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2005年至2010年间响水县第二人民医院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资料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有效处理方法,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至2010年间响水县第二人民医院剖宫产中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资料。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环境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患者本身因素有关。结论做好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保健工作,及时进行合并症的治疗,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手术者的手术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意识,术前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李利  林忠乙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62-163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3年间15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的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急诊手术及手术时间长、孕妇体质量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及时发现腹部切口感染,尽早拆除切口缝线;局部彻底清创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地预防及治疗剖宫产后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为预防切口感染寻找最佳治疗措施和方法。明确剖宫产切口感染细菌来源,对比观察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应用选择和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行剖宫产切口感染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滞产、羊水污染、胎膜早破、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手术时间过长、术前营养状况、早期进食、术后剧烈咳嗽、综合技术、术中出血过多、贫血、关腹前切口清创等因素易致切口感染。结论有感染因素存在的产妇术前、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57例,对照组为同期无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114例,分析各种可疑因素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为肛门及阴道检查过多,其他因素为糖尿病、孕妇肥胖、手术时间过长、胎膜早破、多胎、贫血及夏季.结论 对于剖宫产孕妇,应针对各种高危因素,积极做好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工作,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2006年5月~2012年6月6年间收治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加以治疗观察,随访1~5年,无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凭单纯的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但手术的关键在于是否彻底切除了病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2年间14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结果破膜时间长,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急诊手术及手术时间长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比率。结论及时发现腹部切口感染,尽早处理,拆除腹部切口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有效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7.
许艇 《抗感染药学》2020,17(1):67-69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入院实施剖宫产的高龄产妇225例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7例高龄剖宫产术产妇作为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178例为未感染组;比较和分析其影响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对策。结果:感染组切口感染与产妇感染因素(肥胖、胎膜早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例数所占比例)间存在相关性(P<0.05);其感染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胎膜早破、手术时间(>1 h)、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出血量(>300 mL)均为高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妇的肥胖、胎膜早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是影响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其因素较多,应采用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遏制或减少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31日2年间2288例行剖宫产出现腹部切口感染的27例孕妇。结果肥胖、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等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率。结论发现和术前提前预防可能的感染,全身应用抗菌素,可有效预防和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2):332-334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孕妇6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孕妇为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孕妇为切口未感染患者,分析两组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妊娠合并症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和术中、术后失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孕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和术中、术后失血量大等因素有关,其中胎膜早破、手术时间>1 h、肥胖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具有密切关系;应给予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相应的围术期护理措施防治,以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巩凤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73-17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69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和治疗措施、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发生子宫切口感染最多,为46例,8例因一次出血大于500ml而行剖腹探查术,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行子宫切口裂开处清创缝合修补术,7例子宫缩复差的给予缩宫素静点,5例超声疑有宫内残留者在B超监测下行子宫清除术,2例因产后出血伴腹痛,1例为精神因素自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病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差、胎盘胎膜残留、盆腔炎症、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26例,分析其影响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26例患者术后经积极治疗均获痊愈,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延长,停滞而急诊行剖宫产是术后感染的首要因素。羊水污染,胎膜早破,肥胖合并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缝合不当也是危险因素,最终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降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高利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175+178-175,17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加强正规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变术前备皮的方法,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因素占76.19%,其中试产后再行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占感染因素的50%;非感染因素占23.81%。经恰当处理后平均15d再次愈合。结论:减少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分析剖宫产手术后持续高热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持续高热的产妇40例,分析其持续高热的原因,并进行积极护理治疗.结果 剖宫产术后持续高热的原因有上呼吸道感染、乳腺炎、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等,其中宫内感染、乳腺炎及切口感染是导致剖宫产术后持续高热的主要原因,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的持续高热症状均得到缓解和消除,患者获得痊愈.结论 感染是导致剖宫产术后持续高热的主要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积极进行临床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年间行剖宫产手术198例,腹部切口感染21例。结果肥胖、妊娠合并症、手术时间长、破膜时间长等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剖切口感染比率。结论即使发现和术前提前预防可能性的感染。即使发现处理,拆除缝线,局部清创。每天更换敷料,全省及切口应用抗生素,可有效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给予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换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的单用利凡诺纱条治疗组,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 <0.001).结论:用利凡诺纱条配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莱阳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36例术后切口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肥胖,急症剖宫产,胎膜早破且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术中及术后失血,缝线过紧、过密等因素是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行彻底的清创、引流缝合术,按时换药,并给红外线照射和酒精纱布湿敷,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治愈切口感染。结论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防止产程延长,提高手术者的技术操作水平,减少术中及术后失血,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地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沧海  董昱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81-18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调查2003年9月~2007年11月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25例产妇及可能与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入院后过多的肛查等为感染因素。结论:应做好孕期宣教,加强产前检查,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术后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孙玉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10-10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感染的64例作为观察组,剖宫产术无切口感染的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贫血水平、检查次数、胎膜早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和控制表浅伤口感染,是控制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韦海明 《北方药学》2014,(8):124-12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手术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针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合理预防,积极治疗,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丽丽 《哈尔滨医药》2014,34(4):301-30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我院2006至2013年32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例。结果肥胖、经产妇、术前有感染、破膜时间长、产程长、妊娠并发症、产后出血等因素,加大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概率。结论加强产前检查保健工作,指导产妇合理膳食。减少不必要阴道检查、肛查和导尿。选择正确切口位置,避免缝合过密,合理应用抗生素。均是降低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