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红恩 《微创医学》2007,2(2):103-105
目的探讨对内镜辅助锁孔手术的认识和经验。方法对33例颅内病变患者采用内镜辅助锁孔显微手术治疗,与同期30例常规显微镜下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率、病灶切除率和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方法在手术成功率、病灶全切率、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锁孔手术组在开颅刨伤小、病灶显露及降低潜在手术风险上较常规显微手术组更具优势。结论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外科微创技术,手术适应证选择、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及神经内镜操作技术,配合必要的设备,是内镜辅助锁孔手术的成功保障。  相似文献   

2.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常累及下丘脑、视神经等周围重要结构。手术治疗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微侵袭神经外科已成为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眉弓锁孔入路就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遵循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原则,利用“门镜”原理,采用锁孔(keyhole)技术处理鞍区病变的一种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神经外科锁孔技术的理念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漆松涛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509-1511
神经外科经历了扩大手术切口使光线照到颅内深部,确保手术医师和助手足够照明的裸眼手术→眼镜式手术放大镜→手术显微镜的过程。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入路的设计与完善,使以前认为不能到达的累及颅脑中线、颅底的病变得到暴露和切除。而在此基础上为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而应用锁孔理念的入路已用在那些小的、无症状的或早期发现的病变及位于理想部位的血管病。虽然神经外科锁孔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已近20年,引进国内也有5年的历史。但由于骨孔的局限和手术的风险,加上对锁孔理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关于锁孔手术的争论一直存在。一方面积极倡导为病人减轻痛苦,不断提高手术技术,向显微神经外科的新高度锁孔技术迈进;一方面强调病人的安全和手术效果,避免新技术开展带来的不良后果和严重并发症,认为将锁孔放大的理论应用到神经外科手术中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在神经外科还没有哪种应用性技术在引进和发展中产生如此大的分歧。为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此项技术,现进行如下几方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眶上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  刘祺  王业忠 《医学综述》2008,14(22):3469-3471
随着内镜及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青睐。在熟悉解剖知识的基础上,眶上锁孔入路的已被许多神经外科医师运用于特定部位动脉瘤、垂体瘤和部分颅脑损伤手术中。本文就眶上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及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瘤夹打磨技术在颅内动脉瘤锁孔入路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在手术中采用瘤夹打磨技术进行个体化瘤夹重塑。手术后1周内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估瘤夹的位置和动脉瘤的夹闭情况。所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和显微器械的不断改进,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为锁孔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锁孔手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反应轻微、恢复快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从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我院收治颅内前循环囊状动脉瘤21例,其中15例16个囊状动脉瘤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其中5例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小病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7例颅前窝小病灶,讨论其临床解剖和手术效果。结果7例病灶均获全切除,预后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与传统入路对比,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小病灶具有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康复期短等优点,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夹闭26例患者共28枚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分级0~Ⅲ级。结果全部26例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和面神经额支损伤所造成的面瘫表现。19例患者术后随访DSA或CTA检查,未见动脉瘤残留、复发。结论翼点锁孔手术能有效降低开颅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应用于部分前循环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分别经眶上、翼点、眉间、颞下和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底肿瘤18例,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底肿瘤4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锁孔入路相关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具有创伤小、脑牵拉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适合于病灶范围相对局限的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叶,随着诊断手段更新,对完美的手术的追求,精良的手术设备不断涌现,微创外科应运而生。微骨孔入路,英语为“keyholeapproach”直译为“锁孔入路”,形象地比喻微小的开颅范围,是微创神经(minimal invasive neurosurgery)外科的重要标志之一,1990年开始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其优点是手术创伤小,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手术效果,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由于海绵窦位置特殊且结构复杂,临床上一直将其视为神经外科手术的危险区域。近年来,随着锁孔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海绵窦肿瘤多主张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1-2]。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原发性海绵窦肿瘤13例,均采用经颞下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鞍结节脑膜瘤。肿瘤大小2.5-6cm,病人均表现为视力减退。均行开颅手术,单侧额下入路14例,翼点入路8例,双额经纵裂入路3例。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1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改善16例,无变化5例,视力减退4例。结论 应用恰当手术入路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全切除,并改善病人视力。  相似文献   

13.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良好的手术显露是切除该部位肿瘤的关键[1,2]。锁孔手术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因其切口小、损伤小,患者易于接受。近年来笔者根据微创理念,采用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1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眉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为眶上锁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成人尸头标本的鞍区和颅前窝骨性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对15例成人尸头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经眉眶上锁孔手术入路下Willis环及其附近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额骨颧突内板到同侧前床突尖的距离最短,为(58.1±2.8)mm;到对侧后床突尖距离最长,为(75.8±2.6)mm.额骨颧突内板与同侧后床突尖的轴位水平夹角最小,为32.8°±2.1°;与对侧前床突尖的轴位水平夹角最大,为49.8°±4.4°.结论:眶上锁孔手术暴露同额下入路,可达鞍区,且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5.
高洪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70-337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168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骨瓣开颅显微手术进行治疗,锁孔组患者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锁孔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疗效显著,患者创伤小,病死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孔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底及脑深部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对 2 5例颅底及脑深部病变行锁孔开颅显微神经外科切除术 ,其中部分使用内窥镜及术中超声辅助技术。结果  2 2例实体瘤全切除 (或等体积切除 ) 1 9例 ,次全切除 3例 ,无手术死亡、致残及开颅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锁孔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底和脑深部病变的微创治疗技术 ,恰当选择适应证、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尤其重要 ,神经内窥镜、术中超声的应用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微创微侵袭是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锁孔入路利用直径3cm的环钻,在患者患侧耳后枕下取下3cm大的骨瓣,建立手术通道达病灶,同时将手术损伤下降到最低程度。笔者自2001年至2004年在枕下乙状窦后采用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1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23例临床资料,其中16例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7例采用眶上锁孔入路。结果:手术效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8例(78.3%),中残1例(4.3%),重残2例(8.7%),死亡2例(8.7%)。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复查CT动脉血管成像未见夹闭不全或误夹血管。结论:对Hunt-Hess分级Ⅰ~Ⅲ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翼点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术中均能清楚暴露瘤颈,是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颅内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颅内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颅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病变切除术。结果:20例颅内病变中取得显微镜下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或致残,术中除2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各输血200ml和400ml外,其他患者均未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导航可精确定位颅内病变,并能动态跟踪、实时导航,而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运用此二项技术,结合娴熟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颅内病变的显微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锁孔开颅是继显微神经外科开展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手术入路方式,它把常规的标准开颅骨瓣缩小至2~3 cm,术者通过小骨窗以较小的手术通道、最小的手术创伤,达到切除颅内病灶的目的,常获得同标准开颅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1].从我院2007年5~6月收治的鞍区垂体腺瘤病变12人中,7例选用经眶上锁孔开颅切除,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