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泡状棘球蚴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1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3个月 ,进行性加重伴右上腹隐痛 ,偶有烧灼感 ,尿黄似浓茶水色并出现陶土样大便。B超示 :右肝占位性病变。CT检查示 :右肝癌 ,肝门部梗阻 ,考虑肿瘤侵及胆管。查体 :全身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 ,腹软 ,右肋缘下及剑突下轻压痛 ,肝肋缘下 3mm剑突下 7cm ,左肋下 4cm ,质硬。莫菲征 ( ) ,肝区叩击痛( )。化验 :AKP 70 2IV/L ,γGT 5 19IV/L ,AST 2 6 5IV/L ,ALT12 3IV/L ,Abl 34g/L ,总蛋白 84 87g/L。皮肤抗原试验 ( ) ,补体结合试验 (- )。病理检查 巨检 … 相似文献
2.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声像图表现,其中巨块型8例,占53.3%,结节型1例,占6.7%,坏死液化型3例,占20%,混合型3例,占20%。其声像图特征为:肝脏肿大,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或外形不规整,凹凸不平呈“花菜”状,内部显示为不均匀结节状,小囊状高回声,有时见较小的钙化灶回声;病灶坏死腔可呈“溶洞”样透声区,腔壁回声增强。在进行诊断时应同肝囊型包虫病钙化、实性变、肝血管瘤、肝癌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3.
4.
本研究分析31例肝泡球蚴病的声像图特点、术后残存、复发情况,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此病的诊断、随访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B超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泡状棘球蚴病49例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声像表现将其分为实质肿块型、囊样液化型和混合型三类。分析认为:实质肿块型是本病的基本类型,肿块内的液腔是由于胆道破裂后胆汁流入肿块内所致。本病特点包括:病变肿块多较大、形态不规则、回声强、肿块内易于钙化和液化、同一肿块内包含着不同病理发展阶段的囊泡及胆道破坏和梗阻的发生率高等。在其各种病理变化中人体免疫和修复机能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棘球蚴病是一种具有地方流行性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宿主是狗 ,成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 ,通过粪便污染形成传染链而传染给人。我省牧区发病率较高 ,因发病缓慢 ,交通不便 ,常常得不到重视和及时治疗 ,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此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我院 1 998年 1 2月20 0 0年 1 2月对 4 0例病人结合其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 ,实施了程序化护理 ,使病人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过程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1 7~ 4 9岁 ,平均年龄 2 9岁。 4 0例中 ,腹部膨隆、肝区包块刺痛或胀痛 32例 ;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声像图特征及与原发性肝癌(HCC)的鉴别诊断,以提高超声对HAE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总结87例HAE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类型比较分类,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提出鉴别要点.结果 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AE声像图表现为实质肿块型48例占55.2%,混合型24例占27.6%,囊样液化型15例占17.2%,本组诊断符合率为88.5%(77/87),误诊率为11.5%(10/87).结论超声显像对HAE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与HCC等作鉴别. 相似文献
9.
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与开腹造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肝泡状棘球蚴病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与开腹直视肝内注射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两种造模方法的优缺点及对后续介入实验研究的影响。方法 将162只Wistar大鼠分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及开腹接种组,每组81只,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和开腹直视下肝内注射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的方法制备肝泡状棘球蚴病动物模型,以超声筛查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对比分析造模情况。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80只成活,其中48只造模成功,肝脏病变阳性率60.00%(48/80),病灶生长部位固定,与周围粘连、侵犯门静脉等脉管系统较轻,3只门静脉插管失败,插管成功率为93.75%(45/48);开腹接种组77只成活,其中33只造模成功,肝脏病变阳性率为42.86%(33/77),病变部位不固定,与周围脏器粘连显著,8只病变侵犯门静脉而插管失败,插管成功率为75.76%(25/33)。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造模肝脏病变阳性率及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开腹接种组(χ2=4.617、5.394,P=0.032、0.020)。结论 肝泡状棘球蚴病介入实验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模的方法病变阳性率高,造模过程简单,动物痛苦小,死亡率低,适宜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泡状棘球蚴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实时CEUS诊断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价值。方法 38例疑似HAE患者(共55个病灶)接受二维超声和CEUS检查,分析其强化形态、强化模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HAE者32例,共45个病灶,CEUS符合率为96.42%(53/55)。二维超声表现为"脑回征"或"熔岩洞样"改变、"岛屿状"改变、不规则肿块;CEUS三期均未见强化,呈"黑洞征"。结论 相对于二维超声,CEUS可准确反映HAE病灶内部组织成分,对HAE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nlar echinococcosis;HAE)是肝包虫病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因多房棘球蚴绦虫幼早寄生在肝脏引起的险恶寄生虫病。流行区居民称其为“寄生虫肿瘤”,患者早期尚能参加劳动和工作,病情发展到中其劳动力明显减退,晚期丧失劳动力进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泡状棘球蚴病又称恶性包虫病,是包虫病中少见的类型,往往被误诊为肝癌。我院从1986年至1994年底,共收治本病14例,占同期肝包虫病住院患者2.18%(14/644),其中手术治疗10例,未行手术而自动出院4例。 1 一般资料 男9例,女5例,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49岁;20—40岁10例,45岁2例,15岁1例,16岁1例;哈 相似文献
13.
14.
15.
肝、胆、肺、脑泡状棘球蚴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32岁。因头痛、头晕 1年 ,伴恶心呕吐 3月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神清 ,头颅及胸部未见异常 ,肝剑突下可触及 ,质硬 ,光滑 ,有触痛 ,肝区轻度叩击痛。病理反射未引出。颅脑CT :右脑近中线有一类圆形占位影 ,边缘似有分叶 ,结构不匀 ,CT值 5 3.32Hu。胸片 :左上肺有一 3.2cm× 3.0cm块影 ,边缘清 ,密度均匀。B超 :肝左叶可见一 9.0cm× 8.0cm占位块物 ,其中央见 5cm× 4.3cm暗区。上腹CT :肝左叶呈大片不规则的低密度影 ,边界清楚 ,病变中心CT值 2 9Hu ,外周CT值5 6Hu ;胰头部靠近肝… 相似文献
16.
心脏、心包细粒、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绪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15-717
目的总结心脏、心包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1例泡状棘球蚴病、8例细粒棘球蚴病(单纯型1例,复杂型7例)全部经X线检查;B超检查7例;MR检查2例;CT和ECT检查各1例.结果细粒棘球蚴病X线检查可见心脏单发或多发突出心轮廓外肿块,呈密度不一,边缘光滑、锐利,圆形或分叶状,导致心影变形、搏动减弱消失或异常.B超示心脏或心包腔内边缘清楚、光滑锐利的囊性团块回声,破裂感染时回声增强.1例泡状棘球蚴病B超示中强回声实性团块并有钙化,CT平扫及增强显示混杂密度占位,低密度小囊聚集和小圆形钙化,增强后病灶无强化.细粒棘球蚴病2例MR表现囊状长T1长T2信号,T1WI、T2WI低信号囊壁,内囊及囊膜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质子密度75%为低信号,囊肿破裂感染时呈不均匀信号,壁不均匀,不连续.结论 X线检查先于超声发现本病.X线、B超同为本病首选检查,CT对泡状包虫病显示小囊样和小圈状钙化细微结构优于其他,MR当超声、CT不具特征时仍可显示囊壁与小囊. 相似文献
17.
18.
灰阶超声造影在肝泡状棘球蚴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泡状棘球蚴病灰阶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对9例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基础上进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结果 二维声像图显示9例患者共11个病灶,其中8个病灶呈实质性中高回声,外形极不规则;另3例病灶呈混合型,中央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11个病灶内部均无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在动脉早期所有病灶周边即出现边框样增强带,并持续至实质期,11个病灶内部在造影期间均未见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更好地显示肝泡状棘球蚴病病灶的确切边界,反映周边增殖区微血供状态,为肝泡状棘球蚴病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9.
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厚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17(1):16-18
目的通过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T检查、随访,探讨CT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生化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结果14例肝脏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T检查①平扫肝实质内均见低密度实性占位,边缘模糊。②病灶内均见散在颗粒状钙化,分布呈地图状、放射状,部分钙化灶可相互融合。散在颗粒状钙化征象在CT诊断泡状棘球蚴病中具有特异性。③CT增强检查病灶均无强化改变。具有②、③特征可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做出定性诊断。结论CT对肝脏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