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伶 《广西医学》1997,19(1):50-52
肝细胞癌与P53基因、P21基因及HBV相关性研究的进展广西医科大学阮伶综述邓卓霖审校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我国为HCC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新发病人在10万以上,死亡率高,生存期短,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现有的研究表明,HCC的发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16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存在情况。分析P^16基因的失活情况。结果 3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的缺失率达到40.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P^16蛋白的缺失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16的遗传改变是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高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具有3万个基因,而每个细胞大约只表达其中的15%;肿瘤是一种基因异常变化的疾患。如抑癌基因P^53,其研究最令人瞩目。P^53异常几乎存在于人体的所有肿瘤,但对P^53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肿瘤发生中的具体作用等问题上,又给我们提出了更多复杂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4.
梁平  李济洁  庞伟 《广西医学》2001,23(1):76-78
恶性肿瘤的发生 ,目前认为是细胞内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缺失和 (或 )失活所致 ,其中已发现的癌基因有 1 0 0多种 ,而抑癌基因的发现很少 ,目前已肯定的抑癌基因包括 Rb、P53、nm2 3、P16等 ,其中 P16基因是最近研究的热点( 1) 。 P16基因 ,又称MTS1(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1 )或 CDKN2 基因 ,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 ,位于染色体 9P2 1( 2 ) ,其编码蛋白质是周期素依赖激酶 4(CDK4,Cyclin Dependent Kinase4)的抑制剂 ,周期素与 CDK结合 ,能使 Rb1蛋白磷酸化 ,解除其对 DNA合成必需的—酶表…  相似文献   

5.
胃癌中ras,P~(53)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权力,曹东铉延边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关键词癌;胃;基因中图法分类号R735.21981年Shih等[1]首先分离成功人类癌基因,肿瘤研究开始进入了癌基因的时代.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发生癌变,一方面癌基因被激活,即?..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P^27的研究进展。方法:光盘检索有关献,归纳综合整理。结果:P^27是细胞周期的相关蛋白,P^27白过度表达可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阻断细胞生长于G1期。结论:P^27是细胞周期中重要的负性调控控因子,是一种新的侯选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1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甲状腺癌的病例。结果:甲状腺癌中P^16的阳性率为71.1%,乳头状癌最高,其次为滤泡癌,最低为未分化癌。癌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16的低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并与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葛怀俊  周海滨  李真  楚浩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4):134-134,16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与P53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P53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患者P53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从正常粘膜、癌旁组织、腺癌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正常粘膜组与腺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与P53蛋白mRNA表达的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P^16、P^21、P^53、cyclinD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P^16、P^21、P^53、cyclinD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阳性表达率P^16、P^21均为63.3%,P^53为66.7%,cyclinD1为86.7%,P^53基因突变率为27%。结论 沂蒙山区食管癌以P^53第7外显子突变为主。P^16、P^  相似文献   

11.
吴成志 《广西医学》1995,17(6):504-505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5例鼻咽癌(NPC)中突变型P^53(mP^53)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P^53基因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是世界上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约有125万人患病。目前在我国肝癌已处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P^53基因最早发现于1979年,曾经被认为是肿瘤抗原、原癌基因,直到1991年才确证为抑癌基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P^53基因在肝细胞肝癌治疗、诊断及其判断其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其发展近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PCR-SSC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例人大肠腺癌和腺瘤变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和P^53蛋白的表达,另对97例大肠腺瘤和腺瘤癌变组织P53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18例大肠腺癌中8例P^53基因,第5-6外显子中存在突变。10例(56%)P^53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15.
胃癌P^53突变产物的增强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朱明华 《医学争鸣》1994,15(4):241-243
作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胃粘膜的冰炼切片标本进行了P^53突变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38例胃癌标本,24例P^53突变蛋白高表达,阳性率63.2%,高分化腺癌3/4(75.0%)阳性,中分化腺癌13/20(6兜.0%)阳性,低分化腺癌5/9(55.6%),粘液腺癌3/5(60.0%)阳性,癌旁胃粘膜有10例P^53突变蛋白弱表达。2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罗癌标本,  相似文献   

16.
肿瘤的发生是多基因多阶段参与的极其复杂过程。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及其产物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信息传递有着重要作用。原癌基因激活和抗癌基因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研究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作用,对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P^53基因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探讨P^27和P^16表达对软骨肉瘤诊断,分级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P^27和P^16蛋白表达与良,恶性性软骨肿瘤和软骨肉瘤病理分级间以及与软骨肉瘤不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P^53基因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法,免疫组化法及苏木素一HE染色,分别测定37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癌组织中P^53mRNA的表达,PCNA指数(PI)及细胞分裂指数(MI),并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增生性子宫内膜相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与PI,MI均明显高于正常及增生性子宫内膜组,且三者的数值均随疾病的进展而升高,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升高的趋势呈正相关关系。结论:P53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常与更具侵袭性行为的生物学行为有关。P53基因及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对于临床判断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