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内电灼止血及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放疗术后急性膀胱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非手术组,经尿道膀胱内止血联合高压氧舱治疗组以及经尿道膀胱内止血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组,观察疗效,采用尿道综合征症状评分表(FUSS)对患者相关症状进行评分。结果:经尿道止血+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非手术组的70.0%和经尿道膀胱内止血-高压氧舱治疗组的80.0%(P<0.05);FUSS评分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和经尿道膀胱内止血联合高压氧舱治疗组(P<0.05);临床表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内止血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操作简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尿道电切术、钬激光术及选择性绿激光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05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其中经尿道电切治疗30例,钬激光治疗33例,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42例,术后均予以常规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导尿管放置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随访1年病情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钬激光组、绿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手术并发症例数方面明显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疗效比较,钬激光组、绿激光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选择性绿激光结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手术比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疗法复发率低,疗效满意.钬激光、绿激光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电灼与激光治疗重度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电灼与激光治疗重度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1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迅速控制膀胱出血,疗效满意。复发3例,2例经再次电灼治愈,1例改行右肾皮肤造瘘术。结论:重度患者的治疗关键是尽早彻底清除膀胱内血块与控制活动性出血点,经尿道电灼与激光治疗是控制膀胱内活动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给予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总有效率(93.33 0%),术后未发生电切综合征、尿失禁、大出血、膀胱颈狭窄、化学性膀胱炎及骨髓抑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2 a,复发2例,再次经尿道电切术及膀胱灌注THP治愈。结论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有效率高,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3例腺性膀胱炎,均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行膀胱病损粘膜电切。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月(6~24月﹚,治愈19例,好转2例,复发2例,无1例癌变。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安全性好、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术中同时行榜胱颈电切术。对照组仅行绎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术后两组均以盐酸毗柔比星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_F尿路症状(LUTS)评分、最大尿流牢(Qmax)测定并比较,另行膀胱镜检企及病理活检,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I.UT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O.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LUT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示研究组下尿路症状改善更明屁。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H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均未见腺性膀胱炎复发,均无尿失禁、排尿冈难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膀胱颈电切术较单纯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对84例腺性膀胱炎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Ⅰ组:经尿道电切;Ⅱ组:经尿道电切+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随访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获得随访79例,总治愈率为75.9%(60/79),随访0.5 ~1年,Ⅰ组的治愈率为78.8% (41/52),Ⅱ组的治愈率70.4% (19/27).诱因明确的17例患者在清除病因后全部治愈,诱因不明确者总治愈率为69.4% (43/62).结论 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治疗时应积极寻找并清除诱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术后1周给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1次/周,连续8周,8次后改为1次/月,连续12个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治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其中2例于术后6~12个月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确切,且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及预后(附10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04例腺性膀胱炎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5组,Ⅰ组:经尿道电切 抗感染组;Ⅱ组:经尿道电切 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组;Ⅲ组:单纯抗感染组;Ⅳ组:单纯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组;Ⅴ组:开放手术组。随访各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获得随访98例,随访3~10年。Ⅰ~Ⅴ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4.2%(23/31),50.0%(24/48),21.4%(3/14),0%(0/3),100%(2/2),总治愈率为53.1%(52/98)。诱因明确的14例患者在清除病因后全部治愈,诱因不明确者总治愈率为45.2%(38/84)。所有随访病例未发现有恶变者。结论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以经尿道电切 抗感染为主,治疗应积极寻找并清除诱因;此病为良性病变,恶变率很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等离子电切术,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5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失禁、膀胱颈口狭窄等并发症。51例随访平均1.8年,48例治愈,好转3例,无复发,无癌变。结论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等离子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腺性膀胱炎微创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行根治性手术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病例200例,患者均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所有病例均随机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组100例,传统手术组100例,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病理学资料、术后并发症、复发或转移率等方面的差异。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220±45)min]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140±26)min](t=15.382,P〈0.001),但术中出血量[(140±89)ml比(220±58)ml],术后腹腔引流总量[(110±83)ml比(223±92)ml]及术后吗啡用量[(12.2±2.6)mg比(21.3±3.2)mg]均明显少于传统组(t=7.525、t=9.120、t=22.08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期复发转移率(t=0.4882=0.0389、χ^2=0.687,χ^2=0.1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腹腔镜根治术安全、可行与传统开放癌根治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中,所获卵母细胞的成熟比例与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本中心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男性因素不孕患者242例,按卵母细胞成熟比例分为90%~100%(Ⅰ组)、80%~89%(Ⅱ组)、70%~79%(Ⅲ组)、〈70%(Ⅳ组),回顾性分析这四组的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四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无显著差异。Ⅳ组的受精率(65.6%)低于前三组(73.3%、74.8%、78.9%)(P〈0.05);临床妊娠率(25%)明显低于Ⅰ、Ⅱ组(52.3%、55.6%)(P〈0.05);胚胎种植率(13.64%)也低于Ⅰ、Ⅱ组(34.1%、32.1%)(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比例低组受精率偏低,胚胎的发育潜能及最终的妊娠结局也偏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SD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titis,SAP)胰腺局部病变及血淀粉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20只(CO2组,5%牛磺胆酸钠胆胰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后,腹腔镜气腹机向大鼠腹腔内注入CO2,压力12mm Hg,维持30min);Ⅱ组20只(开腹组,建立SAP动物模型后关腹,不充入CO2);Ⅲ组10只(对照组,仅开腹翻动胰腺后关腹)。各组均于术后2.5h处死动物,测定血淀粉酶、IL-6、TNF-α及CRP的变化,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变化。结果Ⅰ、Ⅱ、Ⅲ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值分别为(1.90±0.37)分、(1.75±0.26)分、(0.0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91,P=0.000),但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372,P0.05)。与Ⅲ组相比,Ⅰ组和Ⅱ组血清淀粉酶、IL-6、TNF-α均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IL-6降低(P0.05),淀粉酶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TNF-α、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与Ⅲ组NF-κB阳性表达值分别为3.91±0.81、3.55±0.76、0.92±0.51,差异有显著性(F=56.59,P=0.000),Ⅰ组与Ⅱ组比较,NF-κB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387,P0.05),Ⅰ、Ⅱ组与Ⅲ组比较,NF-κb阳性表达值有显著性差异(q=14.764,P0.05;q=11.999,P0.05)。结论CO2气腹对SD大鼠SAP胰腺病理变化无明显影响。SAP时CO2气腹对SD大鼠TNF-α、CRP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对IL-6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增强NF-κB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显示肾细胞癌(RCC)假包膜的差异及假包膜在肿瘤剜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46例肾脏非囊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女19例,年龄25~76岁,平均47岁。肿瘤位于左侧22例,右侧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观察假包膜的MRI各序列表现,并与病理对照,评价磁共振成像各序列显示RCC假包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RCC组织学类型、分级及临床分期对假包膜完整性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T1WI、T2WI、T2抑脂、T1增强显示RCC假包膜的敏感性分别为43.8%、87.5%、50.0%、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35,P=0.035);特异性分别为53.8%、80.8%、38.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6,P=0.014)。病理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的假包膜完整率40.6%,乳头状腺癌假包膜完整率3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817);高分化RCC包膜完整率达56.5%,中、低分化RCC假包膜完整率仅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P=0.007);Ⅰ期、Ⅱ期、Ⅲ+Ⅳ期RCC的包膜完整率分别为61.1%、3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3,P=0.011)。结论:RCC假包膜在MRI的常规T2加权像上显示最为敏感,若术前MRI显示肿瘤周围存在完整假包膜,预示着肿瘤分化较好,临床分期较低,已经发生癌细胞局部扩散及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提示肿瘤剜除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4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观察组应用生物多糖冲洗胶液,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总引流量为(243.70±112.17)mL,对照组为(382.68±130.20)mL,两组病例术后总引流量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观察组的输血率为2%,而对照组的输血率为32%,两组病例术后输血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入院年龄、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总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物多糖冲洗胶液能有效治疗术后创面出血,且方便、安全,具有确切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猪胰肠吻合的手术效果,探讨其学习曲线。方法2012年9月~2013年2月我科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40头家猪腹腔镜下胰肠吻合手术,按家猪实验的时间顺序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10例,比较4组手术时间、吻合效果。结果40头家猪腹腔镜下胰肠吻合手术均成功完成。4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Ⅳ组手术时间(112.7±8.3)min显著短于Ⅰ组(145.1±16.6)min(q=9.154,P<0.05)、Ⅱ组(133.0±8.7)min(q=5.735,P<0.05)、Ⅲ组(137.2±9.0)min(q=6.922,P<0.05),Ⅱ组与Ⅰ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q=3.419,P>0.05),其他各组间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腹腔镜下猪胰肠吻合的学习曲线约为30例,手术频数约为6.7例/月。4组吻合效果无统计学差异(χ2=0.586,P=0.900)。结论腹腔镜下猪胰肠吻合动物实验是可行的,学习曲线约为3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糜酶途径对犬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产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犬动脉VSMC,分为5组:对照组、AngⅠ组、卡托普利组、糜酶抑素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中仅为空白培养液,其他各组均加入AngⅠ,卡托普利组、糜酶抑素组和卡托普利+糜酶抑素组再分别加入相应的干预药物。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AngⅡ含量等。结果:本实验成功培养出犬VSMC,含AngⅠ各组的Ang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卡托普利组的AngⅡ浓度减少,但与Ang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糜酶抑素组明显低于AngⅠ组和卡托普利组(P0.05);卡托普利+糜酶抑素组作用更强一些,但与糜酶抑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糜酶在犬VSMC的AngⅡ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抑制剂可抑制AngⅡ生成。  相似文献   

18.
Cyr61在结肠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yr61蛋白在人结肠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Cyr61、VEGF和VEGFR2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用SPSS10.0软件分析Cyr61与VEGF、VEGFR2及肿瘤MVD的相关性。结果(1)Cyr61、VEGF及VEGFR2在50例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0.0%和60.0%,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02,P=O.000,P=0.001);(2)Cyr61、VEGFR和VEGFR2蛋白阳性表达组微血管密度较阴性表达组高(P〈0.05);(3)与临床Ⅰ~Ⅱ期或无淋巴结转移病例比较,临床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yr61、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率较高(P〈0.05),Cyr61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33,r=0.308,P=O.018,P=0.030);(4)Cyr61蛋白表达与VEGF和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4,r=0.408,P=0.009,P=0.003)。结论Cyr61可促进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VEGFR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种不同模式的卵泡抽吸术(follicular aspiration,FA)对氯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将85例CC抵抗PCOS不孕症分为2组,均在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U)介导下手术。组Ⅰ为彻底手术组30例,即抽吸所有卵泡;组Ⅱ为常规组38例,仅抽吸较大的卵泡。通过TVU和激素水平的检测,分析两种治疗模式对患者内分泌、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结果组Ⅰ累积排卵率和妊娠率均优于组Ⅱ[83.3%(25/30)vs42.1%(16/38),χ2=11.903,P=0.001;43.3%(13/30)vs13.2%(5/38),χ2=7.843,P=0.005],组Ⅰ术后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17.68±3.11)vs(11.58±1.84),t=9.220,P=0.000;(3.41±2.14)vs(1.47±1.29),t=3.937,P=0.000],而组Ⅱ无明显改善[(17.76±4.51)vs(16.11±3.53),t=0.229,P=0.062;(3.88±1.54)vs(3.72±1.27),t=0.995,P=0.326]。结论彻底穿刺抽吸所有小卵泡能明显改善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的内分泌状况,有效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在远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9年6月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实施的183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81)和开腹手术组(n=102),对2组患者在不同分期下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5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腹腔镜手术组少于开腹手术组外(Ⅰ/Ⅱ期,7.0%vs22.6%,P=0.036;Ⅲ期,7.9%vs24.5%,P=0.042),2组患者在切口疝、种植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累积存活率比较,Ⅰ/Ⅱ期腹腔镜手术组为77.4%,开腹组为7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Ⅲ期腹腔镜手术组为71.8%,开腹手术组为65.6%,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17)。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但术后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