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4299名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二级预防的社会效益。方法:分析1998年4月—1999年12月武钢妇幼保健所对武钢34299名女职工防癌普查资料与本地区1982—1997年普查资料比较。结果:检出乳腺癌6例,发病率为17.49/10万,较1982—1997年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检出乳腺增生症6283例,占发病构成比91.38%。30岁-、40岁-两年龄组发病分别为19.98%、23.74%,为乳腺病高发病人群。结论:坚持定期防癌普查,抑强乳腺癌二级预防;积极治疗乳腺增生症,减少癌前病变;教会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是乳腺癌防治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云峰  沈永洲  王乐 《中国肿瘤》2020,29(8):592-595
摘 要:[目的]了解1977—2016年海宁市女性乳腺癌40年发病动态、流行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制定乳腺癌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海宁市肿瘤登记系统病例报告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中标率、累积率、截缩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并划分不同时间段对各年龄组发病率作比较。[结果] 乳腺癌发病2392例,粗发病率为18.97/10万,中标率为11.80/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病例的13.23%,居女性癌症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从不同时间段年龄组发病率高峰看:1977—1986年70~岁组为高峰,发病率为30.00/10万;1987—1996年50~岁组为高峰,发病率为27.76/10万;1997—2006年45~岁组为高峰,发病率为40.04/10万;2007—2016年50~岁组为高峰,发病率达到80.37/10万。从年度变化分析看,发病率从1977年的5.00/10万,到2016年上升到56.88/10万。1977—1996年20年间发病率和中标率APC分别为2.3%(95%CI:0.7%~4.0%)和0.5%(95%CI:-1.3%~2.3%),1997—2016年后20年分别为10.1%(95%CI:8.2%~12.1%)和10.5%(95%CI:8.4%~12.6%)。[结论] 女性乳腺癌呈快速上升态势,应进一步加强乳腺癌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了解济南市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对济南市2012-2015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进行了分析,为开展乳腺癌干预措施和确定乳腺癌研究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济南市肿瘤监测系统提供的2012-2015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资料以及相应的人口资料,计算城区与农村地区年粗发病率/死亡率、世标率、年度变化率、发病年龄、绝经前/后患者比例、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和城区与农村地区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之比,采用Excel 2007、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城区和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分别为(54.40±12.40)和(52.02±12.48)岁,2015年分别为(55.34±12.14)和(53.15±12.10)岁,与2012年相比2015年城区和农村地区平均发病年龄分别增加了0.94和1.13岁;<50岁年龄组乳腺癌患者的比例城区由2012年的38.20%降至2015年的33%,农村地区由2012年的47.10%降至2015年的43.65%.2012-2015年济南市城区女性乳腺癌年均发病率为52.77/10万,年均死亡率为9.76/10万,农村地区年均发病率为44.77/10万,年均死亡率为10.78/10万.2012-2015年济南市城、乡地区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病率比值30~<55岁年龄组在0.97~1.08,25~<30岁年龄组以及≥55岁年龄组在1.20~1.55,合计比值为1.24.2012-2015年济南市城乡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峰分别在55~<60岁(121.21/10万)和50~<55岁(94.73/10万),≥60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高峰城乡地区分别在65~<70岁(22.34/10万)和50~<55岁(25.04/10万),济南市城区≥60岁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未见明显下降,而农村地区≥60岁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有所下降.结论 济南市女性乳腺癌年均发病率城区高于农村地区,而死亡率农村地区高于城区;发病、死亡高峰年龄城区均晚于农村地区.应采取相应的提早干预措施对肿瘤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女性乳腺癌好发于40—59岁,我院从1977年至1982年共收治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37例,33例随访五年。本年龄组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与高发年龄组不尽一致,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和讨论。 临床资料 1、年龄、婚姻:本组年龄最小25岁。25—29岁9例,30—34岁23例,35岁5例。其中34例已婚已育,伴妊娠1例、哺乳2例。 2、病理组织类型:非特殊型乳腺癌24例,特殊型乳腺癌11例。病理组织类型不明2例。 3、TNM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5例、Ⅲ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乳腺癌诊断年龄并比较与美国乳腺癌诊断年龄的差异。方法:收集从1975年-2005年间西京医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对诊断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美国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EndResults(SEER)数据库数据比较。结果:获得乳腺癌患者3074例,诊断年龄范围17—91岁,平均48.65岁;高峰集中在45—54岁年龄段,共1006例,占总患病人数的3273%;〈35岁的年轻型乳腺癌297例,占9.67%。而美国SEER数据显示,2002年-2005年间美国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为61岁;高峰集中在55—64岁年龄段,占总患病人数的23.7%;〈35岁的年轻型乳腺癌占总患病人数1.9%。同期中美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及总体年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年龄较美国年轻,与美国SEER公布数据相比,乳腺癌诊断平均年龄和高峰年龄段明显提前,年轻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净生存率以及发病年龄与乳腺癌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2010年北京市4所医院北京户籍的乳腺癌患者首诊病例资料。共纳入浸润性、原发性女性乳腺癌患者3470例,随访截至2018年12月31日,获取全部患者的生存信息。采用寿命表法分析各年龄组乳腺癌患者的5年净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年龄组乳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死亡的风险,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发病年龄与乳腺癌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347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2岁,其中45~5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1289例),占37.15%;<35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少(126例),仅占3.63%。随访期间,死于乳腺癌的患者528例(15.22%),乳腺癌5年净生存率为90.72%(95%CI为89.74%~91.70%);<35岁和≥65岁乳腺癌患者的5年净生存率较低,分别为88.68%(95%CI为83.09%~94.27%)和87.05%(95%CI为84.27%~89.82%)。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以乳腺癌发病年龄为45~54岁为参照,<35岁和≥65岁年龄组发生死亡的HR分别为1.72(95%CI为1.06~2.81)和1.89(95%CI为1.43~2.49),且在Luminal A和Luminal B分子分型中,≥65岁患者具有更高的乳腺癌死亡风险(Luminal A型:HR=1.70,95%CI为1.17~2.46;Luminal B型:HR=3.84,95%CI为1.74~8.49)。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发病年龄与乳腺癌死亡风险的关联呈现非线性的J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01)。结论年龄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年轻和老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乳腺癌诊断年龄的抽样分析及中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乳腺癌诊断年龄并比较与美国乳腺癌诊断年龄的差异.方法:收集从1975年-2005年间西京医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对诊断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美国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数据比较.结果:获得乳腺癌患者3074例,诊断年龄范围17-91岁,平均48.65岁;高峰集中在45-54岁年龄段,共1006例,占总患病人数的 32.73%;<35岁的年轻型乳腺癌297例,占9.67%.而美国SEER数据显示,2002年-2005年间美国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为61岁;高峰集中在55-64岁年龄段,占总患病人数的23.7%;<35岁的年轻型乳腺癌占总患病人数1.9%.同期中美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及总体年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年龄较美国年轻,与美国SEER公布数据相比,乳腺癌诊断平均年龄和高峰年龄段明显提前,年轻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7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对2013-2017年变化趋势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来自黑龙江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乳腺癌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分别计算女性乳腺癌城乡和年龄组对应的发病率、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0~74岁累积率。结果:2017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1 450例,死亡288例,粗发病率为60.27/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65/10万,粗死亡率为11.97/10万,中标死亡率为6.61/10万。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在40岁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率在60~6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122.97/10万);25岁前无死亡病例,在65岁年龄前,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增加,随后死亡率稍有下降,至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到峰值(50.64/10万)。2013-2017年均为45~64岁年龄组的发病(死亡)率最高。结论:女性乳腺癌是黑龙江省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农村地区适龄女性仍是肿瘤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郑文龙  沈成凤  张辉 《中国肿瘤》2020,29(8):596-601
摘 要:[目的] 分析天津市2008—201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为开展相关预防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08—2016年天津户籍居民肿瘤随访登记数据,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等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6年天津市共报告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24 180例,占肿瘤新发病例的18.64%(居第2位),报告死亡病例4465例,占肿瘤死亡病例的7.30%(居第4位);城乡标化发病率比为1.59∶1,标化死亡率比为1.56∶1。2008—2016年天津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AAPC=5.50%)、标化发病率(AAPC=4.60%)均呈上升趋势(P<0.01);粗死亡率(AAPC=3.50%)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未有明显上升趋势(AAPC=1.60%,P>0.05)。2008—2016年天津城区乳腺癌发病率低年龄组增长较快,而死亡率高年龄组增长较快;农村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各年龄组增长均较快,死亡率以高年龄组增长为主。城区乳腺癌发病高峰在65~69岁年龄组,农村发病高峰在55~59岁年龄组。[结论] 天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仍处于快速上升期,但59岁以下死亡率未见明显上升趋势,乳腺癌防控和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应进一步开展健康干预和重点人群筛查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芹  潘恩春  武鸣 《中国肿瘤》2021,30(9):654-659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年江苏省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及2006—2015年间趋势变化。[方法] 从质控合格的2015年江苏省肿瘤登记数据中抽取女性乳腺癌病例,根据同期全省实际户籍人口,估算全省发病数、死亡数,分城乡、年龄别计算相应的发病粗率、死亡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累积率(0~74岁)等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计算2006—2015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江苏省2015年女性乳腺癌估计新发14 641例患者,居女性发病癌谱第1位;发病粗率为38.83/10万,中标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分别为26.34/10万、24.71/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65%,发病高峰在50~54岁年龄组。同期,估计全省女性乳腺癌死亡3 379例,位居女性死亡癌谱第6位;死亡粗率为8.96/10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为5.29/10万、5.14/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56%,死亡高峰在85+岁年龄组。2006—2015年江苏省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其中标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均<0.05)。女性乳腺癌发病水平AAPC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结论] 乳腺癌是江苏省女性发病第1位的恶性肿瘤,2006—2015年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针对不同地区流行特征,加强对重点女性人群乳腺癌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乳腺摄影对30~39岁妇女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计算机乳腺摄影对30-39岁年龄组妇女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意大利IMS公司生产的Giotto高频钼靶乳腺机和日本富士公司的CR系统对30-39岁年龄组妇女进行计算机乳腺摄影检查,回顾性分析由计算机乳腺摄影检出的乳腺癌和摄影发现异常继而活检的病理结果,并与同期40-49岁年龄组妇女计算机乳腺摄影及活检病理结果相对照。对12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30-39岁年龄组妇女普通钼靶乳腺片及计算机乳腺摄影片采用双盲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1020例30-39岁年龄组妇女进行计算机乳腺摄影检查,检出乳腺癌104例,873例无恶性肿瘤征象,对12例摄影发现的可疑病变进行了立体定位穿刺活检,7例为乳腺癌,其中2例导管原位癌,其余5例为浸润性癌。普通钼靶乳腺摄影及计算机乳腺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显著差异(P<0.05),计算机乳腺摄影优于普通钼勒乳腺摄影。结论:对30-39岁年龄组妇女进行计算机乳腺摄影检查,是发现年轻女性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乳腺癌发病率、生存率、死亡率的最近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验证实乳房摄片筛查的使用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可改善女性乳腺癌的预后。KennethC.Chu等人对来自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死亡率数据和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的发病、生存资料,按病人年龄分层,使用回归统计分析得出,从1989年到1993年美国白人妇女乳腺癌年龄调整死亡率下降了6.8%,40岁至79岁妇女每下降10岁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约2%,这些年龄组的发病趋势相似:局灶性疾病1982年-1987年快速上升,之后趋稳定或缓慢上升,而局限性疾病1987年后下降;远处发生转移情况过去20年保持平稳。1980年-1989年各年龄段局灶性和局限性疾病3年相对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9-2011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特征,为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淮安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收集淮安市2009-2011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分年龄、地区(城市和农村)分析淮安市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淮安地区2009-2011年乳腺癌发病共1 225例,粗发病率16.01/10万,城市20.22/10万,农村11.77/10万;标化发病率为13.19/10万,城市16.33/10万,农村10.03/10万。乳腺癌死亡共415例,粗死亡率为5.43/10万,城市6.66/10/10万,农村4.1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3/10万,城市5.15/10万,农村3.25/10万。发病死亡均为城市高于农村。2009-2011年发病(χ2=94.57,P<0.001)和死亡(χ2=8.66,P<0.001)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分年龄组分析,乳腺癌发病呈单峰分布,高峰在55~岁年龄组;死亡则呈双峰分布,高峰分别在55~岁年龄组及80~岁年龄组,最高峰在55~岁年龄组。结论淮安区城市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均高于农村,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最高峰均在55~岁年龄组,严重威胁淮安地区中老年女性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4.
陈文婕  董玮琪  乔丽颖 《中国肿瘤》2020,29(10):736-743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现状及2010—2015年内蒙古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趋势,为内蒙古乳腺癌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内蒙古符合要求的10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按城乡、性别、年龄别分层分析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粗率、标化率、累积率(0~74岁)及顺位和构成等指标,并结合内蒙古2015年户籍人口资料,估算全区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数。应用Joinpoint统计软件分析2010—2015年内蒙古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估算总体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和Segi’s标准人口的年龄构成。[结果] 2015年10个肿瘤登记处共覆盖人口4 200 478人,其中城市2 372 312人,农村1 828 166人。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估计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4074例,死亡病例1137例。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粗率为35.19/10万,中标率为24.90/10万,世标率为23.61/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58%,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5.37%,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的第2位。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8.80/10万,中标率为6.08/10万,世标率为5.87/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63%,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99%,位居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的第5位。乳腺癌发病率城市均高于农村。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25岁后上升迅速,5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随后下降,60~岁年龄组呈现第二个小高峰;死亡率在35岁后快速上升,80~岁年龄组达到峰值。2010—2015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中标率APC为2.39%,死亡中标率APC为-4.77%,但都无统计学意义。从年龄别趋势来看,60~74岁年龄段在2010—2015年发病中标率(APC=-8.46%)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是内蒙古女性人群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针对城乡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特点进一步加强乳腺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最近诊断的乳腺癌病人中,43%以上是绝经后6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随着妇女年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危险也增加。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监督、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规划提供资料,65岁以上老年组乳腺癌发病率为322/10万,是65岁以下年轻组60/10万的5倍以上。初次诊断时有转移者48%是65岁以上妇女。SEER 规划根据美国1973年~1984年诊断为乳腺癌的125000妇女中,研究高龄对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SEER 资料包括美国康涅狄克州、衣阿华州、新墨西哥州、犹  相似文献   

16.
黄灵  石瑀 《中国肿瘤》2020,29(11):844-850
摘 要:[目的] 分析 2011—2018年广西桂林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桂林市2011—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以及人口资料,按照地区、性别、年龄分层,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率、标化率、累积率(0~74 岁)、截缩率(35~64岁)、年龄别率以及前10 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等,其中分别采用 2000 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 2011—2018年桂林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7.92/10 万,中标发病率为191.07/10 万,世标发病率为185.42/10 万,累积率(0~74岁)为20.85%,截缩率(35~64岁)为321.48/10万。年龄别发病率在 40 岁以后快速上升,在 80~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主要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依次为女性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等,前 10 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10%;2011—2018年桂林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3.89/10 万,中标死亡率为 106.17/10 万,世标死亡率为 104.44/10 万,累积率(0~74岁)为11.74%,截缩率(35~64岁)为155.90/10万。年龄别死亡率在45 岁以后快速增加,在 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男性各年龄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主要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女性乳腺癌等,前 10 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8.55%。[结论] 桂林市恶性肿瘤整体发病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但单个癌种表现差异较大。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女性乳腺癌是当前桂林市需重点防治的癌种。  相似文献   

17.
姜琳 《癌症康复》2001,(2):11-11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常见"杀手",患病年龄跨度较大,见于15~85岁,多发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45~49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90—2019年全球肿瘤发病死亡情况。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GBD2019)数据库,分析1990—2019年全球肿瘤发病死亡情况、肿瘤发病死亡顺位、不同年龄组发病死亡情况以及发病死亡趋势。通过世界标准人口年龄结构进行标化,获得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结果1990年,全球肿瘤发病例数为1029.59万,发病率为192.45/10万,死亡例数为573.26万,死亡率为107.16/10万;2019年,全球肿瘤发病例数为2356.85万,发病率为304.60/10万,死亡例数为1002.28万,死亡率为129.54/10万,均较1990年升高。2019年,男女合计全球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为肺癌(29.21/10万),第2~5位依次为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其中男性发病率最高为肺癌(39.24/10万)、女性为乳腺癌(51.27/10万);男女合计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为肺癌(26.40/10万),第2~5位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和胰腺癌,其中男性死亡率最高的为肺癌(35.72/10万)、女性为乳腺癌(17.85/10万)。2019年,全球肿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25岁前发病率较低,25岁之后发病率升高较快,男女合计、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均在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分别为3084.18/10万、4434.81/10万和2353.07/10万;20~50岁年龄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5岁以上年龄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19年男女合计在20岁以上、男性在55岁以上、女性在1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均高于1990年相应年龄组发病率。2019年,全球肿瘤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35岁前死亡率较低,35岁之后死亡率升高较快,男女合计、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均在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分别为1787.84/10万、2509.87/10万和1369.99/10万;20~40岁年龄组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45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019年男女合计、男性和女性在0~80岁死亡率均低于1990年,2019年8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高于1990年。全球肿瘤标化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1990—2019年平均每年上升0.30%;全球肿瘤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1990—2019年平均每年下降0.60%。结论1990—2019年全球肿瘤标化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全球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全球肿瘤疾病负担仍然较重。肺癌是全球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其中男性全球发病率最高为肺癌,女性全球发病率最高为乳腺癌,不同国家或地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肿瘤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近年来在我国发病有上升的趋势。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统计、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而居第二位。且发病年龄提前,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健康。关于影响乳癌预后之因素国外报道较多,国内较少。本文总结我院长期随访资料,并分析乳癌患者因病情差异对预后之影响以利今后判断预后并提高疗效之参考。我院于1972至1985的14年期间,共收治女性浸润型乳腺癌患者466例。入院时年龄最幼者17岁,最长者87岁。高发年龄为45~49岁,其中绝经前患者占52.6%(245/466),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广源 《癌症进展》2004,2(5):400-405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5~35岁乳腺癌发病大幅增加,10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0.7%.55~65岁为第二个发病高峰,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或第二位,成为"女性之敌".与乳腺癌预后的有关因素除病期、病理类型、年龄及治疗方式方法之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则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指导治疗、辅助诊断、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今将有关乳腺癌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