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DH)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12髋)因DDH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Crowe分期,Ⅰ期2髋,Ⅱ期3髋,III期4髋,IV期3髋。术前Harris评分为20~55分,平均46分。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5年。术后Harris评分为82~95分,平均90分。结论:全髋置换术解除患者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髋臼的重建与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邹晖  黄勇军  邹大志 《中医药导报》2006,12(7):57-58,69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TAH)在成人高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2例成人高位DDH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2例经9~30个月的随访,术后患髋疼痛缓解,行走时稳定性明显增强,活动度和步态接近正常,用Harris评分平均90分,1例股神经损伤,3例因术后患肢短缩大于2 cm而有跛行。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安装简单,翻修容易,运用于成人高位DDH的治疗,能有效解决患髋疼痛和行走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髋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09年2月,对50例髋关节强直患者66髋进行了全髋置换术,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定。结果:平均随访4年5个月(1-6年),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20.5分(10-32分)提高到术后85.8分(78-96分)。无感染、深静脉栓塞、脂肪栓塞、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等近期并发症及假体松动、骨溶解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全髋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髋关节晚期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月进行的双侧髋关节置换病人共28例56髋,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为一侧开始手术至完成双侧手术时的总时间)(214.5±22.8)min,总出血量(1428.4±252.5)ml,平均输血量(1232.5±228.4)ml,术前Harris评分38.6±16.2,术后Harris评分91.4±20.1,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1.326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2例,精神症状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髋关节晚期病变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晚期骨关节炎出现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手术难度较大。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为20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施行了螺旋臼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情况,手术使用非骨水泥型BICON—PLUS螺旋臼SL—PLUS柄。对术前术后患者进行Harris全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统计,以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例患者发生感染。术前术后患者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非骨水泥型BICON—PLUS螺旋臼SL—PLUS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应用60例68髋,其中男48例,女12例;体重指数17.0~24.5,平均20.2;年龄30~65岁,平均46.5岁;其中骨水泥型12髋,非骨水泥型43髋,混合型13髋;随访17~46个月,平均27.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设计切口下完成手术,切口长度7.5cm~10cm,平均(8.5±0.7)cm,单髋手术平均时间62min(50~80min),术中出血平均380ml(180~560ml)。术后假体位置良好,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髋关节功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2分(10~4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6分(68~97分)。结论:在术前准备充分、解剖入路熟悉的前提下,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瘢痕小,外形美观、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块重建髋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股骨头骨块结构性重建髋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3例(27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其中男7例,女16例;左髋19例,右髋8例;年龄37~64岁(平均53.2岁)。CroweⅠ型3髋,CroweⅡ型8髋,CroweⅢ型11髋,CroweⅣ型5髋。髋臼均采用股骨头骨块结构性植骨重建,采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术前术后功能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评分,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0.1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评分由术前(8.9±1.3)分升高到(16.3±1.9)分。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无假体松动和翻修病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采用自体股骨头骨块结构性重建髋臼的方法中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成人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 (DevelopmentDysplastyofHipDDH)是发生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 ,治疗较为困难。 1997~ 2 0 0 2年 ,我们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7例 8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8髋 ,男 1例 1髋 ,女 6例 7髋。年龄 4 9~ 6 7岁 ,平均 6 2 .4岁。左侧 6髋 ,右侧 2髋。患髋均有明显骨关节炎表现 ,如不能耐受的疼痛、跛行、关节活动受限等。 6例行单侧关节置换术 ,1例行双侧关节置换术。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分 ,2 0~ 5 5分 ,平均 4 1分。髋臼发育不良程度 ,Sharp角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精确测量和评估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5例(28髋)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25~53岁,中位数30岁。左侧发病者10例,右侧发病者12例,双侧发病者3例。病程3~250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按照Crowe分型,Ⅰ型7例7髋、Ⅱ型10例12髋、Ⅲ型5例6髋、Ⅳ型3例3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借助X线片和CT片进行股骨前倾角、股骨髓腔形态、髋臼骨量及截骨量的精确测量和评估,指导术中选择和植入假体,以及确定截骨量。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例患者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截骨长度(1.7±0.7)cm。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125个月,中位数76个月。未发生感染,假体脱位、松动、下沉,及假体周围骨溶解等并发症。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6.56±0.58)分降低至(1.02±0.46)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49.91±7.23)分增加至(0.12±6.11)分。结论:对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成人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术前借助X线片和CT片进行股骨前倾角、股骨髓腔形态、髋臼骨量及截骨量的精确测量和评估,指导术中选择和植入合适的假体以及确定截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髋关节疼痛症状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陶瓷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2007年2月~2009年1月,采用陶瓷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6例(31髋)髋关节疾患,男11例,女15例。年龄41~75岁,平均54.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4例17髋,髋关节骨关节炎4例5髋,新鲜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3例3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3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3髋。结合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X线检查、髋关节功能检查及Harris评分,对陶瓷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临床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26例(31髋)获随9~12个月,平均随访10.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确,髋关节活动度大幅改善,Harris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陶瓷对金属人工髋假体设计具有臼杯变形小、磨损率低、活动范围大、脱位发生率低等特点。其为治疗术后活动量要求较高的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先天髋发育不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柄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股骨近端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2008年利用长柄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年龄47~59岁,平均年龄53.7岁。男21例、女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3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21例。ARCO III C期6例、Ⅳ期18例。术后影像及临床随访,观察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情况,并进行Harris评分,从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90~130min,平均115min,手术出血量400700mL,平均570mL。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年至7年。术后3~4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末次随访,患者Harris评分,优15例,良6例,可3例。截至末次随访时,无1例患者出现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6.1±6.O)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90.6±4.9)分。结论:长柄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伴股骨近端骨折早期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4例99髋,并与同期内采用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5例40髋进行对比。结果:在切口长度、总失血量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小切口外侧入路组优于常规切口后外侧入路组(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围手术期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性髋关节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6例有既往髋关节结核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1例;年龄40~65岁,平均50.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2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结核。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围手术期没有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8~50月,平均31.5月。所有病例无术后感染、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最后一次随访,所有病例无复发活动性结核;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2.5分提高到83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病例选择应在结核感染静息10年以上,而且术前排除活动性结核的可能,围手术期可以不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1年2月-2012年7月采用关节冲洗术同时口服健脾通络方治疗的髋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髋),K-L放射线分级法I级2髋,II级8髋,III级11髋,IV级4髋。收集治疗前后X线和临床材料,以Harris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疗效评价标准,设治疗后三个月及一年两个随访点,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Harris评分62.53±14.697,治疗后三个月及一年随访的Harris评分分别为78.50±15.490和75.83±17.527,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VAS评分5.67±1.258,治疗后三个月及一年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3.34±1.247和3.77±1.747,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三个月随访优良率78%,有效率100%;一年随访优良率74%,有效率83%。结论:关节冲洗术配合健脾通络方治疗髋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熟悉髋关节解剖结构、选择适当的入路是完成髋关节冲洗术操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的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失效患者,通过对术前、术后X线片进行回顾,分析其失效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其中10例重新行切开复位DHS再次固定,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本组15例随访0.50-1.83 a,平均1 a,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8例,良5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及术中的操作技术有关,对于DHS内固定失效患者采取积极的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分析近年来关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治疗的相关文献。结果:根据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分类,制定个体化、循序渐进、全面训练的康复原则,可以较好地实现康复目标。结论:THA一般用于髋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的终末治疗,可以促进THA后患者的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舒脊颗粒对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肾舒脊颗粒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性指标、骨密度、骨代谢、髋关节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BAS—G、BASDAI、BASFI、夜间痛、脊柱痛、晨僵时间、医生的总体评价、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并且在改善AS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舒脊颗粒能显着改善A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Bath指数、中医证候,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功能,对髋关节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并且长期服用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波 《西部中医药》2013,(12):120-121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观察2组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结果: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功能锻炼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临床观察疗效较好,可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盆下型骨盆倾斜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盆下型骨盆倾斜患者51例,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退行性变1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4例,原发性骨关节炎2例,继发性骨关节炎3例。术前拍摄患者负重直立前后位骨盆x线片测定其骨盆倾斜角,按测得的骨盆倾斜角将盆下型骨盆倾斜分为2型:I型为骨盆倾斜于肢体短缩侧,即患侧;Ⅱ型为骨盆倾倾斜于健侧。再根据骨盆倾斜角分为3个亚型:0°~3°为A型;〉3°~6°为B型;〉6°为c型。术后手术台上全身麻醉下拍摄平卧前后位骨盆x线片,测定患者的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结果:I型盆下型骨盆倾斜16例,Ⅱ型盆下型骨盆倾斜35例。术后各亚型组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0,P=0.965)。术后各亚型组外展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6,P=0.044),I-C型患者术后外展角大于其他亚型(I—A:P=0.041:I—B:P=0.011;II—A:P=0.028;Ⅱ-B:P=0.012;II—C:P=0.001),与总体平均外展角相比增加了近8°;其余各组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盆倾斜于肢体短缩侧,且倾斜角〉6°的盆下型骨盆倾斜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较正常外展角减少8°植入髋臼假体以达到矫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