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前组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3个月。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更积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广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809-8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人组条件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者只做常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实施干预前NOSIE、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确实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李金宛  孙敏勇 《华夏医学》2010,23(2):148-150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缺陷。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164例患者分为长期住院治疗组(〉4个月)和常规住院治疗组(≤3个月),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住院期间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为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SDSS各项评分显示社会退缩、对自己照顾、对环境兴趣、责任心与计划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缺陷率比常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3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研究组病人同时进行12个月的康复训练,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分别于研究前、研究后6月、12月末运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2月后两组NOSIE、IPR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是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干预前后的效果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个月时,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内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朴仙姬  李艳秋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313-1314
目的:为了探讨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用NOSIE(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对8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人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康复护理开展前和开展6个月后用NOSIE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总积极因素增分率为46.94%,总消极因素减分率为26.84%。对照组积极因素增分率为4.21%,总消极因素减分率为4.9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缺陷。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164例患者分为长期住院治疗组(〉4个月)和常规住院治疗组(≤3个月),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住院期间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为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结果(SDSS)社会退缩、对自己照顾、对环境兴趣、责任心与计划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缺陷率比常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
徐文惠  周悦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8-108,121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优质化护理前(对照组)后(观察组)各60例。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NOSIE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退缩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优质化护理能够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人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由康复护士带领去康复中心参加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两组对照观察6个月。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组IPROS各因子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康复组NOSIE总分和总积极因素较对照组高,总消极因素较对照组低(P〈o.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衰退,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为其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学习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使用,同时对影响该量表评定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使用NOSIE对急性精神分裂症发作经治疗后缓解(以下简称急性组)、慢性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慢性组)患者评定结果之问的差异。方法:三名高年资护师经培训,在取得较高一致性后,对1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NOSIE评定,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年龄、病程、首发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家族史对NOSIE评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年龄、病程与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受教育年限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各因子分比较,慢性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抑郁因子分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低于急性组患者,前者的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显著高于后者,而迟缓因子分和病情总估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OSIE是一种易于掌握的护理人员测评量表,其影响评定结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急性组的总积极因素高于慢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期50例,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行为训练6个月,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阴性症量表(SAN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行为训练后NOSIE量表评分与行为训练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NS量表评分与行为训练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阴性症状和不良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类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护理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方法i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第8周末采用NOSIE、N—BPRS量表评估,出院后12个月时采用N—BPRS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住院8周后,NOSIE显示两组积极、消极因素评分较人院时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BPRS显示,第8月末两组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后第12个月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元化康复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九病区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本院其他科室同类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康复训练,观察6个月,在训练前后分别用自制的行为评定量表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6个月后,研究组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自制的行为评定量表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值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元化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衰退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设置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同期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及社会功能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的对比.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整体护理组(干预组)和常规组(对照组)各30例.以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改善病人社会能力、兴趣及个人卫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也明显降低.结论 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助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训练,使其最大程度地恢复家庭、职业及社会功能以重返社会。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2011年~2012年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社会功能训练,与研究前及研究12周末采取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SANS)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社会功能训练12周末,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总分、总积极因素因子分较训练前及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消极因素因子分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会功能训练能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其社会功能,减少精神残疾,促进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5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调查,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药物依从性调查。结果: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NOSIE评分与药物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1);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药物依从性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自知力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使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者只做常规护理,观察时间为三个月.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在实施干预前NOSIE,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确实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者只做常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实施干预前NOSIE、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确实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药物依从性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根  李永强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62-206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至5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调查,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药物依从性调查。结果: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NOSIE评分与药物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1);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药物依从性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自知力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使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