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薛蓉  张艳秋  吴伟  赵伟  程焱 《天津医药》2008,36(7):515-517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能进食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32例和匀浆膳组30例,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2周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TP、ALB、PA较入院时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对比,治疗后的TP、ACB、PA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匀浆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谷氨酰胺(Gln)强化营养支持,观察其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的影响。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常规营养支持,试验组加Gln强化的肠外营养(PN)支持7d。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营养支持。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7天检测ALB、TRF、PAB含量。结果 2组治疗后AlB、TRF、PAB均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2组ALB、TRF、PA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ln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相对缓和患者的高分解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学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对患者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80例SAP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完全肠外营养,观察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白蛋白(TRF)、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CD4^+、CD8^+等免疫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对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更加积极,有助于调整患者机体营养及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34例为观察组,同期行普通营养干预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33例为对照组;从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免疫功能方面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者患者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P和ALB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M、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起效快,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颅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内颅脑重症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合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94例颅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组)和实验组(肠内加肠外联合营养组),对比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以及呕吐、反流误吸、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值〈0.05)。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与单纯肠内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改善颅脑重症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颅脑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营养剂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4月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瑞代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Glu)水平升高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8%与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能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可以提供高蛋白,提高患者的营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空肠置管与鼻胃置管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中的作用及比较其疗效之间的差别。方法择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40例和肠外营养组20例,其中肠内营养组再随机分为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组20例及鼻胃置管肠内营养组20例,在伤后48h内实施鼻胃置管及鼻空肠置管后使用自配营养液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使用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按84KJ/kg/d实施早期营养过渡支持,1周后两组患者都按照140KJ/kg/d提供营养支持。营养状况观察指标包括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以上指标在营养支持实施前测定1次,以后每周测定一次。结果肠内营养组亚内在改善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方面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外营养组之间在改善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中未发现患者出现误吸、腹泻、败血症等营养支持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是肯定的,是安全的,其中鼻空肠置管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方面比鼻胃置管肠内营养更具优势,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加用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科收治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组(治疗组)。检测患者第1天、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ALB和TF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的ALB和TF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的重症监护时间和出院时间分别为(11.57±5.25)d、(21.34±10.27)d,观察组的重症监护时间和出院时间分别为(6.17±4.53)d、(13.41±8.74)d,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与谷氨酰胺联用可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信封法分组,所有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予简单护理,实验组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满意率;重症颅脑损伤肠内营养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患者淋巴细胞总数量、血清白蛋白;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肠内营养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淋巴细胞总数量、血清白蛋白相似,P> 0.05;护理后实验组淋巴细胞总数量、血清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情况,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A组早期同时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B组早期给予PN,1周后逐渐过渡到EN。进行有关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能从不同营养途经获得营养成分,A组2周时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B组(P〈0.05),且A组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预后亦优于B组,A、B两组间比较,A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费用更节省。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联合进行EN、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留置鼻肠管,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两组生活指标、胃肠道耐受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7d血清蛋白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血糖均较营养支持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者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住院的食管癌患者98例随机分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TEN),每组49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观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比较,治疗后1d及10 d两组患者Hb、TLC、ALB及TP均不同程度升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EN组比较,术后10 d EEN组患者Hb、TLC、ALB及TP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排气时间比TEN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1.057,P<0.05);EEN组发生轻度腹胀患者6例,轻度腹泻8例,TEN组患者出现腹胀2例,轻度腹泻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5,P<0.05).结论 早期行肠内营养能改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观察治疗10 d后CD3^+、CD4^+、IgE、IgG等免疫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0 d后,观察组血清IgG、IgM、IgA显著高于对照组(t=2.18、3.42、11.23,均P<0.05),IgE显著低于对照组(t =4.76,P<0.05);观察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t=21.41、5.38,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0%(χ^2=4.73,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江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4-46,4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及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4、7、28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天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7、14、2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l、7天TSF和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28天r11sF和A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8天体重、体重减少及体重减少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46例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6,P〈0.01)。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00N,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采用了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50例)按常规方法实施鼻饲营养支持;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48h,对照组为伤后6~8d。结果患者对早期通过胃管滴注胃肠营养液有较好的耐受性,喂养计划切实可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鼻饲要素膳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血糖的影响。方法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胃肠手术后随机分为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术后第2天起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并根据血糖情况配合胰岛素治疗。每天监测血糖,于术后第4、8天测各项营养、生化指标,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P〈0.01)。术后第4天观察,营养指标(HGB、Alb、TP)EN组较PN组改善(P〈0.01),生化指标(TF、ALT、TBIL)EN组较PN组术后第4天升高(P〈0.01)。患者均可耐受术后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肠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不会引起血糖较大波动,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体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床旁血液净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发生重症监护病房行床旁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组(A组)23例与常规营养支持组(B组)18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发病的第21天早期营养支持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比一般营养支持组高,早期营养支持组APACHEⅡ评分也明显低于一般营养支持组。结论N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早期、足量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