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患者男,32岁。以发作性头痛半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之主诉于1990年6月28日入院。查体:双侧视神经乳头Ⅰ°水肿,颅神经检查阴性,共济运动正常。头颅CT 扫描显示左侧小脑桥脑角有一6.6cm×5.7cm 的均一高密度肿块,CT 值80~120Hu,类圆形,边界清楚,光滑,以广基与颅骨内板相连;中线结  相似文献   

2.
男性患者 ,4 1岁 ,司机 ,住院号 :2 5790 0。酒后跌伤头部 2 0余天于 2 0 0 0年 4月 2 0日入院。无昏迷、抽搐病史。体检 :心肺腹无异常 ,神经系统正常。CT扫描见右额部颅内一低密度病灶 ,大小为 1.5cm× 1.5cm (CT值 85Hu) ,肿物呈圆形 ,边界清楚 ,颅骨无破坏 ,CT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现象 ,印象 :右额部蛛网膜囊肿。 2 4日在全麻下行开颅探查 ,术中见右额骨颧突内板向外凹陷 1.5cm ,板障层消失 ,内含包膜完整之类圆形肿物 ,该部硬脑膜受压下陷2 .0cm ,肿物内容呈灰白色类皮脂样。病理诊断为上皮样囊肿 ,术后 1周伤口愈合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对25例颅内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做了初步讨论,并就2例CT所见的肿瘤内部分隔现象做了观察,经手术证实,认为分隔是由较粗血管穿行于肿瘤中所致。另外,对2例囊肿壁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8岁.发作性头痛10余年.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MRI示右侧额部内板下见等长T1等长T2混合团块信号影,肿块部分侵入内板内,液体衰减反转回复(rLAIR)序列为等、高信号,DWI为高信号为主,内可见片状等、低信号.MRI示右侧额部颅骨内板下见团块状等、长T2(图1a),等、长T1(图1b)混杂信号影,边界清,FLAIR序列为等、高信号,其内可见小片状低信号影(图1c),DWI(图1d)示主体高信号,内见片状等、低信号.局部颅骨变薄,邻近脑实质受压.病理诊断为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例1,男,39岁,右小脑桥脑角上皮样囊肿。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术。术后病人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光反射良好,四肢活动正常。第5d头颅CT扫描证实肿瘤全部切除,肿瘤床内无出血。第8天伤口拆线愈合良好。第10d晚,病人突然剧烈头痛呕吐,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颅内上皮样囊肿(IEC)显微外科治疗水平。方法:总结15例IEC的显微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经验。结果:13例肿瘤获全切,2例因肿瘤包膜与脑干或海绵窦粘连,而行次全切。1例因后组颅神经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3例随访恢复良好,1例复发。结论:对IEC显微手术治疗要正确选择入路,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及预防术中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佳克  孙玉琳 《浙江医学》2013,(24):2212-2213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1],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好发于桥小脑角、鞍旁,其次为第四脑室、侧脑室,也可发生在颅骨板障、脊柱等。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枕顶部巨大颅内外贯通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一同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例1,张某,男,28岁,枕部砖砸伤3天于1991年6月30日入院,伤后原发昏迷5分钟,醒后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5次.查  相似文献   

9.
女,32岁,不明原因头痛9个月,进行性加重2月余,头晕、阵发性意识障碍,四肢活动不灵,右手肌力明显减退。查件:发育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敏感,眼底视乳头广泛水肿,右上肢肌力Ⅳ^ 度,右侧下肢及左侧肢体肌力Ⅳ^-度,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11.
<正>患者男,30岁。入院前3小时被汽车撞倒、头部摔伤,当即有数分钟意识不清,苏醒后感头痛、头晕、恶心。查体除发现左额部头皮有轻度挫伤外无其他重要体征发现。颅脑CT示(1)左额部硬膜下血肿(少量);(2)左额部巨大良性肿瘤,大小为8cm×5cm×5cm;(3)左额骨骨折。在既往史中否认有过头痛、头晕或癫痫发作等症状。入院后经20多天保守治疗后,头痛、头晕等症状完全消失。于1996年3月22日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左额叶脑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囊壁完整,呈灰白色,左额叶脑组织被挤压成一薄层,厚度约为0.5cm。切开囊壁,囊内物为白色豆腐渣样夹杂有闪光片状物(似鱼鳞)。将其刮除,囊壁分块切除。病理检查:囊壁呈复层鳞状上皮组成,角化层在内,豆腐渣样物为角化物,基底层在外。诊断:左额叶表皮样囊肿。术后出现右侧偏瘫和运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栓塞是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之一,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误诊率极高,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提高,经验的积累和设备条件的改善,我院各科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率逐渐提高。现报告1例因脚癣引起的骑跨型肺栓塞溶栓治疗成功患者。  相似文献   

13.
上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残余组织演化而成,约占颅内肿瘤的0.2%~1.8%[1],为提高本病典型与非典型上皮样囊肿CT和MRI表现的认识,现将本院1990~1999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术前符合率。1 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上皮样囊肿的28例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8~61岁,平均30岁;病程2周至13年余,均有头痛病史,20例表现有颅神经症状,其中面瘫3例;听力减退10例;视力减退和眼球活动障碍7例;小脑共济失调2例。28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有15例同时进行过MRI检查,其中1…  相似文献   

14.
报告59例颅内上皮样肿瘤(表皮样肿瘤)的临床、手术和病理特点。在59例中,6例(10.2%)在硬脑膜外,其余53例(89.8%)的肿瘤位于硬脑膜下,其中43例(72.9%)位于蛛网膜下腔或脑池,尤多见于桥脑小脑角池(20例)。39例(66.1%)肿瘤为实质性,13例(22%)为囊性,7例记载不详。由于本病在临床上缺少特征性的表现,故难以据此作出诊断。高颅压表现仅见于38.6%病人。CT是较好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手术和随访资料的分析表明,为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手术时应在不增加神经损伤的基础上,尽量切除瘤内容及其包膜(囊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 14例马尾区上皮样囊肿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讨论。方法:14例中男性 8例,女性6例,年龄6—33岁。平均年龄17.3岁,全部经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4例,2例仅行囊内容清除。结果:手术治疗是马尾区上皮样囊肿首选治疗。术中除要保护好蛛网膜下腔不被污染外,特别应在显微镜下操作,必要时松解粘连的神经组织并切断终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告 14例马尾区上皮样囊肿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讨论。方法 :14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6例 ,年龄 6岁~ 33岁 ,平均年龄 17.3岁 ,全部经手术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除 8例 ,部分切除 4例 ,2例仅行囊内容清除。结论 :手术治疗是马尾区上皮样囊肿首选治疗。术中除要保护好蛛网膜下腔不被污染外 ,特别应在显微镜下操作 ,必要时松解粘连的神经组织并切断终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14例马尾区上皮样囊肿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讨论.方法:14例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6岁~33岁,平均年龄17.3岁,全部经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4例,2例仅行囊内容清除.结论:手术治疗是马尾区上皮样囊肿首选治疗.术中除要保护好蛛网膜下腔不被污染外,特别应在显微镜下操作,必要时松解粘连的神经组织并切断终丝.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女性,38岁,因进行性头痛,呕吐,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2年于1992年5月10日入院。体检:意识清楚,检查合作。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好,双侧视力正常,视野粗测无缺损,左侧眼底视乳头水肿3D,右侧眼底正常。头面部痛,温、触觉两侧对称,咬肌及颞肌无萎缩,肌力正常,张口卜颌元偏斜。双侧听力正常。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腱反射对称。腹壁反  相似文献   

19.
宋星志 《华夏医学》2001,14(6):842-843
颅内上皮样囊肿为颅内良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2 .4% [1 ] ,多发于颅内中线结构的颅底蛛网膜下腔 ,有薄囊膜及豆渣样囊内容物 ,易于手术切除 ,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 ,近 15年来 ,我院对 2 5例该病患者手术治疗 ,其中 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患者 ,男 1例 ,女 5例 ,年龄 10~ 6 6岁 ,平均 33.5岁 ,病史 2月至 2年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视蒙、耳鸣、行走不稳等 ;肿瘤位置及最大径 :鞍上 1例 ,直径3.0 cm,后颅窝 5例 ,主要位于桥脑小脑角区 ,直径 <5 cm 2例 ,5~ 8cm 3例 ,此 …  相似文献   

20.
在眼外肌麻痹患中,由海绵窦上皮样囊肿所引起的很是少见。我院曾遇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