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产妇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前后其洗手行为及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产妇200名进行手卫生培训,分别收集培训前、后产妇手部采样标本和调查问卷。结果:培训前后洗手方法正确率由31.5%上升至88.2%,洗手效果合格率由53.5%提高到76.5%。结论:培训产妇手卫生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方法,可以降低医院内母婴感染的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7个病区124名医务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洗手或卫生手消毒要求的标准,每月选择住院部某一病区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进行调查,调查时间规定在上午8:00~10:30或下午15:00~17:00。比较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及合格率。结果护士的洗手依从性和洗手效果比医生好,下午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比上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培训,规范洗手,完善洗手设施,选用合适的手部消毒剂以提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医务人员不同洗手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霞 《护理研究》2005,19(7):1287-1287
近几年,对手的卫生学研究表明,在为病人进行不同操作项目后,粘到手上的细菌可多达10^5cfu/cm^2~10^7cfu/cm^2。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使细菌减少10^3cfu/cm^2。因此,洗手是阻断因医务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规范洗手方法、保证洗手效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是所有医务人员都应做到的。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操作前后的洗手方法、时间、频度各有不同,于是对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同洗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监测,以强调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5.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对医院感染的问题进一步重视,加强了研究。九十年代后,扩大了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系统。我市卫生防疫部门每年对各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进行两次的监测。由于我院是精神科,部份护士对医院感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精神病人中亦有合并症的,如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医务人员使用2种不同洗手剂洗手效果,以此来推广抑菌性洗手液在医务人员手卫生中的广泛应用。方法:从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和检验室随机抽取80名医务人员,根据肥皂、抑菌性洗手液2种不同洗手剂的使用分为2个实验组,对其洗手前后的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结果:使用抑菌性洗手液洗手的医务人员洗手效果明显高于使用肥皂洗手的洗手效果(P〈0.01)。结论:在医疗护理操作后使用抑菌性洗手液可有效去除手上的自然菌,效果优于肥皂洗手,可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洛本清消毒液洗手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晓敏  陈筱玲 《护理研究》2002,16(8):462-462
为了选择消毒时间短,消毒效果好,且无毒副反应的外科洗手消毒液,分别采用75%酒精,安尔碘,术必泰,洛本清消毒液用于术前1570人次的外科洗手,结果显示;洛本清组所用的时间短,消毒效果最好,其次是术必泰组,提示:洛本清用于外科术前洗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采样状态对洗手监测结果的影响,不断完善简化采样流程,真实地反映洗手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我院临床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洗手后采样监测,根据采样时手的状态分为实验组(湿手状态组)和对照组(干手状态组);被采样者是否戴口罩分为实验组(不戴口罩组)和对照组(戴口罩组)。标本采集后均置37℃温箱培养48h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湿手状态组和干手状态组的菌落数差异统计学无意义,两组的合格率差异统计学无意义;不戴口罩组与戴口罩组相比,菌落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样时干湿手对洗手监测结果无影响,采样时被采样者不戴口罩影响洗手监测结果,在以后的监测过程中,被采样者应戴口罩,防止被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人员术前洗手效果,寻找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手术室近4年对本院护士、本院医生、进修护士、进修医生、实习护士术前洗手后细菌培养监测资料。结果 术前洗手监测合格率本院护士为100%.本院医生为86.8%,进修护士为87.3%,进修医生为86.2%,实习护士为98.1%。本院护士和实习护士的合格率最高.进修医生和本院医生的合格率最低。结论 不同手术人员对术前规范洗手仍缺乏足够认识。加强手术人员术前洗手管理,提高手术人员的无菌观念,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护士进行营养知识的培训效果及对护理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抽调全院护理业务骨干进行营养学知识水平的岗前培训、理论学习,对护士的认知态度、专业技术能力、病人健康教育满意度测评、服务态度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护士认为通过专业培训能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强对病人饮食指导的能力,对护理工作很有帮助。随着营养学知识的提升,主动获得有关营养学知识、主动参与病人饮食指导的意识也随之增强,通过营养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病人的饮食健康教育率、服务态度满意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医院对护理业务骨干的培训,能够更新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务人员洗手认知及监测现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刘玉琼  蒋莉玲  李辉 《护理研究》2004,18(6):524-525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洗手相关问题。 [方法 ]对 184名医务人员进行关于洗手知识的问卷调查 ,并对 62名医务人员洗手程序、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采样时间不同 ,对 60名医务人员进行监测结果比较。 [结果 ] 184名医务人员对洗手知识普遍存在一些不足 ,特别是对手清洁和消毒的指证、手采样时间、中和剂的使用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 ;另外医生洗手不如护士洗手规范 ,且洗手效果明显不如护士。 [结论 ]医务人员洗手时出现的问题 ,不仅与自身重视不够有关 ,而且与相应的管理规范不缜密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冯晓莉  李艳菊  杨茜  王心 《护理研究》2004,18(21):1959-1960
[目的 ]评价复合性损伤护理培训模式。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复合伤相关知识试卷 ,对相关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第 1次考核 ,然后按预定模式进行培训 ,培训后再进行第 2次考核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培训后复合伤知识总分 (2 4.19分± 1.64分 )高于培训前(10 .0 2分± 1.96分 ) ,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复合伤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医院护理人员 ,采用复合性损伤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 ,能提高护理人员对复合性损伤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参加培训学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和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及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2011年4月参加浙江省第一期复合型公共卫生骨干培训的学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效果。结果共发放问卷99份,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92.93%。参加培训的学员对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的总体满意度分别达到94.50%和90.4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理论培训中的培训教材质量和课程时间安排对总体效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技能培训中的培训教材质量对总体效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61%的学员认为《社区预防医学》基本理论有提高,79.34%的学员认为《公共卫生案例分析》技能有提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员对大部分课程的掌握程度优于大专学历的学员。结论复合型公共卫生骨干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总体效果较好,但对于培训教材质量、课程时间安排等对总体培训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应在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彭树兰  陈丹  潘慧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817-818
目的探讨对ICU护士进行镇痛镇静相关知识的培训效果。方法对71名ICU护士采用专家集中课堂授课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进行镇痛和镇静治疗相关知识培训,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镇痛和镇静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培训后ICU护士对镇痛镇静治疗指征和治疗药物的知晓率上升,镇痛镇静相关知识的得分提高(P(0.05)。结论对ICU护士进行镇痛镇静治疗知识的培训可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提高ICU护士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护理科研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与积极性。方法对护理科研内容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并进行考核与调查,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护理论文的立题、文献检索、科研相关概念及统计方法的掌握,科研能力与积极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研培训内容必须符合本单位实际,并设法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必要的考核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反复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员参与岗位知识培训的体验,为今后开展更优质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择2013年4—10月来自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参与岗位知识培训的12名精神科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深度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护理员参加岗位知识培训的体验主要归纳为5个主题:认识到岗位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扩充精神专科知识、更新服务理念、安全警戒性增强和渴求沟通技巧。结论岗位知识培训能提高护理员的专业素质,增强护理责任,提升护理内涵。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员岗位知识培训,并满足其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以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护理意愿及其定性研究等方面的现状所做的简单综述,以期能对艾滋病防治及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田萍  王梅新 《护理研究》2008,22(36):3293-3294
综述了放松训练的历史背景、实施及临床应用,为建立科学规范的临床心理护理模式提供线索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功能训练时机与疗效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功能训练时机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 15 6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 5 2例 ,分别于发病后 7d以内、7~ 3 0d、3 0d后进行功能训练。 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A、B两组疗效相近 (P >0 .0 5 ) ;两者与C组比较 ,疗效明显优于C组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后 7~ 3 0d进行功能训练更为有利 ,这样 ,在取得满意疗效的同时可以避免过早功能训练使病情加重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