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永真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492-1493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1],乳母所采用的喂养模式将直接影响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合理喂养至关重要.为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在宜春市进行了本次调查,旨在为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喂养方式与婴儿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喂养方式的6月龄婴儿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差异,为婴幼儿健康管理、营养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2020年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6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婴儿喂养方式,测量婴儿身长、体重,检测血红蛋白,比较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婴儿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差异.结果 纳入1065名6月龄婴...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喂养方式可避免婴儿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以及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了近年来我院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门诊中,建立系统管理卡并有完整资料的婴儿296名。这些婴儿均在生后30min内(剖宫产妇回病房后30min)吸吮乳头及与母亲皮肤接触,产后实行 24 h母婴同室,出生时体重在2 500~4300g,无产伤、窒息、颅内感染及早产史。1.2 方法 于出生后42天±3天、3个月±7天、6个月±1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我们对吉林大学南岭医院管辖区内159名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提高母婴保健质量,对我院辖区内541名婴儿6个月内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界首市农村地区婴儿的营养状况,进一步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以安徽省界首市农村地区所有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普查。制定统一调查表,现场调查由乡村或社区医生承担,由课题负责人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员对婴儿的身高与体重进行测量,并对婴儿的监护人进行询问,了解婴儿一般情况、母乳喂养情况以及监护人自身的情况,逐一填写调查表。结果:有效调查1490人,男921人,女569人。其中母乳喂养532人,占35.7%;混合喂养748人,占50.2%;人工喂养210人,占14.1%。不同性别间的喂养方式差别无显著性,男婴的WAZ值为0.9786±0.0425,HAZ值为0.3316±0.04962,Kaup指数为18.4856±0.09425;女婴的WAZ值为1.1515±0.05293,HAZ值为0.4968±0.06044,Kaup指数为17.9830±0.1219,不同性别间这3个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组婴儿的WAZ、HAZ值高于人工喂养组。结论:界首市农村地区的母乳喂养率较低,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组婴儿的生长发育好于人工喂养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42 d、9个月时有完整的体重、身长数据,且生后~9个月喂养方式单一的婴儿304例,随访到18个月时有243例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组。计算18个月婴儿BMI对年龄Z评分(BAZ)并绘图。对不同喂养组的身长、体重及其增长量,BAZ分布进行比较。结果3组出生时体重、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d 时母乳喂养组体重[(5.0±0.5)kg]高于配方奶喂养组[(4.9±0.6)kg];出生~42 d母乳喂养组体重增长量[(1.7±0.4)kg]高于混合喂养组[(1.5±0.4)kg]和配方奶喂养组[(1.4±0.4)kg];42 d~9个月母乳喂养组体重增长量[(4.5±1.0)kg]低于混合喂养组[(4.8±0.8)kg]和配方奶喂养组[(5.1±1.1)kg];18个月时配方奶喂养组体重[(12.1±1.5)kg]高于母乳喂养组[(11.2±1.4)kg];9~18个月配方奶喂养组体重增长量[(2.3±0.8)kg]高于母乳喂养组[(1.8±0.7)kg]和混合喂养组[(1.9±0.5)kg];42 d~9个月配方奶喂养组身长增长量[(17.1±2.0)cm]高于母乳喂养组[(16.1±1.9)cm];18个月时配方奶喂养组身长[(83.1±3.7)cm]大于母乳喂养组[(81.5±2.9)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8月时配方奶喂养婴儿中超重(即Z评分大于2)的比例最高,为11.11%。结论3种喂养方式婴儿体重增长模式不同。早期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配方奶喂养后期体重增长较快。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的身长增长无影响,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后期身长增长较快。配方奶喂养的婴儿18个月超重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雁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17-1818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41例健康婴儿根据生后前4个月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别于生后42天、4个月、6个月时测量其体重和身长,并检测婴儿6个月时的血红蛋白含量。结果:3组婴儿的体重和身长经3次测定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时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在6个月前生长发育无显著差异;母乳喂养组婴儿6个月时的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组,可能与母乳中铁含量低及铁供给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期身高、体重发育的影响,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婴儿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定期体检的0~1岁健康婴儿为研究对象,以生后6个月内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比较3组婴儿3月龄、6月龄和1周岁时身高、体重发育情况和超重、肥胖的发生率。结果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儿童分别为103、152和34例。男婴在3、6月龄时,不同喂养组儿童的身长和体重均值无统计学差别,在12月龄时母乳喂养组儿童身长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t=3.22,P<0.05),体重明显低于混合喂养组(t=1.97,P<0.05)和人工喂养组(t=3.01,P<0.05)。女婴在3、6月龄时,不同喂养组儿童的身长和体重均值无统计学差别,在12月龄时母乳喂养组女婴体重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t=1.96,P<0.05)。在3月龄时超重的发生率以混合喂养组最高,6、12月龄时均以人工喂养组发生率最高,且在12月龄时人工喂养组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χ2=4.29,P<0.05)。肥胖的总体发生率在3、6、12月龄均以人工喂养组最高,且在6月龄时人工喂养组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χ2=3.88,P<0.05)。结论人工喂养的婴儿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均高于母乳喂养儿,母乳喂养对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母乳喂养与婴儿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在我院出生的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和生长发育状况。方法 对1998年10-12月出生婴儿的母亲用直接询问法。结果 满月婴儿、产后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6.83%、65.34%(扣除医学指征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7.24%、81.71%)。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出生-产后4个月婴儿体重月均递增值分别为927.05、900.88和879.66g;身高月平均递增值分别为3.34、3.45、3.39cm。结论 母乳喂养组婴儿体重、身高递增值不低于人工喂养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临床角度研究婴幼儿血镉水平及与MDA和SOD的关系。方法收集48名婴幼儿静脉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镉的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血液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按血镉水平将48名受试者分为正常组、低镉组、高镉组。结果正常组血液中MDA含量为(6.57±5.00)μmol/L;低镉组、高镉组分别为(11.59±7.92)μmol/L和(15.45±7.32)μmol/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与血镉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血液中SOD含量正常组为(93.44±14.28)U/ml;低镉组、高镉组分别为(80.03±16.09)U/ml和(72.35±19.88)U/ml,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与血镉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1)。结论血液中MDA含量或SOD活力的变化可作为临床上判断婴幼儿期镉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一辰  陈欣欣  孟杰  何辉  潘迎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00-190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儿童6 405名,测量儿童的身高、坐高、体重及胸围四项发育指标,计算各项发育指数。结果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整体趋势为男童优于女童、城市儿童优于农村儿童。男童体型呈相对粗壮型,女童体型呈相对瘦长型。结论指数法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各个指数的局限性,联合运用各种指数,让其发挥充分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童与青少年身高生长曲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用JPA2模型对我国80年代和90年代的身高资料(不含台湾省和香港)作生长曲线拟合,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长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长曲线拟合使不同来源的资料具有可比性。比较结果,80年代我国城市儿童身高的生长差距以青春发育期最为明显。90年代,北京市7岁以上至成熟期之前男女儿童各年龄组的身高已高于香港和日本,基本达到美国健康统计中心(NCHS)标准,但成年高度仍比NCHS低3~4cm。与80年代相比,北京市青少年成年高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海南黎族地区黎汉族小学生生长发育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海南黎族地区黎、汉族小学生生长发育现况,为制定海南黎族地区学生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查五指山、白沙、陵水、乐东、昌江5市县3 147名汉、黎族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黎、汉族小学生之间身高、体重、胸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低年龄组,黎族学生生长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汉族学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黎族学生发育速度不如汉族学生,到高年龄组,汉族学生生长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黎族学生。结论应提高黎族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加强黎族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的宣传和普及,以达到提高黎族地区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晁丽君 《职业与健康》2009,25(2):186-188
目的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方法对1996-2006年43名低出生体重儿的家长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在低出生体重儿满12月龄时进行生长发育评价,满9月龄时进行发育筛查测验(DST)筛查。结果43名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100%为下等体重发育水平,经健康教育至12个月时,体重发育水平为:中等发育水平25人,占58.1%;中上等发育水平7人,占16.3%;中下等发育水平7人,占16.3%;下等发育水平4人,占9.3%。DST筛查结果显示均属于正常范围。结论做好低出生体重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宛城区青少年血压水平与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青少年血压水平,了解血压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2847名在校的7-15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血压平均值随年龄,体重,身高的增加而增长,收缩压平均每岁增加0.29kPa,舒张压增加0.23kPa,BMI≥24组血压均值高于BMI<24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与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呈正相关,与臀围呈负相关;收缩与年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与臀围呈负相关。结论 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期开始,控制超重和肥胖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职工工作能力分级。 [方法 ]应用工作能力指数 (WAI)量表 ,对某省市男性 3 3 63例 ,女性 2 2 0 0例 ,共计 5 5 63例职工进行调查分析。WAI量表包括 7个项目 ,各项逐一评分后相加即为WAI。工作能力根据WAI得分分为三级 :7~ 2 7分表示工作能力差 ,2 8~ 3 6分表示工作能力中等 ,3 7~ 49分表示工作能力好。 [结果 ] ( 1)不同性别工作能力分级构成不同。两组工作能力分级为差的比重均小 (男性 :1.1% ,女性 :0 .1% ) ,男性组工作能力分级为差的比重较女性组大 (P <0 .0 1)。 ( 2 )体力劳动者的年龄与工作能力分级有关 ,工作能力分级为差和中等的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工作能力分级为好的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 (x2 =168.70 2 ,P <0 .0 1)。脑力劳动者的年龄与工作能力分级有关 ,工作能力分级为好的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x2 =14 .960 ,P <0 .0 5 )。 ( 3 )将近 1/3的女性给她们自己的工作能力打 8分 ,除≥ 5 5 (岁 )年龄组外 ,其它各年龄组有 1/5以上的人给自己打 9分 ,而打 7分者主要是在≥ 5 5岁年龄组 ;男性多于 1/4的人给自己的工作能力打 8分 ;多于 1/6的人给自己打 9分 ;多于 1/7的人给自己打 7分。男性和女性的自我评价在 8分、9分、7分所占比重很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综合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大距离相似法确定样本间相似度,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包括台湾高山族在内)28个少数民族男女青少年7~18年岁期间的生长发育状况作Q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族青少年在形态生长、青春发育早晚、生长速率和体型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树状图勾画这些民族青少年在综合生长水平和发育特点方面的相似和相异程度,并对产生这些差异的遗传、环境诸因素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