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茶配方:茶叶3g,盐少许。用法:冲泡后饮用,每日4~6次。功效:明目消炎,化痰降火。主治: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等。酒茶配方:茶叶5g,白酒适量。用法:茶叶加水适量先煎沸5分钟,或用沸水冲泡10分钟,取茶叶汁加入酒即成。每日1~2次不拘时温服。功效:祛风解表,舒经活络。主治:感冒头痛,头昏,怕冷,四肢酸楚。干姜茶配方:红茶、干姜各3g。用法:生姜洗净切碎,与红茶同煮或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频频温饮。功效:温经祛寒,解表止痛。主治:风寒感冒,畏寒发热,鼻塞流涕。生姜茶配方:茶叶5g,生姜10片。用法:共煎。饭后服用。功效:发汗解表,温肺止咳。主治:流…  相似文献   

2.
百日咳茶方 贯叶枣茶 配方:贯叶枣干品30g,绿茶5g,冰糖适量。(民间验方)  相似文献   

3.
1.胡桃黑豆饮:胡桃仁60g,大黑豆60g,杜仲9g,水煎服。温肾壮阳。适用于肾虚腰痛。 2.鲫鱼黑豆饮:杜仲15g,黑豆100g,鲫鱼1条(200-300g)。先将杜仲、黑豆加水适量炖至黑豆煮透,取出杜仲,放入鲫鱼炖熟加盐、姜调味后食之。适用于慢性腰痛之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制品居家制作便方1.首乌蛋将何首乌30克、鸡蛋2枚放入锅内,添加适量清水,上火煮至蛋熟,捞出,剥去蛋壳,放回锅内,加盐,继续煮10分钟即可。每2日1次,吃蛋喝汤。鸡蛋气味平和,长于滋阴润燥,与何首乌相辅为用,共奏补肝肾,乌须发、益寿增年之效。2...  相似文献   

5.
1、产后缺乳 活鲫鱼1条(100-120克),通草10克。将鲫鱼削鳞去内脏洗净,同通草一齐加水适量,用旺火炖至鲫鱼熟透后,吃鱼喝汤。 2、产后腹痛 山楂60克、红糖60克。将山楂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煮5分钟后加入红糖,稍煮片刻,趁热饮用。 3、产后虚弱 豆浆2碗、大米50克、白糖适量。用  相似文献   

6.
茶疗十方     
糖茶茶叶2g,红糖2g,用开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服,每日饭后一杯。有和胃通痢,补中益气之功效。适用于大便不通,小腹冷痛,妇女痛经等症。盐茶茶叶3g,食盐1g,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服,每天饮4~6次。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适用感冒咳嫩、火眼、牙疼等症。醋茶茶叶3g,陈醋1ml。先将茶叶用开水冲泡5分钟,滤出茶汁,加醋,每天饮3次。有和胃、止痢、散淤之效。可治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姜茶茶叶7g,生姜10片。将去皮的姜片与茶一并煮成汁,饭后饮用。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颇有疗效。蜜茶茶叶3g,蜂蜜2ml。茶叶冲泡后,滤汁,晾温后…  相似文献   

7.
生姜茶(民间方)配方:红茶3g,生姜10g。制作:生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与茶叶同生姜茶(民间方)配方:红茶3g,生姜10g。制作:生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与茶叶同  相似文献   

8.
体虚感冒是指人体气血不足,免疫力弱,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生的感冒。对于这类人群感冒的治疗法则,必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民间有些食疗验方,能收到较好的疗效。1芪防桂枝粥取黄芪20g,防风10g,桂枝10g,大枣10枚,生姜20g,粳米60g。红糖适量。先将黄芪、防风、桂枝、生姜冲洗干净后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汁,再将粳米、大枣淘洗后放入药汁中,用小火熬粥,若药汁不够可加清水,待粥将熟时,放入红糖煮化即可。早晚2次温服,每天1剂。2归地葛根炖排骨取当归20g,熟地15g,葛根20g,猪排骨250g,生姜30g,葱末、盐、味精适量。将排骨洗净剁成小块…  相似文献   

9.
01玉米胡萝卜粥胡萝卜约250g,粳米50g。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空腹食,功效为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良。02胡萝卜玉米渣粥玉米渣100g,胡萝卜3~5g。先将玉米渣煮1小时,后将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再煮待萝卜熟后即可。空腹服。功效为消食化滞,健脾止泄。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腹痛。03小米淮山粥淮山药45g(鲜者约100g),小米50g,白糖适量。将山药洗净捣碎或切片,与小米同煮为粥,熟后加白糖适量调匀。空腹食用,每日2次。功效为健脾止泄,消食导滞。适用于小儿脾胃素虚、消化不良、不思乳食、大便稀溏等。04牡丹粳…  相似文献   

10.
小儿食欲不振 1.山楂30克,大麦芽60克,粘米(炒黄)100克,白砂糖40克,共碾成粉拌匀,加适量蜂蜜调匀压成块儿,每日2次,连吃7日。2.鲫鱼1条,生姜30克,陈皮6克,胡椒0.5克。鲫鱼去鳞、腮、内脏,洗净。姜洗净切片,与陈皮、胡椒用纱布包好填入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盐,葱少许调味,空腹喝汤吃鱼。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0~15天。3.山楂50克,大米100克,红糖15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  相似文献   

11.
妊娠水肿茶(民间验方)红茶10g,红糖15g。沸水冲泡,早晚各饮1次,7~20天为1疗程。功效是开郁利气,消胀利水,用于妊娠水肿。糯米黄芪茶(《太平圣惠方》)糯米30g,黄芪15g,川芎5g,茶2g,上3味加水1000ml,煎至500ml,去渣即成。每日2次,温茶饮服。功效是调气血,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苏婆陈皮茶(民间验方)苏梗6g,陈皮3g,生姜2片,红茶1g。将前3味剪碎与红茶共以沸水焖泡10分钟,或加水煎10分钟即可。每日1剂,可冲泡2~3次。代茶,不拘时温服。功效是理气和胃,降逆安胎。适用于妊娠恶…  相似文献   

12.
醋茶(《食疗本草》) 配方:茶叶3g,醋适量。 制作:茶叶放杯中,用约200mL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后加入食醋5~10mL即成。  相似文献   

13.
钱伟业 《长寿》2013,(2):27
10.凤梨茶配方:凤梨(即菠萝)100克,蜂蜜一大匙,柠檬原汁1小匙,红茶一包。用法:将凤梨加开水适量焖煮10分钟,后加入红茶,再加柠檬原汁和蜂蜜,待冷却,一块儿放入茶杯中当茶饮。功效:收肠敛肺,消食开胃,涩肠止痢。药材解析:①蜂蜜有怡神、润燥、解毒、  相似文献   

14.
醋茶:茶叶3克,陈醋1毫升。先将茶叶用开水冲泡5分钟,滤出茶汁,加陈醋,每日冲饮三次。有和胃止痢、散瘀之效,可治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  相似文献   

15.
1、新鲜猪骨头,放入柴火中烧成炭,捣为细末,每次1~3g,每日3次,用白开水调成糊状喂服。2、山楂、神曲、麦芽各5~10g,放铁锅内炒焦,加水80~100ml,煎取浓汁分3次服。适用于米面食品摄入过量所致的腹泻。3、神曲、木瓜、麦芽各10g,水煮取汁,分3次,每日1剂,2~3天为1疗程,适用于伤食所致的腹泻。4、山药适量,一半炒熟,一半生用,共研为细粉。1~2岁小儿每次1g,3~5岁小儿每次3g,每日3次,米汤水或白开水调服。5、红萝卜适量洗净捣取汁,加红糖或茶叶一同煎沸后,晾温,每次5~10ml,每日3次,可治疗寒湿性腹泻。 6、莲子8粒,香菇10g,…  相似文献   

16.
姜汁菠菜鲜菠菜300g,麻油10g,生姜汁25g;将菠菜洗净后放入水中烫一下,加料酒适量拌成凉菜,每日1次,连服数日。木耳菠菜汤木耳20g;洗净烧熟后加入菠菜200g,加盐、味精、麻油调味,每日1次,连服数日。三仁粥松子仁、胡桃仁(去皮尖)、甜枣仁、黑芝麻各9g,粳米200g,白糖适量。将三仁共研碎与芝麻、粳米同煮粥,入白糖冷溶,早晚服食。苏麻粥苏子、麻仁各15g,糯米适量煮粥,早晚服食。白萝卜汁鲜白萝卜250g,洗净去皮锉碎,纱布挤汁,加蜂蜜适量,每日清晨空腹服。黄酒核桃汤核桃仁5个,白糖50g,共捣碎为泥,放入锅中加黄酒50ml,文火煎煮10分钟,日服2次,适…  相似文献   

17.
宜喝浓茶 10枚红枣煮沸15分钟后,加10克绿茶,再稍煮几分钟,去渣取汁服用,一日3次。茶叶中含有丰富的鞣酸,能破坏细菌的蛋白质,赤痢菌等致病菌在其中浸泡数分钟后就失去活力;茶叶有抗菌收敛止泻的作用。因此,痢疾患者喝浓茶疗效显著。 宜吃马齿苋 马齿苋具有消炎杀菌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120克鲜马齿苋去根洗净,和60克绿豆加水煎汤,每日2次,清热解毒止痢。 宜吃大蒜 大蒜含有强力杀菌作用的蒜素。将大蒜适量捣成泥,加白糖,兑开水频  相似文献   

18.
减肥降脂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菊兰 《东方药膳》2007,(10):32-33
山楂荷叶降脂茶来源:《中草药保健饮料》原料:鲜山楂30g,生槐米5g,嫩荷叶15g,决明子10g,白糖适量。制作:将上述4味中药放入沙锅中煎煮,待山楂酥烂时,用汤勺将山楂碾压碎,再煮10分钟左右,滤取煎液,加入白糖即可。  相似文献   

19.
玉华 《东方药膳》2009,(8):29-29
盗汗验方6款 1.浮小麦50g,用干净布包好,泥鳅100g,去肠杂及头,加盐、加水煮熟,吃肉喝汤,小儿可只喝汤,连续服7~10天。  相似文献   

20.
清炖大鲫鱼 活大鲫鱼 1条 (500g左右 ),洗净剖腹去杂除腮,放砂锅中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炖之,鱼汤呈乳白色时加葱白佐料,食盐适量,稍煮 2分钟后趁热食之。肉、汤 1日内分 2次食完,连食 5~ 7天。食后 2天若乳汁通而不畅,可在第 3天煮食鲫鱼时加通草 3g,食时注意不要放油盐;若乳房略有胀痛,可在炖鲫鱼时加 5~ 10ml黄酒。  鲜猪蹄通乳汤 鲜猪蹄 2只 (400~ 500g),炒川芎、当归、童木通、王不留行各 9g。先将鲜猪蹄去毛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炖汤。蹄烂取汤、以猪蹄汤代水再把上述中药一并放入锅中煎好服用, 1日内分 2次服完,连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