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镜直视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更为完善的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50例门诊非外伤、前鼻镜检查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下检查并针对出血点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0例患者采取鼻内镜直视下通过微填塞、激光、微波、高频电凝器等手段止血,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直视下选择局部处理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疗效肯定、优点明显,是治疗鼻深部出血有效、快捷、微创、值得普遍推广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鼻腔狭窄、出血位置隐蔽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对于前鼻镜下检查难以窥及出血点的鼻腔深部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前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及对有关动脉的结扎术、栓塞术等[1]。我科于1998年起进行了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并与传统的鼻出血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3.
吕振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3):128-128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治疗方法颇多,对于Little's区、Kiesselbach's区静脉丛出血效果较好,但对于用前鼻镜检查难以发现出血部位的鼻腔深部出血,治疗较为棘手,临床上亦称为难治性鼻出血.为探索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我们于1998年1月~2002年1月对60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点状填塞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4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4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寻找出血部位,行局部处理以止血。结果 426例1次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5.1%。结论 采用鼻内镜引导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有视野清楚、止血彻底、效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可单纯由鼻病引起,也可因全身疾病所致,治疗方法很多,有学者[1]将治疗方法归纳为直接处理、间接处理及未处理3种,直接处理是指在明确出血点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间接处理是指无法明确出血点时采用的所有治疗措施;未处理是指鼻内镜检查后未行任何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顽固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即使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有时也难以止血,且有较多的并发症.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顽固性鼻出血的诊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科于1996年1月~2002年1月间收治顽固性鼻出血(出血量>250ml,前鼻孔填塞治疗无效,无凝血功能障碍者)117例,施行鼻内镜下电灼或激光止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顽固性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2月~2012年12月共380例40岁以上的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资料,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电凝出血点或者电凝出血点加局部微填塞,统计出血部位及术后疗效。结果随访1个月鼻腔同一部位未再出血为治愈标准,337例一次治愈(88.68%),34例一个月内复发再次行鼻内镜术治愈(8.94%),6例行第3次鼻内镜止血术治愈(1.57%),1例行筛前动脉结扎治愈(0.26%),2例行上颌动脉栓塞治愈(0.52%),鼻腔出血的部位统计为:下鼻道穹窿后部173例(45.52%),鼻中隔顶后部56例(14.73%),鼻中隔前部39例(10.26%),嗅裂27例(7.10%),中鼻甲根部17例(4.47%),鼻底部11例(2.89%),鼻顶部7例(1.84%),下鼻道穹窿部4例(1.05%),鼻咽侧壁1例(0.26%),1例来自蝶窦开口(0.26%),44例出血部位不明(11.57%)。结论40岁以上的顽固性鼻出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下鼻道穹窿部、鼻中隔顶后部、鼻中隔前部、嗅裂附近;鼻内镜下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8月笔者于鼻内镜下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顽固性鼻腔出血 52例 ,效果令人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2例病人中 ,男 3 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45.3岁。出血部位位于克氏区 13例 ,吴氏静脉丛 12例 ,下鼻甲后端 7例 ,中鼻甲后蝶腭动脉区 6例 ,鼻咽顶 4例 ,嗅裂 5例 ,鼻中隔后端 5例。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前后鼻孔填塞术 ,15名病人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曾行筛前动脉结扎或颈外动脉结扎术 ,8名病人曾行鼻中隔黏膜下划痕术 ,虽经上述治疗但效果不佳。用本方法治疗前再次出血 ,出血量在 40 0ml以上。1.2 治…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在治疗鼻腔深部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鼻出血的治疗首先采用前或后鼻孔填塞,不能治愈的则采用血管结扎术或选择性血管栓塞术等[1]。近年来,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2]。我科应用鼻内镜治疗鼻出血以来,病人的鼻腔填塞率和手术治疗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建强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2(4):308-30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应用价值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45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微波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6个月~2年,治愈3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力,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在鼻内镜治疗老年患者鼻腔后部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鼻出血149例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将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双极电凝治疗组(Ⅰ组)和等离子电刀组(Ⅱ组),分别比较不同术式术后1个月的有效率,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以及鼻腔后部鼻出血部位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何星星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6):60-61,6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在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用鼻内镜下凝血酶治疗,观察组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鼻黏膜恢复时间和鼻腔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顽固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9年12月我科治疗的8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予以微波热凝止血,结合微创材料定向填塞治疗.结果 顽固性鼻出血以40~89岁的患者居多,男女比例约为2:1,1~3月发病率高,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穹隆部52.80%(47/89),嗅裂鼻中隔部19.10%(17/89),中鼻道后上部13.48%(12/89)和下鼻道底壁10.1 1%(9/89),另有4例未找到明确出血点4.49%(4/89).89例中,除7例因出血汹涌先行区域行填塞待48h后微波热凝,其余82例均采用微波治疗辅以微创材料定向填塞后血止.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视野清晰,微波热凝止血快,无碳化及气雾,患者痛苦小,是一种微创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5月采用鼻内镜检查出血部位 ,局部填塞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压迫止血进行鼻出血治疗 ,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 64例 ,其中男 3 8例 ,女 2 6例 ,年龄19~ 76岁。均为单侧鼻腔活动性出血 ,且用前鼻镜检查无法窥清出血点。取仰卧位 ,鼻内镜下 ,先吸除鼻腔内积血 ,放置 3 %麻黄碱加 1%丁卡因棉片 ,待鼻腔粘膜收缩麻醉后 ,自前向后 ,自下而上 ,逐步取出棉片 ,仔细检查鼻腔粘膜 ,寻找出血点。如无法直接看到出血点 ,则根据血流方向判定出血点在鼻腔的大致部位。取合适形状的Merocel高分子止血…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治疗隐蔽顽固性鼻出血4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对于隐蔽顽固性鼻出血的处理比较棘手,如何及时彻底有效地止血是耳鼻喉科医生常遇到的问题。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住48例原发性隐蔽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进行止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2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鼻出血即常规检查未发现出血点、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规范的前鼻孔和/或后鼻孔填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目前多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再使用双极电凝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等手段进行止血。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手术治疗下鼻道穹窿顶部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出血部位大多为鼻腔前段出血,止血处理比较容易。下鼻道穹窿顶部出血多系动脉破裂出血,出血较凶猛,量大,因该出血部位隐匿、深在,鼻腔止血、填塞较困难。2004-01-2006-01我们对19例下鼻道穹窿顶部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填塞治疗,止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定位游离蝶腭动脉并以银夹夹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方法对22例经反复鼻腔填塞及鼻内镜下电凝术治疗后仍有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于全麻或局麻下行鼻内镜检查,在中鼻甲后端附着部纵向切开黏骨膜,寻找蝶腭孔并充分解剖蝶腭动脉主干及分支,以1~2枚银夹夹闭,复位黏骨膜瓣并填塞止血纱布和膨胀海绵。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3个月。20例未再出血,2例分别于术后第6个月和9个月再次同侧筛动脉出血,经鼻内镜下电凝及填塞压迫止血后痊愈。结论鼻内镜下解剖蝶腭动脉并以银夹夹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