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妇科肿瘤患者外周静脉化疗护理的风险因素,提出外周静脉化疗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有效控制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以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每个化疗疗程,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也可用于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术,常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中。PICC不仅可减少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程的顺利进行。笔者探讨其应用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大型手术、危重患者的抢救。其操作简单、安全,维护方便,不仅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避免化疗、高渗、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5.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肿瘤,常规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而许多化疗药物均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其浓度高,对血管刺激大,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坏死。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是指从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既可减少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痛苦.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还能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环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由于导管开口于中心静脉,管口周围的血流量比末稍静脉大,压力高,液体容易输注,而对刺激性的药物输注时血管壁不会造成伤害,目前广泛用于临床[1].  相似文献   

7.
<正>肿瘤患者需多周期化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既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从而达到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过程的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不仅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循证护理是寻求实证的护理,用实证来指导肿瘤患者PICC置管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化疗是小儿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方法,需反复进行、周期较长。大多数化疗药物对静脉刺激大,易引起静脉内膜损伤,导致静脉炎和静脉硬化,患者极为痛苦。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皮下后可长期留置体内,为白血病患儿的长期治疗及化疗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避免了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对外周静脉输液造成的外周血管硬化、栓塞及静脉炎,也有效防止了化疗时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外周浅静脉置管加微量泵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减少肿瘤化疗中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外周静脉穿刺置管配合微量泵(一次性微量输注泵),用于持续输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表阿霉素等,治疗胃癌、食管癌、结肠癌、骨髓瘤、骨肉瘤等.结果 通过92例次肿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配合微量泵持续输注化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外周静脉穿刺置管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注泵在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结论 外周静脉穿刺置管配合使用微量泵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又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能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同时,其能够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方便快捷等优势,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2.
邢玉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703-2704
静脉化疗是肿瘤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数的化疗药物可造成局部组织机械刺激及邻近组织损伤[1].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已经成为护理治疗手段之一,普遍用于临床化疗等患者.PICC是静脉输液的安全通道,可留置一年之久,减少治疗期间反复静脉穿刺,避免了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但在国内对其还有较大争议[2].本研究比较了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和PICC导管技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一般适用于需长期进行补液及外周静脉反复穿刺不耐受患者,其优势在于能够使药物迅速进入静脉中,同时大静脉血流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使药物稀释,减少治疗药物对患者血管所产生的刺激性。对于长期需持续静脉输液的白血病患者来说,尽管PICC置管有许多优势,但由于导管需长期置于体内,诸多原因导致置管后发生的各类并发症使患者承受巨大痛苦。本研究选取50例PICC管置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白血病化疗患者使用PICC管置管后所引发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四大治疗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好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经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化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但因化疗药物常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给药,从而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损伤、坏死。为减少上述现象发生,同时也为避免由锁骨下静脉穿刺带来的危险及并发症,2003年6月~2004年6月对8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管(PICC)输入化疗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而反复多次的穿刺及化疗药物的外渗可造成局部损伤,使病人感到疼痛不适,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减轻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1],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PICC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12年在肿瘤病人中使用PICC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措施,但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药物外渗,其发生率约在0.1%~6.0%之间,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重者可引起功能障碍。可使局部皮肤、软组织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组织损伤和溃烂,局部可出现红斑、疼痛、硬结、焦痂、坏死、溃疡等变化,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由于化疗药物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笔者对外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性和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患者术后大多需要辅助化疗6~8个疗程,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刺激很大,建议经中心静脉给药。而乳腺癌术后其患侧肢体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置管的禁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则成为双侧乳腺癌患者化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目前在临床已广泛应用,适用于肿瘤、老年、婴幼儿。特别是肿瘤患者,由于化疗周期长,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临床上已普遍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由于PICC对血管完好性要求高,我科大部分患者只能行经颈内及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但在置管护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给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外周静脉输液,观察组则给予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程度与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化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渗漏、血管损伤、导管堵塞、感染及导管周围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用PICC,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胃肠道不适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规范操作,做好消毒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乳腺癌术后需要长时间、多周期进行化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