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灵活、运动精准、手眼协调等特点,是微创手术未来发展的方向.目的:分析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现状,探讨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方法:分别从体外手术机器人与体内手术机器人等方面,详细分析和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力反馈、主从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与结论:综合国内外微创外科机器人的研究情况来看,微型体内手术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微型机器人的灵巧性设计、手术机器人的定位、运动规划与控制、操作力的实时测量与力反馈等关键技术.主从操控技术是手术机器人进行遥操作和微操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1985年,出现了基于工业机器人平台的外科机器人. 20世纪80年代,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已经在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及准确性方面显示出了明显优势.为了解决外科手术中存在的精度不足、辐射过多、切口较大、操作疲劳等问题,人们开始探讨如何在外科手术中引入机器人技术,改善手术效果.1985年,美国的Kwoh YS等采用Puma560工业机器人完成了脑组织活检中探针的导向定位.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早期肺癌治疗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微创治疗技术。与传统的电视胸腔镜(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比较,除具有VATS微创的基本优点外,其3D高清成像,高倍数放大,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仿真机械臂及多自由度转腕功能( Endowrist)等,通过人机交流还原了开放式手术中术者眼与器械、手与器械的同步运动,将微创外科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本文就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外科手术正经历由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伟大变革。机器人手术系统融合了诸多新兴学科,使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功能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大大提高,它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微创外科手术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现代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内镜技术的开展使得微创外科有了质的飞跃,但传统内镜技术有较多局限,例如:手术视野为二维平面,缺乏立体感;主刀医师无法自主调控镜头,需助手协助;器械需反向操作,且活动度小,仅4个自由度;器械活动放大了手的生理震颤.因此,传统内镜手术很难做到和开放手术一样的精细、灵活.1997年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 公司推出的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彻底突破了传统内镜外科的难点和瓶颈,为微创外科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正>达芬奇机器人是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它借助智能化机械手臂辅助及高清3D显像系统设备,融合诸多新兴学科,达到了外科手术微创化,功能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1〕,是微创技术的较高阶段,也是新一代微创外科技术的代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于2010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广泛应用于普外科、肝胆科、妇产科、泌尿科等手术,至2014年8月已开展机器人手术1 029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技术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发明使外科手术方式产生跨越式的变革。目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胸外科、妇产科等专科手术中[1]。作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EndoWrist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是近年来研究和发展最为活跃和迅速的领域之一.从术前诊断定位,模拟操作和术中实时导航,使外科手术更趋于精确和微创.  相似文献   

9.
微创外科的概念自1984年诞生以来,取得了蓬勃发展,但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由于其自身瓶颈难以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复杂、大型手术。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手术系统应运而生。目前机器人已逐渐应用到心胸外科、普通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本文就机器人外科的历史及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并对机器人外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何丽  张友忠 《新医学》2010,41(9):624-627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是在内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妇科手术的各个领域。它具有高分辨三维成像系统、灵巧的器械臂,易完成用传统腹腔镜完成困难的盆腔解剖结构的重建操作。该文将机器人辅助盆底重建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背景:应用传统外科换药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大面积难愈性伤口及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可以促进创面愈合,但两项技术均存在明显不足。目的:观察RNPT设备(Repairment of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RNPT)及其材料在修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方法:60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病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常规组行外科换药治疗;RNPT组应用RNPT治疗仪治疗。每例患者每次换药治疗时及疗程结束后(9d)分别进行疗效评分。结果与结论:同一类型创面,与常规组比较,使用RNPT治疗局部水肿消散时间、肉芽组织生成时间均提前。表明RNPT可明显促进损伤创面愈合、减轻局部水肿程度并刺激肉芽组织生成。  相似文献   

12.
背景:作为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新技术,经皮椎体穿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用骨水泥灌注临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稳定性脊柱骨折、脊柱肿瘤及类肿瘤有了很大的发展。目的:对国内外骨水泥灌注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2005-01/2009-12关于椎体成形方面的文章,在标题中以"经皮椎体成形"或"PVP"为关键词初检得到748篇文献,以关键词"PKP,SKY,压缩性骨折,脊柱肿瘤"为检索词再次在以上数据中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脊柱骨水泥灌注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59篇,全文浏览,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骨水泥灌注方面代表性文献26篇进行综述。另外2篇来自OVID骨科在线英国脊柱。结果与结论:经皮穿刺骨水泥灌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中青年稳定性脊柱骨折、脊柱转移肿瘤或脊柱类肿瘤引起的疼痛,疗效卓越,以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被广大患者和专科医务人员接受,随着新型骨水泥的研发,骨水泥灌注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损伤控制外科(DCS)技术在腹部外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DCS救治的76例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重点:(1)第一阶段初始简化手术护理;(2)第二阶段复苏护理;(3)确定性手术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经DCS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复苏后,30例患者痊愈,42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共治愈72例(94.7%);再次确定性手术术后死亡4例(5.1%),原因与DCS无关。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效果好,DCS的合理应用及护理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以上护理措施是患者成功实施DCS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肝移植手术中,肝脏外科血流阻断技术很重要,它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肝功能恢复等优点。在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中,出现了各种优良的肝脏血流阻断技术,该技术领域至今仍是外科界的研究热点。目的:介绍了肝脏外科血流阻断技术种类,最新研究热点及进展。方法:以“Hepatectomy;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Advancement”及“肝切除术;血流阻断”为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1999年1月至2014年1月相关文献。选择与入肝血流阻断、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全肝血流阻断及肝切除断面血流阻断技术相关的文献50篇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肝脏血流阻断方法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间歇入肝血流阻断法和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建议的适用原则是:①对于在肝脏边缘的病灶小于5 cm的患者,可考虑在不阻断肝脏血流的情况下进行手术。②局限于半肝内的病灶适合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尤其适合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保留半肝动脉入肝血流阻断法和绕肝提拉肝血流阻断法的也有相关的研究,认为在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价值,但从目前来看二者的临床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③超过半肝或跨越两半肝(巨大病灶)的病灶适合用间歇入肝血流阻断法。④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或与第二、三肝门关系紧密的病灶适合用肝血流隔离法及其改良术式。⑤病灶体积较小局限于肝段内条件允许可考虑肝段血流阻断技术,还可用常规的半肝血流阻断法和入肝血流阻断法。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是减少出血、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探讨组织工程学方法在矫形外科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12相关组织工程学的文献,检索词“Orthopedic surgery,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矫形外科领域组织工程学方面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骨的替代与修复。②肌腱韧带的修复。③关节软骨修复。④半月板的替代修复。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6篇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23篇,11篇文献对矫形外科领域组织工程学方法及材料进行评价。 资料综合:组织工程学是应用成人间质细胞或胚胎干细胞,配合生物或人工基质、支架,引导细胞向特定的方向转化或再生。新近发现并被分离出的一些生长因子对这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当前,组织工程学技术在矫形外科中得以广泛应用,主要用以促进骨和软骨的修复和替代。例如,利用关节镜技术进行的关节软骨修复术,即收集患者自身软骨,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次植入软骨缺损处,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组织工程学方法在矫形外科中的应用是肯定可行的,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苏卫军 《新医学》2012,43(7):470-472,F000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保留钩突上中段的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186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134例,采用经典鼻内镜术式(钩突切除);实验组52例,采用经鼻内镜保留钩突上中段的改良术式。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47例(91%),对照组119例(8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主观不适2例,对照组2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钩突中上段黏膜的鼻窦炎、鼻息肉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背景:螺钉是骨科最常用及必不可少的材料,金属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在足踝外科已经普遍应用。目的:利用SC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不同螺钉材料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的20年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英文"ankle(踝骨折);talus(距骨);calcaneal(跟骨);metatarsal(跖骨);fracture(骨折);bioabsorbable screw(可吸收螺钉);stainless screw(不锈钢螺钉);titanium screw(钛螺钉)"为关键词检索SCI数据库1992-01/2011-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可吸收螺钉、不锈钢螺钉、钛金属螺钉等不同材质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及摘要、快报文章、编辑素材。排除标准: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大于20年较陈旧的文献,未发表的文章以及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献。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文献的类型、出版时间、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学科类别、机构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来源期刊、文献被引情况、以及不同材料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的文献对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I数据库1992/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802篇不同材料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740篇位居首位,其中有10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在时间分布上,文献数量1992/2011总体呈上升趋势,Foot Ankle International《足与踝国际杂志》杂志发表文献量最多,121篇,占全部文献的15.09%。其次为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骨创伤杂志》85篇。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I数据库关于不同材料螺钉在足踝外科的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在中国,根治性手术切除仍作为主要的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是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消化内镜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内镜下早期癌的鉴定和内镜下微创治疗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笔者通过广泛地搜索中华首席医学网(http://www.shouxi.net/)、  相似文献   

19.
王松 《中国临床康复》2012,(12):2221-2224
背景: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发展,各种生物材料相继出现,如何选择合适的膜材料成为人工肺技术发展的关键。目的:评价各种呼吸机膜生物材料的应用性能,寻找合适的呼吸机膜材料。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1-01/2011-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呼吸机膜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膜式,人工肺,生物材料"。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及Meta分析类文章。共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中文文献11篇,英文文献9篇。结果与结论:目前人工肺膜的结构形式已从最初的卷筒式、平板折叠式发展到今天广为采用的微孔中空纤维膜式。用于制造中空纤维的材料主要为一些成纤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聚醚砜等。膜式人工肺可以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和生物相容性。随着高新材料的开发、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人工肺必将开创治疗重症呼吸系统疾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