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骨骼的发育密切相关.目的:观察颅骨锁骨发育不良患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变化.方法:收集1 例颅骨锁骨发育不良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颌骨发育情况;详细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恒牙萌出及乳牙迟萌以及埋伏牙、多生牙等;综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确定临床诊断,并检测患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该患者有锁骨发育不良、囟门未闭合以及多生牙、埋伏牙等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的典型症状,可诊断为颅骨锁骨发育不良,但患者染色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均增高,提示颅骨锁骨发育不良患者可能伴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基因的变异. 相似文献
2.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为最近发现的骨吸收和破骨细胞活性的良好标志物,测定血清中TRACP尤其是TRACP-5b的浓度,有助于了解生理条件和各种病理条件下的骨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1例罕见先天性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成功护理,总结该类患者护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为以后该病种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及患者住院期间的全程治疗与护理,观察其术后疼痛、出血、感染、功能受限及不良心理反应等。结果:该患者手术顺利,在优质的、系统的整体化护理下,疼痛能够得到及时地控制,没有出现术后感染、出血及功能受限等并发症,也无不良心理反应,对医疗护理工作较满意。通过患者住院期间的手术特点,为其指定特异性及个性化的出院指导及随访复查方案,以观察患者后续的并发症及康复。结论:对该类患者术后严格遵照医嘱对其对症治疗与监护,同时应尊重其心理需求,维护其尊严,同时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Dickkopf-1(DKK-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水平,分析AS各项临床指标与DKK-1、TRACP-5b的相关性,探讨AS骨结构损伤的特点。方法记录30例AS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HLA-B27及治疗前后晨僵、脊柱痛、枕壁距、指地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骶髂关节CT分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研究对象血清DKK-1、TRACP-5b的水平,对比A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DKK-1、TRACP-5b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AS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AS患者的血清DKK-1、TRACP-5b水平分别为819.65±204.56 pg/mL、3.9393±1.3354 U/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591.50±335.92 pg/mL、8.6379±1.9148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AS患者血清DKK-1、TRACP-5b水平分别为1186.00±493.70 pg/mL、5.9150±2.9282 U/L,均高于中晚期AS患者(636.60±181.04 pg/mL、2.9614±1.3772 U/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S患者血清DKK-1、TRACP-5b均与患者骶髂关节CT分级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指标均不相关;4.AS患者血清DKK-1、TRACP-5b呈正相关(P<0.0001)。结论DKK-1、TRACP-5b在AS骨结构损伤发生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测定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50例前列腺癌(PCa)患者骨显像结果及PSA、ALP、BAP测定结果。结果 50例Pca患者骨显像阳性率为70.0%。35例Pca骨转移患者分布在PSA〉20.0ng/mL时占97.1%,BAP〉20.1μg/L时占88.6%,ALP〉130.0μg/L时占94.3%。血清PSA、ALP、BAP水平随着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级的增高而逐步增高,呈高度正相关。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仍然是目前诊断PCa骨转移的主要方法;PSA、ALP、BAP亦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PSA〉20.0ng/mL时,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7.
全身振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办法。方法:对北京市罗庄里小区28例49—65岁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腰椎骨密度(BMD)、双侧股骨上端BMD,护骨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特异性磷酸酶(BALP)等测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干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振动方案为:频率30—45Hz、20min/次,3次/周,连续3个月。结果: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组间对比BMD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对比,实验组腰椎和股骨上端BMD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变(P=0.397);而对照组左侧股骨上端BMD和双侧股骨BMD均值均较实验前降低0.01g/cm2(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TRAP、BALP、OPG在振动干预结束后较实验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血清TRAP、OPG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组间对比也无明显变化(P>0.05);而实验前,实验组BALP明显高于对照组5.61μg/L(P<0.05),但3个月后,差异扩大到6.42μg/L(P<0.01),但两组的变化值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振动方案对绝经后女性血清BALP、TRAP、OPG无明显影响,但可延缓股骨上端骨丢失。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骨碱性磷酸酶对儿童佝偻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通过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了解该地区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来宝鸡市中心医院体检的2184例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期4组,采集指血,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末梢血中骨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2184例受检儿童中,临床佝偻病(NBAP>250 U/L)的检出率为10.1%,且年龄越小检出率越高;亚临床佝偻病(NBAP 200~250 U/L)的检出率为65.5%,说明宝鸡地区大部分儿童处于亚健康状态;春冬季检出率高于夏秋季;NBAP 检出率无性别差异。结论儿童为生长发育较快时期,易引起维生素 D 缺乏,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对维生素 D 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预防应从围产期开始,及时检测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水平,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骨型碱性磷酸酶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文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99,(2)
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在人体的生理功用主要是在成骨过程中水解磷酸酯.为羟磷灰石的沉积提供必需的磷酸.同时水解焦磷酸盐,解除它对骨盐形成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成骨过程。检测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的方法有多种.随着这些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增加,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作为骨代谢异常的标记物越来越受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8)
目的探讨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影响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山西省汾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压、BMI、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2年生存率及死亡原因,分析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患者生存的影响,使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心血管死亡率与非心血管死亡率。结果在观察期2年中,心血管死亡患者为13例(19.4%),非心血管死亡患者4例(其中2例为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为脑出血死亡,1例为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6%);全因死亡率25.4%;生存曲线方程:h(t)=exp(0.186×磷-0.296×BMI+0.013×ALP+3.315×b-ALP)。心血管死亡风险与b-ALP高度正相关(OR值22.986);与ALP、血磷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25、1.013);与BMI呈负相关(OR值0.744)。结论 MHD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死亡风险与b-ALP、ALP、血磷及BMI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显像和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对鼻咽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骨显像并测定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71例鼻咽癌患者中,骨转移者44例,无骨转移者27例,转移率62%;骨转移组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无骨转移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鼻咽癌骨转移率较高,且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与骨显像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工虎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 b(TRACP 5b)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6例,性别均为女性,绝经1年以上,年龄(60.5±3.6)岁。口服人工虎骨粉胶囊,3次/d,每次3粒,共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BGP水平(放射免疫法)和TRACP5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治疗后血清BGP明显增高[(8.31±2.41)]μg/L vs(5.81±1.93)μg/L,P<0.05],血清TRACP 5b明显降低[(2.49±0.81)]u/L vs(4.26±0.86)u/L,P<0.05]。结论人工虎骨可以通过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是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特异性标志酶,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目的:观察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相关因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影响。方法: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培养破骨细胞。实验分2组:对照组开始时加入质量浓度100μg/L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进行诱导至收获细胞,双膦酸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10-7 mol/L阿仑膦酸盐处理至收获细胞。培养第7天检测各组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功能,免疫荧光检测两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各组细胞均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均大于双膦酸盐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均强于双膦酸盐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双膦酸盐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双膦酸盐通过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蛋白的表达,阻碍破骨细胞分化生成及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13-3814
目的观察降钙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KD-MB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CKD-MBD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降钙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BAP、TRAC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磷、iPTH、BAP、TRACP水平较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联合骨化三醇较单纯骨化三醇冲击治疗CKD-MBD患者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BAP、TRACP)。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和瘦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新生儿代谢性骨病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新生儿90例,在生后1d内及第14天采集空腹静脉血。生化法检测血清钙、磷水平;酶联免疫分析测定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蛋白(OC)和瘦素(Leptin)水平。结果:胎龄越小,BAP水平越高,OC水平越低,Leptin水平越低;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骨矿化不活跃;胎龄32周以上的早产儿骨骼生长速度趋于平稳上升,水平接近足月新生儿。结论:BAP水平的异常增高和血磷的降低是早期诊断新生儿代谢性骨病的敏感指标;OC可作为钙缺乏性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重要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疗效及对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即新风胶囊+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嘧啶(SASP)+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熏蒸治疗。结果①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示两组总有效率(65.4%比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AS患者血清BGP水平升高,同时TRACP降低(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RA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健脾单元疗法能够提高AS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连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110-111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为控制癫痫发作,患儿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AEDs),但近60%服抗癫痫药物的患儿会伴随骨量减少,如长期服用肝药酶诱导剂卡马西平等药物会引起骨质疏松[1].托吡酯(TPM)作为新兴抗癫痫药,碱性磷酸酶(ALP)是最常用的成骨作用的生化指标,为了解其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用TPM与卡马西平(CBZ)对照比较2种药物对癫痫患儿骨量、骨密度(BMD)及血清生化指标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患者维生素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5、14 d检测25-羟基维生素D_3[25(OH) D_3]及BALP含量。根据术前检测结果,从中抽取26例低于平均值20%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26例高于平均值20%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1、3个月时拍摄X线片,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分析尺桡骨骨折患者维生素D、BALP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5、14 d时的25(OH) D_3及BALP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P 0. 05)。观察组术前25(OH) D_3及B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维生素D、BALP含量与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线消失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 687、-0. 390、-0. 806、-0. 548,P=0. 018、0. 002、0. 003、0. 037)。结论维生素D、BALP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有关,可通过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等方案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环氧化酶-2(COX-2)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与原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病理科65例原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肿瘤旁正常骨组织分别作为癌组织组、癌旁正常组织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73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