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口服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并同时在疼痛关节处外敷金黄散;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和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口服;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肝肾功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WBC、N、UA、CRP、ESR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9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肝肾功能损害病例,有1例中药过敏后治愈;对照组出现3例肝功能、2例肾功能损害,12例出现胃肠反应。结论:加味四妙散口服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塞来昔布联合秋水仙碱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伸秦颗粒加味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伸秦颗粒加味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痛风性肾病,血尿酸≥416μmol/L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伸秦颗粒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治疗,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量(24hu-TP),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UA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Scr,BUN,24hu-TP,IL-6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伸秦颗粒合六味地黄丸对于痛风性肾病疗效肯定,可明显降低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血肌酐、尿素氮,减少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相同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关节肿痛总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BUA、ESR、CRP及关节肿痛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BUA、ESR、CRP及关节肿痛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9):1232-1233
目的:观察自拟消风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血尿酸(UA)、血沉(ESR)、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消风汤内服,连续用药1周为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疼痛的缓解情况及痛感VAS评分变化,监测治疗前后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75%与观察组91%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痛感缓解更迅速,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消风汤利于缓解关节疼痛,缩短病程,降低血尿酸,减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散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5天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ESR、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红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72 h内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虎杖痛风颗粒口服;对照组40例,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等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及血沉(ESR)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87.5%,与对照组的85.0%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积分和血IL 6、CRP、ESR指标及WBC计数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血尿酸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有降低血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土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们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7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中医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中医组加用自拟土丹汤治疗,疗程21天,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症状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中医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控显率(77.59%)显著高于西医组(57.63%)(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94.83%)高于西医组(89.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土丹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红  黄皓月 《中药材》2008,31(4):630-632
目的:探讨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6例),治疗组内服加味四妙汤,外敷四黄散;对照组服用秋水仙碱,观察两组治疗3天后的临床症状及ESR、UA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SR、UA及临床症状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实验室方面,两组血沉、血尿酸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治疗后血沉、血尿酸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竹叶石膏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80例湿热蕴结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予加味竹叶石膏汤,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结果:经过14天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相似(P>0.05),对ESR、CRP、IL-1等炎性指标两组均明显改善(P<0.05);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竹叶石膏汤能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控制病情,降低血尿酸及炎性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清热中药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继发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血尿酸(UA)、Diekkopf-1(DKK-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高尿酸血症继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7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清热中药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UA、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DKK-1及TRAP-5b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随访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压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积分和血UA、ESR、IL-1β、IL-8、DKK-1、TRAP-5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清热中药联合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继发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降低尿酸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下调DKK-1和TRAP-5b水平,并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敷贴三联疗法对老年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综合治疗老年痛风性关节炎寻找理论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组间均衡一致原则,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予中药三联疗法,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检测实验室指标(WBC、N%、ESR、CRP、UA)及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18水平,并就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在WBC、N%、CRP,ESR方面,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在UA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②ELISA法检测IL-1β、IL-18表达: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安全性监测指标:中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对照组33.33%。治疗组病例在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统计方面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予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对照组44例,予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等情况及血尿酸及血沉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5%)(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痰热痹煎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用痰热痹煎剂,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7%,对照组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痹煎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合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用通络止痛合剂治疗;对照组35例,用痛风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全身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分别测定两组患者Glu、TC、TG、ESR、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UA、Cr)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通络止痛合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临床控制率为43.2%,总有效率为91.9%,与痛风定胶囊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通络止痛合剂具有显著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与痛风定胶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络止痛合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降低血尿酸,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风湿热痹兼血瘀型痛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予秋水仙碱、塞来昔布口服,疗程为7d。观察临床疗效、关节肿痛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BUA)和临床安全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与对照组的85.71%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肿痛指数、血IL-6、ESR、CRP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UA水平明显下降(P〈0.05),无胃肠道不良反应(P〈0.01)、血常规异常、肝肾损害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四妙丸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妙丸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分和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时间,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血尿酸(UA)、血沉(ERS)、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1 d、3 d、7 d,2组N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时间点N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2组UA、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快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解毒散及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早期肾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散及解毒散外敷)、对照组(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及解毒散外敷),各60例;疗程为1周,1周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痛风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U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尿肌酐(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的降低作用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UA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ESR、CRP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CR、β2-MG、Cys c与治疗前相当(P>0.05),对照组的ACR、β2-MG、Cys 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结论:与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相比,口服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一样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炎性指标,且更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值,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小,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峰 《河北中医》2012,34(9):1307-1308,138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秋水仙碱和美洛昔康),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2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SR、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李慎贤  张占柱 《中医杂志》2007,48(6):521-52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UA)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观察UA、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和72.5%(P<0.01);在降低UA和血脂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妙汤能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UA和血脂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0.
系列痛风颗粒联合金黄膏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系列痛风颗粒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 将9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60例)和西药组(30例)。中药组急性期予虎杖痛风颗粒、外用金黄膏,缓解期予茵连痛风颗粒;西药组急性期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外用金黄膏,缓解期予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内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显效时间、急性期显效率、复发率、血尿酸(BUA)、尿尿酸(UUA)、SCr、BUN、TG、TC、FPG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本组前一时间点比较,两组症状严重程度积分均降低(P〈0.05)。两组急性期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A、UUA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TG、SCr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SCr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复发率(3.3%,2/60)低于西药组(20%,6/30, P〈0.05)。结论 系列痛风颗粒能促进UUA排泄,降低间歇期BUA水平,具有良好的预防复发作用,虎杖痛风颗粒能显著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炎症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