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构成及变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样本:全国31个省132个县23470户,其中城市7687户,农村15783户,调查人数为68962人。结果:我国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9.42MJ(2250.5kcal)。20年来呈下降趋势。蛋白质与脂肪提供能量比例分别为11.8%与29.6%,大城市的脂肪供能比达到了38.4%。从能量的食物来源看,谷类占总能量的57.9%,动物性食物占12.6%,纯热能食物为17.3%。蛋白质摄入量为65.9g,粮谷类占52%,豆及豆制品占7.5%,动物性食物占25.1%,其它食物占15.3%。膳食脂肪摄入为76.3g,39.2%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结论: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居民的膳食特点是能量摄入量下降;谷类供能比下降;蛋白质摄入量下降;脂肪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脂肪上升。脂肪提供的能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居民营养调查,分析广东省城市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结构现状及20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0年广东省居民营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全省5个城市共调查3154户7421人,其中大城市1174户3040人,中小城市1980户4381人。结果广东省城市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8803 kJ。20年来呈下降趋势。蛋白质与脂肪提供能量比例分别为16.6%和38.0%。从能量的食物来源看,谷类占总能量的36.1%,动物性食物占29.7%,纯热能食物占15.9%。蛋白质摄入量为69.4 g,粮谷类占22.5%,豆及豆制品占3.8%,动物性食物占57.7%,其他食物占15.9%。脂肪摄入量为74.4 g,49.2%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结论广东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城市居民的膳食特点是能量摄入量下降;谷类供能比下降,蛋白质摄入量下降。脂肪摄入量总体下降,但动物性食物摄入和脂肪提供的能量上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 探讨 1 991~ 1 997年中国成人膳食脂肪摄入量、脂肪食物来源及其组成变化趋势。方法 : 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 ,选取 1 991、1 993和 1 997年调查中 1 8~ 6 5岁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 ,以成人膳食脂肪摄入量、脂肪供能比、脂肪食物来源和脂肪酸组成作为评价居民脂肪摄入状况的指标 ,以 SAS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及结论 :  1 991~1 997年在城市、郊区和县城三类地区成人脂肪摄入量增加 ,脂肪提供能量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提高 ,城市已达到 3 4 .79%。胆固醇摄入量也呈增加趋势 ,城市居民胆固醇平均摄入水平已达到3 6 1 .5 5 mg/d。植物油脂和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已成为城市居民脂肪摄入提高的主要原因。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均呈提高趋势 ,其中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增长最快。农村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稳定在较低的摄入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 了解我国现阶段城市轻体力劳动成年人能量摄入量和消耗量状况 ,为修订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提供参考。方法 : 在北京、武汉、广州选择轻体力劳动成年人 980人作为调查对象。用 2 4 h回顾法进行全天膳食和活动调查 ,采用 WHO报告的要因加算法估算总能量消耗量。结果 : 能量摄入量与消耗量 ,男性组分别为 1 6 3± 42和 1 6 7± 2 1 k J/ (kg.d) (P>0 .0 5 ) ,女性组分别为 1 5 5± 5 0和 1 5 9± 2 1 k J/ (kg.d) ,(P>0 .0 5 ) ;以公斤体重计算 ,男女组的能量摄入量和消耗量均比我国 1 988年修订的 RDA低。蛋白质摄入量男女组分别为 93 .1± 3 2 .8和 72 .0± 3 0 .8g/kg,供能占总能量 1 5 %;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比例 ,男女组分别为 2 8%和 3 4 %;糖类男女组分别为5 7%和 5 2 %;早餐供能不足总能量的 2 0 %;广州男女组晚餐供能占总能量 40 %;北京和武汉女性间餐供能大于 1 2 %。结论 : 我国轻体力劳动成年人能量 RDA(1 988年 )可能偏高 ,评价能量摄入量时应考虑体重因素的影响。脂肪摄入量偏高、糖类偏低和早餐摄入量不足可能是我国现阶段城市轻体力劳动成年人的普遍现象。指导人们选择合适的餐间小吃对达到平衡膳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九省区50~79岁中老年居民膳食能量的摄入状况及能量来源的变化趋势,为膳食指南和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以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三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为基础。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50~79岁健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能量摄入量及能量来源的变化趋势。结果中国九省区50~79岁居民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在1991-2009年间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由10103 kJ(2416 kcal)下降至9761 kJ(2334 kcal),女性由8825 kJ(2100 kcal)下降至8262 kJ(1975 kcal),年龄越高、体力活动水平越低者能量摄入量越少,同年龄同等体力活动水平的女性能量摄入少于男性。50~79岁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逐年增高,2006年之后超过30%,并且轻体力活动者膳食能量密度更高。从能量的食物来源看,谷类食物占总能量的比例逐年下降至55%以下,动物性食物逐年增高至14%。1991-2009年间能量摄入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弱。结论 1991-2009年间,中国50~79岁居民的膳食能量摄入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膳食结构趋向于能量密度增高;谷类供能比降低,动物性食物供能比增高;能量摄入情况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区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6年对上海市区居民进行了膳食调查。结果表明:能量的摄入比较充足,每标准人日摄入能量10144kJ,达供给量标准的101.3%;蛋白质摄入量为84.7g,为供给量标准的110.1%;矿物质中,钙的摄入量仅为598.9mg,为供给量标准的72.0%。维生素中,老年组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不足,儿童和青少年组核黄素摄入量不足。膳食构成,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3.9%,优质蛋白超过50%;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2.8%,超过建议值的高限。上海市区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已发生明显变化:粮食消费呈下降趋势,动物性食物增长迅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剩同时存在。迫切需要加强对居民的营养指导,调整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九省(自治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九轮随访调查中的膳食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资料,借助食物成分表将食物消费量转换成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量。结果2015年中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为1706. 8 kcal/d,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2. 2、61. 4和219. 3 g/d,其供能比分别为12. 3%、33. 3%和53. 0%。与1991年相比,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下降了352. 3 kcal/d、11. 5 g/d和89. 8 g/d。脂肪供能比上升了9. 0%,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下降了8. 7%,蛋白质供能比无明显变化趋势。2015年,老年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存在城乡差异,高收入老年人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则较低。谷类食物、其他食物、食用油分别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的主要来源。结论中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需要适当增加能量摄入,降低脂肪摄入。通过食物替代的方法,指导农村及低收入的老年人选择更加经济和可及性更好的食物,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并应关注城市和高收入老年人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导致的血脂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82-2002年广西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变迁,提出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和预防营养相关疾病的策略.方法 根据1982、1992、2002年广西3次营养调查研究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技术,科学评价20年间广西城乡居民膳食消费变迁趋势及其与营养过剩相关慢性疾病变化的关系.结果 20年来广西居民摄入食物总量以每年0.8%的速度增加,除城乡居民谷薯类食物呈现出年均1%的下降趋势外,其他食物的消费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城市居民食物消费量年均增长最快的依次为乳类(14.5%)、水果(9.1%)、蛋类(7.8%)、水产品(6.6%)和肉类(5.7%),肉类摄入量1992年超过标准人推荐量的112.7%,2002年超过166.O%.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年均增长最快的前5名食物分别是乳类(20.3%)、蛋类(9.9%)、肉类(9.3%)、水产品(5.3%)和水果(5.3%),其中农村居民肉类食物从1982年重度负偏离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重度正偏离,超过标准人推荐量的80.1%.20年间城乡居民盐摄入始终处于正偏离状态.2002年城乡居民来自脂肪的能量已占总能量的31.3%.20年来城乡居民营养不良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营养过剩慢性病则呈逐年上升趋势.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与肉类、烹调油、蛋类的摄入量呈正相关,与谷薯类的摄入量呈负相关;营养不良、贫血与谷薯类的摄入量呈正相关,与肉类、蛋类、烹调油的摄入量呈负相关.结论 广西城乡居民已进入了膳食营养结构急剧变迁和营养相关疾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有向高脂肪、高能量、高动物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模式转变的趋势.亟待进行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和干预,以有效遏制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九省区18-49岁居民能量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中国居民能量参考摄入量修订和相应的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1989-2009年间8次调查中有膳食调查资料的18-49岁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9.2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九省区18-49岁男女性成年居民的能量摄入[kJ/d(kcal/d)]分别为10277.6(2456.4)和8539.1(2040.9)。其中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男性成年居民的能量摄入[kJ/d(kcal/d)]分别为9707.3(2320.1),10022.8(2395.5),9876.3(2360.5)和10632.8(2541.3);女性分别为7923.7(1893.8),8120.7(1940.9),8340.0(1993.3)和8909.0(2129.3)。能量的食物来源以谷类食物为主,尤其是农村成年居民,约占总能量的57.7%。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5.1%、31.4%和53.5%。其中,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成年居民的脂肪供能比分别为36.0%、33.7%、32.19%和29.2%,1989-2009年我国成年居民能量摄入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能量摄入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村、郊区、县城、城市,以郊区降低最明显,20年间减少1966.1 kJ/d(469.9 kcal/d)。结论 2009年我国九省区18-49岁成年居民能量摄入较前有较大幅度减少,脂肪供能比显著增加,使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增加。其原因可能在于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摄入的增加,值得重点关注。在修订能量参考摄入量和制订膳食指导原则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不同地区的人群膳食消费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正常体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诊断前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状况,为实施膳食干预措施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化的半定量食物频率法对344例正常体型孕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调查,并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和孕中晚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为标准,评价膳食能量、各营养素摄入情况及膳食构成。结果糖代谢异常孕妇每日摄入总能量为(2 342.7±194.3)Kcal;各营养素中超过80%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的糖代谢异常孕妇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脂肪91.0%,蛋白质87.5%,热能86.9%;各营养素中低于80% RNI的糖代谢异常孕妇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锌45.0%,维生素B134.9%和维生素B232.3%;调查对象中43.0%孕妇的热能、31.4%孕妇的脂肪摄入量超过RNI;调查对象水果和烹调油的摄入量超高,白肉类和奶制品类摄入量偏低,蔬菜的摄入量不到RNI的一半。结论糖代谢异常孕妇的总能量满足孕期需要,但膳食结构不合理,应给予及时纠正。临床应重视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膳食管...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中国18~59岁人群的膳食质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利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综合评价中国成年人的膳食质量,验证DBI的有效性。方法选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8320名18~59岁成年人膳食调查及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资料,采用DBI的评分及评价方法评价我国居民的膳食质量。结果目前中国人群的膳食状况仍以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同时也存在着食物摄入过量的问题。城乡间人群的膳食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居民无论是摄入不足还是摄入过量的程度都大于城市,显示出农村居民膳食失衡的程度较为严重。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也是影响居民膳食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采用DBI评价人群的膳食质量,能够更好地描述人群膳食质量的总体概况,易于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量化膳食中问题的程度,利于人群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成人膳食多样化与营养素摄入充足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膳食多样化评分(DDS)为评价指标,了解我国18~59岁城乡居民膳食多样化现状,及其与营养素摄入状态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3 d的24 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计算膳食多样化总评分(DDS)以及不同食物种类组内DDS,分析与17种营养素摄入充足比(NAR)和平均充足比(MAR)的关系。结果农村地区居民DDS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膳食中蔬菜多样化分值高于城市,而鱼、蛋、肉、乳及水果DDS较低;我国居民膳食中最易缺失的食物品种是乳制品,其次是水果和鱼类。MAR值随DDS的增加而增加;DDS与MAR显著正相关(r=0.27~0.43),各类食物的组内多样化与MAR亦显著正相关,肉类、蔬菜和豆制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25和0.22,肉类食物对MAR的贡献最大。DDS与能量、蛋白质、脂肪、钙、磷、钾、钠、镁、锌、铁、硒、维生素A、E、C、尼克酸、硫胺素、核黄素的NAR以及NAR-N均显著正相关。结论城市居民膳食多样化程度高于农村,我国城乡居民膳食中最易缺少的食物品种是乳制品;膳食多样化与营养素摄入的充足状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成人膳食脂肪酸摄入和食物来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成人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主要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3d24h回顾膳食调查结果,结合食物成分表中脂肪酸数据及补充测定的34种食物脂肪酸数据,对44905名成人(不包括孕妇和乳母)的膳食脂肪酸摄入量及食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城市居民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15.9、23.6和20.2,农村居民分别为13.8、23.4和13.7g/d;城市居民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亚油酸(LA)和花生四烯酸(AA)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3g/d、1.8mg/d、22.1mg/d、17.6g/d、45.4mg/d,农村居民分别为1.3g/d、0.0mg/d、6.0mg/d、11.3g/d、43.1mg/d。城市、农村居民膳食中S/M/P比值分别为1:1.4:1.3和1:1.5:1.1;n-6/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分别为7.6和8.0。全国居民SFA、MUFA和PUFA供能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6.1、9.8和6.3。城市居民51.4%的膳食SFA来自动物性食物,农村为38.5%。城市和农村居民膳食中MUFA的主要来源是食用油和动物性食物。城市居民膳食脂肪中约50%的PUFA、n-6PUFA和n-3PUFA来自于豆油和色拉油;农村PUFA和n-6系列PUFA来源广泛。农村居民膳食n-3PUFA近一半来自于菜籽油。结论城乡居民SFA、MUFA、PUFA的摄入比例合理;与参考摄入量相比,城乡居民n-6/n-3PUFA比例偏高,应增加膳食中n-3系列PUFA摄入量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成人膳食生糖负荷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居民碳水化合物的消费情况与成人膳食生糖负荷的现状。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根据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计算膳食生糖负荷(glycemic load,GL)。分析中国成人膳食GL的性别、年龄和城乡分布,分析不同膳食GL/4184kJ水平居民的膳食结构,探索中国成人膳食GL/4184kJ的合理范围。结果我国成人膳食GL92%来源于粮谷类。每人每日膳食GL平均为269.5,农村287.3,城市233.0,农村高于城市。青年平均为279.0,中年272.2,老年238.8,青年最高,其次是中年,最低是老年。男性平均为292.8,女性249.0,男性高于女性。低膳食GL/44184kJ的人群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脂肪供能比高,粮谷类消费低,脂肪消费高,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结论粮谷类是我国成人膳食GL的最主要来源。我国居民低膳食GL/4184kJ的人群粮谷类消费过低,脂肪消费过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更为严重。以人群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脂肪供能比在推荐的合理范围为依据,初步认为中国成人的膳食GL/4184kJ适宜范围为80~1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我国最新修订的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DBI16)评价广西18岁以上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为今后提高居民膳食质量、开展合理膳食及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广西1169例18岁以上具有完整3天24小时膳食调查资料的居民,应用DBI16评分方法评价广西成年居民膳食质量。结果广西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距DBIDQD=33.04,主要问题是低度摄入不足(DBILBS=24.66);而摄入不足、膳食失衡的程度,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60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均为P<0.05)。畜禽肉类、谷类摄入过量,水果、奶类和豆类摄入不足,食物种类偏少。膳食模式主要是B模式(49.62%)和E模式(26.60%)。结论广西成年居民膳食处于低度失衡状态。应加强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宣传教育,并开展针对性的膳食引导和营养干预,结合广西居民膳食结构特色和主要问题,制定广西居民膳食指南。  相似文献   

16.
The nutrition status of children is gaining more attention with a rapid nutrition transi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rends and urban-rural differences in dietary energy and macronutrient composition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 total of 7565 participants aged 6 to 17 years were obtained from three rounds (1991, 2004 and 2015) of the Chinese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 The individual diet was evaluated via three consecutive 24-hour dietary recalls and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From 1991 to 201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hildren’s fat intake, the proportion of energy intake from fat, and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more than 30% of energy from fat and less than 50% of energy from carbohydrates (p < 0.001). Compared with the DRI, the proportion with higher fat and lower carbohydrate intakes were, respectively, 64.7% and 46.8% in 2015. The urban-rural disparities in fat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gradually narrowed, while the gap in protein intake increased notably over time (p < 0.001). Chinese children experienced a rapid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hydrate and high-fat diet. Urban-rural disparities persistently existed; furthe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and education we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so as to ensure a more balanced diet for Chinese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Overnutrition has emerged as a major problem in China. Measuring the associations of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with energy intake and its fat density is important, particularly at the upper tail ‘overnutrition’ areas of their distribution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stimate such associations, with an emphasis on overnutrition areas. Methods: The study used data on individuals aged 20–45 years from the 2006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n = 3407). Quantile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associations with key drivers at various parts of the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s of energy intake and its fat density. Results: Household income was found to have little association with energy intake, and only a poor one with fat density of intake (a 1000 Yuan increase in household income was associated with a 0.1–0.3% point increase in fat density across the distribution). Although women had lower energy intakes than men, their energy intake was more fat dense at 1.5% points on average. Urban residents not only had lower energy intakes than rural residents (a 300 kJ difference at the lower tail, rising to a 600 kJ difference at the upper tail), but also more fat‐dense intakes (a 2.7% point difference on average). Conclusions: The small income relationships estimated indicate that dietary excess may no longer only be a problem of the rich in China. A lower energy intake but higher fat density of intake associated with men compared to women and rural compared to urban residents indicates a need for flexible nutrition policy targeting.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居民食盐消费情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食盐消费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一年食物频率调查”数据,对45349名15岁4及以上居民食盐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居民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平均为10.7g,农村居民为11.1g,高于城市居民的9.7g,男女性居民的食盐消费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81.6%的居民食盐的消费量超过建议的摄入量(6g),其中83.8%的农村居民食盐摄入量超过建议量,高于城市居民的76.8%。食盐的食物主要来源是盐(82.8%),其次是酱油(10.0%)。农村居民食盐(84.9%)所占比例高于城市居民(78.5%)。结论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偏高,高于食盐的建议量(6g),不利于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倡清淡少盐饮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国九省区中老年居民1991~2009年膳食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中选取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7轮调查50岁及以上的健康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人群平均每日的脂肪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和脂肪供能比,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1991~2009年,九省区中老年居民脂肪摄入量和胆固醇摄入量增加,脂肪供能比不断提高,至2009年男性中老年居民已达到81.9g/d、270.8mg/d和31.8%,女性中老年居民已达到70.4g/d、238.5mg/d和32.2%;脂肪供能比超过30%以及胆固醇平均摄入水平超过300mg/d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至2009年男性中老年居民已达到54.7%和35.8%,女性中老年居民已达到56.9%和29.8%。结论 1991年以来中国九省区城乡中老年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居民脂肪供能比以及胆固醇摄入量已超过或接近中国居民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应控制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