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制定中国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了中国用肺量计法测定22个单位的1 114例健康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气温年较差(X6),年平均风速(X7)的关系.结果 发现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回归模型:Y=19 855.82+ 1.594 59X1+ 0.211 50X2+129.565 47X3-155.326 59X4 +0.816 16X5-267.316 64X6+ 129.658 12X7±1 324.34,并用ArcGIS 9.3软件中的空间差值法内插出中国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 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要素,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同时也可用空间趋势图直观的得到中国任何地方的老年女性每分钟通气量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大脑缺氧超过5min,脑细胞将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当患者自主呼吸暂停或过弱,不能维持必要的每分钟通气量时,则需要机械装置来增加通气量,提供氧疗,改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能量消耗.它是支持呼吸、循环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及时行气管切开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3.
无创机械通气低通气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华  刘颖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556-556
每分通气量为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气量设置是否适当主要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作为判断标准[1]。分钟通气量能否达到预定要求,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将影响分钟通气量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科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5岁。血气分析结果示:pH7.25~7.45,PaCO2>70mm-Hg,PaO<80mmHg,平均治疗8天,每天10h±2h。血气分析示:pH7.35~7.45,PaCO250~60mmHg,PaO>80mmHg。在治疗过程中,所有病例均出现过通气量不足的现象,经积极查找原因及…  相似文献   

4.
本刊1980年第10期刊载了我写的“低氧血症”一文,今再重点谈谈氧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的问题。一、氧合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流过肺泡时进行氧合作用,然后形成动脉血。其肺泡通气量(V)和肺泡毛细血管的血流量(Q)有一定比值,即V/Q(每分钟4升/每分钟5升)=0.8。如肺泡通气量降低,即V/Q比值减小,则流过的血液未得到很好氧合,便发生低氧血症。吸入空气  相似文献   

5.
平台呼气阀在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台呼气阀在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使用不同呼气连接方式和应用平台呼气阀不同呼气压力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持续监测鼻罩内CO2和O2分压.动态观察不同呼气连接方式和应用平台呼气阀不同呼气压力对鼻罩内CO2和O2分压的影响.结果 ①不同呼气连接方式下,受试者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鼻罩内氧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使用平台呼气阀时的鼻罩内CO2分压低于侧孔型呼气阀,分别为(23±3)mm Hg对比(28±4)mm Hg(P<0.05);③应用平台呼气阀不同呼气压力水平时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鼻罩内O2和CO2分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平台呼气阀在保证受试者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和鼻罩内氧浓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避免鼻罩内CO2的重复呼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间歇指令通气(IMV)已发展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及伸展指令每分钟通气量(EMMV)。IMV系患者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机械送气各自进行;当两者矛盾时,自主呼吸服从机械呼吸,故两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62例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使用机械辅助呼吸过程中,肺顺应性、气道压力、呼气末CO_2浓度,每分钟CO_2产量、有效通气量等监测指标随年龄、体表面积增加和病情轻重而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者设计一种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交叉方法,检验低剂量多巴胺能抑制缺氧的化学反射反应假说。检测健康年轻受试者在灌注低剂量多巴胺[5μg/(kg·win)]或安慰剂期间,缺氧对每分钟通气量、交感神经反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分别检测了在氧供应正常和低氧期间,多巴胺或安慰剂对呼吸暂停的交感神经反应的影响,此外还进一步调查心力衰竭病人(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Ⅲ和Ⅳ级)呼吸室内空气时,低剂量多巴胶对每分钟通气量的作用。病人10例30±6岁健康受试者(男8例,女2例),参加多巴胺对低氧反应作用的研究。8例(男3例,女5例,37±1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肺功能试验的特点. 方法 随机抽取稳定期COPD患者22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静态肺功能和运动肺功能测定. 结果 老年组和对照组的静态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的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耗氧量、最大运动时每分钟通气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死腔通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老年COPD患者进行运动肺功能试验是安全的,而且能够反映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运动通气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频通气(HFV)临床经验已积累不少,但对其基础通气机理尚不全清楚,故妨碍临床应用。本文目的用正常犬作实验以阐明高频喷射通气(HFJV)气体交换机理。HFJV 的潮气容积(V_T),肺泡通气量(V_A),生理死腔(V_D),呼吸数(f),每分钟呼气量(V_E)假定通气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呼吸功能监测是成功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通过呼吸监测可了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的程度,及时发现病情恶化,为患者制定抢救措施提供机会。通气功能监测藉常用的肺量计或流量仪,随访患者肺容量和通气功能,如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每分钟通气量(VE)。采用何氏气体分析仪或红外线光谱仪测  相似文献   

12.
一、D 题解:通气功能可根据“每分有效通气量”作出估计。每分有效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呼吸频率。死腔量较恒定,平均为150毫升(约2.2毫升/公斤)。因此,影响其增减的因素主要是呼  相似文献   

13.
气急是呼吸困难、劳累或不适的主观感觉。一般说病人感觉气急及其严重程度与客观上肺功能减退及其程度是平行的,当每分钟最大通气量降至预计值的40%时,即可出现静息或轻微活动时气急。但也有不少主,客观不一致的情况。故评价时必须全面、细致、谨慎。气急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  相似文献   

14.
指令每分钟通气量(Mandatory minurevolume ventilation,MMV)是在1977年由Hewlett 等首先研制并在英国使用.目前在新式通气机如:Ohmeda CPU-1、Engstr(?)mErica、Bear5、Hamilton Veolar 和DragerEVA 中,均具有MMV 的功能。开始设计MMV 期间,用MMV 来处理传统的IMV 法撤机所遇到的难题,当时还是一种新颖的方法.Hewlett 等提到:在撤机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不同水平的目标每分钟通气量(MV)对接受机械通气支持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呼吸监护中心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49例,男性37例,女性12例,年龄62~89岁,基础疾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所有人选患者均为机械通气支持至少24 h以上...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肺     
老年肺的功能和形态特点 一、安静时呼吸中枢对CO_2:负荷的反应性 从P0.1及每分通气量梯度的哪一方面来看,即或是老年人也能保持良好。但是,其呼吸方式有很大的年龄差。对老年人来说,只有使吸气时间缩短,呼吸频率加快,才能将每分通气量维持在与青年人相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7年11月-2020年2月糖尿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SIMV)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PRVC通气模式治疗.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吸力学指标.结果治疗72h后,两组PaO2水平高于治疗前,PaCO2水平、每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0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次与常规频次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冠心病病人78例,随机分为低频次与常规频次组,低频次组以每周0~2次的频率进入心脏康复中心内进行运动康复,常规频次组以每周(3~5)次频率进入心脏康复中心内进行运动康复,运动前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制定中西医结合运动处方,运动康复治疗(30±5)次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观察两组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运动次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规律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后,常规频次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时(AT)时氧脉搏(VO2/HR)、最高VO2/HR、AT时分钟通气量、最高分钟通气量、AT时运动负荷量及最高运动负荷量均较运动康复前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次组运动康复后VO2peak、AT时VO2/HR、最高VO2/HR、AT时运动负荷量较运动康复前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T时分钟通气量、最高分钟通气量及最高运动负荷量较运动康复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康复后常规频次组AT时VO2/HR、最高VO2/HR、AT时分钟通气量、最高分钟通气量、最高运动负荷量较低频次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O2peak、AT时运动负荷量在常规频次组高于低频次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可对冠心病病人的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产生良好的改善作用,常规频次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的心肺功能改善优于低频次运动康复。  相似文献   

19.
宋玉芳  田春芳  曹芳 《山东医药》2009,49(11):69-69
近年来,我们对30例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OLV)过程中呼吸参数变化(保持分钟通气量不变)对气道压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肌肉收缩运动时,细胞内的 ATP 转为 ADP 与AMP,静止时 ATP 又重新合成。但在大运动量或细胞缺血、缺氧时,肌肉的 ATP 降(?)超过合成,出现血浆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浓度增高。为研究运动时能量代谢情况,作者检测各种运动量下HX 的变化。研究对象为14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平均年龄31(26~35)岁,运动前从前臂浅静脉导管采血测 HX 基值,然后按标准踏车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直至最大耐受运动量为止,运动同时不断检测心率,每分钟通气量((?)E)、氧耗量((?)O_2)和 CO_2产生量((?)CO_2),并每5分钟取血测定 HX 共30分钟。结果见最大运动量结束后15分钟,HX 达峰值18.9±2.6μM,显著高于基值1.1±0.1μM。心率、(?)E、(?)O_2、(?)CO_2随运动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