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同位素标记液闪技术研究唾液抗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PAc)抗体对变形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在全唾液包被的羟基磷灰石 (SHA)上粘附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含有高效价的特异性抗 PAc抗体的兔唾液使变形链球菌 Ingbritt在 SHA土的粘附数明显减少 ,而对茸毛链球菌 6 715的粘附无影响。提示抗 PAc抗体能抑制变形链球菌在唾液获得性膜上的粘附 ,这可能是特异性抗体抗龋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法检测重组乳链球菌HL107免疫后孕兔乳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用^3H-胸腺嘧啶同位素标记技术观察特异性抗体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孕兔乳清中有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并且明显减少了变形链菌对唾液色被的羟基磷灰石的粘附,提示携带有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基因的重组乳链球菌HL107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乳清抗表面蛋白抗体降低了变形链球菌的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3H标记变形链球菌遗传分型Ⅰ型S.mutansJBP和ⅢS.sobrinus6715,观察细菌在经兔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微珠表面的粘附量,以研究唾液对两种菌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mutansJBP和S.sobrinus6715对经唾液包被的HA上的粘附量有明显差异,I型JBP的粘附量显著多于Ⅲ型6715,在无唾液包被的HA上,两者粘附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变形链球菌I型S.mutans粘附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mutans遗传Ⅰ型(血清c型)P1抗体对遗传Ⅱ-Ⅴ型(血清a-g型)变链菌在唾液包羟磷灰石微珠(S-HA)表面粘附的影响。方法:用提纯的变链S.mutansMT6R的细胞表面蛋白P1加弗氏佐剂通过局部唾液腺和背部皮下注射免疫BALB/c鼠,得到含高效价P1抗体的鼠血清和唾液。结果:发现遗传Ⅰ型变链菌的抗P1抗体可抑制除S.rattus遗传Ⅱ型,血清b型)以外的各型变链在S-HA表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的粘附能力。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测法测量^3H-TDR标记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唾液包被羟磷灰石(SHA)的粘附。结果: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菌株对SHA粘附量差异较大;高龋组个体定植的粘附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较显著高于无龋组。结论:高龋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菌株的高致龋力与其携带有粘附能力强的菌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粘附能力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耐氟突变后,其粘附能力的改变。方法用同位素标记方法测定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亲代及耐氟菌株粘附至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SHA)表面的粘附量及粘附百分率,并比较两者的粘附能力。结果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亲人菌株与耐菌株间粘附百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远缘链球菌与变形链球菌相比,其粘附百分率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变形链球菌与远缘链球菌耐氟菌株粘附至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性同位素3H-胸腺嘧啶核苷标记变链S.mutansJBP株(血清C型)及S.sobrinus6715株(血清g型),观察兔全唾液对这两种细菌在羟磷灰石(HA)表面粘附的影响.结果发现,JBP和6715在无唾液包被的HA上的粘附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唾液包被HA后JBP粘附量明显多于6715(P<0.01),说明唾液成分可促进C型变链的粘附,但对g型变链的粘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乳链球菌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方法:对实验动物BALB/c鼠进行基因重组乳链球菌防龋疫苗的灌胃免疫,并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鼠血清和唾液中抗特异性PAc-IgG测定。结果:接种重组乳链球菌HL102、HL107组血清中抗PAc-IgG明显高于乳链球菌免疫组(P<0.01),与接种变形乳链球菌组产生同样的IgG反应(P>0.01)。结论:基因重组乳链球菌具有变形乳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的免疫原性,能够在BALB/c鼠中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和免疫表达产物抗特异性PAc-IgG。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乳链球菌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方法:对实验动物BLAB/c鼠进行基因重组乳链球菌防龋疫苗的灌胃免疫,并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鼠血清和唾液中抗特异性PAc-IgG测定。结果:接种重组乳链球菌HL102,HL107组血清中抗PAc-IgG明显高于乳链求球菌免疫组(P〈0.01),与接种变形乳链球菌产生同样的IgG反应(P〉0.01),结论:基因重组乳链球菌具有变形乳链球菌表面蛋白抗  相似文献   

10.
变形链球菌牙面粘附唾液受体的筛选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和纯化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简称变链)的牙面粘附唾液受体。方法:用全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形成实验性获得性膜(SAP),后用1mol/L NaCl和0.5mol/L磷酸盐缓冲液分步洗脱,再用Sephadex G75分子筛层析和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层析对SAP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用细菌粘附实验和细菌粘附竞争抑制实验筛选受体,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淀粉酶活性测定等  相似文献   

11.
用提纯的S.mutans MT6R表面蛋白P1加弗氏佐剂对BALB/C大鼠行腮腺区和背部皮下注射免疫,得到含高效价抗S.nutans表面蛋白P1抗体的大鼠血清和唾液,观察此P1抗体对已粘附到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微珠表面的各型变形链球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唾液富脯蛋白对致龋细菌附着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已提纯的唾液富脯蛋白(PRPS)和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得性膜成分,观察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对羟磷灰石(HA)的附着情况,结果发现PRPS具有促进变链菌对HA附着的作用,对茸毛链球菌的附着则无促进作用。本研究还发现EDTA、SDS具有抑制变链菌附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mutans遗传I型(血清c型)P1抗体对遗传Ⅱ~V型(血清a~g型)变链菌在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微珠(S-HA)表面粘附的影响。方法:用提纯的变链S.mutansMT6R的细胞表面蛋白P1加弗氏佐剂通过局部唾液腺和背部皮下注射免疫BALB/c鼠,得到含高效价P1抗体的鼠血清和唾液。结果:发现遗传I型变链菌的抗P1抗体可抑制除S.ratus(遗传Ⅱ型,血清b型)以外的各型变链在S-HA表面的粘附(P<0.05)。结论:蛋白P1可作为各型变链菌间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4.
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与唾液受体结合特异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与唾液受体间的对应结合关系。方法 采用^3H标记的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竞争性粘附抑制实验及自行设计的间接酶联免疫受体结合实验,检测纯化唾液受体与纯化变链表面粘结素间的结合特异性及其强度。结果 唾液IgA降解片段和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的酸性蛋白仅促进变链粘附,唾液淀粉酶具有促进粘附及抗粘附双重作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27000的变链表面粘结素及GTF组分分别可竞争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所制备的单抗与其相应的非变性抗原PAg 的反应,并直观显示PAg 在茸毛链球菌原位的分布。方法:采用间接免疫金标技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并设置多抗以及变形链球菌和鼠链球菌作为对照。结果:抗PAg的单抗可与茸毛链球菌发生反应,与变形链球菌反应不明确,与鼠链球菌不发生反应。结论:所制备的单抗能与PAg 特异性结合,PAg 可能与茸毛链球菌表面茸毛层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对茸毛链球菌主要表面蛋白的免疫定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所制备的单抗与其相应的非变性抗原PAg的反应,并直观显示PAg在茸毛链球菌原位的分布,方法:采用间接免疫金标技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并设置多抗以多变形链球菌和鼠链球菌作为对照。结果:抗PAg的单抗可与茸毛链球菌发生反应,与变形链球菌反应不明显,与鼠链球菌不发生反应。结论:所制备的单抗能与PAg特异性结合,PAg可能与茸毛链球菌表面茸毛层相关。  相似文献   

17.
测定变形链球菌MT6R菌株表面蛋白P1在钙溶液中对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的粘附量,探讨钙对蛋白P1粘附的影响。方法:将变形链球菌MT6R菌表面蛋白P1经^131碘标记,分别测定其在钙逍度为0、0.1、0.25、1.0、1.5及2.0mmol/L的溶液中标记物^131碘-蛋白P1对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S-HA)的粘附量。结果^131碘-蛋白P1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溶液中粘附量不同,当钙浓度从0.1mol/  相似文献   

18.
用提纯的变形链球菌细胞表面蛋白P1加弗氏佐剂对BALB/C鼠行腮腺区和背部皮下注射免疫,得到含高效价抗P1抗体的鼠血清和唾液。将血清和唾液样本分别作梯度稀释,观察不同稀释倍数的抗P1抗体对S.mutans MT6R粘附的影响。结果发现原倍在释度为1:2,1:4,1:8,1:16,1:32的抗变链C型表面蛋白P1因清抗体和唾液抗体均可明显抑制S.mutans MT6R在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微珠表面的粘  相似文献   

19.
单克隆抗体对茸毛链球菌粘附及龋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局部运用抗茸毛链球菌主要表面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对定菌大白鼠茸毛链球菌粘附及龋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白鼠随机分组,分别用单抗,非特异性腹水及PBS免疫6次,在第3次免疫后,接种耐链霉素的茸毛球菌并给予到处到处致龋饲料。实验结束后检测茸毛链球菌的粘附水平,并根据Keyes评分方法作龋齿计分。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抗OMZ176菌(d血清型)和抗MT6R菌(c血清型)表面蛋白抗原220KD和185KO分子量的单克隆抗体(McAb)对血清型变链球菌c、d作用后,通后3H核素标记测试细菌的粘附性。结果显示:抗220KD、抗185KD表面蛋白抗原的McAbs对相应血清型的变链球菌的粘附均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McAbs对不相应血清型变链球茵的粘附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认为McAb通过局部被动免疫抗粘附原理对变链球菌粘附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