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绞痛是肾结石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又称输尿管绞痛,是由于某种病因使肾盂、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或管腔的急性部分梗阻所造成的,常常由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盂或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或管腔急性部分梗阻所致.近年来,我院通过对肾绞痛性质、特点、症状及心理状态的观察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烯丙雌醇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烯丙雌醇与黄体酮用于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比较。方法 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烯丙雌醇5mg口服,每日2次,随症状调整剂量;对照组予黄体酮20mg/d肌注。观察两组用药后激素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较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已分娩新生儿未见异常。结论 烯丙雌醇是一种高效、方便、安全的孕激素,对治疗习惯性流产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27岁,因反复右腰部绞痛伴右腹部游走性包块1年入院。患者于1998年8月突发右腰部绞痛,体检时发现右腹部可及一10cm×5cm×3cm包块,光滑,活动度好,无明显压痛。IVU示右肾积水,右肾下垂并旋转不良,右肾结石。此后症状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尿频及尿急等。1999年9月收住院。入院后行右侧逆行造影,旋转体位后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盐酸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与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绞痛的疗效。方法365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坦索罗辛0.4mg口服,硝苯地平片10mg舌下含服,加双氯芬酸钠50mg口服益;对照组患者用阿托品0.5mg加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两组均常规输液。分别在3O、60、120min及4h观察患者镇痛效果。结果用药后30min及60min时,观察组分别有93、44例有效,对照组分别有109、46例有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用药后120min时,观察组173例有效,对照组152例有效;在4h内完全缓解者观察组有162例,对照组有121例;复查B超,观察组共63例结石排出,而对照组只有26例结石排出。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坦索罗辛、硝苯地平片加双氯酚酸钠组对肾绞痛缓解有效率明显优于阿托品、哌替啶组,其不良反应少,不受麻醉药品限制,还明显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33岁,孕2产0.因"胚胎移植术后35d,不规则阴道流血10余天"于2010年09月13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LMP:2010年7月22日.2010年8月9日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中移植受精卵2个,术后予黄体酮60mg+HCG2000U保胎治疗,10余天前开始无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色暗红,无腹痛.  相似文献   

6.
<正> 庆大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广谱抗菌素,但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肾毒性是其最主要的毒副作用.本文探讨庆大霉素(GM)毒性作用对肝、肾形状学的影响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保护作用.实验动物为20只豚鼠,雄雌各半并随机分为GM组和GM+bFGF组各10只,编号并称重.GM组动物按每只80mg/Kg在肌注庆大霉素17天,停药后继续注射生理盐水6天;GM+bFGF组在等量注射庆大霉素的同时加肌注2000U/Kg天bFGF17天,停药后继续注射bFGF6天.在处死动物前称重,迅速断头处死动物,剖腹,每只动物取1mm~3的肝实质、肾皮质各4块,分别置光镜和电镜固定液中做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GM组动物普遍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其中1只动物于实验第13天死亡,剩下9只体重明显减轻(p<0.05);光镜可见近端小管上度明显损害,细胞严重肿胀,空泡变性,有些上皮细胞出现脱落、坏死;电镜可见微绒毛稀疏,排列不整齐,线粒体肿大,数量减少,峭间隙扩张,峭不明显或消失,空泡  相似文献   

7.
我们收治1例下腔静脉—右髂外静脉后输尿管,兹报导如下。女性,38岁,右腰酸隐痛半年,无发热,无尿路刺激症状和血尿。B超发现右肾积水。入院后排泄性尿路造影示右肾功能轻度减退,肾盂肾盏扩张积水,上段输尿管呈倒置“丁”型扭曲扩张,扩张之尾部转向内侧并逐渐变细,造影剂中断于第3腰椎下缘水平(附图),右侧输尿管逆行插管18cm受阻.摄片见输尿管导管  相似文献   

8.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报告基因经多种途径转染至大鼠肾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rAV)介导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能否转染到大鼠肾组织,以及多种途径转染的差异.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经5种途径注射rAV-GFP(1013个病毒颗粒·L-1)溶液,注射后2、7和14 d,分别取各组大鼠的左肾、右肾、肝脏和肺,荧光显微镜观察,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评价报告基因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种注射方式均可使绿色荧光蛋白在肾中表达,注射后7 d时GFP表达达到高峰,并以腹腔和尾静脉注射方式表达最强;经肾动脉注射的靶向性较其他方式好.结论 rAV载体能携带报告基因到肾组织,rAV可以用于肾疾病的基因治疗,且各种注射方式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4 8岁。因右肾区隐痛 2 0天入院。查体 :无畏寒、发热、血尿 ;肾区无绞痛 ,叩击肾区无放射痛 ;余无异常。CT检查提示右肾脏萎缩伴积水 ;放射造影检查示 :右侧肾盂、输尿管未见显影 ,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杯口清楚 (图1)。术中见右肾发育不全 ,4 5cm× 3cm× 2 5cm ,为囊状 ,肾血管缺如 ,被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固定于右肾区。临床诊断 :右肾萎缩伴积水 ,左肾畸形。图 1 左侧双输尿管、双肾盂  病理检查 眼观 :肾形囊状组织 4 5cm× 3cm× 2 5cm ,表面光滑 ,切面见囊内积有淡色液体 ,囊壁厚 0 1cm。镜检 :切面为纤维组织 ,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复杂肾结石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经B超或腹平片检查,34例有残留结石,取尽结石率占89%。术中术后大出血8例,其中术中止血困难肾切除2例,术后7d大出血1例经处理无效行肾切除,术后12d大出血1例经再手术止血成功,余4例经处理出血停止。肾切除率8.8%(30/340)。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或联合肾后下部切开取石,出血少、易取尽结石、肾功能影响小,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5 4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 7个月余于2 0 0 0年 8月 1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1月 30日因“胆囊炎”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右肾集合管系统有 2 .5cm× 2 .3cm低回声区 ,无腰痛、血尿 ,无尿频、尿急、尿痛。双肾区无隆起 ,无压痛及叩击痛 ,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 ,膀胱区无膨隆。行CT、MRI等检查示“右肾区占位性病变 ,不能确定位于肾盂还是肾盂旁。”后行右心房、下腔静脉、肾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确认有下腔静脉瘤栓 ,但来源不确定。于 5月份行下腔静脉内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 ,判断肿瘤根部在肾静脉 ,瘤栓长…  相似文献   

12.
例1,患者女性,5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不适、活动时加重半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BP:120/80 mg,右侧肾区扣击痛(±),未扪及明显肿块.B超:右肾切面形态稍大,下段背侧稍隆起,其内可见多个形态不规则的囊性暗区,内见多条强光带分隔.CT示:⑴右肾盂旁囊肿;⑵右肾下极皮质囊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术中见右肾下极及肾盂输尿管旁各有1囊肿,剔除囊肿送病检.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未行特殊处理,患者痊愈出院.随访7年未见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利托君联合黄体酮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的疗效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9例习惯性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使用黄体酮胶囊(排卵5 d后口服100 mg,Bid)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联合盐酸利托君(盐酸利托君1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1)治疗,观察治疗后20 w临床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酮(Progesterone prog,P)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P、E2、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托君联合黄体酮可有效降低习惯性流产患者炎症反应,提高孕激素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肉芽肿或油性肉芽肿(简称油肿)。都是由于局部皮下注射油脂引起的异物性肉芽肿。我们尚未见有此报道。最近我们遇到2例因直接注射青霉素油剂于局部表浅淋巴结所致的“油肿”。现报道如下。例1,男,61岁,住院号74093。于入院前八个月因寒战、高热几天后出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经肌注青霉素三天后症状好转。但淋巴结仍肿大。三个月后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5岁.因"查体发现左肾盂占位2个月"于2011年3月科院.B超示"左肾低回声结节,定性困难";腹部强化CT示"左侧肾窦内可见大小约23 mm×30 mm×25 mm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呈轻度延迟强化,肿块前缘与肾实质分界欠清,相邻肾盂受压变窄,考虑肾盂癌可能性大,诊断为"左肾盂肿瘤".全身麻醉下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结果:取出结石最大为4.0cm×3.5cm×1.4cm,最多的1例有结石38枚。术后复查B超或尿路平片(KUB),3例有肾内残余结石(10%),直径均小于0.8cm。结论:本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取石方便、出血少、结石一次性取净率高等优点,是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7.
张炜  陈明 《免疫学杂志》2007,23(6):687-690
目的 建立昆明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实验组40只,腹腔注射20 mg/kg剂量的刀豆蛋白A(ConA),每周一次,共9次.对照组8只,每周一次腹腔注射PBS.所有小鼠在每次注射后24 h采血测ALT、AST.实验组分别于第6、7、8、9次注射后1周各处死8只小鼠,余8只第9周起停止注射,第13周处死.对照组第9次注射后1周处死.所有小鼠处死后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并作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第8次注射后出现典型肝纤维化,停止刺激4周仍然有纤维化表现.结论 反复腹腔注射ConA可以建立昆明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动态监测肾盂压变化及手工冲洗法调整灌注压力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8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动态监测肾盂内压患者136例(监测组),未监测患者53例(未监测组);监测组患者依据肾盂内压力(IPP)又分为高压组49例(术中IPP≥40 cm H2O且累计时间超过1 min)及低压组87例。统计监测组及未监测组、高压组及低压组患者术后3 d的发热率(T≥38.5℃)。结果术后发热与患者年龄、性别、患肾、术前尿路感染、结石部位无明显关系,而与是否监测肾内压、感染性结石、手术时间、术中肾盂内压肾盂压力大于等于40 cm H2O且累计时间超过1 min相关。未监测组术后发热率高于监测组,高压组术后发热率高于低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术术中动态监测肾盂压变化,手工灌注控制肾盂内压力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减少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 女,74岁.已婚(第一次住院1993年8月13日~10月23日)反复胸闷,气促6年,加重24天.6年前起常因劳累后出现胸闷,气促,经休息或口服“心可定”后症状可缓解,24天前晨大便后突觉胸闷,呈压榨样,伴有气促,头晕,呈天旋地转样,无晕厥,乏力,多汗,经休息约1小时后症状稍缓解,血压21/10kPa,心电图示心肌劳损,予“Nifedipine,Inosine.ATP”治疗,症状逐渐缓解,于1周前,症状再次加重,性质同前,心电图示“快速型房纤”,经予西地兰0.4mg静脉推注后,再予“Digoxin”口服后症状明显减轻.左上肢血压为0/0 kPa,右上肢血压为18/12 kPa.近1个月来,疲倦,乏力,徒步上三楼即出现气促.曾“子宫摘除术”.10多年前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至今仍每天口服“甲状腺素片40mg 3次/日”.近6年来,走远路时有间歇性跛行,5年前有“Vit B_1”过敏史,20天前曾青霉素皮试阳性,否认与放射物质及有毒物质长期接触史,吸烟30~ 年,每日半包,无嗜酒.体检 T37℃,P(右上肢)82次/分,R20次/分,BP(右上肢)23/11kPa.神志清,体型肥胖,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异丙肾心肌缺血(ISP-MI)为模型,观察瓜萎对心肌缺血大鼠膜酶、膜脂和自由基系统的作用,探讨瓜萎抗心肌缺血机理。SD雄性大鼠30只,皮下注射ISP 85mg/kg。瓜萎治疗组于注射ISP前8h,1h和注射后4h肌注瓜萎皮注射液2ml/只。全部动物子注射ISP后24h处死。结果:心肌MDA含量在正常组、ISP-MI组和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