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丽云  盛士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513-1514
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剂型多样,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随着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断问世,其耐药性与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如何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应引起重视。现就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喹诺酮类药物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已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药物的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和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现状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已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加广泛。随着药物的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和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现状及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门诊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2005年10,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82649张,从中挑选合喹诺酮类药物处方8316张,对年龄、科室、剂型、药物利用指数、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抗茵药物的联用以二联为主。结论 该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在老年人用药、儿童用药、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舍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周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25-227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特别是随着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问世.其特点表现为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对其它抗菌的耐药菌有效而显示出更大的治疗潜力.已被临床广泛使用.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其不良反应也日渐显现.为临床正确使用该药,现将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中叶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目前该类药物已发展至第四代,以氟喹诺酮类为代表,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其市场占有率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广泛使用,耐药问题频现,同时也发现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心脏毒性、肝脏毒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应,致其应用受限。发展新型喹诺酮结构以克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缺点为临床所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62年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问世,及1984年FDA批准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诺氟沙星上市,虽然该类药物使用时间相对较短,但基于其药效学药动学特性优良,口服和静脉剂型兼备,且因新品种研发活跃,已发展到第四代,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扩大,毒性得到降低,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优异。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及细菌对其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结构、进入细菌体内的方式及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简明阐述.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而导致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的原因入手,阐述了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从染色体突变到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性的几种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为研究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将喹诺酮注射液及其他常用药物的配伍使用日益增多。为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现将喹诺酮类药物配伍应注意的事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蒋孝英  马骥 《黑龙江医药》1996,9(3):178-179
喹诺酮类药物的产生始于1949年,当时从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甲基喹诺啉,经实验证明具有强力抗菌作用,此类药物较易透过细菌外膜、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分布良好,以及很少被代谢等特点,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抗菌剂,国内已使用的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哌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的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一类抗菌药,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效果佳而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2007年上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在14000余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道中,抗菌药物占据首位,而其中又以喹诺酮类药物为主,共2880例。本文对喹诺酮类药物所产生的ADR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处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抗感染药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喹诺酮类是当前抗感染药物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类合成药物。本类药物具有高效、广谱、细菌不易耐受、低毒、使用简便等特点,在抗感染治疗中已成为主要的一类抗菌药物。本文列举几种喹诺酮类抗菌药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供临床用药参考。诺氟沙星(NFLX)与氧哌嗪青霉素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单用氧哌嗪青霉素的抗菌活性,协同作用明显,对于严重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廷梅  陈静  骆科文 《贵州医药》2012,36(2):148-149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耐药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结核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及社会问题,对结核病的有效治疗和控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良好的药动学性质,1996年WHO推出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及美国消灭结核病咨询委员会明确把氟喹诺酮药物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及不能耐受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患者[1],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及分支杆菌均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已成为治疗细菌性腹泻、泌尿系感染的重要药物,此外也被临床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外伤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14.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物,自60年代奈啶酸问世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常用抗感染治疗药物。了解和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对我国长期以仿制为主,开始向创新阶段转移,开发喹诺酮类新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简要讨论如下。1 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喹诺酮类药物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现已发展到一、二、三、四代。第一代喹诺酮类,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少部分变形杆菌有抗菌作用,临床应用范围较窄。具体品种有奈啶酸和吡咯酸等,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相似文献   

15.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价格低等特点。现介绍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临床应用特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性价比高等优势,近年来成为发展迅速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类药物,尤其是第三、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所  相似文献   

17.
喹诺酮类药物分析方法概况彭六保,李健和,陈孝治,龚建华(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药剂科长沙410011)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使用安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近年不仅为改善已有品种的欠缺致力于发展新品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在药物剂型、检测手段及体...  相似文献   

18.
田彩锁  王瑞瑛 《河北医药》1994,16(6):369-370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050000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田彩锁,董锡文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医院王瑞瑛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八十年代已广泛用于临床[1].本类药物抗菌谱广,疗效佳,且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副作用小,倍受临床欢迎。但也有滥用和...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全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作用机制独特、高效、低毒等特点.新型的喹诺酮类药物更是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等优点,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增多,其耐药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曹伟灵 《广东药学》2004,14(5):64-67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抗菌药物,目前许多新氟喹诺酮及结构修饰物的出现,使这类早期应用有限的化合物发展成为具有相当抗菌活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药物。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本文就治疗细菌性感染的3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疗效较高/成本较低的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