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练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观察患者体质量、吸入性肺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 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行康复治疗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改善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15d,评定吞咽功能。结果 2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康复训练联合吞咽治疗仪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针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常规用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透针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透针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30d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疗效均有好转,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作用。方法对8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1例,在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采取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8d后分别以改良吞钡试验评价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价无差异,治疗2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1)。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卒中单元病房和普通病房内鉴别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所在病房分为康复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康复治疗组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康复训练,常规治疗组无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和专业治疗小组,依患者意愿辅助进食.结果 康复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个体化康复训练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肢体瘫痪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96例急性脑卒中伴肢体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A组(32例)、治疗B组(33例).3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病情稳定48h后即予开始康复治疗,其中治疗A组进行运动疗法,治疗B组在进行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中频脉冲穴位导入治疗瘫痪肢体,1次/d,2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肢瘫痪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A组与治疗2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早期综合性肢体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肢的肌力,减轻致残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疗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实施sEMGBF疗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方案,比较2组拔管率、拔管时间、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吞咽障碍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吞咽障碍恢复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73.68%(P0.05);2组治疗8周后拔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47.37%(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sEMGBF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方案,能缩短拔除鼻饲管时间,有效提高吞咽功能,获得良好恢复效果,同时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及3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针刺、低频脉冲电刺激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优于使用康复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意念训练联合时间护理酸刺激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4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意念训练联合时间护理酸刺激诱导训练。对比干预8周后2组鼻饲管拨除率和吞咽功能。结果实验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鼻饲管拨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意念训练联合时间护理酸刺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缩短患者带胃管生存的现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华佗再造丸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社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证实中医药综合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治疗后进入社区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恢复期病人110例,试验组64例,对照组46例,2组病人均给予社区基础康复治疗。试验组加用中医药综合康复方案。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末及随访1个月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末和随访1个月末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O.05),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升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末试验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P〈0.05),改良Barthel指数积分升高明显(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联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可改善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AimsDysphagia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stroke. While there are several innovative treatments being tested to impr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our aim is to explore the use of readily available natural capsaici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Study design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MethodsSixty-nine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capsaicin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hermal tactile stimulation with supplementation of natural capsaicin and additional nectar viscosity bolu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timulation and boluses with placebo. Swallowing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3-week treatment, using Volume-Viscosity Swallow Test, Eating Assessment Tool,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and Water Swallow Test.ResultsThe score decreases in the Eating Assessment Tool and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of the capsaic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lacebo control group (P < .01). Among the 60 patients, the capsaicin intervention group exhibited effectiveness in a higher number of patients (n = 27, 90%) than the placebo group (n = 9, 30%, P < .001).ConclusionsRegular use of natural capsaicin coul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swallow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The ample availability of natural capsaicin could provide a low cost, easily accessible, and safe alternative method to address dysphagia in st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血府逐瘀汤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6—2015-08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2组均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凝血,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结合康复训练。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巴氯芬片,研究组加服加减血府逐瘀汤及中药熏蒸,2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肌张力恢复疗效,并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45.24%,对照组为3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为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P=0.0330.05)。2组治疗后4周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4周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不影响治疗。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研究组为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P=0.236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肌张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辅助中医药和针灸等康复方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组织化卒中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II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牛津残障评分(OHS)、短期临床疗效、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织化卒中组患者治疗第21和90天时,NIHSS评分为11.28±4.25和4.76±3.16,BI评分为78.00±22.50和84.00±20.10,OHS评分为1.85±1.40和1.30±0.98,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社会功能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组织化卒中组患者治疗第21和90天总有效率分别为80.99%(98/121)和88.43%(107/121),高于对照组的61.74%(71,115)和72.17%(83/115;第21天:Z=6.207,P=0.013;第90天:Z=8.302,P=0.004);但常见并发症发生率(37例,30.58%)低于对照组(80例,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51,P=0.000)。结论基层医院以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管理和治疗脑卒中,并在康复治疗中辅助中医药和针灸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113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及观察组57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疏肝消郁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及神经功能、抑郁情绪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及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肝消郁散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69例抗精神病药引起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用阿立哌唑治疗)34例和B组(用其他抗精神病药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35例,观察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测定血清催乳素浓度,并评定闭经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催乳素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辅助中医药和针灸等康复方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组织化卒中组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牛津残障评分(OHS)、短期临床疗效、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织化卒中组患者治疗第21和90天时,NIHSS评分为11.28±4.25和4.76±3.16,BI评分为78.00±22.50和84.00±20.10,OHS评分为1.85±1.40和1.30±0.98,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社会功能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组织化卒中组患者治疗第21和90天总有效率分别为80.99%(98/121)和88.43%(107/121),高于对照组的61.74%(71/115)和72.17%(8射115;第21天:Z=6.207,P=0.013;第90天:Z=8.302,P=0.004);但常见并发症发生率(37例,30.58%)低于对照组(80例,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851,P=0.000)。结论基层医院以组织化卒中医疗模式管理和治疗脑卒中,并在康复治疗中辅助中医药和针灸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治疗对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发挥中医优势,为中西医 结合治疗卒中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并且病程超过2个月的卒中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 的80例患者,随机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给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而观 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电针治疗。 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肠 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较 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可有效促进卒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胃肠动力, 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符合第2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抑郁性神经症患77例,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1项)≥18分,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服中药汤剂加国产阿米替林片,共36例,对照组:选用进口抗抑郁药——百忧解口服。共41例。治疗4周后予临床疗效和HAMD量表评定。结果 研究组疗效肯定,与对照组相似。显效率分别为80.53%、78.05%,研究组比对照组见效快约1周;不良反应两相似,均较轻微,无一例因副作用严重而中途停药。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有效、安全、廉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综合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13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并联合吞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69.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综合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