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芩苷-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条件。方法 用电动搅拌法制备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以HPLC法测定其包合量。结果 红外吸收光谱测定及X-射线衍射显示包合成功,并用IPIC法测定出包合物中黄苹昔的含量,从而计算出其包合率。结论 黄芩苷-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与黄苹昔的混合比为2.54:1(w/w),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2.
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大蒜精油 β 环糊精(β 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采用超声法制备大蒜精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包合率、包合物产率。结果 优选出最佳的制备工艺为:大蒜精油:β 环糊精包合物=1∶6 (w∶w),pH值为 2 0,包合时间为 2 5min,干燥方法为 4 0℃以下烘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芩苷-β-CD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苷够-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并分别将黄芩苷-β-CD包合物和黄芩苷与β-CD物理混合物制成胶囊,以蒸馏水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测定体外溶出度,比较黄芩苷-β-CD包含物胶囊与黄芩苷和β-CD物理混物胶囊的溶出速度和溶出量。结果:黄芩苷与-β-CD的最佳包合条件为:黄芩苷与β-CD的比例为1:2.5,包合时间为1.5h,包合温度为65℃;黄芩苷-β-CD包合物胶囊的体外累积溶出度大于黄芩苷与-β-CD物理混合物胶囊。结论:黄芩苷-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包合物胶囊水溶性好,体外溶出快。  相似文献   

4.
张耕  肖卫红  程璐  张长弓 《医药导报》2010,29(12):1620-1621
[摘要]目的优选咽舒饮泡腾片中薄荷与金银花挥发油β 环糊精包合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用L9(34)正交实验,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筛选工艺条件。结果挥发油与β 环糊精的最佳包合比例为1:6,包合温度40 ℃,包合时间30 min。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制备咽舒饮泡腾片中薄荷、金银花挥发油β 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5.
吲哚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吲哚美辛 β 环糊精包合物,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吲哚美辛与β 环糊精的投料摩尔比、包合温度和介质的极性对包合作用的影响,优选出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吲哚美辛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差示热分析法和溶出度法进行包合物的物相鉴定。 结果差示热分析和溶出度实验结果表明吲哚美辛已形成包合物,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正交实验筛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合温度60 ℃,投料比为1:1.5,丙酮/水为1:4,采用优化工艺制得的包合物包合率为98.5%。结论在所考察的3个因素中,温度对吲哚美辛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β-环糊精对奥硝唑包合工艺。结果较佳包合条件:奥硝唑与β 环糊精摩尔比为1∶1,包合温度50 ℃,包合时间3 h,搅拌速度为300 r·min-1。按该工艺条件进行包合物的制备,奥硝唑的平均利用率为64.99%,包合物收率为67.83%,药物苦味减小。结论该设计方案合理,结果可靠,可为奥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双氯芬酸钠 (DS)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方法 :用搅拌法制备DS环糊精包合物 ,用仪器法鉴别其包合物 ,UV、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DS包合物的包合率为 (67 48±2 96) %。DS及其包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完全一致。包合后DS的晶体衍射峰消失。结论 :DS/β-环糊精包合物可作为滴眼剂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其溶解度。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包合物,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物形成的最佳条件,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物的表观溶解度和包合稳定常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条件为包合时间6 h,搅拌强度70 rpm,包合温度70℃,辣椒碱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21,溶液p H值为11。在25、37、45℃条件下包合物中辣椒碱的溶解度极大值分别为0.32、0.60、1.08 mg·m L-1。结论辣椒碱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制成包合物后辣椒碱的溶解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聚维酮和聚乙二醇对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K -3 0 )和聚乙二醇 (PEG 40 0 0 )对吡罗昔康 β 环糊精包合作用的影响 ,用热力学的方法求出了包合物在高聚物存在下的热力学函数 .结果表明 ,吡罗昔康 β 环糊精包合物在PVP和PEG的存在下包合反应表观稳定常数 (KC)增大 ,包合反应的自由焓 (ΔG)减小 .高聚物的最佳浓度为 3~ 5 g /L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正交试验法,选取尼古丁与β-环糊精的配比(A)、包合温度(B)、包合时间(C)为因素,以包合率和收率为指标优选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包合平衡常数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考察包合物体外溶出特性。分别对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混合物进行高温、高湿和强光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条件A为1:3,B为60℃,C为2 h,包合率达65.28%,收率为79.55%。150 min缓慢释药量达92.26%。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强光条件下,包合物中尼古丁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混合物。结论:所选制备工艺简单且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包合物稳定性良好且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高辛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方法.方法:用搅拌法制备地高辛环糊精包合物,UV、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地高辛及其包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完全一致.包合后地高辛的晶体衍射峰消失,差热分析检测同样说明包合后图谱的变化.结论:地高辛与环糊精包合成功.  相似文献   

12.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冰片β 环糊精的理化性能。 方法采用薄层析、热重和差热分析、X 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 ,采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了包合物中冰片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薄层析图谱显示 ,冰片被 β 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包合物的热重和差热分析曲线、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及红外光谱与冰片、冰片 β 环糊精混合物的图谱具有显著性差异。包合物中冰片在 0 1mol/L盐酸溶液、pH6 6和 pH7 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冰片被β 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 ,与冰片相比其理化性质有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提高氟苯尼考水溶性。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包合处方和包合工艺,以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溶解度测定和熔点测定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确证。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氟苯尼考与β-环糊精包合物投料摩尔比1∶1、包合温度80℃、包合时间5 h。经β-环糊精包合后,氟苯尼考在水中的溶解度由1.41 mg.mL-1增加到9.32 mg.mL-1。结论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显著提高氟苯尼考水溶性。  相似文献   

14.
依普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依普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物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搅拌速度对包合结果的影响。结果依普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与药物配比为1∶1,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4 h,搅拌速度为300 r.m in-1。结论该方法对设备能耗条件要求较低、包合物收率和实际包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洛伐他汀-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提高洛伐他汀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方法用饱和溶液法制备包合物,并用正交设计法对洛伐他汀与β-CD摩尔比(A)、温度(B)、搅拌时间(C)、速度(D)四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洛伐他汀-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根据包合物收率和药物利用率,得出洛伐他汀-β-环糊精最佳包合条件为:洛伐他汀:β-环糊精为1:3,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h,搅拌速度为300r·min^-1。结论该包合工艺可提高洛伐他汀的溶出速率,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出海风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海风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包合比为1:10,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采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亮  张志国 《中国药业》2008,17(3):27-28
目的探索白术挥发油以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筛选指标,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4,包合时间30min,包合温度30℃。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均较高,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葛根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研究其性质表征,计算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超声法制备包合物,然后使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鉴定包合物,并通过表观溶解度法测定包合过程中各热力学常数.结果 成功制备了葛根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葛根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摩尔比为1∶1,相溶解度图呈AL型.结论 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包合材料,能显著增大葛根素的溶解度,为后期的渗透泵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 3因素 5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 ,研究了 β 环糊精对冰片的包合作用 .通过对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这二个指标的比较 ,筛选优化出冰片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 ,在此条件下 ,分别采用 4种不同的包合方法制备冰片 β 环糊精包合物 ,结果以球磨法为最好 ,所得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率分别为 99 2 1%和 98 10 %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包合艾叶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采用β-环糊精对艾叶挥发油进行包合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产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选出制备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热分析法和薄层层析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并考察了包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艾叶油(8:1),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3 h;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分析谱与TLC层析谱和β-环糊精、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有很大的差别;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在70℃时可稳定120 h.结论:用正交实验得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