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患者13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为7个月~4年,平均23个月。18只眼视网膜均在位,16只眼(88.9%)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0.3者11只眼(71%),最好视力为1.0。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术中及术后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9-45个月。随访时31眼视网膜均在位,视力提高者27眼(占87.1%),其中≥0.1者22眼,最好视力为0.8,有4眼视力无改变。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研究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玻璃体积血、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价值及疗效.方法 对28只眼湿性AMD伴玻璃体积血及黄斑下视网膜出血患者:其中12只眼单纯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16只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切开视网膜下积血冲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取出术(联合术).观察比较手术前与手术3个月后的视力和眼底情况,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 手术3个月后22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占78.6%(22/28);14只眼视力≥0.02占50.0%(14/28);7只眼视力≥0.05占25.0%(7/28).12只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术5只眼视网膜下出血吸收,7只眼出血未全吸收或出现视网下再出血.首选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眼随访中有5只眼玻璃体再出血而行联合手术.16只眼联合术视网膜下出血全部吸收.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使AMD玻璃体积血的清除获得很好效果;湿性 AMD伴玻璃体积血及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不好;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也不能较好提高术眼视力,但可减少玻璃体积血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血管疾患并发症的玻璃体切割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9例83只眼视网膜血管性疾患合并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眼进行了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视力改善及并发症与视网膜疾患的种类有关。视网膜血管炎、静脉阻塞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视力改善率分别达87.2%、83.3%。糠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视力改善率为68%,并且出血、高眼压、虹膜红变和视网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王志立  王孜  董应丽 《眼科研究》2009,27(8):699-702
目的分析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6例(197眼)确诊为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激光或玻璃体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1年内的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结果早期药物治疗110眼,其中视力改善者61眼(55.5%),需激光或手术治疗者36眼(32.7%)。激光治疗累计71例(119眼),视力改善者88跟(73.9%)。20眼接受玻璃体手术,视力改善者9眼(45%)。接受激光与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P〈0.05)。非玻璃体出血与玻璃体出血者激光治疗后视力改善眼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P〈0.05)。对视力改善者,OCT和FFA均提示黄斑水肿明显改善。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不同治疗方法适应证的选择和治疗期间的密切随访对于改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中间葡萄膜炎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为系列病例研究.选择16例(16只眼)并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中间葡萄膜炎患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32个月,平均(14.25±7.90)个月.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视力、术后并发症及中间葡萄膜炎的复发情况.结果 16例(16只眼)患者中,有4例分别患有肺结核、多发性硬化、Beheet综合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其余12例无系统性疾病.术前所有患者均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使用时间为6~16个月,平均(9.94±2.67)个月.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包括重度玻璃体混浊伴机化5只眼,牵引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玻璃体积血2只眼,黄斑前膜伴玻璃体机化2只眼,所有患眼均出现周边部视网膜新生血管.术后并发白内障3只眼,牵引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术后4例患者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14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3,P<0.05).术后未见中间葡萄膜炎复发者.结论 对严重或药物控制不佳而出现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的中间葡萄膜炎患者采用经平坦部的玻璃体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减少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至2003年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诊断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31(41只眼)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轻壮年为主,占47.6%,双眼发病,16只眼伴玻璃体积血,6只眼有玻璃体积血伴视网膜脱离。29只眼单纯用激光治疗,12只眼做了玻璃体切割和激光综合手术,所有治疗过的眼均做了随访。29只单纯用激光治疗的眼,大部分都获得了视力的提高。在做了玻璃体切割和激光综合手术的眼中,87%的眼视力有提高,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5只眼复位成功。结论激光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36例(39只眼)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对患者造成视力不良的原因。结果82.8%患者术后视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对术后的视力恢复有不同的影响。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对视力影响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9.
报告应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7例(7眼)因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玻璃体出血。所有病人术后眼底清晰可见,视力明显提高。术后4例出现再出血,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加用氩离子激光视网膜光凝,无再出血。随访3至18个月所有病人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出现。认为玻璃体切除术不但能使屈光间质恢复透明,视力提高,预防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而且为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激光治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的玻璃体切割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RNs患者5例(7只眼)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7~63岁,平均(55.2±6.5)岁,男女比例3:2。术前已明确伴有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术。抗病毒药物治疗后3例(3只眼)眼部体征加重,未发生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另1例(1只眼)玻璃体切割术中发现有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发作的2例(2只眼)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外路视网膜光凝。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硅油填充3只眼半年左右均行硅油取出术,视力无改善或下降,有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及后发作的2只眼视网膜均保持附着,视力恢复均超过治疗前。结论 ARNs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若眼部体征仍加重,早期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可以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视力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41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程、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41眼均为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完整。41眼中36眼(88%)视力提高,视力>0.05者占73%(30/41),>0.2者占46%(19/41),平均随访时间9mo。31眼术前未接受过眼内激光治疗,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5眼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1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4眼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保持血—房水屏障,减少术后虹膜红变,早期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白内障手术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病毒药物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例23例(26只眼),全部在确诊初期起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17例(18只眼)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者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术治疗,术后1年随访患者视力以及视网膜情况。结果 23例(26只眼)在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6例(17只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年后眼内炎症控制,视网膜平伏在位。结论早期全身大剂量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显著减少ARNS患者视力严重丧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31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施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根据病情术中或联合晶状体切除、剥膜、视网膜激光光凝、硅油或C3F8填充、巩膜外冷凝、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炎症反应、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玻璃体视网膜出血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 ~18个月,平均(10±2.3)个月.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升高者3眼(9.68%),前房均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应用药物治疗恢复正常;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眼(6.45%).术前15眼视网膜脱离在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视网膜裂孔封闭、黄斑裂孔闭合,玻璃体视网膜未发生严重出血.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效果肯定,能够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Terson综合征13例19眼,术前视力光感~0.02,病程1~15(平均7.7)mo。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采用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2眼,采用气体填充1眼,余采用玻璃体切割灌注液填充。 结果:术中发现玻璃体出血集中在后极部占多数;视网膜前出血12眼(两眼基本对称),出血在黄斑区4眼,多灶性出血3眼。首次术后19眼视力显著提高,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12眼视力提高到0.4~1.0(平均0.6);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4眼视力提高到0.02~0.4(平均0.3)。前者较后者术后视力显著提高 (P<0.05)。术后随访15眼,约3~26(平均17.6)mo。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再次行视网膜复位术。 结论:Terson综合征患者及时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安全有效,无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较有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的患者视力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联合高速玻璃体切除(玻切)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31例31只眼,切除中轴部玻璃体后,注入曲安奈德(TA)混悬液,染色玻璃体,高速玻切切除残留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术后随访时重点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白内障形成、是否有玻璃体残留再次增殖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31例患者术中注入曲安奈德后,残留玻璃体及视网膜前膜均能清晰显示,利用高速玻切可容易切除残留玻璃体及视网膜前膜.术后随访观察3~10个月,31只眼中25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1(91.7%)眼视网膜复位.结论 PDR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TA染色玻璃体,可清晰显示后部残留玻璃体,同时联合应用高速玻切,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后并未发现TA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复杂性视网膜疾病患者40例41眼,其中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8例,玻璃体积血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6眼,眼外伤10例,白内障术后驱逐性脉络膜出血1例,眼内容炎2例。结果29眼(70.7%)的视力得到改善,12眼(29.26%)视力无明显改变或视力较术前降低。术后矫正视力>0.5者3眼,视力0.1~0.5者5眼,视力眼前数指~0.1者26眼,视力眼前手动或光感者6眼,1眼无光感。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疾病能够复位视网膜,恢复视力,是一种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二次玻璃体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第一次玻璃体手术失败原因,总结第二次玻璃体手术经验教训,以提高一次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3例玻璃体手术中65只眼行二次玻璃体手术的临床资料,侧重分析第一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及第二次手术的治疗结果。 结果 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复发,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为第一次玻璃体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二次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46只眼,占70.1%。术后视力增加31只眼,占47.7%;视力不变16只眼,占24.6%;视力减退18只眼,占27.7%。视力≥0.05者15只眼,占23.1%,最好视力0.4。随访39只眼,时间3~18个月,视网膜复位35只眼,占89.7%,视力≥0.05者26只眼,占40.0%,低眼压7只眼,占10.7%。 结论 彻底清除PVR,恢复视网膜活动度,选择合适封孔方式及眼内填充物,避免术中并发症是二次玻璃体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4-26)  相似文献   

18.
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晚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VI期PDR患者33例42眼经标准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后视力,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等进行重点分析。结果随访35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05以上者从术前的6/42眼(14.29%)提高到术后的15/35眼(42.86%),其中12眼(80%)视力>0.1。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7/35眼(77.14%),至随访末期(9月)31/35眼(88.57%)。术前伴有视盘萎缩,视网膜血管闭塞,光定位不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预后较差,但术后视力仍有11/16(68.8%)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16(37.5%)眼视力≥FC。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部分改善晚期PDR患者的视功能,即便是合并严重缺血的病例仍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因各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行玻璃体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101只眼)因各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1只眼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有关,16只眼与眼外伤有关,25只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15只眼与既往眼部手术史有关,其他眼底病及无明显原因24只眼。结果术后随诊6~12个月,56只眼视力有明显好转,33只眼视力无变化,12只眼视力变差。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能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医院眼科诊断为PDR的患者30例(30只眼)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且术后均并发玻璃体再积血。对全部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PDR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治疗,并观察预后效果。针对眼压正常且未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23例(23只眼),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患者口服或肌注止血类药物及活血化瘀类中药等。针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7例(7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症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巩膜切口的内口出现新生血管10例(10只眼),占总眼数的33.33%;残留血管膜残端出血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出血8例(8只眼),占总眼数的26.67%;视网膜静脉阻塞3例(3只眼),占总眼数的10.00%;另有原因不明的患者4例(4只眼),占总眼数的13.33%。不同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时间不同,术后一周并发14例(14只眼),占总眼数的46.67%;硅油取出后直接并发6例(6只眼),占总眼数的20.00%;硅油取出后1个月时并发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硅油取出后3个月时并发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后6个月,在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23例(23只眼)中,20例(20只眼)患者积血全部消失;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3例(3只眼),需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7例(7只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积血均全部消失。结论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主要原因为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巩膜切口的内口出现新生血管、残留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出血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四类。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