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移植性人骨肉瘤裸鼠模型,为骨肉瘤的提供研究实验模型。方法采取皮下细胞悬液注射法与组织块植入接种法,建立人骨肉瘤裸鼠模型。人成骨肉瘤OS-732细胞株体外传代培养后,将l×10^7细胞悬液注入裸鼠腋后皮下(10只裸鼠),或将已成瘤的瘤组织块接种于裸鼠腋后皮下(10只裸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接种后4周处死裸鼠,剥瘤称重,行病理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成瘤率、终末瘤体积及瘤重、肿瘤相对增长率;大体观及病理组织学。结果两组裸鼠接种2周后均有局部肿瘤形成,细胞悬液组成瘤率70%,组织块组成瘤率100%,两组成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终末瘤体积及瘤重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细胞悬液组相对增长率高于组织块组,接种后第16天开始两组肿瘤增长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鉴定符合骨肉瘤镜下特点。结论成功建立了移植性人骨肉瘤裸鼠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对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雄性BALB/C裸小鼠建立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株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低剂量组(C组,植入7.4×10^6Bq粒子1枚)、中剂量组(D组,植入14.8×10^6Bq粒子1枚)和高剂量组(E组,植入29.6×10^6Bq粒子1枚)。第30天检测各组移植瘤体积,并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C、D、E组瘤体积与A组比较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瘤体积与C组瘤体积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D、E组之间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植入后30d肿瘤体积抑瘤率分别为71.5%、90.8%、92.1%。结论:^125I粒子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Li GQ  Yin J  Wang XH  Sun BC  Yu Y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7):490-493
目的探讨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对肿瘤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按接种变异瘤株不同,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A组(H22.Wt细胞)、B组(H22-neo细胞)、C组(H22-CD80/CD86^+细胞)、D组(H22.CD137L^+细胞)、E组(H22-CD80/CD86/CD137L^+细胞)5组,建立H22.BALB/C小鼠荷肝癌模型,A、B组为对照组。观察小鼠成瘤率、成瘤潜伏期、荷瘤鼠存活率及肿瘤增殖情况。通过复种试验观察转基因对H22变异株免疫原性和机体免疫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E组首次接种成瘤率仅有50.0%,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1)。首次接种后,C组荷瘤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有2只荷瘤鼠肿瘤完全消退。E组肿瘤生长所受抑制较C组更为明显,肿瘤峰值体积显著小于C组,且有3只荷瘤鼠肿瘤完全消退。其余3组荷瘤鼠未见肿瘤完全消退。与A、B、D组相比,C、E组荷瘤鼠生存率显著改善(P〈0.01),而C、E两组荷瘤鼠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试验表明,C、E组荷瘤鼠再次成瘤率低于对照组,E组与C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次接种后,E组成瘤率显著低于C组(P〈0.01)。E组中5只首次接种未成瘤的小鼠,于第21天重复接种H22-Wt细胞,小鼠100%排斥肿瘤,于第56天第3次接种H22/Wt细胞,小鼠仍然100%排斥肿瘤。结论CD80+CD86和CD137L单独或者联合表达均可显著降低野生型H22细胞株致瘤性,CD80、CD86和CD137L基因联合表达显著改善了野生型H22细胞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类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Ⅱ裸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神经侵袭情况,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MIA PaCa—Ⅱ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和胰腺被膜下,建立皮下和原位移植瘤模型,分别于4、6、8周处死裸鼠行原位移植瘤病理学检查,HE和银染观察神经侵袭情况,对K—ras、C—erbB2、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p53、DPC4行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皮下移植瘤接种成瘤率为100%(10/10),呈局限性生长,无脏器和神经转移。原位移植4、6、8周时成瘤率均为100%(10/10),神经转移率分别为50%(5/10)、80%(8/10)和60%(6/10),并可见多个脏器转移。MIA PaCa—Ⅱ细胞、皮下及原位移植瘤细胞对K—ras、C—erbB2、COX-2、PSCA呈阳性表达,且高于裸鼠正常胰腺细胞,而p53、DPC4表达则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细胞。结论成功建立神经侵袭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研究嗜神经转移以6周为宜。K—ras、C—erbB2、COX-2、PSCA高表达与p53、DPC4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MIA PaCa-Ⅱ人胰腺癌细胞系裸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观察神经侵袭情况。方法将MIA PaCa-Ⅱ细胞行裸鼠背部皮下接种,建立高转移特性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将高转移性移植瘤组织接种于裸鼠胰腺被膜下,分别于4周、6周和8周处死裸鼠行移植瘤组织解剖和病理学检查,测量移植瘤大小和重量,并用HE和银染方法观察神经侵袭情况。结果MIA PaCa-Ⅱ细胞裸鼠皮下接种成瘤率为100.0%(10/10),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生长,无脏器和神经转移。原位移植4周、6周和8周后,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成瘤率均为100.0%(10/10),神经转移率分别为50.0%(5/10)、80.0%(8/10)和60.0%(6/10),并可见多个脏器转移,以肝脏、肝门淋巴结、胃窦转移和腹膜播散多见。结论人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Ⅱ裸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为一较理想的"拟人"神经浸润转移模型,可用于胰腺癌体内嗜神经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研究旨在建立成功率高、稳定的人肾细胞癌原位动物造模方法.方法:采用人肾细胞癌细胞(786-0、ACHN)进行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皮下成瘤后引瘤原代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皮下成瘤后引瘤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及皮下成瘤后引瘤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周筋膜内法建立原位移植裸鼠模型,采用PET/CT、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血清生化检测等手段观察成瘤率及肿瘤生长情况,评估4种方法的建模效果.结果:人肾细胞癌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ACHN组成瘤率(90%)高于786-0组(30%);人肾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786-0原位注射组、ACHN原位注射组、ACHN皮下移植瘤引瘤后原代细胞原位注射组、ACHN组织块肾包膜下包埋组和ACHN组织块肾周筋膜内包埋组的成瘤率分别为33%、80%、90%、100%和20%,其中以ACHN皮下成瘤后引瘤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成瘤率最高,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符合低分化肾细胞癌.结论:成功建立4种人肾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其中以ACHN皮下成瘤后引瘤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成瘤效果最佳,为肾细胞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观察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体内移植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常规无菌采集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10份,定向诱导成CIK细胞,然后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者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两者对K562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取30只裸鼠分为3个组,预防组:裸鼠先尾静脉注射CIK细胞,连续5天,第6天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治疗组:裸鼠于第一天接种A549细胞,次日,分为3组,第一组局部(接种A549部位)注射CIK细胞;第二组尾静脉注射CIK细胞;第三组局部(接种A549部位)及尾静脉均注射CIK细胞,均连续治疗5天。对照组:裸鼠,第一天背部皮下接种A549细胞,第二天开始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连续5天。四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测量肿瘤大小,称重,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并做病理检查。结果健康人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显著高于肿瘤患者CIK细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人CIK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患者CIK细胞(P〈0.05);健康人CIK细胞对K562,LOVO的杀伤活性强于患者CIK细胞(P〈0.05)。对照组各裸鼠背部皮下移植瘤出现较早,并且以相近速率快速生长,体积较大;CIK细胞预防组及治疗组中局部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的移植瘤出现较晚,生长较慢,体积较小,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体外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体外扩增快,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肿瘤患者CIK细胞。动物实验中,健康人CIK细胞对裸鼠移植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肝癌裸鼠连续传代的病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裸鼠人肝癌20年连续传代的病理变化特征。方法:裸鼠人肝癌组织模型(SMMU-LTNM)连续观察20年(1987—2007年),皮下移植瘤传至228代,建立腹腔移植瘤、肝原位移植瘤及NOD-SCID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病理资料,经光镜、电镜、图像分析、染色体分析、周围血液AFP检测等方法分析病理变化特征。结果:(1)上述4种肿瘤模型的局部侵袭和转移均长期存在:皮下移植瘤的局部侵袭率为59.70%(40/67),肺内转移率为37.10%(23/62);腹腔移植瘤的肺内转移率为59.02%(36/61);肝原位移植瘤的肝内转移率为18.18%(4/22),肺内转移率为31.82%(7/22);NOD—SCID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肺内转移率为53.85%。(2)皮下移植瘤的组织学变化:第10代前的瘤细胞分化和组织结构与原人肝癌近似,以Ⅱ级分化、粗梁型为主;第11代至225代瘤细胞以分化Ⅲ级、团块型为主,电镜下亦证实瘤细胞分化更差。(3)AFP检测第32代前为92500μg/L,第33代至130代AFP下降为6729μg/L,220代AFP检测为1000—5000μg/L。(4)腹腔移植瘤的瘤细胞群体与肺转移瘤的瘤细胞群体DNA含量分布范围明显增宽,2C-6C不等,峰值明显右移,前者的分布范围比后者更宽;DNA含量分别为2.60±0.20和2.10±0.26。(5)染色体检测,第55—206代(相隔12年)部分瘤细胞染色体变为裸鼠染色体。结论:裸鼠皮下移植瘤可连续传代20年,局部侵袭及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不变;瘤细胞分化更差,AFP下降,部分瘤细胞染色体变为裸鼠染色体。这些病理变化可能与裸鼠内环境影响和瘤细胞的多潜能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YH-16(重组内皮抑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荷瘤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Y法检测YH-16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YH-16处理Hela细胞后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成瘤,观察不同浓度YH-16(0mg/kg、0.4mg/kg、0.75mg/kg和1.5mg/kg)对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具有体外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YH-16能有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YH-1615mg/kg组的肿瘤MVD计数较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YH-16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应激性抑郁对荷瘤大鼠存活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程度的应激性抑郁对荷瘤大鼠存活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重170~180g健康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单纯种瘤组(A组)、接种瘤细胞后给予应激性抑郁组(B组)、接种瘤细胞前给予应激性抑郁组(C组),以及接种瘤细胞前后均给予应激性抑郁组(D组),观察各组大鼠皮下接种Walker 256癌肉瘤细胞后的存活期,并检测大鼠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血清皮质醇等指标。结果与A组相比,D组大鼠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其余各组大鼠相比较,存活期差异无显著性;与A组相比,D组大鼠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并且D组大鼠CD4^+细胞百分率比B、C组亦显著降低(P〈0.05)。各组大鼠CD8^+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D组大鼠CD4^+/CD8^+比值比B、C组亦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D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比B、C组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较长时间的慢性应激性抑郁可以显著缩短荷瘤大鼠的生存期,而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以及皮质醇水平升高而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BALB/C裸鼠和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探讨四硫化四砷在卵巢癌组织中的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卵巢癌SKOV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按照给药剂量(50mg/kg和100mg/kg)及肿瘤生成大小(3mm×3mm和10mm×10mm)将裸鼠随机分成小剂量早期治疗组、大剂量早期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分别予四硫化四砷隔日灌胃,并设裸鼠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四硫化四砷对肿瘤的生长的影响;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四硫化四砷对肿瘤组织中Bcl-2/Bax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各组裸鼠一般情况良好。小剂量早期治疗组、大剂量早期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84.98%、87. 55%和74.25%,与小剂量治疗组的35.1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显示肿瘤组织Bcl-2 mRNA表达下调和Bax mRNA表达上调,Western blotting显示其Bcl-2蛋白表达降低和Bax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四硫化四砷可以抑制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携带ING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ING4)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扩增的Ad-ING4感染SMMC-7721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Ad-ING4在SMMC-7721细胞中的转录。用SMMC-7721细胞建立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予Ad-ING4(1×10pfu/ml)50μl对移植瘤瘤体注射治疗,观察肿瘤生长变化;3周后处死裸鼠,摘除瘤体,称瘤重;免疫组化法检测p21、COX-2、Fas、Bcl-2、Bax、Caspase-3、VEGF、CD34等因子的表达。结果 Ad-ING4在SMMC-7721细胞中成功表达;Ad-ING4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Ad-ING4组瘤体显著减小(<0.01),抑瘤率达41.64%;免疫组化检测显示,Ad-ING4抑癌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p21、Fas、Bax和Caspase-3的表达及下调COX-2、Bcl-2、VEGF和CD34的表达有关。结论 Ad-ING4能有效抑制SMMC-7721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血管形成和激活细胞凋亡等多个途径共同发挥抑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裸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移植瘤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黄芩苷对移植瘤生长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芩苷对CyclinD1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裸鼠右前腋部皮下接种人肝癌SMMC-7721细胞5×10^6个,建立人肝癌实体瘤模型。将20只成瘤裸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黄芩苷组,每组1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黄芩苷组腹腔注射黄芩苷注射液100mg/kg,每2d给药1次,间断给药8次后称体重、处死,瘤块离体称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瘤中CyclinD1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芩苷组100ml/kg对裸鼠肝癌SMMC-7721实体瘤的抑制率为308%,两组间肝脏与肾脏指数比较,P均大于0.05。黄芩苷处理组凋亡指数为(13.6±11)%,高于对照组的(2.2±19)%,(P〈0.01)。黄芩苷能够抑制CyclinD1表达及上调Caspase-3表达,(均P〈0.05)。结论:黄芩苷对人肝癌SMMC-7721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表达和上调Caspase-3表达来达到抑制瘤体增殖并有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在保护免疫器官功能方面,黄芩苷无明显优势。黄芩苷可能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其在保护免疫器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抑制肿瘤细胞骨保护素(0steoprotegerin,OPG)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致骨转移的影响。方法32只4~6周龄雌性裸鼠被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8只,A、C组的每只裸鼠按分组分别以5×10。个MDA—MB-231细胞注射入左心室(A组)或左胫骨骨髓腔(C组)。B、D组的每只裸鼠按分组分别以5×10。个MDA—MB-231i细胞(OPG表达抑制)注射人左心室(B组)或左胫骨骨髓腔(D组),42d后行病理检查,比较A、B组骨转移发生率和骨转移灶数量,以及C、D组的骨肿瘤体积。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A组有6只发生骨转移,全组共检出不连续性骨转移灶23处;B组有3只发生骨转移,全组共检出不连续性骨转移灶8处。A组的骨转移发生率和转移灶数量虽高于B组,但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肿瘤平均体积为(66.29±41.01)mm3,D组肿瘤平均体积为(23.70±16.14)mm3,C组骨肿瘤体积大于D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乳腺癌细胞致骨转移能力与其OPG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抑制OPG表达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致骨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Heps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 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治疗1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4/只)、治疗2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5/只)和治疗3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6/只),每组15只。接种肝癌细胞当天,分别于尾静脉注射不同数量的NK细胞,对照组注射NS。观测小鼠移植瘤体积及各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各组于输注NK细胞后第15天分别处死2只小鼠,对移植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细胞NK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接种移植瘤后第8天,治疗3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较其他组小鼠显著减慢(P<0.05)。第20天时治疗1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组和3组移植瘤体积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1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和治疗2、3组(P<0.01)。治疗1-3组脾细胞杀伤活性以及NK细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量输注NK细胞可以有效抑制HepS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为临床应用NK细胞治疗时数量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虎  王志刚 《陕西肿瘤医学》2011,(10):1946-194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对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荷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不同剂量(5μg/100μl、50μg/100μl)的IL-18进行腹腔内注射,对照组为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观察瘤细胞生长能力和裸鼠生存期,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8高剂量组和IL-18常规剂量组明显抑制了皮下移植瘤生长(P〈0.05)。IL-18常规剂量组生存期(63±8天)明显延长(P〈0.05),IL-18高剂量组(44±5天)与空白对照组(42±6天)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IL-18常规剂量治疗组和IL-18高剂量治疗组肿瘤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及炎细胞浸润,可见肿瘤细胞点、片状坏死;IL-18高剂量组和IL-18常规剂量组的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IL-18在裸鼠体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刺激淋巴细胞、NK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炎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肿瘤抑素慢病毒载体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C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直径达到0.3~0.5cm时分别在瘤周及瘤体内多点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组)、5×109 TU慢病毒绿色荧光蛋白(Lenti-GFP组)和5×109 TU 肿瘤抑素重组慢病毒(Lenti-Tum组)。观察3组的肿瘤体积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3组肿瘤组织中肿瘤抑素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注射21天后,Lenti-Tum组的肿瘤体积为(702.1±143.7)mm3,小于PBS组的(1622.2±253.8)mm3和Lenti-GFP组的(1538.5±284.9)mm3(P<0.05);Lenti-Tum组的抑瘤率为56.7%,显著高于Lenti-GFP组的5.2%(P<0.05);Lenti-Tum组中肿瘤抑素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Lenti-Tum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天,明显高于PBS组的58天和Lenti-GFP组的59天(P<0.05)。结论 肿瘤抑素经慢病毒转染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