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腰椎小关节及其对称性与腰椎间盘突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文献报道争议很大。目的:测量分析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腰腿痛行CT检查的169例患者,L4/5腰椎间盘突出3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67例,无间盘突出对照组67例。在CT终端机上选取L3~S1椎间隙的远侧椎体上终板层面,测量3个节段的腰椎小关节角。结果与结论:①L4/5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L3/4、L4/5、L5/S1每个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左侧均大于右侧(P<0.05);各组小关节前内侧角和后外侧角两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前内侧角、后外侧角3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各组腰椎小关节角、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节段均逐渐增大(P<0.05);而前内侧角L4/5节段最大,L3/4节段最小(P<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小关节角左右侧不相等有关;腰椎小关节角和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逐渐更偏向冠状位,而内侧角在L4/5节段更偏冠状位,可能与腰椎管狭窄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常腰椎椎间小关节角度的CT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研究正常人群腰椎间关节与矢、冠状面角度。方法 采用CT扫描 ,测量 10 0例正常人腰椎小关节与冠状面的角度 ,每 10岁为一年龄组 ,男女性别各区分 5组。结果 ①相同腰椎节段不同年龄组之间椎间小关节与冠状面所成角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相同腰椎节段椎间小关节与冠状面所成角度 ,男女两性之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③椎间小关节与冠状面的角度大小与腰椎的节段呈负相关 ,从L1,2 至L5S1水平 ,椎间小关节与冠状面角度有逐渐减小或与矢状面的角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④L1,2 ~L3 ,4椎间小关节与冠状面所成的角度为 62 .1°~ 5 3 .1° ,L4,5~L5S1为 44 .5~ 3 7.7°。结论 CT是观察腰椎小关节结构较准确的方法。L1,2 ~L3 ,4椎间小关节角度偏矢状面 ,L4,5~L5S1椎间小关节角度更偏冠状面。  相似文献   

3.
背景:腰椎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并且国内在下腰痛患者中对小关节不对称与小关节退变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分析腰椎小关节不对称在腰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测量312例下腰痛患者共936个脊柱功能单位的小关节角度差值,差值〈7°定义为小关节对称,差值≥7°定义为小关节不对称.对936个脊柱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小关节退变程度进行分级.结果与结论:①小关节是否对称在年龄及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②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无显著关联(P 〉 0.05).③在L4~L5节段小关节不对称组比小关节对称组的小关节退变程度更重(P 〈 0.01).提示小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影响,但在腰椎活动度最大的L4~L5节段,小关节不对称可能会引起小关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9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用CT测量关节突关节形态,与没有椎间盘突出的自身临近节段对照,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与关节突关节方向的关系。结果:椎间盘突出在L4/5节段是56个(58.33%),在L5/S1节段是40个(41.66%)。59例突向左侧(61.46%),37例突出右侧(38.54%)。L4/5椎间盘突出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8/56,对照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2/40(P>0.05),L5/S1椎间盘突出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12/40,对照节段为4/56(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总体存在相关性(P<0.01)。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在L5/S1节段存在相关(P<0.05),而在L4/5节段无相关(P>0.05)。腰椎间盘突出在哪一侧与关节突关节角度形态无关(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存在相关,但突出的位置与关节角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腰椎疾患,但腰椎融合后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存争议,不同融合方式的节段稳定性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相邻上节段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前路椎体间融合组(切除L5~6椎间盘,终板去皮质化,自体髂骨移植)、后外侧融合组(L5~6双侧横突去皮质化后自体髂骨移植)、环状融合组(先行前路椎体间融合,1周后作后外侧融合)、对照组(不作手术)。术后12周处取标本作影像学检查、手触测试、生物力学测试。对融合标本分别施加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纯力矩,比较不同融合方式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及邻近节段运动范围。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前路椎体间融合组、环状融合组、后外侧融合组L5~6节段屈曲活动度分别下降86.24%(P〈0.05),88.74%(P〈0.05),73.10%(P〈0.05),融合节段近上节段L4~5屈曲运动范围分别增加52.22%(P〈0.05),55.89%(P〈0.05),27.11%(P〈0.05)。说明3种融合方式均显著提高融合节段稳定性,环状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高,后外侧融合提供的节段稳定性最低。3种融合方式均使融合节段邻近上节段运动范围显著增加。前路椎体间融合,360°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无统计学差异。后外侧融合使邻近上节段屈曲运动范围增加最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引起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狭窄的形态特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患者,男62例,女58例,年龄45-76岁,平均57.2岁,分为4个年龄段(40-49岁29例、50-59岁42例、60-69岁33例、70-79岁16例),所有患者常规行腰椎MRI检查。观察椎板、椎管、黄韧带、小关节的形态特点,测量L2/3、L3/4、L4/5、L5/S1轴位经椎间盘关节突平面黄韧带厚度、椎板厚度、椎管矢状径及椎管冠状径;分析各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段、椎体节段的变化特点。结果:椎管狭窄类型:中央型椎管狭窄27例、侧隐窝型狭窄35例、混合型58例;小关节增生:单侧33例、双侧87例;椎管形态:"三角形"76例、"三叶草形"44例;黄韧带平均厚度在L2/3(2.4 mm)、L5/S1(3.1 mm)轻于L3/4(3.7 mm)、L4/5(4.5 mm);随着年龄增加,黄韧带厚度增加,且L4/5增厚最明显;椎板厚度在L5节段最小4.5 mm,在L3节段最大,为5.8 mm,椎管冠状径在L4/5节段最小4.7 mm,在L2/3节段最大,为10.3 mm,二者随着年龄增加,在各个椎体节段变化不明显;黄韧带增厚,椎管冠状径变小。结论:1黄韧带增生肥厚引起椎管冠状径变小、双侧关节突关节尤其是上关节突增生内聚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因素;2手术时应扩大椎管的冠状径,切除黄韧带及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保留棘突复合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采用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闾盘突出症病人84例。单间盘突出50例,≥2个间盘突出34例。L3/4节段突出19个,L4/5节段65个,L5/S1节段32个,共116个椎间盘。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8±6),术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为(26±3),有显著性差异(P〈0.05)。84例病人中62例为优,19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为96.4%。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8±1.4),术后一周VAS评分平均为(2.6±1.7),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1±1.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有关生物力学因素与腰背痛关系的报道大多集中在腰椎整体生物力学与腰背痛的研究上,而针对局部生物力学特点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则较少。目的:探讨局部生物力学因素在L5/S1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共纳入对象124例,包括椎间盘突出症组和对照组,62例/组。椎间盘突出症组为2008-06/2009-07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明确并行手术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员。在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和观察各组L5椎体相对深度、腰骶移行椎、L5/S1椎间盘相对高度、腰骶角、骶骨水平角和骶骨垂直角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椎间盘突出症组L5椎体相对深度明显增加(P〈0.01),椎间盘突出症组腰骶移行椎数目明显降低(P〈0.01),说明相对位置较深的L5椎体及腰骶移形椎可能对L5/S1椎间盘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椎间盘突出症组腰骶角和骶骨水平角明显减小(P〈0.01);但L5/S1骶骨垂直角和椎间盘相对高度在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L5/S1椎间盘相对高度、腰骶角、骶骨水平角和骶骨垂直角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仍不明确,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摘除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腰椎运动节段椎间盘摘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盘摘除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改变。 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8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研究室完成。以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模拟对象,对其脊柱T12~S1节段进行层厚2mm的连续扫描,共获得CT断层图像264幅,并对CT图像每隔15&;#176;进行三维重建。将CT扫描的腰椎图像结合人体解剖学数据通过3DSMAX软件建模形成正常中国男性k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转换成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去除L4-5椎间盘右后侧1/4的纤维环中部全层及约1/4的髓核,以模拟腰椎间盘摘除手术。分别在椎体、椎间盘及小关节选取节点进行计算。 结果:①2000N垂直压缩载荷下椎间盘摘除后运动节段应力与正常运动节段的比较:与正常运动节段比较,垂直压缩时上下椎体、纤维环及髓核右后方压力均升高;其余部分压力降低;双侧小关节内压力升高(P均〈0.01)。②10N&;#183;m前屈载荷下椎间盘摘除后运动节段应力与正常运动节段的比较:与正常运动节段比较,前屈时上下椎体、髓核左前方压力均升高;纤维环前方压力、后方张力均升高;双侧小关节内压力降低(P均〈0.01)。③10N&;#183;m后伸载荷下椎间盘摘除后运动节段应力与正常运动节段的比较:与正常运动节段比较,后伸时上下椎体、纤维环前方张力、后方压力均升高;髓核前方压力降低,后方压力升高;双侧小关节内压力升高(P均〈O.01)。④10N&;#183;m侧弯载荷下椎间盘摘除后运动节段应力与正常运动节段的比较:与正常运动节段比较,侧弯时上下椎体、纤维环、髓核右侧压力均升高,左侧压力降低;右侧小关节内压力升高,左侧小关节承受的张力改变为压力(P均〈0.01)。 结论:成功建立了L4-5腰椎运动节段椎间盘摘除的新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应力分析证实腰椎间盘摘除改变了腰椎运动节段正常的承载方式,小关节等部位存在较高的应力,提示这可能是术后邻近部位发生继发性退行性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背景:腰椎各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化是下腰部脊柱骨性结构的形态改变的直接反应,这种改变很可能是在长期受到外在或内在因素影响后脊柱正常结构应变的结果,但不同参数反映的情况是否相同以及与对应的临床症状是否有相关性尚待探讨。目的:测量和比较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分析参数变化与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关系。探讨腰椎骨性结构的异常是否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以及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7例,同期于放射科行CT检查显示非腰椎间盘突出者143例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差异分为男、女组;按年龄分为25-34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55-65岁组。测量的腰椎骨性结构参数包括棘突偏斜角、关节突关节角、腰椎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结果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棘突偏斜角在L4、L5水平存在差异,数据不呈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值为-10.609,-12.074,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在各年龄组及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从性别上看,男、女组仅在腰骶关节角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0.01);各年龄段间比较,55-65岁组关节突非对称性、腰椎生理曲度、腰椎曲度角、腰骶关节角分别与25-34岁组、35-44岁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45-54岁组和25-34岁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变异不是直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但腰椎骨性结构参数的异常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统计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L4~5后路椎体间融合后早期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L4~5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和L4滑脱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116例患者,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前凸角度。随访资料完整患者40例,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8例,L4腰椎滑脱12例,随访12~24个月,分析治疗前后骶骨倾斜角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腰椎管狭窄与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因手术变化的趋势是相同的(P〉0.05)。治疗前后MacNab评分优和良中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腰椎黄韧带肥厚是临床上引起腰椎管狭窄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是非常清楚。目的:分析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腰椎黄韧带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手术所取黄韧带,对照组6例(椎管内占位且无腰椎不稳患者黄韧带)、突出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黄韧带)6例、腰椎管狭窄症组6例。采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黄韧带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Ⅰ、Ⅲ、Ⅴ型胶原蛋白的mRNA含量,分析3个细胞因子在黄韧带肥厚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突出组和对照组(均P 〈0.05);腰椎管狭窄症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在3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突出组(均P 〈0.0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mRNA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腰椎管狭窄症组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高于突出组和对照组(均P 〈0.05);Ⅲ型胶原蛋白、Ⅴ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说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腰椎黄韧带肥厚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引起黄韧带肥厚的主要胶原产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3.
背景: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腿疼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常需实施椎间融合,但采用哪一种植入物进行植入好?还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L4、5侧路单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内固定的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L4、5单节段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侧路单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试验组),45例行后路单椎间融合器联合单侧钉棒内固定的椎间融合(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7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1例出现内固定后椎间融合器移位但无相应症状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住院天数、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植入治疗时间及植入治疗中出血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ODI及JO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种方式治疗部分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相当,但侧路单椎间融合器内固定创伤小、治疗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背景:近年来,关节突关节形态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是讨论的焦点,但多集中于关节角及骨关节炎CT表现的研究。有研究表明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被认为可能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标志,但既往的研究由于样本量偏小、研究对象的年龄较小以及测量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结论的准确性。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两侧椎旁肌的MRI影像学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80例作为腰椎滑脱组,选取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两组MRIT2加权像上L3—5椎体下终板水平两侧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并计算相关数据的比值。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腰椎滑脱组同侧并同水平椎旁肌的横截面积比值增高(P〈0.05),同水平左右腰大肌横截面积的均值减小(P〈0.05),同水平左右竖棘肌横截面积的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可导致退行性腰椎滑脱,可考虑其作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先天性及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肌电图改变已被广泛研究,而对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侧凸患者椎旁肌肌力肌电图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应用表面肌电图技术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的肌电活动,评估两侧肌力,揭示腰椎侧凸的特殊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继发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26例,均行腰椎侧路椎间孔镜下间盘摘除。治疗前后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测量腰椎侧凸Cobb角及躯干偏移距离,行表面肌电图检查,测量两侧椎旁肌大力收缩募集电位值,评估腰椎间盘突出水平两侧椎旁肌肌力。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所有患者腰椎侧凸明显减少,脊柱冠状面平衡恢复。患者治疗前腰椎侧凸Cobb角为(11.81±3.50)°,治疗后为(2.65±3.10)°,腰椎侧凸明显减少,平均差值为(9.15±2.8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躯干偏移距离为(5.92±3.20)cm,治疗后为(0.32±0.26)cm,平均差值为(5.59±3.08)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P〈0.05)。治疗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为78%,治疗后平均为4%。突出节段水平治疗前凹侧屈曲时凹侧大力收缩募集电位为(0.21±0.12)m V,治疗后为(0.88±0.26)m V,平均差值为(0.59±0.27)m V;治疗前凸侧屈曲时凸侧大力收缩募集电位为(0.29±0.12)m V,治疗后为(0.88±0.25)m V,平均差值为(0.67±0.27)m V,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侧大力收缩募集电位平均差值为(0.003±0.020)m 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无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以上结果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椎侧凸为代偿性侧凸,早期行腰椎侧路椎间孔镜下间盘摘除可以纠正腰椎侧凸。椎旁肌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分级与下腰痛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 FLLDH)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35例FLLDH患者的MRI表现,并选择同时期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包括中央型、侧后型共3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其突出间盘大小及与神经根受累情况进行MRI分级,并分析MRI分级与各自下腰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腰痛评分]的相关性。MRI分级评分越高表示突出间盘越大及神经根受累情况越严重;下腰痛评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结果(1)MRI下,FLLDH与其他类型LDH分布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FLLDH多见于L3-L4 , L4-L5节段,而L5-S1,无FLLDH分布。( 2) FLLDH的MRI分级高于其他类型LDH(t=5.714,P〈0.01),下腰痛评分低于其他类型LDH(t=4.406 ,P 〈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 FLLDH的MRI分级与下腰痛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54 , P 〈0.05)。结论MRI的FLLDH分级评分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下腰痛虽然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