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刺法各不相同,其中以常规辨证取穴针刺、面部穴位透刺、梅花针叩刺最为常用,理论上其刺法各具优缺点,但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少有报道。运用三种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进行对比观察,以便为临床选择针刺疗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面部穴位透刺疗法有效率高于其他刺法。  相似文献   

2.
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粱耀基  孙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073-3073
对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并与58例仅用超短波治疗的同病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对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并与58例仅用超短波治疗的同病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透刺穴位的方法配合电针刺激,利用针刺及脉冲电流对俞穴及局部肌肉有规体地刺激,增强肌肉的肌力改善面部肌肉肌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使肌肉产生节体住收缩,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叫贝尔麻痹(Bell palsy)。其治疗方法较多,如针灸、星状神经节阻滞、穴位注射、应用激素等治疗,但其治疗效果不一。本文联合应用目前治疗效果较好的三种方法:靳三针针刺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及面神经管周围注射(简称“三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并对全部病例进行面部微循环血流量观察。  相似文献   

6.
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采用半刺法(治疗组)和沿皮透穴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2组均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0.0%,有效率为98.0%,对照组分别为60.0%、86.0%.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到,半刺法治疗病程短者,疗效更佳.结论: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刺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面部常规穴位针刺,并随症加减。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穴位行透刺法与甲钴胺面部穴位注射交替进行。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68.8%(P<0.01)。2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提高,观察组明显提高。结论:常规针刺与透刺法结合穴位注射均能提高面神经功能评分,透刺法结合穴位注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8.
应用透刺穴位的方法配合电针刺激,利用针刺及脉冲电流对俞穴及局部肌肉有规律地刺激,增强肌肉的肌力改善面部肌肉肌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透刺经筋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刺经筋法、甲钴胺穴位注射,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面瘫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面部生物电信号差(提唇上肌、咬肌)、血清Th17细胞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较对照组低,Portmann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FDIS较对照低,FDIP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提唇上肌、咬肌生物电信号差较对照组低;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h17细胞表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刺经筋法、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残疾指数、生物电信号差距,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Th17细胞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能否应用电针或针刺,临床上认识不尽一致。我们自1999年至2007年以来对19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应用电针与针刺进行临床观察,均未发生病情加重的病例,证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应用电针与针刺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能否应用电针或针刺,临床上认识不尽一致。我们自1999年至2007年以来对19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应用电针与针刺进行临床观察,均未发生病情加重的病例,证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应用电针与针刺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李黄彤  王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135-3137
综述近10年中医临床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献,列举了针刺为主、针刺与其他疗法结合、针刺疗法以外的疗法等多种有效方法。提示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以针刺为主。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笔者自1992年2月至2003年1月用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针刺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穴位按压、情志疏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痊愈35例,显效17例,有效5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5%;H-B、SDS、S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促进机体气血运行,使面部脉络气血得到充养,从而使面神经麻痹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15.
面瘫,俗称“口眼斜”、“口僻”、“口”,属于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而神经管内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常在感冒及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中医认为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邪侵阳明,少阳,以致经气阴滞,经脉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笔者采用针刺、穴位注射、TDP照射综合疗法治疗面瘫16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药罐三法合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4例王树山,张晓东针药罐即针刺、中药、拔火罐三种治疗方法,其单独使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散见于许多古籍邮政编码:157014黑龙江省牡丹江工人疗养院医书当中,我们于1992年至今联合运用三法合治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能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减少针刺量的取穴方法。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6针法.共3对配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法,取患侧地仓、颊车等穴位。结果:6针法组每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量平均为81.0针次,优于常规取穴组的130.5针次,每例减少针刺量达38%(P&;lt;0.01);治愈率也略优于常规取穴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针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穴精简,针灸治疗剂量少,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透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2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5例采用透刺疗法,对照组121例采用中药内服法,自拟面瘫方辨证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30d。结果: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近10年中医临床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献,列举了针刺为主、针刺与其他疗法结合、针刺疗法以外的疗法等多种有效方法。提示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以针刺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针刺穴位及药末塞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 1例 ,并与单纯运用针刺治疗的对照组 3 0例进行比较 ,1 0d为 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7.4% ,显效率为 93 .5 % ,对照组分别为 5 3 .3 %、66.7%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