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忠  牛雯  陈龙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5):536-537
目的 观察三羟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DA—MB—435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三羟异黄酮处理人乳腺癌细胞后细胞周期改变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吖啶橙/溴乙锭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DA—MB—435S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三羟异黄酮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可以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而且随剂量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阻滞作用也增强。经吖啶橙染色法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随三羟异黄酮剂量增大,细胞凋亡也逐渐明显。结论 三羟异黄酮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2.
余小平  糜漫天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505-1506
大豆异黄酮是存在于大豆中的一类非营养成分,主要包括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和二羟异黄酮(Daidzein),它们在大豆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与糖苷配基结合形成的染料木苷(Genistin)和黄豆苷元(Daidzin),只有少量游离形式的三羟异黄酮和二羟异黄酮,结合形式的大豆异黄酮在酸水解或者细菌发酵作用下释放糖苷配基形成游离的Genistein和Daidzein.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及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1,2].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生长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 - 7细胞生长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大豆异黄酮抑制MCF - 7细胞生长 ,诱导MCF - 7细胞凋亡。蛋白水平检测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使MCF - 7细胞iNOS表达升高。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抑制MCF - 7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凋亡 ,并主要是通过调节iNOS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加入三羟异黄酮,通过MTT试验,流式细胞仪技术及Giemsa染色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1)MTT试验显示,细胞培养第1天,三羟异黄酮20、40、80、160μmol.L-14个剂量组的吸光度值(该值反映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为0.460±0.018、0.450±0.020、0.440±0.020、0.385±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0.520±0.023,P<0.05),第2、3、4天的变化趋势相同于第1天。(2)三羟异黄酮80、160μmol.L-12个剂量组的细胞周期G2%分别为50.0%、57.5%,而对照组为6.8%。(3)三羟异黄酮10、80μmol.L-12个剂量组晚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20.03%,而对照组为0.50%。结论三羟异黄酮对MCF-7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但主要在细胞周期的后期(G2期)发挥作用;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or protein kinase,MAPK)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抗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以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为研究对象,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检测三羟异黄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激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ECV304细胞MAPK磷酸化水平和激酶活性。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单独处理能使ECV304细胞增殖,MAPK磷酸化水平和活性升高,而三羟异黄酮单独处理能抑制ECV304细胞增殖,MAPK磷酸化水平和活性降低,三羟异黄酮和VEGF同时处理时,细胞增殖受抑,MAPK磷酸化和MAPK激酶活性比VEGF单独处理组低,而比三羟异黄酮单独处理组高。结论MAPK在三羟异黄酮抑制ECV304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三羟异黄酮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三羟异黄酮拮抗表皮生长因子促乳腺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genistein、不同剂量EGF、固定剂量genistein和EGF的混合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ER^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结果genistein剂量超过25μmol/L以后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50μmol/L为最适宜浓度,EGF剂量超过4.15nmol/L以后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8.30nmol/LEGF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则可显示出两者有交互作用,EG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可以被genistein的作用逆转。结论genistein可抑制EGF诱导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是豆科植物的重要成分(非营养素成分),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尤其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及前列腺癌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肿瘤发生率与居民豆制品摄入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是豆科植物的重要成分(非营养素成分),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尤其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及前列腺癌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肿瘤发生率与居民豆制品摄人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植物雌激素对人类有很多益处,如预防乳腺癌〔1〕、前列腺癌、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2〕,改善绝经期症状等。但研究证明〔3-5〕,植物雌激素对动物生殖发育有不良作用,并且目前使用大豆异黄酮保健制品的人群也日趋增多。现已知此类保健品对更年期妇女能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但对正常成年人群是否有不良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本实验拟通过给予成年大鼠不同剂量的三羟异黄酮,观察大鼠生长发育的情况,评价膳食摄入三羟异黄酮对成年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豆三羟异黄酮(Gen)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效果及与乙醇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关系。方法 2 w龄昆明种小白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en试剂对照组(200 mg/kg bw),Gen试剂预防组(分别有50、100、200 mg/kg bw的低、中、高三种剂量,乙醇灌胃前给药)和Gen试剂治疗组(低、中、高三种剂量,乙醇灌胃后给药)9组;用50%乙醇12 ml/kg bw大剂量灌胃雄性小鼠诱发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实验连续10 d后测定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测定肝脏组织的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系(CYP2E1)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LT、AST水平比较空白对照组和Gen试剂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Gen预防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LT、AST水平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显示有剂量效应,MDA、TG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GSH、SOD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Gen预防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液与肝脏的ADH、ALDH与模型组比较酶活性显著升高,CYP2E1酶活性显著降低;Gen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各项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Gen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预防保护效果,有影响乙醇代谢酶活性作用,缓解乙醇代谢产生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的有效成分三羟异黄酮对胆固醇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植物雌激素的抗氧化功能。方法体外培养HUVEC,将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胆固醇损伤组(胆固醇50mg/L+终浓度为10μmol/L的CuSO4溶液)、胆固醇损伤的同时加入三羟异黄酮不同剂量,GST低剂量组(22.5μmol/L)、中剂量组(45μmol/L)和高剂量组(90μmol/L)。培养结束后,测定上清培养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O)生成量。结果胆固醇损伤组的GSH-Px活力和NO生成量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GST不同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GST不同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胆固醇可以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三羟异黄酮可能有阻止胆固醇对HUVEC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对断乳大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幼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雌雄各8只,口饲给予含不同剂量三羟异黄酮的基础饲料[对照组0mg/(kg.d),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100mg/(kg.d)],待各组大鼠发育至9周龄时,测雌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雄鼠血清睾酮水平;待各组大鼠发育至13周龄时,分离雌鼠子宫、卵巢,雄鼠睾丸进行病理检查,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9周龄时雌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雄鼠血清睾酮水平升高;13周龄时,雌鼠体重和摄食量下降,阴道开放提前,生殖器与直肠间距(AGD)减小,卵巢称重减少。病理切片显示雌鼠子宫腔扩大,子宫扩张,血清雌二醇水平有所降低,子宫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量降低;雄鼠摄食量10周龄左右有所升高,血清睾酮水平升高,但体重无明显升高,睾丸下降时间未见提前,睾丸称重无差别,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结论三羟异黄酮对断乳后大鼠的生殖指标影响较大,其中对雌性大鼠的影响大于雄性大鼠,但是对大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主要在其成年后,并且此种影响与其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三羟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的一种,早期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作用.但近期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量摄入三羟异黄酮对母体和子代的生殖发育有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外调节激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三羟异黄酮以及与ERK1/2上游激酶MEK1/2抑制剂联合作用时对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记法分别检测ERK1/2总蛋白、c-Jun、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羟异黄酮作用48h后,细胞存活度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合用MEK1/2抑制剂细胞存活度最低;Western blot分析提示,随三羟异黄酮剂量的增加,ERK1/2、c-Jun、c-Fos蛋白表达增加,但合用抑制剂后蛋白表达降低.结论三羟异黄酮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激活了ERK1/2 MAPK信号转导通路;MEK1/2抑制剂可以抑制三羟异黄酮介导的ERK1/2活化,同时提高三羟异黄酮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异种移植瘤血管生成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genlstein)对原癌基因(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 应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HER—2/neu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CF—7/HER—2)。免疫缺陷裸鼠(BALB/c)皮下接种乳腺癌(MCF—7和MCF—7/HER—2)细胞,其中接种MCF—7/HER—2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genistein处理组:HER—2/neu抗体处理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移植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 MCF—7/HER—2移植瘤与MCF—7移植瘤相比血管密度较大。VEGF表达增强;MCF—7/HER—2移植瘤经genistein和HER—2/neu抗体处理后。移植瘤的血管密度减少,VEGF表达降低。结论 HER—2/neu高表达能促进乳腺癌的血管生成,genistein可能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6.
二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豆科植物的重要成分.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具有抗肿瘤作用,尤其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及前列腺癌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献表明,二羟异黄酮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及阻滞细胞周期.本实验初步探讨二羟异黄酮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3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37细胞1~4d后,以生长曲线、3H-TdR掺入试验反映其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1~9×105mol/L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37细胞3~4d后,对BCap-37细咆有增殖抑制作用,且与剂量及培养时间成正相关,而在相同剂量条件下二羟异黄酮对BCap-37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37细胞4d后,BCap-37细胞的增殖指数明显下降,细胞主要阻滞于G1期。提示三羟异黄酮对BCap-37细胞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三羟异黄酮(GEN)对丙烯酰胺(ACR)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生5-7 d SD大鼠小脑皮质细胞培养,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细胞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元,将培养8 d的神经元进行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ACR染毒组(浓度为10 mmol/L)、GEN预处理组Ⅰ、Ⅱ、Ⅲ、Ⅳ(浓度为10、25、50、100μmol/L的GEN预先处理细胞12 h,再予ACR作用24 h)。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神经元活性;相差显微镜及Hoechst33342染色分别观察细胞及其核形态学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观察神经元凋亡细胞数。结果 10μmol/L组及25μmol/L组GEN可拮抗ACR所致的大鼠CGNs凋亡,提高神经元活性,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ACR所致的神经元胞体皱缩、细胞核固缩等特征;而50μmol/L组及100μmol/L组对ACR引起的神经元凋亡没有保护作用。结论一定浓度范围的三羟异黄酮可以保护丙烯酰胺所致的大鼠CGNs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给予三羟异黄酮(Gen)对母鼠生殖及其雌性子代发育的影响。方法母鼠孕10d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饲以含不同剂量Gen的基础饲料(对照组0mg/kg/d,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100mg/kg/d)。每周检测母鼠和仔鼠生长指标,产后D21处死母鼠和8只雌性仔鼠,取血,分离雌性仔鼠子宫、卵巢,进行雌二醇测定与病理检查,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子宫、卵巢中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后将各剂量组母鼠所产仔鼠分别抽取体重相似的雌性仔鼠各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只,待其发育至13w龄时全部处死,处理方法同上。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21d时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幼鼠子宫、卵巢称重减少,病理切片发现高剂量组雌幼鼠卵泡发育提前,雌性仔鼠体重9w龄左右开始下降,阴道开放时间提前;13w龄时,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病理切片示子宫腔扩大,子宫扩张,子宫、卵巢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量降低。结论早期给予Gen对大鼠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而且对大鼠体重的影响主要在于其成年后。这种影响与其对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三羟异黄酮(Gen)与药物葡萄糖醛酸内酯(肝泰乐,Glu)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解毒保肝效果。方法实验小鼠分成正常对照(control)、APAP模型(model)、Gen、Glu及联合组(GG)共五组,灌胃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及肝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并观察肝组织切片。结果以APAP模型组为基准,Gen组小鼠血清AST、ALT活性降低幅度分别比Glu组高61.9%和7.6%(P<0.01),小鼠血清TP、ALB、GSH含量升高幅度分别比Glu组高3.20%、9.89%和25.25%(P<0.0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GG组及Gen组肝细胞AgNORs染色颗粒数量及银染核仁面积/细胞核面积(IS)值均显著高于Glu组(P<0.05)。结论 Gen与Glu保肝解毒机制不同,前者效果优于后者,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肝细胞DNA转录活性有关。[营养学报,2012,34(6):595-5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