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三组:A级组30例,B级组32例,C级组18例。均同时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聚体。结果 随病情的加重,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下降,D-聚体和t—P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活性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A随病情加重而显著性升高.PAI无显著性变化,t-PA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利于了解肝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陈世德  陶新智  伍伟锋 《临床荟萃》2004,19(13):724-726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 0例CHF患者 (CHF组 )和 2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t PA及PAI 1抗原含量。结果 CHF组血浆t PA和PAI 1平均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CHF患者血浆PAI 1含量增高随心功能恶化而愈加明显。结论 CHF患者纤溶功能明显下降 ,可用血浆t PA、PAI 1含量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艳玲  谢林金  汪洋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066-2068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Ⅰ(PAI-Ⅰ)功能紊乱,以及这两个指标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住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临床类型分为SAP组、UAP组、AMI组、OMI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检测t-PA、PAI-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结果:(1)健康对照组t-PA高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t-PA低于其余各型冠心病组(P<0.05);健康对照组PAI-Ⅰ低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PAI-Ⅰ高于其余各型冠心病(P<0.05)。(2)t-PA与IAI呈正相关,与TC、TG、LDL呈负相关;PAI-Ⅰ则与IAI呈负相关,与TC、TG、LDL呈正相关。(3)各病例组t-PA于治疗后有所升高,PAI-Ⅰ于治疗后有所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纤溶功能紊乱,且以急性期为重,并且纤溶功能紊乱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检测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参数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血小板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及其参数、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容积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梗死患者中有显著性改变,提示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减低的现象,凝血系统活性改变在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栓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脑血栓血瘀证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脑血栓血瘀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纤溶功能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有明显差异。患者血浆tPA〔(1.31±0.47)kU/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0)kU/L〕,而PAI和GMP140〔分别为(8.75±2.32)×103AU/L和(27.85±8.60)μg/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1±1.67)×103AU/L和(13.31±3.42)μg/L〕。结论:脑血栓血瘀证的发病与纤溶功能减退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时,机体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67例不同原因引起休克的患者,按病因分为感染性休克23例、创伤性休克18例、心源性休克26例。在发生休克时采集上标本,STAGO-STA自动血凝仪上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A);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及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休克患者AT:A和PLG: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和P<0.001);D-D含量均非常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01);FIB含量除创伤性休克外其余2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休克间比较,经方差分析,除D-D含量无区别外,其余项目各组间均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休克发生时血浆抗凝血酶活性降低,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提示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增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不同行为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纤溶激活系统的变化,为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56例冠心病患者和52例健康人群,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他们血浆中的纤溶激活系统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活性。结果:冠心病患者PAI-1活性(AU/mL)高于正常人群(1.04±0.18比0.52±0.07,t=20.42,P<0.001),t-PA活性(IU/mL)低于正常人群(0.35±0.09比0.38±0.04,t=2.81,P<0.01);这种改变在不同行为类型之间比较,与非A型行为类型的冠心病患者比,A型行为类型PAI-1的活性高(1.19±0.19比0.90±0.12,t=5.25,P<0.01),而t-PA活性低(0.30±0.08比0.37±0.09,t=3.53,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冠心病患者随着A型行为的增加,血浆中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降,导致凝血功能亢进,纤溶功能下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和发展,从而导致各种血管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Al500全自动血凝仪对6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活性、纤溶酶原(PLG)活性及D-二聚体(D-D)定量检测,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患者组各期(治疗前、治疗中、复发期)AT、PLG、D-二聚体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0.01),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是导致AL出血的重要原因,可随病情好转逐渐改善,AT、PLG、D-二聚体在指导治疗和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BN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入选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入选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39例和多支病变组27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BNP及白细胞计数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用直线相关分析BNP与WBC的相关性.结果 (1)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2)AMI组WBC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WBC 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WBC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WBC明显升高,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为危险分层和炎症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RAS对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CHF组和对照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水平,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抗原含量.结果 CHF组血浆PRA、AngⅡ、ALD、t-PA和PAI-1平均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患者血浆PAI-1和AngⅡ水平增高程度随心力衰竭恶化而愈加明显.CHF患者血浆PAI-1抗原含量与AngⅡ水平呈正相关(r=0.994, P<0.01).结论在CHF的发展过程中RAS对纤溶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焦路阳  王宇  袁宇 《检验医学》2012,27(5):349-351,357
目的结合C反应蛋白(CRP),探讨血清内脂素、脂联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7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0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采用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内脂素、脂联素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RP、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脂联素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UAP组及SAP组间血清CRP、内脂素和脂联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与CRP、TG、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9、0.756、0.793,P均<0.001),与脂联素及H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1、-0.699,P均<0.001);脂联素与CRP、TG及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873、-0.639、-0.799,P均﹤0.001);与HDL-C呈正相关(r=0.681,P<0.001)。结论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均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推测二者可能与CRP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和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并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STA-R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测定上述项目的血浆含量和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组较UAP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组较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AT-Ⅲ、PC 、PS活性和Fg、FDP、D-D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溶系统失衡,其中AMI和UAP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其发病机制可能有血栓因素的参与,联合测定上述标志物,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5.
王言森  王少媛  张敏  白春学  李善群 《新医学》2003,34(11):674-67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含量(PAI-1∶Ag)和活性(PAI-1∶A)与PAI-1启动子区4G/5G等位基因多态性及表达的关系。方法: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7例,依据睡眠呼吸监测的结果分为合并OSAHS组与不合并OSAHS组。另从同期体格检查的健康人群中选出60名,年龄与上述两组匹配,依据睡眠呼吸监测的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与OSAHS组。分别测定4组的血浆PAI-1∶A、PAI-1∶Ag与PAI-1启动子区4G/5G位点基因多态性及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ibonucleicacid,mRNA)表达。结果:冠心病合并OSAHS组5G/5G基因型出现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比70%),4G/5G、4G/4G并4G/5G基因型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比23%,63%比30%)。不同基因型对mRNA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其中4G/4G基因型mRNA表达最高(3.6±0.5),其次为4G/5G基因型(3.1±0.4),5G/5G基因型mRNA表达最低(1.2±0.8)。不同基因型mRNA的表达量与血浆PAI-1∶A和PAI-1∶A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具有较高的4G/4G、4G/5G基因频率,具有较高的mRNA表达水平,PAI-1∶A、PAI-1∶Ag含量较高,因此认为OSAH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伴有糖尿病(DM)的冠心病(CHD)患者纤溶系统的变化,并以罗格列酮进行干预,由此对罗格列酮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试验对象共分为3组:伴有2型DM的CHD患者48例;不伴有2型DM的CHD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同期我院体检健康成人20例;3组对象均在入院后清晨抽血、分离血浆。检测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含量;培养上清中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t-PA和PAI-1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另外将合并DM的CHD组4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针对CHD和DM常规治疗,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d,口服。治疗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伴有或不伴有DM的CHD患者NO的浓度分别为(40.83±5.34)μmol/L、(50.31±5.34)μmol/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73.37±6.46)μmol/L(P均<0.01);t-PA的浓度分别为(18.53±7.05)μg/L、(26.72±8.20)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40.17±8.30)μg/L(P均<0.01);PAI-1的浓度分别为(86.04±8.88)μg/L(、78.52±7.34)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8.86±5.41)μg/L(P<0.01);伴有DM的CHD患者NO和t-PA的浓度均低于不伴有DM的CHD患者组(P<0.05),PAI-1的浓度高于不伴有DM的CHD患者组(P<0.05)。伴有DM的CHD患者常规治疗和常规 罗格列酮治疗后NO,t-PA显著高于治疗前:NO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分别为(20.97±3.49)μmol/L、(30.32±3.36)μmol/L(P均<0.01);t-PA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分别为(11.97±2.07)μg/L、(21.32±2.21)μg/L(P均<0.01);伴有DM的CHD患者常规治疗和常规 罗格列酮治疗后PAI-1的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AI-1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分别为(-23.98±5.12)μg/L、(-34.02±5.64)μg/L(P<0.01);和常规组比较,常规 罗格列酮治疗组改善的幅度要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伴或不伴DM的CHD患者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纤溶活性的降低,这种高凝状态会促进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发生。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能促进纤溶系统的激活,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特别是对于伴有糖尿病的CHD患者。  相似文献   

17.
张莉 《临床医学》2013,33(8):14-15
目的评价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老年患者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发现ST-T改变的患者180例,其中男90例,女90例,年龄60~86岁,平均(65.50±6.32)岁,70岁以上者136例(75.6%)。依据临床是否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分为典型心绞痛组85例和不典型心绞痛组95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在他院完成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入院后均积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结果典型心绞痛组中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者依据心电图检查ST-T改变,诊断阳性者为60例,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0.59%;不典型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者依据心电图检查ST-T改变,诊断阳性者29例,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30.52%。结论单纯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老年患者冠心病的临床实际价值不大,需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协助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Ⅰ (ApoAⅠ )、载脂蛋白B(ApoB)与血浆D 二聚体 (DD)水平的变化特点 ,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CHD患者 12 4例和 2 6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ApoAⅠ、ApoB浓度 ,ELISA法测定DD水平。结果CHD患者中 ,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患者ApoB浓度、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患者ApoB浓度高于对照组 ,ApoAⅠ浓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但DD水平无改变 (P >0 .0 5 )。 12 4例CHD患者相关分析显示 :ApoB与DD呈显著正相关 ,ApoAⅠ与DD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0 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载脂蛋白代谢异常 ,AMI、UAP组患者DD水平增高 ,且载脂蛋白与DD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