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11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 10 mg/20 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再每2周1次,共8次,最后每个月1次,共18次,持续2年.结果 随访6~36个月,术后膀胱肿瘤复发18例,复发率16.1%.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的意义.方法 已行第一次TURBT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二次TURBT:对照组患者在电切术后行膀胱内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灌注治疗;二次TURBT组完成对照组治疗,术后3个月第一次复查时行第二次TURBT为实验组.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 2年内实验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第二次TURBT术能有效降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膀胱癌行全膀胱及尿道切除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膀胱癌患者,一期施行膀胱及尿道全切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现近期并发症5例,无远期并发症.26例均获随访1~10年,平均6.2年,5年生存率67.5%.结论 对于膀胱癌侵犯尿道及前列腺无法保留尿道的患者,采取一期切除膀胱及全尿道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操作简单易行,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4.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探讨(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3月因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膀胱肿瘤均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其中移行细胞癌62例(91.18%),其他类型肿瘤6例;浸润性膀胱癌61例(89.71%);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47例(69.12%),远期并发症7例(10.29%).55例随访1~10年,平均5.6年,5年生存率39.71%.结论: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早期手术生存率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5.
彭健  潘敏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6):421-422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42例患者,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经导尿管给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30mg/40ml,每周1次,每次膀胱内保留60min,共8次,术后3个月行1次膀胱镜检查。结果共有4例复发。4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区不适,3例症状较重。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用THP(30mg/40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40min。结果:经10-12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32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5.9%;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5例患者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得发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患者伴有肌层浸润.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较差,标准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因其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且需要进行尿道改道及性功能一定程度受损,一部分患者很难接受.近年来,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应用广泛.它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长期生存率亦与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相当,适用于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本文就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4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病人,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每周1次,共8次.之后每月1次.共10次.结果:40例患者定期随访12~24个月,3例肿瘤复发.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治疗膀胱癌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4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全切术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结果:4例患者膀胱根治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220~270 min.腹腔镜下失血量400~500 ml.原位新膀胱手术时间200~270 min,输浓缩红细胞2个单位.术后3天恢复肠蠕动并拔除耻骨后引流管,4天开始进食.2周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随访4~16个月,1例有排尿困难,1例轻微尿失禁,另2例排尿正常.4例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卡介苗膀胱灌注前后膀胱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制,对2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卡介苗治疗,灌注前后对膀胱壁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做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比观察,发现灌注后膀胱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变化,固有膜结缔组织中有大量免疫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11.
膀胱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浆p14基因异常甲基化检测的意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附26例报告);表浅性与浸润性膀胱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应用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治疗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对21例选择性的男性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膀胱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对患者术后肾功能、尿控功能、性功能、肿瘤控制效果等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短期长期并发症。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年(除随访8个月1例外),白天尿控率为95%(19/20),夜尿次数0~5次,平均3.5次,夜间尿控率为80%(16/20);恢复勃起功能患者比例为80%(16/20)。末次随访时患者未见局部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于选择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在第9位[1].虽然膀胱癌的发病率在4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但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儿童也可能发生[2].对于未侵犯尿道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3].新膀胱在功能和容量上接近正常膀胱,充盈时顺应性好,且无返流,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新膀胱没有排尿感觉和自主收缩功能[4],因此,术后新膀胱的功能训练及并发症的处理和精心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1例年轻女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后出现贫血、怀孕期双肾积水等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该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羟喜树碱(HCPT)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6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THP(32例),Ⅱ组HCPT(30例),所有病例分别于术后6 h(TURBT)和1周(膀胱部分切除术和TURBT合并膀胱穿孔者)开始规律膀胱灌注化疗,比较膀胱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所使用的膀胱镜的不同分为两组:白光膀胱镜组(n=30),采用白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荧光膀胱镜组(n=27),采用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数目、病理分期及病理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膀胱镜组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白光膀胱镜组(P<0.05). 结论 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2月,对24例女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回肠新膀胱术。随访10~46个月,平均26.4个月。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以及患者排尿情况。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87±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26±28)ml。术后3例出现轻度尿失禁,2个月后缓解。1例反复出现尿潴留。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对于女性膀胱癌患者,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回肠新膀胱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较好的储尿和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背景: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和多发性膀胱癌的标准术式,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勃起功能障碍及尿失禁.为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术中保留精囊、输精管、部分或全部前列腺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如果膀胱癌患者合并存在前列腺癌或者尿路上皮肿瘤侵及前列腺以及尿道,采用这些改进的手术方式则将必然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评估体系能在术前有效地预测膀胱癌是否合并前列腺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再发尿道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89例,术后发生尿道癌5例(5.6%),再发尿道癌平均时间18(9~32)个月.5例患者病理分期为T1~T2.因复发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4例,因膀胱多发癌行全膀胱切除术1例.采用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2例.5例患者术后因排尿不畅(3例)、肉眼血尿(1例)、血性分泌物(1例)再次就诊.尿道镜检查发现尿道肿物位于前列腺部尿道2例、阴茎部尿道3例.肿物呈菜花状向尿道腔内生长,可见基底部,肿物直径1~3 cm.尿道镜活检报告均为尿道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1~T2.5例均行TUR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尿道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Ⅰ~Ⅱ级.术后辅以羟基喜树碱尿道灌注,每周1次,共6周.结果 5例TUR术后平均随访37(24~52)个月,控尿满意,血尿和血性分泌物均消失,尿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尿道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肿瘤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再发尿道尿路上皮癌可以选择保全尿道的TUR术和尿道灌注治疗,疗效较满意且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复发癌的影响.方法 对96 例获随访的原发性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结果 行肾盂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未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膀胱癌复发率为34.4%(11/32),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复发率为18.8%(12/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术中先行输尿管末端结扎者术后膀胱癌复发率较未采取结扎措施者低,但两者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肾盂输尿管癌行肾输尿管膀胱酃分切除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复发件膀胱癌的发生率.术中游离肾输尿管前行输尿管末端结扎并同时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对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复发癌的影响.方法 对96 例获随访的原发性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结果 行肾盂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未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膀胱癌复发率为34.4%(11/32),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复发率为18.8%(12/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术中先行输尿管末端结扎者术后膀胱癌复发率较未采取结扎措施者低,但两者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肾盂输尿管癌行肾输尿管膀胱酃分切除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复发件膀胱癌的发生率.术中游离肾输尿管前行输尿管末端结扎并同时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对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