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晚期肿瘤的疗效评价目前仍主要依靠影像学,肿瘤血清标志物仅作为参考。然而骨转移灶作为不可测量病灶,评价疗效存在一定困难,以至于临床不易及时发现疾病恶化。基于肿瘤细胞播散理论,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可发现肿瘤的早期复发转移。本文报告1例CTC升高预测乳腺癌骨转移早期进展并帮助指导临床治疗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循环肿瘤细胞为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检测循环肿瘤细胞能早期发现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同时也将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指导治疗。循环肿瘤细胞检测通常包含有筛选和分离技术如免疫磁性分选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将筛选和分析技术合为一体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芯片。  相似文献   

3.
黄同海  王正  李富荣 《肿瘤》2008,28(5):450-452
研究发现,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患者的微转移,重新确定临床分期,监测患者术后肿瘤是否复发与转移,评估预后,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由于存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原发肿瘤细胞的不连续脱落、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及无效转移等诸多问题,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综述了对实体瘤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方法和结果,并探讨当前肿瘤研究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微转移指实体肿瘤(不包括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散播并存活于血循环、淋巴道、骨髓、腹腔及各种组织器官中的肿瘤细胞尚未形成转移结节,无任何临床表现,而常规检查方法如影像学、常规病理学检查等难以发现。近年来,通过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检测血液、淋巴结及腹腔冲洗液(或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及其特异性的标志物成为肿瘤转移研究中的热点,期望能早期发现肿瘤的微转移,为明确肿瘤分期,选择合理术式,估计肿瘤的复发及预后、选择合理的辅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以下探讨胃肠癌微转移检测方法的进展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患者的微转移、重新确定临床分期、监测术后患者肿瘤复发与转移、评估预后、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免疫细胞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免疫磁珠富集检测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肝癌主要血清指标的局限性,循环肿瘤细胞的发现、常用检测方法及其筛查恶性肿瘤的价值,尤其是近年来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价远处转移和复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使其成为目前有较大临床意义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龚丽  邹天宁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8):1895-1899
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已经成为在癌症诊断中热门领域之一。目前已有证据表明CTC和无病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相关。在乳腺癌患者骨髓或循环血检测出CTC是微转移的早期提示。检测CTC预测癌转移的方法证明优于一些传统的方法,如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的检查等。且具有早期、高效、可靠及检测过程低侵袭性的特点。本文总结国内外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在检测手段及相关临床意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CTC检测项目在研究肿瘤转移过程中的地位、必要性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循环肿瘤细胞(CTC)为肿瘤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检测CTC能早期发现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在乳腺癌中,CTC检测与其他检测方式相比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敏感性,并能更早地提供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9.
宇航  刘慧 《癌症进展》2023,(8):818-820+846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晚期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卵巢癌检查手段有影像学检查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包括常见的超声、CT、MRI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传统肿瘤标志物如血清糖类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等均在卵巢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CTC)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中展现出不错的应用前景。本文对CTC检测与影像学检查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各自优势与局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慧  崔洪霞 《中国肺癌杂志》2012,15(11):667-671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监测复发与转移,对提高肺癌5年生存率尤为重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作为一种代表原发肿瘤的“液态活检标本”,有助于实时、无创性地进行组织学鉴定.CTCs检测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监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定疗效和预后,而且可能成为检测临床分子、分析耐药分子机制及解决肿瘤异质性的一种手段.本文就近年来CTCs在肺癌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肿瘤细胞血液播散至远处器官和后来形成的转移灶是上皮来源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对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等研究认为是由外周血中存在的循环肿瘤细胞所致(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CTCs存在于外周循环中,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大部分肿瘤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难以生存,只有小部分细胞继续在循环中,穿透基底膜,侵出血管在远端形成肿瘤转移灶。CTCs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必要条件,深入研究循环肿瘤细胞有助于对肿瘤的转移机制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对CTCs的分离与鉴定技术方法和CTCs与肿瘤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乔媛媛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1877-1880
肿瘤细胞血液播散至远处器官和后来形成的转移灶是上皮来源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对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等研究认为是由外周血中存在的循环肿瘤细胞所致(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CTCs存在于外周循环中,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大部分肿瘤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难以生存,只有小部分细胞继续在循环中,穿透基底膜,侵出血管在远端形成肿瘤转移灶。CTCs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必要条件,深入研究循环肿瘤细胞有助于对肿瘤的转移机制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对CTCs的分离与鉴定技术方法和CTCs与肿瘤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行根治或部分切除术后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在预测肿瘤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7.5 mL外周血和20例健康者7.5 mL外周血。术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和循环肿瘤内皮细胞数量高于术前者纳入阳性组,反之纳入阴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肿瘤复发转移,最长随访时间21个月。结果:CTC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61.9%(13/21),明显高于阴性组19.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TEC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57.1%(12/21),阴性组复发转移率为22.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75.0%(12/16)。结论:术后3个月循环肿瘤细胞计数高于术前的肾癌患者易出现复发转移,若同时术后循环肿瘤内皮细胞计数高于术前,则提示患者复发转移率可能会更高。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可作为较好的肾癌术后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行部分切除术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在预测肿瘤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1例局限性肾癌患者,依据术前及术后3月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变化分为阳性组(n=23)和阴性组(n=18)。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肿瘤复发转移。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43.5%,明显高于阴性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58.0%,阴性组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术后3月循环肿瘤细胞计数较术前增加的局限性肾癌患者易出现复发转移。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变化可作为较好的术后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肿瘤转移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在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簇(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lusters,CTC clusters)与单循环肿瘤细胞相比转移能力更强。分离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深入研究循环肿瘤细胞簇提供了便利。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簇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杜凤彩  陈剑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487-3490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与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密切关系。CTCs 是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但是,CTCs 在癌症患者外周血中含量极少而且其在血液循环中往往相互聚集或者与其他细胞黏附集聚,另外循环肿瘤细胞还可能发生一些转变。例如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造成的 CTCs 表面标志物的改变,因此CTCs 的富集分离、检测十分困难。诸多技术各有各的优缺点,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就当今正使用的一些富集分离和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郑刚  王舒艺  熊斌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9):1139-1145
目的 探讨循环癌细胞(CTCs)和胃癌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和PubMed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入选文献的特征、研究结果的内容进行摘录和评价,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数据合并.结果 入选文献18篇,均发表于2000-2011年.Ⅰ~Ⅱ期胃癌术前CTCs阳性率显著低于Ⅲ期患者(RR=0.63,95%CI:0.48~0.8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TCs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RR=1.42,95%CI:1.20~1.68).术前CTCs阳性的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的风险显著高于阴性患者(RR=2.42,95% CI:1.94~3.02),而且总体生存率更低(HR=1.83,95%CI:1.30~2.60).结论 术前CTCs检测阳性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可为胃癌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组织活检是癌症的标准诊断程序,然而,由于肿瘤异质性和进化,基于组织活检的癌症诊断在癌症发展、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局限性.液体活检是检测患者体液中含原发肿瘤生物特性分子的技术,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等的检测.液体活检被广泛的应用于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测预后、监测复发转移、辅助靶向治疗等方面.本文将对液体活检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are associated with cancer progression, aggressiveness and metastasis. However, the frequency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CTCs in patients remains unknown. If circulating cells are involved in tumor aggressiveness and metastasis, then cell levels should decline upon tumor removal in localized cancer patients, but remain high in metastatic patients. Accordingly, proposed biomarkers CD117/c-kit, CD133, CXCR4/CD184, and CD34-positive cell percentages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localized cancer were assessed by flow cytometry prior to intervention and 1–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Only circulating CD117+ cell percentages decreased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creased with cancer progression and correlated with high PSA values. Notably, postoperative CD117+ levels did not decrease in patients experiencing biochemical recurrence. In a xenograft model, CD117-enriched tumors were more vascularized and aggressive. Thus, CD117 expression on CTCs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and could be a biomarker for prostate cancer diagnosis, prognosis, and/or response to therapy.  相似文献   

20.
自体瘤苗治疗实体肿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瘤苗治疗实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瘤苗组实体瘤术后患者应用自体瘤苗,并与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对其疗效进行判断评价,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变化及NK细胞的活性、IgA、IgG、IgM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瘤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近期随诊也表明瘤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体瘤苗疗法可以恢复实体肿瘤患者受损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