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保云  刘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453-3456
目的 探讨采供血过程关键控制点控制对血站血液质量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该中心接收的无偿献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接收的无偿献血20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采供血管理,研究组应用采供血过程关键控制点控制对血液质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无偿献血知识覆盖率、一针穿刺率、不良事故发生率、疼痛评分;比较两组血站血液分类差错状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无偿献血知识覆盖率、一针穿刺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工作环境卫生学检查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采供血过程中,研究组血站血液分类总差错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20.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供血过程关键控制点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无偿献血知识覆盖率以及一针穿刺率,同时可以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献血的疼痛程度,保证献血者的安全,从而提高血液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应用血液信息系统对血站业务关键控制点的实践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血液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在血站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省血液中心在血液信息系统软件2.0版本(BIS 2.0)中结合血站业务流程的特点设置了50多个关键控制点,成功应用血液信息系统实践了血站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有效地保障了血液安全~([1、2]),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针对部分主要关键控制点的实践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液制备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制备的关键控制点是指在血液制备程序运行过程中,对血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步骤和关键环节。血液质量的保障依靠的是过程控制,而不是结果监控。因此,过程控制中设置和监控质量控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本血站血液制备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血液制备管理体系的关键要求《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血站必须建立和实施血液制备的质量体系,对血液制备的人员、设备、物料、环境和方法加以控制,使每个工作环  相似文献   

4.
新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相继颁布实施,对我国血液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也对血液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血液成分制备是确保血液有效和安全的关键环节。成分制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临床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对成分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归纳血液成分制  相似文献   

5.
检测报告签发前对关键控制点检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5月卫生部颁发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第十四章<检测后过程的管理>中对血液检测报告的签发作了若干规定,其中第三条要求在签发每批报告前,应对签发的每批样本的检验过程以及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以确定该批检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作为报告签发人员如何对整个检测过程及关键控制点做全面有效的检查呢?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对该点的实施做如下理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在临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血液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冷链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冷链管理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2年。照这样计算,最短的保存时间是2年,最长的是12年(例如冰冻红细胞),如此大量的血液标本,在需要复查时,怎样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查找出来呢?血站检验科正面临这样一个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血站血液质量检测以及管理直接关系到输血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只有对血液检验工作实施全面、规范、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输血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就本站血液质量检测的现状和管理的手段进行总结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我国实现采供血机构的全面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用血安全。在血站行业内部建立血站全面质量管理体系(QMP),实施血站全面质量管理势在必行。作认为把握以下几个关键控制点是非常重要的,即:政府、领导重视,血站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培训(QMT),建立QMP组织结构、明确组织权限和职责,建立QMP件,实施QMP件管理,进行员工上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量化监控和趋势分析对血站血液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促进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同质化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方法 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3.0软件对其中血液检测(31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家血站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不合格项目占比为ALT 55.84%、HBsAg 13.63%、抗-HCV 5.08%、抗-HIV 5.62%、抗-TP 18.18%、其他因素(主要标本不合格)1.65%。检测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1.23±0.57)%与1.11%,ALT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0.74±0.53)%与0.60%,检测不合格率与ALT不合格率呈正相关(r=0.974,P<0.05)。HBsAg不合格率为(0.15±0.09)%,抗-HCV不合格率为(0.05±0.04)%,抗-HIV不合格率为(0.06±0.03)%,抗-TP不合格率为(...  相似文献   

11.
核酸扩增试验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是指通过输血而将献血者体内的病原传给受血者,从而引起相应疾病。这些病原体主要有HBV、HCV、HIV、CMV、HTLV-Ⅰ/Ⅱ、梅毒、西尼罗河病毒(MNV)等,其中危害较大的是HBV、HCV、HIV等,由于输血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所以防止输血传播病毒感染就成为输血安全最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对献血者的血液  相似文献   

12.
自愿无偿献血和单位组织无偿献血是我国目前两种主要献血方式。在血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了寻找一种更好的献血方式,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源的浪费,笔对济宁市7167名自愿无偿献血和32127名单位组织无偿献血的血液样本的实验室检测合格率和血型分布进行了比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血液流变学检测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 ,血液流变学各检测项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全血粘度等指标的测量也在不断地推广应用 ,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输、储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认识不足 ,使标本分析前就已潜在着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 ,目前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仪器很多 ,如何对全血粘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已引起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现就近年来临床血液流变学测定的质量控制作如下分析。1 血液标本的采集[1,2 ]1.1 采血的一般要求 采血时间、姿势、溶血、部位等因素的质量控制 ,受检患者取坐位 ,清晨空腹静息…  相似文献   

14.
袁中晶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2):1085-1086
<正>血液质量的保障是一个对过程的控制,而不是对结果的控制。在整个过程控制中,确定和监控质量控制点显得尤为重要。成分制备质量控制点就是指在血液制备过程中能够对血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步骤或关键环节,需要特别加以控制的地方。在整个成分制备的链条中其强度取决于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简称《规程》),采血前初检化验项目有9个内容,为了合理安排好这些项目的检测,既使报告准确及时,又使经费合理利用,本站经过3年的摸索,得出了初步结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临床患者的输血安全 ,预防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 ,卫生部于 1 993年要求血站采集的血液必须通过艾滋病抗体检测。随着艾滋病在人群中的流行 ,血站严把艾滋病的检测 ,势必对艾滋病抗体的检测试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血液检测的质量 ,对不同厂家的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艾滋病抗体试剂进行了质量指标的分析 ,以便在工作中选用。材料与方法1 试剂分析样品 :试剂分析样品共 1 0 0份 ,艾滋病抗体已知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各 5 0份。已知阳性样品购自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卫生部临检中心。阴性样品系…  相似文献   

17.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是血站实验室质控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检验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1] 。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后 3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而试验前质量控制是安全输血的关键点。正确、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 ,是试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1 血液标本的采集1 1 静脉采血 是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 ,献血者体检化验采集标本常用肘前静脉、腕背静脉等。1.2 毛细血管采血 适用于微量血液试验 ,金标法初筛献血者采用此方法 ,常用部位为耳垂、指端。采血针刺入皮肤深度应 <2 .5mm ,采…  相似文献   

18.
血液生化检测分析前阶段质控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生化检测是对离体的血液进行生物化学物质的测定;血液生化检验质控由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有机联系的质控过程组成。血液标本生化质控分析前阶段包括从患者准备到标本收集、标本处理等分析前过程。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正血液集中化检测是指由送检血站负责标本的采集,检测血站负责标本检测,送检血站利用检测结果进行血液发放的工作模式。它通过检测血站较强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及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来实现其较强的检测能力,对保障血液质量,减少输血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血站管理办法》提出:血  相似文献   

20.
洁净手术室中关键控制点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洁净手术室管理的新方法即关键控制点的应用。方法运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方法,对洁净手术室内运行中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判定。结果该医院14间洁净手术室在实施关键控制点措施之前,监测的5个主要项目中,除室内表面之外,其他监测项目合格率均比较低。实施开机时间、静压差和温湿度;门禁管理;手术室内消毒;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维护等5个关键控制点6个月后进行监测,所有监测项目全部合格。结论运用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对洁净手术室进行管理,可明显提升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