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近年来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研究的增多及临床应用不断扩大,使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且在预防再狭窄中较裸支架具有独特应用价值.目的:阐述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支架的涂层材料、类型与置入后再狭窄的关系及与宿主的相容性.方法:作者以"冠脉支架,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 数据库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7篇文献.结果与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的确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一项重要突破,使介入心脏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其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各种药物涂层支架所含药物或含量不同,其作用机制不同,而且药物释放的速率也不同,所以药物涂层支架临床应用后的效用和安全性需要由严谨和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现今药物支架的载体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人体腐蚀,材料本身会老化、脱落,在血管组织内形成小块,从而可能引起晚期的不良反应.如果采用生物可降解的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材料,那么就有可能减少晚期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开发一种理想的支架系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可降解的低致炎性聚合物材料以及高效的药物控释体系.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类冠状动脉支架生物相容性与置入后血管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明显改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引起的急性闭塞并发症以及血管再狭窄.但支架置入同样面临冉狭窄的问题,尤其足复杂病变更易形成再狭窄.研究证实,血栓、炎症和平滑肌增生是支架再狭窄的3个重要阶段,其中血管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最主要机制.文章通过检索文献总结了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置入后再狭窄,分析了支架置入对侧支循环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以"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生物相容性,炎症因子,细胞因子"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2000-01/2009-12相关文章.纳入冠状动脉支架后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与再狭窄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 Meta分析类文章,共入选16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有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促进体内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收集的资料表明,支架置入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等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有明显的表达,能很好的反映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损伤程度和炎症水平及应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对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性价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他部位粥样斑块 的稳定情况,可作为支架置入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可行临床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抗增殖作用药物涂层支架的种类和特点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作者以"冠状动脉内支架;心血管疾病;细胞增生;药物涂层;再狭窄"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纳入与抗增殖作用药物涂层支架预防血管再狭窄有关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入选16篇文献.结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后的最突出问题是血管再狭窄.血栓、炎症和平滑肌增生是支架内再狭窄的3个重要阶段,其中血管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最主要机制.目前最常用的抗增生药物为紫杉醇和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雷帕霉素通过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等增生抑制血管内再狭窄发生发展,而紫杉醇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凋亡抑制血管内再狭窄发生发展.结论:抗增殖药物涂层支架已成为当前最有希望降低再狭窄发生率的手段,但是血管再狭窄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问题,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正确地评价药物涂层支架将有赖于大样本的临床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5.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 DES) 也可称之为药物释放支架,通过包被于金属支架表面的聚合物携带药物,当支架置入血管内病变部位后,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地释放至心血管壁组织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材质的血管内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分析不同血管内支架材料置入后抗凝血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变化。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2/2007)检索关于不同血管内支架材料置入后抗凝血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变化的自身前后对照实验,检索词为"血管内支架、药物涂层材料、再狭窄"。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19项实验2731例血管内支架置入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血管内支架置入后血管脉狭窄率均较术前降低,随访结果显示药物涂层支架较金属裸支架能明显减低再狭窄率,支架形态良好,无变形,支架处血流通畅,无血管内再狭窄发生。同时对比得出血管内支架置入后的炎症过程的激活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动静脉狭窄的成功率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能够显著降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但由于纳入试验少,证据的强度不足,其他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有待更多证据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7.
血液和组织相容性是人工心血管材料广泛应用中的丰要问题之一.一种性能优良的心血管支架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扩张比、足够的柔韧性和顺应性、材料易消毒、微环境易控制性等,置入后必须保证能让细胞很好的贴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但支架内再狭窄却严重地限制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仍存在许多难点,只有彻底揭开支架内再狭窄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随着表面技术的迅速发展,可通过对心血管置入材料表面改性来提高材料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力学性能及抗腐蚀行为,可为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对血管壁刺激以及置入过程中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和炎症细胞聚集、浸润,释放各种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收缩和平滑肌细胞由中膜迁移到内膜并增殖,促进内膜增厚,形成血栓而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药物洗脱支架能给局部组织提供足够的治疗药物浓度,又避免了由于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的全身毒副作用,有抗血管重塑和抗增殖作用,使血管再狭窄率降低到10%。药物涂层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生物可降解支架已成为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并总结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支架置入后的冠状动脉再狭窄,展望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生物相容性,再狭窄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drugeluting stent,bare metal stent,biocompatibility,resten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以再狭窄率,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纳入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523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己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普通金属裸支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用普通金属裸支架取代球囊扩张,使支架内再狭窄由50%下降到20%-30%;药物洗脱支架改善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愈后,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大多数药物洗脱支架由药物、药物载体、支架平台3部分组成,其中金属支架和聚合物不能被人体吸收.金属置入物和药物载体长期存留于血管中,影响内皮化、引起局部的慢性炎症反应和后期的血栓形成.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及再次血运重建明显优于普通金属裸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载体对血管内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包超洋 《大医生》2024,(2):28-31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沭阳仁慈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以及最小管腔直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SV均优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最小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相当,均可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药物洗脱支架改善狭窄的效果更好,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众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除与支架本身有关,吸烟、糖尿病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更是触发再狭窄的重要预测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为糖尿病疗效评定的监测指标以及微血管病变的生化标志.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将36例成功接受支架置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正常组(n=11)、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而空腹血糖升高组(n=1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升高组(n=10).支架置入后患者因胸痛再发或常规行冠脉造影随访,以原靶病变管腔直径狭窄≥50%为支架内再狭窄,对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结果与结论:36例患者中,7例发生冠状动脉内再狭窄,占19%,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正常组中有1例发生再狭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而空腹血糖升高组中2例发生再狭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升高组中有4例发生再狭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升高组中冠状动脉内再狭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重要因素之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进一步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Different angiographic patterns and restenosis rate may affect diagnostic value of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in the era of drug-eluting stents (DES).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myocardial SPECT to detect in-stent restenosis (ISR)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DES compared to that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bare metal stent (BMS). We evaluated 228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6 months follow-up SPECT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In 228 patients, 354 vessels were treated with stent implantation (BMS, n = 105; DES, n = 249) and 65 (18.4%) vessels showed ISR (angiographic % diameter stenosis ≥50%) at the 6-month follow-up CAG. In patients with BMS-ISR (n = 37), restenosis was primarily diffuse (70.3%), whereas patients with DES-ISR (n = 28) exhibited more focal restenosis (53.6%, p = 0.028).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yocardial SPECT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patients with BMS and those with DES (BMS vs. DES: sensitivity 56.8 vs. 39.3%, p = 0.163; specificity 72.1 vs. 76.5%, p = 0.460). Evaluation of 71 false positive and 33 false negative lesions showed that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false-positive results in SPECT was the perfusion decrease which improved but not disappeared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46 among 71 vascular territories). Despite different patterns of restenosis and ISR rate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PECT did not differ between BMS and DES. Further study looking at ISR in larger number of patients and using other protocol such as Fleming-Harrington Redistribution Wash-in Washout may giv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非急性血栓的防治,以减少DES置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择2005年1月到2008年9月在本院置入DES的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方案的抗血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在双抗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和华法林,华法林疗程为6个月,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1.5 ~ 2.0.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随访1次,至2012年10月为止.按照美国学术联合会对支架血栓的定义判定支架血栓形成,主要终点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指标为出血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505例患者,试验组245例,对照组260例.试验组术后1 ~ 48个月MACC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个月:0.41%比3.08%,2~6个月:0比2.31%,7~12个月:0.82%比4.23%,13~24个月:1.22%比8.85%,25 ~ 48个月:2.04%比12.31%,均P<0.05),其中试验组心源性死亡(13 ~24个月:0.41%比3.08%,25~48个月:0.82%比4.23%)、与靶血管无关的非致死性AMI(25 ~ 48个月:0.41%比3.08%)、靶血管的血运重建(13 ~ 24个月:0.41%比3.08%,25~48个月:0.82%比4.23%)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试验组术后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2.31%,0.82%比4.23%,1.63%比8.46%,均P<0.05).试验组轻微出血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3.27%比1.54%,P=0.167),无严重出血发生.全部患者也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ES置入术后在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及华法林,可预防支架血栓形成,降低MACCE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分析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支架血栓发生率和特征,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中造影证实的支架血栓事件风险.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1997/2009)检索关于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安全性的自身前后对照实验,检索词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支架内血栓".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12项实验3 839例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血管脉狭窄率均较术前降低,随访结果显示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均较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再狭窄率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支架明显低于金属裸支架.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延长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很有必要.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后的安全性尤其是晚期血栓问题的确值得关注,但发生率很低,临床实践中需要对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安全性以及危险与获益的相关性进行合理的判断.治疗多支血管病变时全部采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优于金属裸支架,可获得较高的收益与风险比.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安全性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前国外有几种类型的心血管支架获得了相当满意的临床效果,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临床试验,均肯定了血管内支架置入的临床意义.但进口血管内支架价格昂贵,难以广泛应用.近年来国产血管内支架已开始用于心血管疾病,但由此产生的并发症也日益显露出来.药物洗脱支架在降低再狭窄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何种材料、何种药物涂层的血管内支架更适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定论.目前开发新的涂层药物,并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药物组合,以提高抑制新生内膜增生效果是当务之急.随着科技的进步,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种新型合成材料且具有多效能的药物涂层支架将问世.  相似文献   

16.
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最大的改进就是在原有裸金属支架平台上,增加了药物载体和药物.虽然冠状动脉支架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有了提高,但是再狭窄仍然足限制支架应用的一个障碍.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的过敏反应已有报道.文章在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金属裸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进行了临床研究,探讨了支架再狭窄产生的原因并从临床实例角度综合研究了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新进展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血管造影下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支架置入操作技术参数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主要危险因子.这些危险因子在不同的组合条件下可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研究结果较一致的可增加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危险的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长度、病变血管直径<3 mm、开口病变、支架总长度以及置入支架的个数.同样研究结果较一致的足:药物洗脱支架(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明显降低了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危险;而这2种药物洗脱支架之间相比,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风险方面似乎优于紫杉醇药物沈脱支架.而其他的一些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等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