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背景: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成分之一胰岛素可以促进溃疡愈合。目的:观察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在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中的疗效。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外科方法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根据皮肤溃疡处干预方式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②一般制剂组应用甲硝唑+山莨菪硷1+普通短效胰岛素处理创面。③单纯微囊组创面外敷不含有效药物成分的微囊化载体膜。④微囊化有效制剂组溃疡处外涂微囊化载体制剂膜,内含药物成分与一般制剂组相同。定时测量溃疡面积,记录溃疡愈合时间,取创面全层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纤维连接蛋白阳性细胞数量。结果与结论:微囊化有效制剂组大鼠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其他3组(P<0.05或P<0.01),微囊化有效制剂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纤维连接蛋白阳性细胞数目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和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化疽生新膏对糖尿病难愈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制成糖尿病溃疡模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创面外敷化疽生新膏,对照组创面常规消毒,不予敷药,于第7天、第14天取创面全层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纤维连接蛋白(FN)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治疗组溃疡面组织中EGFR、FN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用化疽生新膏能促进糖尿病难愈性溃疡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EGFR、FN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背景:表皮干细胞作为皮肤组织的特异性干细胞,具有强大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与创面修复紧密相关.近期研究表明糖尿病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数量减少、活性降低是导致其创面难愈的重要原因.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在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SD大鼠表皮干细胞,并以BrdU标记.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表皮干细胞组创面移植羊膜负载BrdU标记的表皮干细胞;羊膜组创面移植羊膜;空白对照组创面未给予干预.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创面愈合组织中BrdU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平均值.结果与结论:表皮干细胞组治疗后7d创面缩小明显,治疗后14 d创面基本愈合,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羊膜组、空白对照组 (P < 0.01).表皮干细胞组创面及新生表皮中可见BrdU阳性细胞,而另两组皮肤创面组织中始终未见BrdU阳性细胞.各组创面组织中可见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表达,但表皮干细胞组的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平均值与羊膜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果证实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与创缘表皮移行、创面的上皮化有直接关联,可有效促进其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董有莉  张压西  杜雪光  伊磊亚 《护理研究》2006,20(22):1990-1992
[目的]研究化疽生新膏对糖尿病难愈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制成糖尿病溃疡模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创面外敷化疽生新膏,对照组创面常规消毒,不予敷药,于第7天、第14天取创面全层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纤维连接蛋白(FN)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治疗组溃疡面组织中EGFR、FN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用化疽生新膏能促进糖尿病难愈性溃疡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EGFR、FN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背景:表皮干细胞作为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创面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有关糖尿病皮肤来源的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特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索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生物特性,为糖尿病难愈创面的防治及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取成模糖尿病和正常大鼠背部全层皮肤,采用酶消化联合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克隆形成,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克隆形成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软件鉴定K19、β1-integrin阳性表达和测定阳性细胞的积分吸光度(IA)值。结果与结论:糖尿病组大鼠表皮干细胞原代贴壁数量较少,其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皮干细胞的K19、β1-integrin均呈阳性表达,糖尿病组阳性细胞的IA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运用酶消化联合Ⅳ型胶原黏附法可以实现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较正常皮肤增殖能力弱,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创面难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分析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于创面喷洒生理盐水,实验组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烫伤后0,1,3,5,7,10,14,21d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并测定两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结果与结论:烫伤后7-21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在1d明显降低(P〈0.05),随后又升高,7d达峰值且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0.05);峰值过后,对照组逐渐下降,21d接近烫伤前水平,实验组迅速下降,14d达谷值,随后上升,21d接近烫伤前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规律,并显著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背景:人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缺乏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导致创面不愈合的发生。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创面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40只建立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前列地尔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前列地尔组,分别予以1%碘伏清创、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前列地尔静脉滴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和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结果与结论:干预后3,7,10,14d观察发现,相比于模型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或前列地尔治疗后,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溃疡面积减小、愈合时间缩短、创面动态愈合率上升(P<0.01),且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前列地尔单独治疗(P<0.01),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或前列地尔单独治疗的效果接近,提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前列地尔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前列地尔或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更能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外敷丝瓜络炭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丝瓜络炭中药制剂外敷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时间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将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糖尿病全身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丝瓜络炭外敷;对照组用传统抗生素+胰岛素外敷。结果治疗组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外用丝瓜络炭中药制剂,能有效提高愈合率,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减少截肢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糖尿病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少见报道。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3周后将各组动物复合背部1.3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结果与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大鼠伤口愈合明显延迟,创伤后第4,8,12和16天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8天,糖尿病组大鼠肉芽组织成熟度和新生血管形成指标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时间递增趋势,而糖尿病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整个创面愈合过程的后期(第12天后)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后期创面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相对正常对照组减少可能是导致创面愈合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常规局部治疗基础上采用表皮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方法】125例Wagner分级为2~3级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2例)局部清创+创面外喷生理盐水;B组(40例)在A组基础上+高压氧治疗;C组(43例)在B组基础上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外喷创面。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疗程均4周。【结果】A组、B组及C组局部溃疡感染治愈率分别为69.05%、77.50%、93.62%.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足部溃疡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优于A组、B组(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组织再生与修复,加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1.
背景:皮肤Vδ1T细胞分泌的一系列细胞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但与糖尿病足部皮肤组织溃疡难以愈合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缺血性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皮肤Vδ1T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方法:选取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足部全层皮肤,各10例。双酶标免疫荧光标记测量Vδ1T细胞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Vδ1T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表达较对照者明显减少(P〈0.01);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提示Vδ1T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减少可能与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难以愈合有关,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减少与溃疡皮肤Vδ1T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产生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万江波  蔡黔  刘毅 《中国临床康复》2013,(10):1766-1772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目前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而干细胞疗法在组织再生和创面修复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及潜力。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创缘皮下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经DAPI标记。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正常足溃疡对照组、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大鼠糖尿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所有大鼠在双后足背上切取一3mm×7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足溃疡模型。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第2,5,8,11天评估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及相关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正常足溃疡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大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但后2组之间无差异。冰冻切片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荧光强度和区域在第5天达到高峰。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第5天正常足溃疡对照组肉芽组织最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厚。免疫组化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CD31平均小血管数目在第8天和第11天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多(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平均Ki-67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比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多(P〈0.01)。ELISA和RT-PCR结果均显示,正常足溃疡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高。第5天和第8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P〈0.01)。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创缘皮下移植明显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此疗效可能是通过促进创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其治疗仍是国际性难题,目前缺乏良好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基因疗法和干细胞疗法在创伤修复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目的:探索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 hVEGF165)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糖尿病足背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构建h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正常溃疡对照组、模型组、基因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和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后4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在所有大鼠的后足背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足背创面模型。各组大鼠均在足背创缘皮下分点注射移植,距创缘5 mm处、等距6点,正常溃疡对照组和模型组各点均注射50μL的PBS,基因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腺病毒悬液(1×1013 pfu/L),干细胞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干细胞悬液(1×1010 L-1),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病毒转染后的干细胞悬液(1×1010 L-1)。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基因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相比,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局部毛细血管数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较正常溃疡对照组差(P〈0.05)。说明 hVEGF165基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法能够促进大鼠糖尿病足背创面的愈合,其主要机制为促进局部血管的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局部移植异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治疗糖尿病足溃疡SD大鼠的效果及其对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IPSC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IPSC治疗组在溃疡创面创缘肉膜层多点注射IPSC悬浊液,对照组在溃疡创面创缘肉膜层多点注射等体积Knockout DMEM培养液。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第1、5、10天溃疡面积及外周血VEGF水平。结果 40只SD雄性大鼠均成功造模。两组溃疡面积比较,治疗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0天IPSC治疗组溃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VEGF水平比较,治疗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0天IPSC治疗组外周血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移植IPSC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SD大鼠溃疡愈合及局部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组(n=10)和糖尿病运动组(n=10)。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运动组大鼠每日游泳训练1次,共计运动3个月。分别在建模前和建模后3个月检测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纤维连接蛋白(Fn)分布情况。结果成模后,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糖尿病运动组明显好于糖尿病组(P〈0.01)。海马区脑组织Fn阳性区域,糖尿病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糖尿病运动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糖尿病大鼠血-脑脊液屏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结合湿性敷料处理1~3级糖尿病足溃疡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血浆IGF-I水平进行湿性敷料处理,对照组根据溃疡面积进行常规处理。两组均处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伤口愈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分级为1级、2级和3级,伤口愈合时间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情况1级、2级和3级的患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GF-I结合湿性敷料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郭春兰  邓红艳 《华西医学》2014,(9):1611-1614
目的观察评价含银敷料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5月一2014年4月对人选的10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患者在整体干预的基础上,A组使用进口的银离子藻酸盐敷料,B组使用国产纳米银敷料,在设定治疗时间内,通过观察创面细菌转阴率和伤口愈合计分评价含银敷料处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结果两组创面细菌转阴率基本一致(P〉0.05),伤口愈合计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但A组伤口愈合计分下降较B组明显(P〈0.01)。结论两种含银敷料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感染均有效,但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的促愈效果更佳;细菌转阴率和伤口愈合计分评价含银敷料的治疗效果是客观可行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科创面植皮时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可以封闭创面,减少渗出,促进软组织肉芽增生及植皮修复缺损。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材料的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创面植皮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因创伤需植皮患者,在植皮后按自愿原则进入生物材料(基于丝瓜的植物纤维为敷料主体)及合成材料(聚乙烯乙醇化海藻盐泡沫)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治疗1周后拆除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及创面敷料,记录两组的植皮覆盖率及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有效达到创面植皮覆盖效果,无感染及不愈合情况出现。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治疗组植皮覆盖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采用合成材料创面敷料治疗组(P 〈0.05)。提示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可以有效促进引流,改善循环,抑制细菌增生及促进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