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4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发现右上腹部肿块2个月”,于2004年9月21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及发冷、发热,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经抗感染、止痛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此后经常发作,与饮食无关。最近6个月腹痛加重.需服止痛片可缓解。入院前2个月,医师发现右上腹有肿块,行腹部B超检查,于右’肾上端探及6cm液平段,提示右肾囊性肿块。由于诊断不明且症状加重而来本院诊治。  相似文献   

2.
男性,52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5年于1990年11月14日入院。右上腹部隐痛无规律,多在脂餐后出现。每次持续约10分钟,无放射。4年前体检 B 超发现:胆囊结石。以后常服消炎利胆中药治疗。无畏寒、发热、黄疸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坦,无压痛,肝、胆囊、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  相似文献   

3.
谢锡驹 《包头医学》2003,27(3):43-44
患者,女,71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15年余入院。患者约15年前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疼痛发作,无放射痛,无黄疸,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病史,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15年来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症状同前,外院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再次右上腹疼痛发作,来我院收治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恶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9岁,因右上腹胀痛九年,加重一年入院.四年前曾行CT检查,发现肝右叶血管瘤,大小约5×6cm,当时未进行治疗,一年来疼痛部位扩大,呈持续性胀痛,右侧卧位时加重,无发热、黄疸、消瘦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一少见疾病,常易误诊。本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李××,男,17岁,学生,住院号78—1359。因右上腹肿块于1975年曾在我院内科治疗,诊断为“肝脓肿”。经抗感染、解痉等处理,疼痛缓解,黄疸消退而出院。曾到××等地医院治疗,经超声波检查为“肝脓肿”。回当地后发热、疼痛反复发作,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钝痛可忍受,无放射。胃纳欠佳,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近因肿块逐渐增大并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于1978年4月11日再入我院内科治疗。体检:体温37.4℃,呈慢性消瘦病容,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出血点。五官端正,心肺正常。右上腹膨隆,并可扪及一如小儿头大小的椭圆形  相似文献   

6.
某男,62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1天入院.发病前一天不洁饮食后腹泻水样便3次,伴腹胀,恶心,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无畏寒发热,无黄疸,咳嗽、咯血等;病人13年前从三米高房顶上摔下,右侧胸部损伤,在当地乡镇医院非手术治疗痊愈,未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出院后至本次发病前未出现任何不适,一直从事重体力劳动.以胆石胆囊炎入院.B超:于剑下显示肝组织,右季助部被肠气所占据,未探及肝实质和胆囊.  相似文献   

7.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1年前自觉右上腹疼痛不适,无发热、黄疸、血尿、腹泻,1月前症状加重而入院。查体:右上腹略隆起,可扪及一包块,局部压痛,双肾区无叩痛。血常规、大、小便常规、乙肝三对、心电图均正常。影像检查:上中腹部CT增强扫描示右上腹膜后形态不规则巨大肿块影,包绕右肾上部,并致右肾受推挤向前外侧移位。  相似文献   

8.
胆囊缺失1例     
患者,男,66岁。因右上腹部反复疼痛3年于1996年12月2日入院。1996年3月疼痛加剧、发热,大汗淋漓,无黄疸史。病后多次在地、省两级医院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要求手术治疗。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丰满,肝、脾、胆囊未扪及,右上腹部深压痛,莫菲氏...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1岁,住院号127180。因右上腹肿块穿破流出结石而于1983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发现右上腹有一界限不清之肿块,伴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无发冷、发热及恶心呕吐。肿块逐渐增大,一月前肿块局部发红,触痛明显。A 型及B型超声波检查未获明确提示。抗炎治疗无明显效果,肿块红痛更甚。拟诊“右腹壁脓肿”,行脓肿引流时创口流出石粒。患者既往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痛史3年余,曾作胆囊造影未显影。检查:一般情况好。无黄疸及皮肤出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右上腹有8×10×2cm 局限性隆起,其下方可触及相似大小之肿物。该处皮肤发红,中央区有1cm 长之切口。肿物不活动,压痛明显,轻按创口即有黄色淡血性液体流出,其中有0.5×0.5×0.5cm 不规则、多边形、灰黄色质脆之石粒5~6枚。  相似文献   

10.
在肝脏肿瘤中,良性肿瘤发病率甚低,而肝腺瘤更属罕见。常引起临床误诊。现将我院诊治一例巨大肝腺瘤报道如下: 患者吕某某,女,22岁,已婚。因发现右上腹包块伴发作性疼痛一年入院。患者一年前偶感右上腹发作性针刺样疼痛,右侧卧位加重。触右上腹有一肿块,与日增大,于1986年3月26日入本院治疗。发病后无发热及腹部绞痛,无黄疸及消瘦,大小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右上腹膨隆,可触到一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3岁,反复右上腹胀痛2年伴肿块1年,以十二指肠肿瘤于1985年5月4日入院.饭后4~6小时右上腹胀痛明显,进食可缓解,无放射.1年前偶然发觉右上腹肿块,外院B超检查示腹膜后实质性肿块,胰头病变待排.病后无嗳气、泛酸,也无黑便及消瘦.检查: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阴性.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末触及.右上腹扪及6×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黄疸4年入院。患者4年来常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黄疸、畏寒发热,按“胆囊炎”服药治疗无好转,症状反复发作而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76次/分,血压15/10kPa,巩膜及皮肤黄染,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轻压痛,莫非氏征(—)。化验:WBC7.8×10~9/L,N0.87,  相似文献   

13.
Caroli 病1例     
Caroli病1例郑士友患者男性,18岁。1年前,在劳累时感觉右上腹胀痛,休息后自行缓解。以后经常发生不明原因的右上腹胀痛和发热。3个月前,有一次较重的发作,T40℃,右上腹呈持续性胀痛,无黄疸和出血;当时经抗菌消炎治疗后好转。CT检查发现肝内多发性...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6岁,甘肃籍,营业员。因右上腹部发现肿块3年余于1973年10月25日住院。患者于3年前偶然发现右上腹部有—肿块,稍有胀痛。从1972年12月以来,常在每日下午5时左右开始发冷、发热,体温可达40.5℃,至晚11时左右热退,伴疲乏无力、食欲差和精神不振,曾用四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继而巩膜黄染,曾于1973年1月25日以“可疑肝癌”住院。住院后,除高热、黄疸外,患者明显消瘦,肝大平脐,质地坚硬,表面不平,脾可扪及,腹水征阳性。曾作一系列检查如梅毒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包虫皮内试验  相似文献   

15.
女,14岁,发现上腹部肿块一年。于1985年9月18日入院。患者1980年起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并发热。1982年又有右上腹疼痛,且巩膜出现黄染,在外院诊断为“黄疸肝炎”,治疗后症状好转。1984年11月发现上腹一无痛性包块,约鸭蛋大小,未经治疗,半年后肿块逐渐缩小,但不消失。七个月后,肿块又复长大,伴发热及巩膜轻度黄染。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2 3岁 ,1998年 8月 13日因慢性肝炎收住入院。患者 8岁时出现黄疸 ,腹胀症状 ,肝功能异常 ,本地医生按“急性肝炎”给予保肝利胆治疗好转 ,以后间断发作时轻时重 ,近3年来症状反复加重 ,同时伴有阵发性右上腹钝痛 ,痛点固定无放射 ,发作时黄疸加重发冷、发烧 ,给予止痛、保肝治疗无效 ,而自行缓解 ,15年来经各大医院专家认为及B超提示诊断为“肝内囊肿”、“肝癌”、“肝硬化” ,近日又加重而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后查体 ,T 39.1℃ ,患者周身及巩膜中度黄染 ,心肺未见异常 ,腹软 ,无腹腔积液 ,肝于剑下及肋下 6cm ,质…  相似文献   

17.
杨真真  李匡凡  刘大毛  李勇 《重庆医学》2014,(27):3695-369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2年入院。自诉10年前体检B超提示右肝血管瘤,当时无任何不适,未予重视。2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呈持续性,疼痛尚可忍受,无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肝血管瘤,体积较前增大,予口服药物治疗(用药不详)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既往肾结石病史,余无特殊。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触诊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B超示肝右叶探及一大小约6.7cm×4.4 cm稍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考虑肝血管瘤可能。上腹部CT平扫肝右叶见6.5cm×4.6cm大小低密度占位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内索条状软组织影增强。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49岁,浙江绍兴人。因右上腹间歇性疼痛12年,于1986年4月12日入院。患者1974年初发生右上腹疼痛,以后每年疼痛呈间歇性发作2~3次,伴发热、恶心,不伴黄疸,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要求手术住院。体检:血压140/100,脉搏64;巩膜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不肿大。右上腹具触痛,肋下未扪及胆囊,无肌紧张,墨菲氏征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自1974年10月~1987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2例中有成人11例,其中癌变3例,现报道如下: 例1、女,26岁,因腹痛,黄疸,右上腹肿块,肝大,寅疸指数80u,AKP23.8u,超声检查及PTC证实总管囊肿,在连硬麻醉下施行胆总管囊肿一空肠Roux—y式吻合术,术后半年有胆道感染症状再入院,经用抗生素控制后行胃次全切除术。出院8个月后又伴发热、黄疸及部分肠梗阻症状,在他院再次手术,发现胆总管囊肿质硬固定。并有肝门部肿瘤及  相似文献   

20.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27 岁。因"突发右上腹疼痛 2 个月伴间歇性发热1 个月"入院,入院前 2 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剧痛,疼痛持续,间歇加重,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右肝有一17 cm大小肿块,可疑肝脓肿,予以抗炎对症治疗,腹痛无明显缓解。1 个月后转入上级医院,此时出现间歇发热,体温波动在 37. 5 ~38. 7℃之间,无寒战,行 CT 检查及肝穿活检,未查见肿瘤细胞及脓细胞,行阿米巴、包虫相关检查呈阴性,诊断不清。入院查体: 38℃,轻度消瘦,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区叩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