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了解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与现场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福建省文件传输协议(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不够平衡,有些地市报告工作不够理想;FTP方式是目前的主要报告途径,占各类报告途径的78.02%(71/91);传染性疾病类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主要类型,占89.01%(81/91);春秋两季是学校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好发季节。结论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黄埔区2006—2011年所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黄埔区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2起,发病2 512例,死亡1例,罹患率为2.14%(2 512/117 481)。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4.44%(102/108)。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学校(81起)和托幼机构(12起),共占91.18%(93/102);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以9—12月最多,共报告50起(占49.02%),发病856例(占34.08%);其次为3―6月,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433例(占57.05%)。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57起(占55.88%),发病1 229例(占48.93%),其次为接触传播传染病,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218例(占48.49%)。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黄浦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今后应加强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罗春蕊  伏晓庆  徐闻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68-1470
目的 了解云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07-2011年通过网络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云南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60起,占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的65.02%(660/1 015).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总起数的89.09% (588/660),呼吸道传染病占传染病事件数的84.18% (495/588);报告事件数最多的是2009年,占总报告起数的35% (231/660);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分别为4-6月和9-12月;农村学校的事件数和发病数均高于城市学校,死亡病例仅出现在乡镇学校.结论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应更加关注学校卫生工作,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及时预警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杭州市2019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以及《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中学校及自动预警相关信息。利用SAS 9.0软件对学校系统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阳性预警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比较。  结果  2019年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平均使用率为54.65%,自动预警平均响应率为70.68%,不同地区学校系统使用和自动预警响应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0.79,1 615.91,P值均 < 0.01)。全年通过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发现阳性预警事件161起,通过突发网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7起,阳性预警事件发现越多的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越少(Z=10.65,P < 0.01),阳性预警事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种构成不同(χ2=28.33,P < 0.01)。同一病种阳性预警事件发病人数均远少于未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人数,阳性预警信号发出时间距离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间平均提前4 d。  结论  基于智能手机的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在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哨兵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浙江省2014—2016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发生的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浙江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起,共报告发病3 78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4—5月和11月—次年1月为事件报告高峰,分别占报告总数的31.00%和40.00%;全省11个市每年均有事件报告,报告事件数最多的是宁波市,占50.00%;农村、县镇和城市地区的学校及幼儿园分别报告37、28和35起事件。事件以水痘、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分别占37.00%、29.00%和22.00%。水痘疫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中位数为31.67 d;事件规模较大的为流行性感冒和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发病例数中位数分别为76例和49例。不同发现方式的事件,其发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事件发现时间相对较短。结论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提高事件发现的及时性,并发挥好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学生卫生行为干预,推进学校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安徽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安徽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8起,发病人数为11 321例,死亡4例;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87.1%),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发病主要集中在乡村学校或中小学校;高峰出现在3-6月和9-12月。结论安徽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高发趋势,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应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济南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济南市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7起,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9起)、流感样病例(6起)、流行性腮腺炎(6起);3~5月为报告发病高峰;乡中小学和县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6.67%。结论应加强对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和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在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群体.为掌握江苏省近几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报告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重点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07-2009年我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4—2021 年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网络直报系统中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1 年陕西省共报告544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25 646例,总罹患率是1.96%,死亡24 例,病死率是0.09%。事件级别主要以一般突发事件(407 起,74.82%)为主,事件类别以传染病(512 起,94.12%)和突发中毒事件(23 起,4.23%)为主。西安、安康和商洛事件报告数较多,共占事件总数的48.71%; 每年3—6月和9—12月是学校突发事件的高发期; 小学是高发场所,共报告311 起(57.17%); 农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数居多(146 起,35.61%)。事件暴发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6.00 d,从事件发生到接到报告的时间是1.17 h。结论 加强学校各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是减少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同时加强学校突发事件报告标准和规范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2004-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2004-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7起,其中传染病类170起;各类学校均有报告,小学报告120起,占各类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7.80%;除2月外,其余时间均有发生,其中3-6月累计报告107起,占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0.45%。从首例发病到接到信息报告时间中位数为5.5 d;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546,(P=0.000)。结论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的关键。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福建省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综合评价其报告质量。结果 2012年福建省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6起,Ⅲ级事件占6.58%,主要是家庭成员食物中毒致死而引发,Ⅳ级事件占39.47%,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未分级事件占53.95%,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传染病类事件合计占86.84%,主要涉及病种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和手足口病;发生在学校的事件合计占67.11%,主要分布在县中学、县小学、乡小学和托幼机构;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26.25h、1.52h和6.97d,综合评价各设区市监测报告质量,Ci值最高0.63,最低0.17,差度跨越3个等级。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以传染病类为主,县、乡中、小学是高发地区;监测事件存在缺漏报现象,且事件监测敏感性和报告时效不高,各设区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存在差异;以家庭为单位的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评定存在不合理,值得进一步商榷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合肥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并分析合肥市2005 - 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一般事件21起,未分级事件52起,分别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类事件;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占86.30%.4-5月为发生高峰,占50%;小学和中学占80.82%;各地区事件分布不平衡,农村报告事件起数占43.83%,城市占56.17%.结论 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疫情报告是否及时、病例隔离措施是否落实及强化免疫措施的采取是影响疫情处理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建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09年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11起。其中Ⅲ级事件12起(5.69%),Ⅳ级事件199起(94.31%),未见Ⅰ、Ⅱ级事件。波及人口219784人,发病11583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52.70‰。事件起数年平均递减19.73%。以传染病类为主,占92.42%;3~5月、11月两个发生高峰,占62.56%;小学和中学发生起数占90.52%;各地区事件分布不平衡,农村报告事件起数是城市的1.81倍。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稳中有降,教育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的认识不足,早期甄别的能力不够,报告途径不规范,特别是向卫生部门报告常常滞后,影响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  相似文献   

14.
2005-2006年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2005-2006年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6年学校突发事件共50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分别占82%和10%,发生数量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水痘(22起)、食物中毒(5起)和风疹(4起),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小学,4~6月份是高发季节。结论学校突发事件呈现高发势头,主要累及县乡级中小学生,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2014 - 2018年青海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质量,分析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网络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并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14 - 2018年青海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 - 2018年青海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0起,其中传染病类事件占88.9%;突发中毒类事件占6.7%;事件发现的时效性、确认时效性、网络直报时效性和控制时效性的中位数分别为1.2h、4.8h、2.8h和32.2 d;不同类别事件在其发现、网络直报、控制的时间间隔方面均有差异。95.6%的事件控制过程完整,结案报告项目完整率为58.9%,事件原因判定率为100%。结论 青海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报告质量与总体要求仍有差距,须加强卫生应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报告要求,加强培训、指导和宣传,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检测工作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诊断支持能力的途径与策略.[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并分析2005~2006上半年通过国家突发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并已结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实验室检测等环节的有关信息.[结果]突发事件总体实验室检测率为52.09%,其中传染病事件实验室检测率低于平均水平,为48.37%;东部地区实验室检测率略高于中、西部地区.[结论]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检测率仍较低,基层医疗机构及县级疾控机构的检测能力仍显不足,主要依赖于上级疾控机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平顶山市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40起,其中传染病类38起,占95.00%,传染病类事件中又以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学校事件34起,占85.00%,各类学校均有报告,以小学和中学报告最多;3~6月和8~12月为高发月份,共报告39起,占全部起数的97.50%;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44,P<0.05)。结论平顶山市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类占居首位;学校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场所;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及报告人职业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描述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和报告人的职业特征,为提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能力提供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并分析2005—2006年上半年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和报告人职业特征等相关信息。结果突发事件发现者中,医疗卫生人员占56.40%(1847/3275),教师占20.58%(674/3275),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占15.15%(496/3275);发现者中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人员占81.11%;事件报告者中医疗卫生人员占56.82%(1861/3275),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占21.77%(713/3275),教师占10.75%(352/3275);来自医疗机构的报告者中,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占84.02%。结论目前医疗卫生人员是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现人和报告人,因此加强对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医疗机构和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对提高突发事件发现和报告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应用主成分评价各地应急响应与处置总体水平。方法描述福建省九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及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法对各地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2011年本省共监测报告64起事件,其中苗头事件占54.69%,传染病类事件占75%,73.44%事件发生在教育场所,监测时效120.78h,报告时效1.18h,控制时效9d。2h及时报告率为90.62%,县区报告率为52.27%,报告完整率为85.94%,准确率为84.38%.九地市报告时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监测敏感性与控制时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评估结果F值跨度为-1.86~1.35,处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有厦门、莆田、南平、三明。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事件发生呈现季节性,学校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主成分分析显示全省各地工作差异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