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1月,我部在新兵训练期间巡诊时发现并治疗1例大疱性鼓膜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双耳大疱性鼓膜炎伴重度混合性聋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5 6岁 ,因双耳胀痛 ,耳聋一周就诊。患者于一周前下午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耳内疼痛、闷胀 ,并进行性加重 ,疼痛放射至耳周、颌下等。当晚约 10点 ,左耳流出少量血水后耳痛缓解 ,但自觉左耳鸣、听不清 ,未曾介意。次日下午开始发热 ,右耳内亦出现剧痛、耳闭、耳鸣 ,似感耳内“流水” ,此时出现明显的双耳听力下降 ,经当地医院给予先锋IV、安乃近消炎退热 ,右耳内穿刺抽出少许血水等治疗 ,仍未缓解 ,于发病第六天去外院就诊 ,纯音测听示双耳混合性聋 ,左耳气导 (2 5 0、5 0 0、10 0 0、2 0 0 0、40 0 0Hz,以下同 )平均为 80d…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大疱性鼓膜炎的临床经过,探讨其有效疗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观察本院收治的35例大疱性鼓膜炎病例的临床诊疗过程,分析其听力恢复情况。结果痊愈32例(91.42%),好转3例(8.58%)。19例听力减退患者,其中6例为感音神经性聋,8例为混合性聋,5例为传导性聋;治疗结束时,16例患者平均听阈恢复正常(84.21%),3例于治疗1个月后平均听阈好转,但未达到正常水平(15.79%)。这3例中,2例是感音神经性聋,1例为混合性聋。结论 经积极治疗后大疱性鼓膜炎病变可以痊愈,但极少数患者的听力可能难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是儿童常见多发病之一,有资料表明,该病占学龄儿童体检人数的10%,占儿童耳鼻咽喉科患病数的3.6%,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1];如不合理诊治,可能导致儿童听力障碍及言语、智力发育不良等。2009—01—2012—09期间在我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236例(260耳)SOM患儿,发生误诊漏诊的22例(30耳)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7例(698耳)OM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357例患儿中133例(37.25%)存在腺样体肥大,89例(24.93%)合并鼻窦炎,76例(21.29%)变应原检测阳性,59例(16.53%)合并细菌、病毒、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采用鼓膜切开或置管治疗并积极对症治疗,357例(698耳)患儿治愈586耳,好转91耳,总有效率为96.99%(677/698),无效21耳(3.01%)。结论腺样体肥大、鼻窦炎、变态反应疾病及细菌、病毒、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等可能是儿童OME的相关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一2006年我院经治的27例鼻咽癌患者,将其放疗前、放疗后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21例(32耳)中耳炎患者被分为鼓膜穿刺组与鼓膜置管组。结果27例患者放疗前有14例(17耳)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增至21例(32耳),双耳发病11例,6例未发生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组12例(19耳),显效率为78.9%(15/19),1例患者发展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置管组9例(13耳),有5例(7耳)疗效显著,显效率为54%(7/13),有2例患者鼓膜穿孔。MRI检查显示,2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19例有明显咽鼓管挤压和腭帆张肌肿胀。结论MRI检查有助于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评估;鼓膜穿刺抽吸是治疗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和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声导抗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美国GSI-Tympstar型中耳分析仪对28例(55耳)SOM儿童进行声导抗测试,记录其鼓室压、声导纳值、中耳共振频率等,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OM儿童中38耳声导纳为0.17±0.07ml,中耳共振频率为468.42±100.28Hz,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8耳中有13耳鼓室压小于-150daPa,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声导抗测试在诊断儿童SOM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其病因复杂且反复发作,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研究提示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等密切相关.儿童时期是言语、听觉、智力等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下降可能会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严重者可引起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言语与智力障碍、社会和情感发育延迟...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致鼓膜穿孔—愈合反复发作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8例分泌性中耳炎致鼓膜穿孔-愈合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特点是颇似胶耳;耳分泌物对双氧水不发生泡沫反应;分泌物清除后穿孔可自行愈合,但抬又复发作。经手术等治疗均愈合。随访2-5年无复发。并试对本病鼓膜穿孔-愈合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借鉴美国儿科学会、家庭医生学会和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对山东省滨州市1 536例2~7岁儿童进行分泌性中耳炎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对确诊的96例患儿借鉴该指南进行治疗,即保守治疗随诊3个月,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选择手术治疗.将拟进行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腺样体切除组及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组.对2组的疗效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分析.结果经过系统、规范的随诊、治疗,9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治愈89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97.91%.其中保守治疗有效74例,有效率77.08%;2~3岁、4~5岁、6~7岁三个年龄组经保守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小,保守治疗效果越好.手术治疗22例:腺样体切除术组11例,治愈9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组11例,治愈3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81.81%;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借鉴该指南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高,值得广大耳鼻咽喉科医师参照进行规范治疗.在手术方式选择上推荐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科手术干预的方式和效果。方法对96例(118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部分合并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儿中行鼓室置管术35例,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49例,腺样体切除加扁桃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12例;术前平均听阈为(42±5)dB,术后1周为(34±4)dB,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2.12,P<0.05);术后1个月为(22±2)dB,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5.27,P<0.01);术后听力明显改善,鼻塞、夜间张口呼吸和打鼾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是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介绍近十年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进展的有关资料,包括抗生素的应用、中耳积液的推出方法及腺样体刮除术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过程中常见漏诊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1997—2001年间经1次以上门诊治疗或曾住院治疗,疗效欠佳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进行系统的病因探讨与分析,检讨其诊疗策略。结果 39例患者存在相关病变的漏诊,导致治疗方案欠妥。结论 重视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的病因系统检查与分析,对防止漏诊,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儿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且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有感冒病史,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延误病情。孙海波教授善于从中医角度治疗一些疑难病症,临床经验丰富,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更是有其独到见解,孙教授从"疏风宣肺,健脾利湿通窍"论治,随证加减,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后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5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4周,对照组给予呋麻滴鼻液滴鼻1周,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复发率及中耳感染率。结果术后两组患儿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感染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后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复发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帕米尔高原地区分泌性中耳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米尔高原地区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发病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帕米尔高原地区3 838名常住人口中SOM的发病率,并了解其鼻、咽部疾病和SOM人群的吸烟情况,与海拔1 000~1 200 m的平原人员4 867名的发病情况对照.结果高原地区SOM的发病率高达4.2%,明显高于平原组的2.07%(P<0.01);高原的SOM人群中患过敏性鼻炎者较多,占50.3%,有吸烟嗜好者高达70.2%.结论帕米尔高原地区SOM发病率较高,是高原特殊环境下多种因素多种疾病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耳炎在中国和西方文献里早有详细记载。因天气变化和体内排液系统阻塞所致耳病,最早出现于3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医学里“肾脏精气”不足导致耳鸣和听力减退,外界邪气干扰内环境与季节的影响有关,几个世纪后该理论被应用于药物治疗(《伤寒论》,公元1400年前后)。从希波克拉底时期开始,疾病综合征被认可。1867年波利泽在他的著作《耳病》中描述卡他性中耳炎和中耳蜂窝织炎的同时也描述了该疾病综合征。发现该症状在14~16岁的儿童中尤其常见,且易反复。此外,他还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更常见于秋天和冬天。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的误诊误治在临床上屡见不鲜,现将3例鼻咽癌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手术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干预方式,为儿童听力筛查中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干预措施选择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总结2004-2008年我院9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接受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45例(82耳)的年龄特点、听力下降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听力状况比较。结果术前平均纯音听阈FrrA(pure-tone threshold average,500Hz,1000Hz,2000Hz,4000Hz听阈均值)从8dBHL-61dBHL,平均(34.8&#177;12.09)dBHL。术后PTA从0dB HL-38dB HL,平均(15.9&#177;7.88)dB HL,3耳术后听闯提高,4耳无改善,75耳听阈降低,占91.5%,平均听阈降低18.9dBHL。手术方式:鼓膜置管术9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29例,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鼓膜置管术7例。结论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是我们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术式;扁桃体切除术不作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常规选择;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术式选择应该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通常人们认为是Adam Politzer(1835—1920,现代耳科学之父)最早描述了分泌性中耳炎(同义词: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其实,早在Politzer之前,这种疾病已经存在、流行,并且被当时的医生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