展,术后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数量每年都在增多,与供心紧缺形成明显对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远距离运送供心、建立器官保存库和使用边缘供体,使得对心脏保存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故供心保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林洁  陈志斌  金孝梁  叶帆 《浙江医学》2007,29(4):384-386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可视为人工休克过程,因为降温、血流减少及炎症反应等因素会损害心、肝、肾、肺等脏器。有报道指出94%的患者在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9月~1998年7月,我院共开展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共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无手术死亡。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2.85±11.09岁,<10岁10例,10~...  相似文献   

7.
心脏停跳和不停跳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停跳(AH)和不停跳(BH)瓣膜置换术(VR)体外循环(CPB)管理技术的特点。方法 观察201例VR患者,其中AH90例,BH111例。比较两组在CPB期间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相比,BH组转流时间和阻断时间较短,使用库血倒数和库血用量、钾和碳酸氢钠用量、术中失血量等较少(P〈0.05);术后血管扩张剂使用率较高(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在CPB管理方  相似文献   

8.
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大鼠供心保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大鼠供心保存效果及其保护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A、B2组,移植前供心保存240min,A组供心用4℃St.Thomas液保存。B组保存液中添加外源性磷酸肌酸。保存后进行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并观察供心复跳情况。24h后处死受体动物,切除移植心脏,测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甘(ATP)含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结果:B组移植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A组。B组心肌组织中SOD、ATP含量均高于A组(P<0.05),LPO含量低于A组(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A组轻。结论:外源性磷酸肌酸能明显增强保存液对心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线粒体结构保护良好减少自由基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保存液及保存方法对离体心脏保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39(3):246-248
  相似文献   

10.
张勇  陈如坤 《医学争鸣》2002,23(20):1880-1883
目的 研究在冷缺血期3种液体对鼠心保存的效果。方法 将离体鼠心分别用HTK液,UW液及St.ThomasⅡ液灌注并4℃冷冻保存6h。利用离体鼠心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流功能测定模型,复灌1h后,取心肌组织做心镜电镜观察。结果 经过HTK液保存后的鼠心细胞损伤较轻,UW液鼠心细胞损伤较重,但冠脉血管内膜剥脱较重。St.ThomasⅡ液鼠心细胞损伤最生。结论 HTK液心肌保存效果最好,高钾对血管内皮有损害。  相似文献   

11.
心脏移植供心的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剑非 《华夏医学》2002,15(2):261-262
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远期生存率是心脏移植研究的主要方面 ,而如何提高供心的保存技术 ,改善供心质量是其关键。供心离体保存有其独特的特点。移植供心的保存方法主要有两种 :单纯低温保存和持续灌注保存。不停跳行心肌保护的方法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供心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夏雨  张权宇  裴建明 《医学综述》2008,14(14):2091-2093
随着心脏移植手术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供心保护所面临的难题。本文总结了各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方法及其优缺点,从保护离体心脏功能、组织、细胞的角度分析各种方法的操作和机制,介绍了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且有望应用于临床的新方法如Na+-H+交换抑制剂和阿片类物质等。  相似文献   

13.
心脏移植心肌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6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心肌保护的管理经验。方法供心心肌保护为从主动脉根部灌注冷4℃St.Thom as液1 000mL使供体心脏迅速停搏,再经主动脉根部一次灌注4℃威斯康星大学心脏保护液(UW液)或康斯特心脏保护液(HTK液)2 000 mL进行脏器保护,升主动脉开放前灌注温血低钾停搏液。结果热缺血时间(7.2±1.3)m in,冷缺血时间(165.7±52.4)m in,体外循环时间(178.3±31)m in,体外循环并行辅助时间(75.3±28.9)m in,其中38例为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6.7±25)h,其中41例24内拔除气管插管,最短者术后2 h在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外科术后隔离监护室时间(9±4)天,术后一个月患者生活能自理,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5%~73%(63.6±6.0)%。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有效的供体心脏保护措施对心脏移植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善供心保护对移植后冠状血管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探讨供心缺血对冠状血管内皮和移植后冠状血管的影响。实验采用离体鼠心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流功能测定模型,鼠心冷停搏后恒温(4℃)生理盐水保存10min、4h、8h和16h后,恢复再灌注30min时取冠状动脉有瓣支及周围心肌行透射电镜观察;临床上改善供心保护,缩短了供心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粉防己碱提高心脏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小鼠Langendorff心脏灌流法 ,测定保存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及心肌含水量。动物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使用mEC保存液 ,粉防己碱组 (TET组 )使用含粉防己碱 0 .0 3mmol/L的mEC液。保存时间为 4h。结果表明 :TET组保存后再灌注 30min、4 0min、6 0min时LVPSP、 DP/DTmax优于mEC组 ,差异显著 (P <0 .0 5) ,TET组保存后再灌注 30min、6 0min时 ,-DP/DTmax显著优于mEC组 (P <0 .0 5)。保存后再灌注 30min、4 0min、6 0min时 ,TET组RPP优于mEC组 ,差异显著(P <0 .0 5)。表明粉防己碱可以明显提高mEC液的心脏保存效果 ,TET组也可以提高保存后心脏的心率和冠脉流量 ,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心脏移植供心采取及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手术中较合理的供体心脏的采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期缩短供体心脏的采取时间 ,尤其是热缺血时间 ,避免损伤 ,使供体得到有效的保护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在 18例犬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 2 0 0 1年 1月、3月 ,2 0 0 2年 3月共进行 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观测开胸时间、供心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 ,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供体犬热缺血时间 4~ 7分钟 ,平均 (5 2± 1 3)min、冷缺血时间 15 0~ 2 0 0min ,平均(16 3± 18)min ,2例电击复跳 ,余均自动复跳 ,且均获短期存活 ;3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的供体热缺血时间分别为 4 5、3 9、4 2min ,冷缺血时间为 85 9、72 9、78 1min ,术毕心脏均自动复跳 ,呼吸机辅助 13~ 16h ,苏醒后 4 8~ 72h内下床活动 ,术后 1周内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正常 ,左室射血分数 (EF) 6 5 %~ 80 %左右 ,随访 8~ 2 2个月未发生心衰。结论 :心脏移植术中供体的正确获取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基础 ,并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小檗碱对心脏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小檗碱对心脏保存的效果 ,我们将 0 .5mmol/L的小檗碱加入细胞内液型保存液———modifiedEuro Collins (mEC)液中 ,用小鼠Langendorff心脏灌注法 ,测定保存前后的心功能及心肌含水量。对照组为mEC液。保存时间为 4h ,保存后再次测定心功能。结果表明 :小檗碱组的LVPSP、-DP/Dtmax均较对照组好 ,差异显著 (P <0 .0 1,P <0 .0 5)。小檗碱组的心肌含水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说明小檗碱可以显著提高mEC液的心脏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贺铭  曹西南 《医学综述》2009,15(13):1992-1994
心脏保存在心脏移植过程中维持离体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改进供心的保存技术可以延长供心的保存时间,扩大供心的来源。本文简介了心脏保存的现状和原则;总结了各种离体心脏保存方法,从保护离体心脏功能的角度分析各种保存方法的机制和优缺点。但是,目前心脏保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明和争议,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建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来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供受体对供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摘取供心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EPO供体预处理组:供体摘取供心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EPO 5000U/kg,受体不处理;EPO受体预处理组:受体于移植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EPO 5000U/kg,供体不处理。利用4℃ HTK液保存供心16h后建立大鼠同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手术成功情况并评价供心功能;移植后8h和24h采血化验:CK-MB和TnT变化;移植24h后处死大鼠取供心留取组织标本检测:SOD和LPO的活性;SABC法检测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评价心肌细胞凋亡。 结果 供心全部成功复跳,并存活到实验结束;EPO预处理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移植8h,供、受体预处理组 CK-MB、Tn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24h供体预处理组CK-MB、TnT及受体预处理组CK-MB、TnT低于对照组(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8、24h组内比较,移植后24h两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8h(P<0.05)。心肌组织中SOD和LPO活性:供受体预处理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LP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PO预处理组心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36±0.36、3.48±0.22明显低于对照组3.2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供体预处理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受体预处理组(3.36±0.36 vs 3.48±0.2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受体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高于供体预处理组(P<0.05)。 结论 EPO预处理供受体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来发挥保护供心作用,提高移植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腺苷A1受体激动剂延迟预处理保存大鼠心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研究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的保护效果.方法P组以高选择性A1受体激动剂CCPA预处理Wistar大鼠24h后制成离体心脏,4℃改良St.Thomas液,诱导心脏停搏,并放入该液中低温保存4h,再灌注1h.观察心功能恢复率、心肌ATP、Ck-mb释放量.另设单纯改良St.Thomas液保存对照(C).结果P组左室内压上升与下降最大变化速率恢复率(±dp/dtmax,%)为62.83±17.27,66.81±18.99,心肌ATP含量(10-3μmol/wet.g)3.67±1.42;而C组分别为40.41±18.29,44.70±25.14,1.46±0.54.P组都明显高于C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高选腺苷A1受体激动剂延迟预处理能改善离体大鼠心脏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