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臣富  张文龙 《天津医药》2011,39(3):268-270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因下肢骨折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73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2 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病例中选择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三组。治疗组对患者在术后当天进行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同时静滴中成药血栓通针剂治疗;西药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加常规措施(肢体运动等)治疗;中药组采用加血栓通静滴加常规措施(肢体运动等)治疗。然后比较三组病例术后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术口出血量。结果采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其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只采用血栓通或者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量没有因为采用联合治疗而额外增加。结论采用血栓通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发生率,同时也不会增加术口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活血祛瘀汤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术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7天,持续口服活血祛瘀汤1个月,配合应用下肢气压泵等机械预防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3.2%,无肺栓塞病例出现。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配合活血祛瘀汤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稳定、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谢静 《中国药业》2013,22(5):125-12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2.3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7例(16.28%)(χ2=4.962,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低分子肝素对DVT的治疗效果.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 2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疗效.结果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治愈8例,占25.00%,显效14例,占4 3.7 5%,有效8例,占25.00%,无效2例,占6.2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量机械预防,低分子肝素采用腹壁皮下注射0.5 mL、每12 h给药1次,间歇充气加压装量采用双下肢交替使用、每天共6 h,连续14 d.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动态观察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10 d进行深静脉血栓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9%),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0.71%o结论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髋关节置换后运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利伐沙班预防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2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区别(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后运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有一定的临床成效,但利伐沙班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1995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作单因素分析 ,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 :年龄、心肺功能、卧床时间、肢体、髋关节置换 (THR)手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P<0 05) ,THR术中、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为23 7 % ,预防性抗凝治疗 ,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37 0 %降至12 5 %。结论 :主动或被动的物理护理措施以及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17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抗凝措施,两组均于术后7d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凝血指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3.26%,经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4例(4.65%)、对照组有2例(2.33%)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结论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疗法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3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150例术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并加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观察组15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加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并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0,P=0.014<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药物干预并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2例经彩超、D2-二聚体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0例(其中5例门诊治疗),普通肝素组22例,除肝素制剂不同外,其它治疗方案相同。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中,16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中,基本治愈者18例,有效者3例,无效1例,2例发生出血,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有2例出血病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大大降低出血风险,部分患者可在门诊安全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12.
下肢骨折后治疗需要制动,此时非常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一旦血栓脱落形成肺栓塞,可危及患者生命,抢救成功率极低。因此,下肢骨折后预防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常重要。笔者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给116例下肢骨折患者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低分子肝素对于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选出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接受髋、膝关节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预防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患者接受髋、膝关节手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治疗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于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有效的预防作用,相比较其他药物也有较低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张澧  房德敏 《天津药学》2007,19(6):46-4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入院第7日用彩色血管多普勒检测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用凝血系统指标监测出血倾向。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5.64%,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延长,发生率分别为5.13%和2.56%。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2949例作为入组研究对象,根据接受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527例、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肝素组)492例、踝泵运动组(踝泵组)397例、间歇充气压力泵组(压力泵组)533例,比较4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肝素组(2.24%)、踝泵组(1.76%)、压力泵组(2.2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肝素组、踝泵组和压力泵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踝泵运动及间歇充气压力泵治疗均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预防性药物,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能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运用多种方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0月共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第3、7天监测凝血四项、患肢周径;第7天复查患肢静脉彩超。结果经过治疗并随访半年,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下肢肿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并能有效地改善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及下肢肿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经导管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导管介入溶栓;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低分子肝素导管介入溶栓;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瑞替普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灯盏花和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效果。方法将10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用灯盏花加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以血液流变学结果及临床表现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临床表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灯盏花和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陈明  王丹娜  张莹 《海峡药学》2010,22(10):134-136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髋部、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用药组267例,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未用药组206例。2组患者均根据术后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检查来诊断DVT。结果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5%(4/267),非用药组DVT发生率为3.4%(7/206),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髋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