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背景:现代研究证实细胞的过度凋亡加速软骨组织的退变,而手法的力学刺激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分子层面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Bcl-2、Bax、Fas 表达的作用.方法:50 只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手法组和针剂组,后3 组建立右下肢骨内高压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1 周后,手法组使用揉髌手法隔天治疗1 次,每次10 min,共治疗5 周共17 次;针剂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液0.6 mL,每周1 次,共5 次.结果与结论:造模后8 周末取兔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模型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 < 0.01),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Bax、Fas 表达率明显升高(P < 0.01),而手法组和针剂组软骨组织退变轻微,软骨细胞凋亡率及Bax、Fas 表达率较模型组降低(P < 0.01),但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 表达升高(P < 0.01).说明揉髌手法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一样可以明显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其作用机制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Fas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有研究表明手法的力学刺激作用和关节被动活动可促进促进关节周围组织的自我修复,但手法治疗对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目的:用揉髌手法施术于骨内高压型动物的右下肢,探讨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揉髌手法组、玻璃酸钠组和模型组采用手术结扎股静脉,臀下静脉、大隐静脉方法建立右下肢骨内高压型模型;假手术组予以手术暴露但不结扎相应血管;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1周后,揉髌手法组采用揉髌手法连续治疗5周共17次;玻璃酸钠组每周右膝关节内注射1次,连续5周.于造模后12周末分别取所有动物右膝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软骨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揉髌手法组软骨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1).揉髌手法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率高于模型组(P<0.01).结果表明揉髌手法治疗可以降低实验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及提高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软骨细胞凋亡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目的:观察"双固一通"温针灸预防兔膝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对兔膝关节软骨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股静脉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采用"双固一通"温针灸法进行干预,针灸穴位包括关元(CV4)、足三里(ST36)、内膝眼(EX-LE4)、犊鼻(ST35)和阳陵泉(GB34),1次/d,留针20min,连续8周。结果与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后,兔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双固一通"温针灸可降低软骨细胞凋亡指数(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双固一通"温针灸兔和模型兔关节软骨Bcl-2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双固一通"温针灸兔和正常兔关节软骨Bax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兔(P〈0.05),"双固一通"温针灸兔Bcl-2/Bax高于模型兔和正常兔(P〈0.05)。说明"双固一通"温针灸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抑制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caspase-3表达及其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探讨其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Hulth法建造兔右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4周后,解剖其双侧膝关节,取出关节软骨观察软骨退变情况,观测软骨细胞caspase-3的表达,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结果]骨关节炎组软骨细胞caspase-3的表达以及软骨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caspase-3的高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软骨细胞凋亡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目的:观察"双固一通"温针灸预防兔膝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对兔膝关节软骨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股静脉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采用"双固一通"温针灸法进行干预,针灸穴位包括关元(CV 4)、足三里(ST 36)、内膝眼(EX-LE4)、犊鼻(ST 35)和阳陵泉(GB 34),1次/d,留针20 min,连续8周.结果与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后,兔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 < 0.01),"双固一通"温针灸可降低软骨细胞凋亡指数(P < 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双固一通"温针灸兔和模型兔关节软骨Bcl-2表达明显增高(P < 0.05),而"双固一通"温针灸兔和正常兔关节软骨Bax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兔(P < 0.05),"双固一通"温针灸兔Bcl-2/Bax高于模型兔和正常兔(P < 0.05).说明"双固一通"温针灸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抑制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及软骨基质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在第1、4、7天双膝关节腔注射0.2 m L 4%木瓜蛋白酶。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15 min组(EA15组)和电针30 min组(EA30组)3组,每组10只。EA 15组给予电针治疗15 min/(次·d),5次/周;EA 30组给予电针治疗30 min/(次·d),5次/周;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8周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测定Ⅱ型胶原(collagenⅡ)C端肽(CTXⅡ)和Ⅱ型胶原C前肽(CPⅡ);取大鼠右侧胫骨平台内侧软骨组织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基质糖胺聚糖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ollagenⅡ变化;左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迅速置入液氮中保存,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糖胺聚糖含量减少,collagenⅡ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CTXⅡ显著升高(P0.05),CPⅡ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均能显著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P0.05),增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Bax mRNA和蛋白表达(P0.05);增加糖胺聚糖含量和collagenⅡ蛋白表达(P0.05),下调CTXⅡ(P0.05),上调CPⅡ水平(P0.05)。结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软骨细胞凋亡和减轻关节软骨基质破坏,进而减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7.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13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分解代谢,抑制软骨细胞的合成修复能力,引起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在骨关节炎的发生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采用改良伸直位固定6周,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后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能流密度0.1 mJ/mm2,冲击次数1000次。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兔于治疗后4周处死,取膝关节液和关节软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膝关节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和模型组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 〈0.05)。治疗组和模型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5)。治疗组和模型组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果可见体外冲击波能下调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促进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合成,从而对膝骨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深刺加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10只、造模组30只,后者以Hulth-Telhag法复制兔左膝骨关节炎模型,X线评价造模情况。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n=10)、深刺加电针组(C组,n=10)和普通电针组(D组,n=10),造模后第6周开始对C组和D组进行治疗,共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关节液p H值,透射电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组织结构和病理学改变,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软骨组织中酸离子敏感通道1(ASIC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和p53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软骨组织中ASIC1分布。结果关节液中p H值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C组D组B组(P0.01);A组、C组、D组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较B组完整,C组凋亡率低于B组和D组(P0.01),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软骨组织中ASIC1和p53表达由低到高均为A组=C组D组B组(P0.01);p38MAPK表达由低到高均为A组C组D组B组(P0.01)。结论深刺加电针可以降低软骨细胞中ASIC1蛋白表达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抑制凋亡因子p53表达,减少软骨细胞凋亡,减轻软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早期髋臼软骨细胞凋亡与Caspase-3、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2只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兔后肢屈髋伸膝位管型石膏固定制作DDH动物模型。对24只成功模型兔采用TUNEL法检测髋臼软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中Caspase-3和Bcl-2的表达。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进行细胞凋亡与Caspase-3、Bcl-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进行至8周时,显示实验侧髋臼软骨细胞凋亡率(45.23±10.42)%,高于对照侧(8.0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实验侧髋臼软骨细胞凋亡变化不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侧髋臼软骨细胞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56.73±7.85)%与(56.73±7.85)%,二者表达高于对照侧(61.45±5.47)%与(52.32±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实验侧髋臼软骨细胞凋亡情况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得Caspase-3表达的灰度值与软骨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896,P〈0.05),Bcl-2表达的灰度值与软骨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39,P〈0.05)。结论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可能在髋臼发育不良和髋臼软骨退变中参与调控。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继发性退变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发现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是造成软骨变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其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创伤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软骨退变的关系。方法:将新西兰兔分别用骨水泥制作的模具从1.33kg,46cm高度和0.43kg,20cm高度进行自由落体撞击制备轻型和重型撞击创伤性关节炎兔模型。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两组均增高(P〈0.05)。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在重型撞击创伤性关节炎模型兔软骨组织中的分泌明显高于轻型撞击组(P〈0.05)。说明关节软骨在创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表达上调,共同作用促进了关节软骨退变,其中组织特异性抑制剂1的过量表达可能是造成关节软骨进一步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在细胞缺血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成为缺血心肌的研究热点。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但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是否存在影响至今未知。目的: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兔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24只幼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灌注KH液180 min;缺血再灌注组心脏灌注20 min后,停灌60 min,复灌100 min;下肢缺血预处理组,反复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 min/放5 min,建立Langendorff模型,然后重复缺血再灌注组方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Bcl-2、Bax和Fas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下肢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Bcl-2表达明显增多,GRP78、Bax、Fas表达明显减少。结果表明下肢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调控内质网过度应激GRP78表达以及Bcl-2、Bax、Fas蛋白的表达调控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胶原合成和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硫氢化钠(NaHS)组和高剂量NaHS组。处死大鼠后用HE染色及Van Gieson染色观察胶原合成、肝纤维化程度并分级,TUNEL染色了解肝细胞凋亡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标Bcl-2及Bax。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胶原合成活跃,肝纤维化程度均达到Ⅲ期,Bax在第6周末表达达最高峰,而Bcl-2则在第8周末表达达高峰,高剂量和低剂量NaHS组肝胶原合成减少,且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多处于ⅠⅣ期,Bax在第6周末表达达最高峰,而Bcl-2则在第8周末表达达高峰,高剂量和低剂量NaHS组肝胶原合成减少,且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多处于Ⅰ期(P<0.01),肝细胞凋亡减少,Bcl-2及Bax的表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指标在高剂量NaHS组与低剂量NaH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此外,至第8周末,高剂量NaHS组部分指标已接近正常。结论外源性H2S可以减少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胶原合成,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下调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发挥重要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as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重要蛋白。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玻璃酸钠治疗对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者,膝骨关节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1次/周,连续5周。检测正常组及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治疗5周后,玻璃酸钠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玻璃酸钠具有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硫化氢(H2S)对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对照组、LPS组、LPS+硫氢化钠(NaH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PG)组,每组35只,其中7只大鼠应用右心导管法测定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剩余28只大鼠均于4小时或8小时时经颈总动脉放血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Fas蛋白表达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肺泡损伤数比值(IQA)作为肺损伤的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结果 气管内滴注LPS可引起肺组织损伤、IQA升高(P<0.01);各时间点肺MPAP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Fas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预先给予NaHS可显著减轻LPS所致肺组织损伤、IQA下降;MPAP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Fas蛋白的表达降低(均P<0.01);而预先给予PPG可加重LPS所致肺损伤,IQA及各时间点肺MPAP升高更加明显;同时Bcl-2蛋白表达也降低更加明显、Fas蛋白的表达升高也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 H2S可通过减轻LPS攻击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程度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仡膝骨关节炎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认识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通过结扎大鼠股静脉并强迫运动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1个月后,电针组刺激内膝眼(Ex-LE4)和犊鼻(ST35)穴位,深0.1寸,脉冲2Hz刺激20min,1次药物组为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0.1mL/次,1次/周。治疗2周后,采集各组动物膝关节滑膜组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I、转化生长凶子β受体II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增加(P〈0.05),经电针或透明质酸钠治疗后,膝关竹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降低(P〈0.05),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I,II含量出现显著降低(P〈0.05)。提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受体含量的减少何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P)、葛根素2mg/Kg给药组(A组)、葛根素5mg/Kg给药组(B组)和葛根素10mg/Kg给药组(C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的蛋白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cl-2、Caspase-3的蛋白含量和Bcl-2、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Bax的蛋白含量和Bax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B、C组Bcl-2、Bax、Caspase-3的蛋白含量和Bcl-2、Bax、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显著差异(P〉0.01);A组Bcl-2、Caspase-3的蛋白含量和Bcl-2、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Bax的蛋白含量和Bax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葛根素能够通过提高Bcl-2、Caspase-3的表达及降低Bax的表达调控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双醋瑞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案设计,6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为对照组,6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玻璃酸钠基础治疗的同时合用双醋瑞因6个月作为联合治疗组,通过VAS评分、WOMAC评分、ESR和CRP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后3个月3个时段四个时间断面的病情改变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关节触痛、20米步行痛评分、WOMAC评分、ESR和CRP有明显改善(P〈0.001);在治疗后的3个月,各个观察指标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5.256,P〈0.05);在治疗后的第2、3个月和治疗后的后3个月两个时段,应用NSAIDs的患者例数上,联合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22;X^2=10.428,P=0.001),在治疗初的1个月内两组无差异(X^2=0.137,P=0.711),并且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二者对骨关节炎治疗都有临床疗效;在对OA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合用和维持治疗,临床疗效更持久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时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p38 MAPK、凋亡调控因子及凋亡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Ⅰ组)和SB203580组(S组)(n=10),采用肠IR模型检测p38 MAPK、Bcl-2、Bax、TNF-及凋亡指数的水平。结果:Ⅰ组中p38 MAPK、凋亡调控因子及凋亡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P〈0.05),而S组中p38 MAPK、TNF-α及凋亡细胞的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增高(P〈0.05)。结论:SB203580抑制了小肠组织中p38 MAPK通路的活化,从而增加了Bcl-2的表达、减少了Bax和TNF-α的释放,在缓解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