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邻近的肠系膜进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肠套叠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约占95%,继发性肠套叠多数发生在较大的儿童,约占5%。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应用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15例,本文就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诊断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影像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肠套叠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低频及高频超声显像对临床可疑肠套叠患者进行检查,测量大肠或小肠套叠的外径及长度。结果169例小儿大肠套叠,低频B超确诊38例,套叠肠段外径29-42mm(均值35mm),长度65.81mm(均值75mm);高频B超确诊131例,套叠肠段最大外径39mm(均值33.3mm),最大长度72mm(均值71.5mm)。11例小肠套叠。低频B超确诊1例,套叠肠段外径26mm,长度51mm;高频B超确诊10例,套叠肠段最大外径19mm(均值16.6mm),最大长度40mm(均值23.4mm)。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比低频超声对诊断肠套叠的确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肠套叠患儿44例,对其分别用凸阵探头普通频率检查和线阵高频探头检查,观察套入部肠系膜血管、肠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统计并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普通频率超声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44例患儿中肠壁血流正常42例,肠壁血流减少1例,肠壁未见血流1例,对其分别应用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表现出典型的肠套叠图像特征,且两种检查结果相比较,高频超声图像更为清晰。结论高频超声显示病变较普通频率更为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帮助判断套叠肠管的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频彩超的显像诊断,并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89例。【结果】 89例小儿肠套叠,超声检出86例,超声检出率为96.6%,漏诊2例,误诊1例。2例B超提示肠坏死可能,手术后均证实。【结论】高频超声结合CDFI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同时能间接提示肠坏死可能,为复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应是目前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经超声诊断肠套叠病例78例,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的肠套叠小儿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达到100%。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混合性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横切面呈“同心圆”,纵切面呈“假肾征”。67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11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于飞  夏禹 《现代保健》2010,(4):153-154
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二维超声对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在90例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术及手术证实为肠套叠患者的超声检查中,通过高低频探头相结合的方法,将超声诊断和X线空气灌肠复位术及手术后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肠套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超声在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鉴别临床表现与肠套叠相似的急性外科、妇科疾患,能及时、准确地为临床地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是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尤其基层医疗单位急腹症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顾芹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268-269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经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92例患儿的超声表现,检查套块内血流情况.结果 89例低频超声有明确的肠套叠征象,92例高频超声均见明确肠套叠征象.低频结合高频检查诊断准确率98.91%.85例肠套叠包块内见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简单无创,准确率高,可作为早期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明月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172-2173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幼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误诊的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月62例肠套叠患儿,分为高频超声组和低频超声组,比较两种方法对幼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高频超声对较小肠段外径可充分识别,明显提高对肠管的识别度,高频超声阳性率为70.91%,较低频组高20.97%。结论:在幼儿肠套叠超声检查中高频超声比低频超声分辨率高、诊断率高,在临床中加大对肠套叠特征改变的认识度,全面检查腹部器官,减低干扰因素,可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经腹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及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92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经腹超声单独诊断及两者联合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临床怀疑肠套叠205例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经空气灌肠复位及手术证实为201例,超声诊断199例,漏诊2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快速、直观、准确等忧点,对临床及时作出处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GE公司Vivi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5.5MHz和6.0~10.0MHz高频线阵探头常规扫查腹腔实质性脏器,探查肝前、盆腔明确有无腹腔积气、积液,多切面沿结肠走向重点探查回盲部、肝曲、中上腹部及脾曲处肠管,发现套叠部位后取长轴切面,观察、测量套入部长度、内容,取短轴切面测量鞘部及套入部直径,观察套入部肠壁水肿状况,利用CDFI观察肠壁及肠系膜血运状况,并测量肠系膜动脉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 120例中有95例(79.2%)横断面呈“同心圆”征,轴切面呈多层高低相间的回声带,呈“套筒样”,肠腔含气可呈“假肾”征,CDFI检查85例(占70.8%)套入部肠壁及肠系膜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PD为动脉频谱。12例(10.0%)套入部肠壁及肠系膜探及少量血流信号,70例鞘部肠壁血流信号均正常。18例(15.0%)于盆腔或两侧髂窝探及少量积液。结论 小儿肠套叠典型病例依靠临床表现及症状即可诊断,发病早期或症状不典型者可采用超声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王岚  王映辉  翟羽  孙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027-3027
本文对2002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临床拟诊流行性腮腺炎的56例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郭亚男 《医疗设备信息》2011,(12):138-139,12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诊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急诊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确诊的肠套叠患儿病例。结果 79例肠套叠患儿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超声诊断77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7.4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急诊小儿肠套叠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建敏 《药物与人》2014,(5):130-131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小儿肠套叠36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6例疑为小儿肠套叠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肠套叠以后,采取充气造影、整复,并做进一步确诊以及治疗。结果:34例超声诊断为肠套叠,诊断符合概率为94.44%;1例误诊阑尾炎,病理检查确诊为肠套叠,误诊概率为2.78%;1例漏诊,无典型声像图,在采取空气灌肠以后确诊为肠套叠,漏诊概率为2.78%。2例结肠型(5.56%),3例小肠型(8.33%),9例回回结型(25.00%),10例回结型(27.78%),12例回盲型(3.33%)。结论:对于小儿肠套叠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准确概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16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68例经超声诊断为肠套叠,并有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的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8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62例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96.4%。“靶环”征和“套筒”征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结论依据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准确、迅速而无痛苦,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32例小肠套叠进行检查,测量包块大小及套叠鞘部的长度。27例在高频B超引导下进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结果 32例小儿小肠套叠中,肠套叠包块最大外径23mm(均值16mm),套叠鞘部最大长度15 mm(均值12mm)。实行灌肠复位患儿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可基本明确小儿小肠套叠的诊断,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对125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围及右下腹,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结论高频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为临床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小儿术后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及早期诊断。方法:复习16例小儿术后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分析本病的年龄特点,发病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结果:16例患儿中,2a以下11例(69%),继发于腹部手术8例,腹膜后手术7例,颈部手术1例。术后1W内发病15例(94%),多表现为胆汁性呕吐及腹胀,腹疼、血便及腹部包块少见。早期诊断除临床特点外,包手腹部立位平片,口服稀钡动态观察及B超检查。B超诊断率71.4%。术中证实均为小肠套叠,手法复位成功。随访3m-3y(平均22m),无1例复发。结论:术后肠套叠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肠套叠不同,在发病时间上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有明显差别。B超检查实用、有效、无损伤、准确率高,又可反复进行,在诊断方面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9.
曹燕  高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55-305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以腹痛、发热、呕吐、腹泻就诊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及其所在部位和数量,并对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患儿均于腹腔内探及多枚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多数位于右下腹及脐周,边界清晰,长径与横径之比≥2,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提示内部血流信号较正常增多,淋巴门可探及血流信号。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96例复查肿大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无创、安全,是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睾丸肿块的超声特征,提高对睾丸肿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87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睾丸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87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3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例,胚胎癌9例,卵黄囊瘤5例,内胚窦瘤3例,良性畸胎瘤5例,恶性畸胎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乳头状腺瘤1例,肌内粘液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其共同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睾丸肿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睾丸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