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为获得联苯苄唑对我国常见浅部真菌病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谱,了解这些病原真菌对该药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最新的产孢丝状真菌(M-38A)和酵母菌(M-27A2)药敏试验方案测定联苯苄唑对60株皮肤癣菌和20株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相似文献   

2.
有药敏指导的39例次细菌感染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而且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病理状况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密切相关。药敏试验是指导抗菌药物选用最有效的方法,但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治疗效果并非完全一致,符合率约为70%~80%。本文对药敏谱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特比萘芬对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了解念珠菌对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CLSI)推荐的M27-A药敏试验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并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Alamar blue通过比色判定MIC值,检测了129株念珠菌属对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结果129株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属对特比萘芬的MIC值范围为:白念珠菌0.5~16μg/ml,MIC50为4μg/ml,MIC90为8μg/ml;热带念珠菌2~16μg/ml,MIC50为8μg/ml,MIC90为16μg/ml;季也蒙念珠菌1~4μg/ml,MIC50为2μ/ml,MIC90为4μg/ml。结论比色微量稀释药敏试验方法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且简单省时,特比萘芬对念珠菌属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2种唑类化学合成药的抗真菌活性进行筛选,找到其中体外抑真菌效果好的合成药物。方法采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方法是依据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国际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和M38-A方案的微量液体稀释法。由于真菌生长缓慢,特别是丝状真菌,为获得更准确的MIC值,本实验培养时间为70~74h。结果 22种唑类化学合成药对受试10种真菌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除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外,对其余9种受试真菌均表现出抑菌活性且很多效果都优于阳性对照药氟康唑。结论微量稀释法可用于筛选化学合成药抑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高晖  陈敬  黄永 《天津医药》2013,41(4):387-388
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从公安特警总队特警足部浅表真菌病分离鉴定的红色毛癣菌进行药敏试验,为公安特警中足部浅表真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以患有足部浅表真菌病的天津市区特警总队特警为研究对象,使用M38-A2方案进行红色毛癣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测定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对所分离的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红色毛癣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显示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酚对红色毛癣菌MI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显示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酚对红色毛癣菌MI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外试验,测试25种精油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即MIC.选择常见的25种精油分别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标准菌株H37RV、临床药物敏感菌株和临床耐多药菌株,进行体外液态抑菌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判断精油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即MIC.通过气态抑菌实验,检测精油气态抑菌MIC.液态抑菌试验结果表明,25种精油对结...  相似文献   

7.
朴春梅 《中国药房》2011,(19):1757-1758
目的:研究创克酊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创克酊对230株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阳性、阴性致病菌等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其半数抑制浓度(MIC50)。结果:创克酊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50分别为12.50%、3.125%和1.60%;对革兰阴性菌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如对大肠杆菌和液化沙雷氏菌的MIC50分别为12.50%和6.25%;对两株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的MIC50为6.25%。结论:创克酊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地锦草提取物(EHE)进行体外抗真菌实验,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产孢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 A),测定地锦草提取物对82株临床常见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研究其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的影响。结果 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的平均MIC为446 μg&#8226;mL 1,石膏样毛癣菌值的平均MIC为652 μg&#8226;mL 1,紫色毛癣菌的平均MIC为1 024 μg&#8226;mL 1,许兰毛癣菌的平均MIC为896 μg&#8226;mL 1,疣状毛癣菌平均MIC为853 μg&#8226;mL 1,犬小孢子菌及4种念珠菌的平均MIC均>1 024 μg&#8226;mL 1;地锦草提取物256 μg&#8226;mL 1时,可显著降低红色毛癣菌中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P<0.01)。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对皮肤癣菌的敏感性比念珠菌高;其抗真菌机制可能与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面临耐药性致病菌的逐年增加,新型抗菌药物亟待开发。众所周知,新药开发是一个艰难和复杂的过程。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是药物开发的重要课题,而以制定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方案最富挑战性。近二十年来,便宜快捷的体外动力学实验和动物体内感染模型以及药效学数据处理方法不断完善,其价值在抗菌新药开发上被不断验证和肯定,弥补了临床试验所无法获得的信息。近十年来临床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和蒙地卡罗模拟结合临床前实验确定的靶值,致病菌MIC分布,利用电脑模拟比较不同给药方案的中靶率,已成为临床三期试验确定最佳给药方案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针对耐药菌抗菌药物临床剂量再评价和进一步调整的科学依据。可以预期,在今后的抗菌素新药的开发上,人们将更有把握从临床前的实验数据来预计临床最佳给药方案,并优化临床试验的设计,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体外抗菌试验,检测了国产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对常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杀菌曲线,了解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药对常见致病菌均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抗菌效果,氧氟沙星比左旋氧氟沙星的MIC高1~2倍,显示了抗菌药效上的优势,与国外左旋氧氟沙星实验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使用微量稀释法和E-test法分析肠杆菌科细菌对多黏菌素B体外敏感性,评估E-test法多黏菌素B药敏条在临床药敏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了887株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同时采用E-test法和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考察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针对不一致的进行复测,复测仍不一致者判为不一致,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7株菌的平行检测中,842株用药敏条和微量稀释法测定MIC值在|±1|个稀释倍数的范围内,有45株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超出了此范围,复测有8株菌的MIC值回到了|±1|个稀释倍数的范围内,即纠正后的EA(essential agreement)%为95.94%(851/887)。肠杆菌科内按照种属分析,EA值最高的为沙门菌属的97.09%(100/103),EA最低的为其他属肠杆菌的94.03%(126/134),统计学分析,不同属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多黏菌素B药敏条用于肠杆菌科细菌检测药敏检测所测定的MIC值判定结果准确可靠,与CLSI推荐的微量稀释法的符合率在94%以上,能满足临床和实验室药敏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方法参照CLSI推出的M38-A2方案,采用微量稀释法,对黄柏、知母等9种传统中药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所有测试中药至少对1种测试真菌显示抑制活性并判读出相应的MIC值。结论黄柏、知母、丁香和土荆皮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有待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确定其抗菌谱和活性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以抗肿瘤药物个体性治疗为目的的抗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来筛选、指导临床用药可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 ,减少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并可减少一些交叉耐药现象。因此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化疗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也有文献报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化疗药敏并不十分相符[1] ,这是因为体外药敏试验缺乏体内的代谢环境所致[2 ] 。本实验利用药物代谢酶对小鼠实体瘤细胞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研究 ,旨在为人类实体瘤体外药敏试验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使体外药敏试验更好指导临床化疗。1 材料…  相似文献   

14.
国产盐酸左旋氧氟沙星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抗菌试验,检测了国产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对常见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杀菌曲线,了解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药对常见致病菌均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抗菌效果,氧氟沙星比左旋氧氟沙星的MIC高l~2倍,显示了抗菌药效上的优势,与国外左旋氧氟沙星实验报道基本一致^[1]。  相似文献   

15.
老年COPD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状态.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选用13种常用抗生素对痰液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MIC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8.5%,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均为10.6%;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噻肟(91.5%)和头孢曲松(8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对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联合杀菌活性,探索临床治疗该耐药细菌所致感染的新方案。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和亚胺培南对20株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稀释法测定其对痰热清注射液与亚胺培南的体外联合敏感试验,通过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判断联合效果。根据联合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其中的2株细菌进行体外联合杀菌试验研究。结果 20株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其MIC范围为4~256 mg/L,对痰热清注射液的MIC值为15.6~500μl/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5%(11/20)的菌株对该两药组合呈协同作用,35%(7/20)的菌株呈相加作用,10%(2/20)的菌株为无关作用,所有菌株联合皆未产生拮抗作用。随后的联合杀菌试验亦证实上述联合药敏试验结果。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可用于治疗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所致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分析医院临床分离获得的致病性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方案微量法测定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MIC80值,观察伊曲康唑体外抗真菌效果。结果共收集白色念珠菌33株,药敏结果敏感率显示,敏感为66.66%(22/33),剂量敏感为27.27%(9/33),耐药为6.06%(2/33)。结论部分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性降低;M27-A微量法操作方便,准确性高,检测结果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菌株对中药黄连素、鱼腥草和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方法:1,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或用API试条和VITEK自动细菌分析仪:2,药敏试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MIC);3,实验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黄连素、鱼腥草素(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即合成鱼腥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大蒜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不强。黄连素、鱼腥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也有抗菌活性。结论:目前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的判定尚无标准可以遵循,中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临床疗效与基础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头孢噻肟钠中加入他唑巴坦后(8:1),观察其对临床分离的112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单用头孢噻肟钠比较抗菌活性的强弱。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4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12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8:1)的MIC50值是头孢噻肟钠的1/2~1/128,其MIC90值是头孢噻肟钠的1/2~1/64。结论:加入他唑巴坦后,明显提高了头孢噻肟钠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检测方法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对多黏菌素 B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和实验室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2020年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CRKP 147株,分 别采用肉汤稀释法、E-test纸片法、仪器法(N335药敏卡)和纸片法检测其体外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分析4种药敏检测方法所 存在的差异。结果 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和仪器检测CRCP对多黏菌素B MIC50分别为1、1和0.5μg/mL,MIC90分别为1、 1和0.5,累积敏感率分别为97.3%、99.3%和98%,具有较高一致性和敏感性;仪器法检测CRKP对多黏菌素B的平均MIC值为 (0.82±0.16)μg/mL,明显低于标准方法的(1.39±0.2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est法和仪器法的基本一致率(EA) 为92.5%和94.6%,标准符合(CA)分别为97.3%和98.6%,严重错误(VME)分别为2.7%和1.4%;重大错误(ME)和小错误(mE)均为 0;纸片法KB值与肉汤稀释法MIC值之间方差分析P>0.05,故提示KB值与MIC值不具有线性关系。结论 4种方法检测CRKP 对多黏菌素B体外具有较高敏感性;仪器法和E-test法对于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检测与微量肉汤稀释法高度一致,但其中仪器法 N335药敏卡检测MIC有所降低,建议标准方法复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